板栗南瓜采收标准(一)
板栗采收和贮藏技术

1 采 收 方 法 . 2
单 粒质 量为 52 - . , .5 62 g 三级 果单 粒质量 为 5 4g以 4 . 2
1 . 拾栗子 .1 2
树上栗 苞 自然 开裂 , 坚果 落地时拾取 。
下 。同时要清 除 病虫 果 、 畸形 果 、 霉烂果 、 成熟度 不够
的次果 及 小粒 果 等 , 品种不 同及 成熟 期不 同的栗果 对 应 分别 堆放 、 别贮 藏 。 分
的方法 是 , 当同一棵树上 的栗 苞有 1 变 黄 时 , / 2 采取 一
次性 全树打 净法 。打栗 苞 的采 收方法 省 工省 时 , 果 栗
பைடு நூலகம்
不 易风干和 丢失 , 由于 同一株树 上 的栗 苞成 熟度 不 但
一
致, 一部分未 成熟 的栗 苞也 被打 下 来 , 响这 一部 影
分 果实 的产 量和 品质 , 且 易打 断结 果枝和 叶片 , 而 影
21 仓 库 喷 药 .- 3
贮藏 前要对 仓库 喷药 , 并对 库 内杂
物 进行清 理 , 塞 鼠洞 、虫窝 ,修 补墙面 。空仓 可用 堵
8 %敌敌畏 乳 油 1 0 0 0 0倍液 进行 喷雾 , 也可用 1 敌百 % 虫 水 溶液 浸 渍 锯木 屑晒 干 后进 行 烟 熏 。喷 药时 门 窗
新疆板栗南瓜种植管理技术

一、种植准备1. 选地: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砂壤土种植,前茬作物以玉米、小麦为好,一般不用甜菜茬,更应避免重茬和迎茬。
2. 土壤处理:深耕细作,起垄栽培。
为防治南瓜疫病,可采用宽行平台栽培,垄宽65~70厘米,株距50~60厘米,隔行播种。
3. 施肥:亩施1500kg左右厩肥作底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肥。
二、播种与育苗1. 播种时间:5月中旬播种,暖地及地膜覆盖可在5月初播种。
2. 播种量:每亩1.0~1.5kg。
3. 育苗: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大约7天左右出苗。
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定苗,每埯留一株健壮、位正的壮苗。
三、田间管理1. 定苗、铲趟与追肥:瓜苗长齐后,每埯留一株壮苗,其余拔掉或移栽缺苗处。
同时,瓜地要做到无杂草、勤铲勤趟,并用土部瓜根,瓜蔓30厘米左右进行追肥。
追肥用量总的是前轻后重,前期追施尿素或硝铵,但不易过多,以免贪青徒长,后期当瓜长到苹果大时施用400倍液富尔655液肥,以促果实肥大。
2. 压蔓、掐尖、授粉、去主根瓜:蔓长到70厘米左右时进行压蔓,将瓜蔓向顺风或旁风方向压,以压在节上为佳,将瓜蔓挨地压土即可,促使不定根生长。
掐尖要在开花期,瓜秧150厘米左右进行,一株保留1~2个侧蔓。
授粉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去主根瓜,留侧蔓结瓜。
3. 水分管理: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开花期和坐果期需水量较大,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4.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四、收获与储存1. 收获时间:新疆板栗南瓜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成熟,可根据市场需求提前或延后收获。
2. 收获方法:采用人工采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损伤。
3. 储存:将收获的南瓜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处储存,可延长储存时间。
总之,新疆板栗南瓜种植管理技术包括选地、土壤处理、播种与育苗、田间管理、收获与储存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板栗南瓜高产栽培技术

板栗南瓜高产栽培技术板栗南瓜是小瓜型早熟南瓜新品种,果实呈扁球形,重约1~1.5公斤,果皮浓绿色、有纵向花纹,肉厚、呈橙黄色。
该品种风味独特,肉质致密,口感细腻,味如板栗,适合于炒、炸、蒸等各种烹调方法,是宾馆、酒店的高级菜肴;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病虫害少,产量高,亩产达2000~2500公斤,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
