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测量长度的工具。

2、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和读数规则。

3、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原理是将被测长度与刻度尺上的刻度线进行比较,直接读出刻度值。

2、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游标尺上刻度线的间距差来测量长度的。

3、螺旋测微器是通过旋转螺杆,使测微螺杆与固定刻度套筒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测量长度。

三、实验器材1、刻度尺(最小刻度为 1mm)2、游标卡尺(精度为 002mm)3、螺旋测微器(精度为 001mm)4、待测物体(如圆柱体、长方体等)四、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1)将刻度尺平放在被测物体上,使刻度线与物体的边缘对齐。

(2)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读取刻度值,注意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2、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1)检查游标卡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

(2)将被测物体放在游标卡尺的测量爪之间,轻轻推动游标卡尺,使测量爪与物体紧密接触。

(3)读取主尺上的刻度值,再加上游标尺上与主尺刻度线对齐的刻度值乘以精度。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直径(1)先检查零点读数,若不为零,应记录下来。

(2)将被测物体放在测微螺杆与固定刻度套筒之间,旋转测微螺杆,当测微螺杆与物体接触时,听到“咔咔”声即可。

(3)读取固定刻度套筒上的刻度值,再加上可动刻度上与固定刻度套筒刻度线对齐的刻度值乘以精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刻度尺测量数据物体 1:长度为_____mm物体 2:长度为_____mm2、游标卡尺测量数据物体 1:长度为_____mm物体 2:长度为_____mm3、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据物体 1:直径为_____mm物体 2:直径为_____mm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六、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1)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或磨损。

(2)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零点误差。

基本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长度测量实验报告一、引言基本长度测量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一些基本的测量工具,如尺子、游标卡尺等,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探究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如何减小误差。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 尺子:用于测量较大长度的物体。

2.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较小长度的物体。

3. 实验物体:包括直线物体、曲线物体以及不规则物体等。

三、实验步骤1. 使用尺子测量直线物体的长度:将尺子的起点与物体的一端对齐,读取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齐的刻度值,得到物体的长度。

2.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曲线物体的长度:将游标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夹住物体的一段,读取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物体的长度。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将游标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夹住物体的一段,读取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物体的长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直线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根据尺子上的刻度值,得到直线物体的长度为X厘米。

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为X厘米。

2. 曲线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根据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曲线物体的长度为Y毫米。

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为Y毫米。

3. 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根据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不规则物体的长度为Z厘米。

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为Z 厘米。

五、误差分析与改进措施1. 仪器误差:尺子和游标卡尺的刻度精度有限,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减小仪器误差,可以使用刻度更精细的测量工具。

2. 人为误差:由于读数时的视觉差异和视角问题,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减小人为误差,可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或者使用辅助工具来准确读取刻度值。

3. 物体形状误差:对于曲线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由于其形状复杂,测量长度时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误差。

为减小物体形状误差,可以将物体切割成较小的部分,分段测量并求和得到最终长度。

测量学实验报告3篇

测量学实验报告3篇

测量学实验报告测量学实验报告精选3篇(一)实验名称:测量学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测量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2. 学习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精确测量;3. 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器材:1. 游标卡尺2. 外径千分尺3. 内径千分尺4. 量规5. 直尺6. 平面镜7. 螺旋测微器8. 倍频器实验内容:1.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其精度;2.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圆柱体的外径,并计算其直径;3. 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的内径,并计算其直径;4. 使用量规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其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的差异;5. 使用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平行度;6.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厚度;7. 使用倍频器对频率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2.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圆柱体的外径,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直径;3. 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的内径,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直径;4. 使用量规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5. 使用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平行度,记录测量结果;6.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厚度,记录测量结果;7. 使用倍频器测量频率,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数据: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物体1:15.2 cm物体2:9.6 cm物体3:27.8 cm外径千分尺测量结果:圆柱体直径:6.8 mm内径千分尺测量结果:孔直径:4.2 mm量规测量结果:物体长度:25.6 cm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结果:物体长度:30.2 cm平行度:0.02 mm螺旋测微器测量结果:物体高度:12.5 mm物体厚度:3.7 mm倍频器测量结果:频率:125.4 Hz数据处理:1. 计算圆柱体的直径:直径 = 外径 / π = 6.8 mm / 3.14 =2.17 mm;2. 计算孔的直径:直径 = 内径 / π = 4.2 mm /3.14 = 1.34 mm。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1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1 长度的测量
4C 探究班
姓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了解测量的概念,认识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学习使用合适的工具测量日常生活中物体或者空间的长度。

实验器材:卷尺,直尺(三角板),50厘米长的细线,橡皮,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测量对象:
1.小朋友,利用细线,你能否确定下边的A和B,那个更长
B
A
2.对以下长度进行测量,可以选择哪些工具来完成?(四种工具卷尺,直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A、教室室内的墙壁长和宽:
B、课桌长和宽:
C、橡皮的长和宽:
D、纸张的厚度:
E、头发丝的粗细:
3.数据记录:
测量对象测量结果1 测量结果2 测量结果3 平均值长
室内墙壁


课桌


橡皮

纸张的厚度
头发的粗细
4.实验总结:是不是对任意长度,所有的工具都可以用来测量?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个长度的结果是不是相同?
5.选作:计算橡皮的面积(选一个面)及课桌面积。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
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完整版)(2024新苏教版)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长度
实验目的
1. 学习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原理
1. 长度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可用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等)来表示。

2. 直尺、卷尺等工具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实验材料与工具
1. 直尺
2. 卷尺
3. 铅笔
4. 实验记录表
5. 实验对象(如书本、桌子等)
实验步骤
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实验对象。

2. 组长负责记录实验数据,其他组员进行测量。

3. 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实验对象的长度。

4. 将测量数据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5. 各组互相交流实验结果,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注意事项
1. 测量时,直尺或卷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

2. 测量过程中,要保持直尺或卷尺的稳定性,避免