一、播种育苗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适播期,春播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秋播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
春播一般采用保护地育苗,秋播可直播。
将种子先晒2~3小时,然后放在55℃温水中消毒15分钟,再用清水浸泡3~4小时,洗去种子上的粘液,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下催芽,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苗期要注意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如出现猝倒病,可撒施木灰,也可用多菌灵等拌沙进行撒施。
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后及时进行间苗,剔除病弱苗,且每隔7~10天喷一次叶面肥。
待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二、整地、定植板栗南瓜应选择光照充足、不易积水、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
在定植前平整土地,挖种植沟,沟宽、深各60厘米,相邻两条种植沟距1.4米。
在种植沟中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石灰50公斤。
在种植沟中定植瓜苗,株距1.2米,亩植约400株。
定植后淋足定根水。
三、田间管理1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每隔7天浇施1次0.5%尿素液,做到勤施薄施。
在果实膨大期扩穴每亩追施复合肥50公斤,每隔7天用0.2%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追肥,促进果实生长。
水分管理除在果实生长中后期要保持田面湿润之外,其余时期应保持干燥。
2瓜蔓管理:每株选留主蔓及3~4条侧蔓留果,摘除其余侧枝。
侧枝长到1.5米时打顶并摘除二次分枝。
每条蔓留一个果。
每隔4~5节瓜蔓压土一次,防止跑藤和促发不定根,避免瓜蔓之间互相遮蔽。
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用白色有孔尼龙薄膜袋进行套袋,并用草将瓜垫起,防止烂瓜。
板栗如何采收管理

板栗如何采收管理板栗如何采收管理板栗的采收也是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的,例如我们要在采收后怎样去管理,你知道怎样采收和管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板栗树采收及管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板栗树采收方法板栗采收:打栗苞法用竹竿将栗苞从树上直接打下来的方法叫打栗苞法。
打栗苞法要严格掌握采收时期,适时采收。
最佳采收期为,栗苞开裂达50%时可一次性采收。
此法采收期集中,速度快,便于管理和销售。
板栗采收:拾栗法为了保证栗实质量,应提倡拾栗法。
当坚果充分成熟时,栗苞开裂,坚果或栗苞脱落,每天早晚拾取落果。
落地的坚果,籽粒饱满,品质优良,适于贮藏和运输。
板栗采收方法三:生产中拾栗法常与打栗苞法配合使用,即采收前2天-3天有部分栗实脱落时用拾栗法,当50%栗苞开裂时一次性采收或分批采收。
板栗采收注意事项适期采收采收得早则板栗果实物质积累不充分,水分含量大,果实风味差,不耐贮,因而应在栗蓬有一半以上开裂时进行采收。
为了减少损失,应在采收期每天及时捡拾落果,避免风干。
采后要防失水风干板栗在失水较多的情况下,果实中的含糖量提高,生命活动受到限制,会加重烂果损失,而且风干时间越长,损失越大,因而采后应及时贮藏,防止失水,造成烂果损失。
、锰等。
板栗采收后管理1、板栗树的施肥:采后尽快喷施一次叶面肥或根系施肥,以恢复树势,增强叶片光合能力,保证有充分的养分供花芽分化。
叶面肥可用0.3%的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尿素液等。
要求早晚喷,均匀地施在叶片表面和背面。
根系施肥,一般株施500~750克尿素、200~300克钾肥。
在秋末落叶后增施有机肥。
采用条状沟施、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法,亩施有机肥1000~2000公斤。
2、板栗树的病虫害防治:采果后要注意及时清园,剪去枯枝、病虫严重枝,清除脱落在地面上的病虫枝叶,集中烧毁或清埋。
3、板栗树的浇水:有水源的栗园要及时浇水;靠天然降雨的,要及时修整树盘,以保证栗树后期生长和营养积累用水,为明年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doc】栗南瓜六号

栗南瓜六号-墨竺兰叁12006.07新优品种栗南瓜六号张宏斌王殿纯秦玉红刘绍渚栗南瓜六号是青岛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一代南瓜品种,具有早熟,抗病,商品性好,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合全国大部分地区保护地和露地种植.1特征特性生长势中等,叶面积小,适宜密植.早熟,抗病性强,连续坐果能力较强.果实扁圆形,深绿色果皮上有暗灰条纹,单果重1.5kg,果肉深黄有清香,腔小肉厚.2栽培要点①播种育苗在北方春季2~3月播种,播种时选籽粒饱满的种子于55℃温水中浸4h,之后用清水洗净,沥去水分后包于湿布中,置于28~30℃下催芽,30h即可出芽;以未种过瓜类的过筛细土与腐熟的有机肥张宏斌,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66100,电话:0532—87060523 王殿纯,秦玉红,刘绍渚,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收稿日期:20o6—03一l7特色花菜品l:l拌匀后装入10em见方的育苗钵中,摆放整齐.苗床播前浇透水,播种时种子芽端朝下置于钵中央.上覆细土l~2em厚,3~4天苗可出齐.苗龄30~35天.②整地施肥选排灌良好,土层较厚的壤土或沙壤土,667m沟施腐熟有机肥3000kg,三元复合肥5Okg,整平地作宽5O~60em,高1O~15em的小高畦待用.③定植晚霜过后或保护地内l0cm地温高于l0℃时,选有连续3~4天晴好天气的上午定植.采用挖穴浇窝水的方式定植,以防降低地温,影响缓苗.株距30~35cm.行距1.6~1.8m④定植后管理缓苗结束后,浇缓苗水,之后中耕促根系发育,通常选留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在保护地内最好人工辅助授粉,以保证座果率.每株留瓜l~2个,果实坐住后,及时抹去全部侧枝,并在果实前留6~7片叶后摘心,同时开始肥水管理,追肥以速效钾肥为主,采收前1O天停止追肥浇水.谢花后35天左右,果柄出现木质化裂纹后即可采收种金玉6O林小牧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国内外蔬菜新品种的引种试种,品比工作,2004年筛选出金玉60黄色花菜新品种,适合厦门地区栽培.现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早熟,生长势强.单株花球重0.8~1.3kg,平均重1kg,田间植株长势均匀,定植至采收65天左右.其花蕾鲜黄色,花梗绿色,松花型,品质好.炒食口感脆嫩,装盘黄绿相间,菜色自然美观.2栽培要点①厦门适播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苗龄25~林小牧,福建厦门市农业局,厦门市集关区银江路157号. 361000.电话:0592—8846505.6068244收稿日期:2006—03一l8——6——30天,育苗期控制好肥水,培育矮壮苗.整个育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和小菜蛾幼虫危害.②畦宽1.4~1.5m(包沟),畦上双行栽植,株距45~50cm,每667m栽l800~2000株③肥水管理同常规.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667m施腐熟有机土杂肥2000kg或使用生物菌沤制的畜禽粪200~300kg+过磷酸钙50~100kg;施好提苗肥,于移植缓苗后及时667rfl追施尿素lO~15kg, 莲座期667m施复合肥25~30kg酌加尿素,缺硼的田块应增施硼砂l~1.5kg/667m.以防花茎内空心,变褐色,影响炒食口感.田间不能有积水,保持土壤湿润.④花蕾属于松花型,适收期以花蕾微见松散时采收为好.太早收获,花蕾生长不充分,影响产量;太晚花蕾过于松散,外观不好.商品性差.。
板栗采收和贮藏技术

板栗采收和贮藏技术板栗采收和贮藏技术是指收获板栗、保存板栗以及预防板栗质量变质的一系列技术。
板栗为南北向性果实,其果实发育、采收、贮藏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特殊的要求。
正确的采收和贮藏技术能够保证板栗的新鲜度,避免板栗的质量变质,发挥板栗的最大价值。
一、板栗采收技术1. 选择采摘时间板栗的成熟期不同于其它水果,板栗的成熟期以果实开裂出籽粒为标志,因而选择采摘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采摘时间过早会导致果实未能完全成熟,采摘时间过晚则会影响果实的品质,所以要特别注意果实的成熟程度。
2.采收方法为了保证果实的质量,采收时应注意采用合理的方法,一般可采用包扎或剪摘的方法,也可采用昆虫驱除方法。
采用剪摘的方法时,要采用尽量不破坏果实表皮的方法,切勿使用过大的力量,以免破坏果实表皮。
3.采收后处理采收后要立即进行处理,以防止板栗果实受到病虫害侵害,采收后应及时清理,洗净果实表面上的泥土、枯叶、虫子等杂物,然后将果实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
二、板栗贮藏技术1.贮藏环境贮藏环境是影响板栗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贮藏环境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湿度不高于75%,温度适宜,一般在0℃—4℃即可,空气流通良好,避免果实霉变等。
2.贮藏容器选择贮藏容器时要注意,贮藏容器要有良好的通风性,以免果实被污染,同时也要注意容器内果实不可叠放,以免破坏果实表皮。
3.贮藏过程贮藏过程中要注意清洁,避免板栗受到病虫害侵害,如果发现有异物,及时清除,以免影响贮藏效果。
此外,还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有变质的果实,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其它果实的质量。
总之,板栗采收和贮藏技术的正确实施可以保证板栗的新鲜度,避免板栗的质量变质,发挥板栗的最大价值。
三明市三元区中板栗南瓜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园艺学论文-农学论文

三明市三元区中板栗南瓜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园艺学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板栗南瓜是小瓜型早熟南瓜新品种,果皮橘红靓丽,带分散性花纹,呈扁球形,果肉厚,呈橙黄色。
板栗南瓜果肉细腻,口感粉滑,品质极佳,因味如板栗而得名,其果肉和种子均可食用,花也可食用。
板栗南瓜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果胶和钻元素等,能起到解毒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具有防癌之功效,目前市场上极受消费者青睐。
2013年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引进板栗南瓜进行大棚种植,表现生长势强、抗逆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该地发展种植。
现将板栗南瓜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1引种表现1 .1特征特性板栗南瓜植株为短蔓直立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瓜扁圆形,横径12一15 cm、高9一12 cm,肉厚2一3.5 cm;单瓜重1.2一1. 5 kg左右,侧枝8一9节;叶片纵横为18 cm x 28 cm,节间0.7一I cm,开展度80 cm;坐果节位低,坐果率高,基本无畸形果,商品性好;全生育期90一110 d,开花后35 d左右即可收获。
1 .2产量表现经2年的种植表明,板栗南瓜单株结瓜5一7个,单瓜重1一2 kg,每667耐平均产量可达2 200 kg,高产达2 500 kg以上,种植效益显着。
2栽培技术2.1选地、整地板栗南瓜是喜肥作物,吸收水肥的能力强,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但要获得高产栽培,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壤pH值5.5一6.8、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沙质壤土;忌与同科作物连作,以免发生土传病害。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洁田园,土,以改良土壤,提高地温,有利于早发秧,培育健壮幼苗;耕地前,每667 m2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2 000一2 500 kg加45%三元复合肥50 kg, 土壤30一40 cm,然后耙平,整成宽90一100 cm,高25一30 cm的畦,沟宽50一60cm,以利排灌。
板栗的采收分级

采收1.采收时期板栗各品种间的成熟期是不一样的,早熟品种于8月下旬成熟,晚熟品种10月底至11月初成熟,大部分品种都在9~10月份成熟。
所以,采收时期的确定要依据地区和品种而异。
板栗成熟标志是栗苞由绿色变为黄褐色,并开裂成十字裂口(也有的品种开成一字裂口);苞内栗实由黄白色变成褐色,带有光泽(不同品种色泽有差异)。
充分成熟时,栗坚果从苞中脱出而自然落地。
完全成熟时的栗坚果饱满,色泽鲜艳,风味佳,耐贮藏。
提前采收(采收未开裂的青苞)者不仅产量有损失,而且栗坚果不饱满,色泽差,风味淡,贮藏中容易腐烂。
据研究,栗坚果的干物质积累主要是在采收前的30余天完成的,成熟前半月之内,是栗坚果增重最快的时期。
每早采收1天,单粒重减轻3%~5%,早采半个月,仅单粒重一项,其减产幅度就达30%左右。
因此提前采收对栗坚果产量、质量都有显著的不良影响。
2.采收方法按照板栗成熟标志,板栗采收分为拾栗子、打栗苞和拾、打结合法。
(1)拾栗子即待树上的栗苞发黄开裂、栗坚果蹦出落地后拾取。
为了方便拾栗作业,在栗苞开裂前应清除地面杂草,刨松土壤,整平地面,群众称为“刨树场子”,夜间因为落粟较多,为避免中午日晒而使栗坚果干燥,最好在每天上午捡拾一次。
捡拾落栗以前,如有可能先将栗树摇晃几下,然后将落栗、栗苞捡干净,集中预贮。
采用这种办法,收获的栗坚果充实饱满,可提高产量10%~15%,且坚果外观和风味良好,耐贮藏,同时还能避免枝梢损伤,又能充分利用辅助劳动力,主要收获期约为1周。
但缺点是比较费工,采收延续时间较长,落地后如不及时拾取,坚果会失水风干,即减产又不耐贮藏。
采取拾栗子的方法,还需注意在阴雨天、雨后初晴及露水未干时不宜拾栗子。
因为这时的栗实湿度大,耐贮藏性差。
如雨后拾的栗实沙藏20天后,腐烂率高达95%,而连续几个晴天后采收,同样沙藏20天的腐烂率仅为5.4%。
(2)打栗苞即用竹竿将树上的栗苞打下来,拾取栗苞集中堆放,数天后待栗苞开裂取出栗坚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栗南瓜采收标准(一)
板栗南瓜采收标准
引言
在板栗南瓜种植过程中,合理的采收是确保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板栗南瓜的采收标准,帮助种植者进行正确的采收操作。
1. 采收时间
•板栗南瓜应在果实完全成熟时进行采收。
•一般来说,板栗南瓜的采收时间为种植后70-90天。
2. 外观特征
•成熟的板栗南瓜果实外皮呈现均匀的深橙色,无明显病虫害。
•采摘时果实应完整,无损伤或腐烂。
3. 果实尺寸
•大部分板栗南瓜的果径在10-15厘米之间。
•采摘时应注意果实不能过小或过大,过小的果实品质较差,过大的果实可能影响搬运和存储。
4. 种子特征
•成熟板栗南瓜果实的种子颜色呈深棕色。
•种子应沉重且完整,无虫蛀或病害。
5. 收割方法
•使用剪刀或尖刀将果蒂剪断,保持果实茎部完整。
•将采摘下来的板栗南瓜放置在盘子或篮子中,避免堆放过高以免造成果实压碎。
6. 储存和加工
•刚采摘下来的板栗南瓜应在1-2天内进行清洗和处理。
•清洗过的果实应风干后储存,储存条件应保持温度在10-15摄氏度、相对湿度在80%-85%之间。
•可以将板栗南瓜进行煮熟、蒸煮、烘焙等加工,以便更好地保存和食用。
结论
遵守合理的采收标准对保证板栗南瓜的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
种植者应在板栗南瓜完全成熟时进行采摘,选择外观特征良好、尺寸适中、种子完整的果实。
采摘后,适当储存和加工可以延长板栗南瓜的保存期限以及增加其利用价值。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我们可以获得高品质的板栗南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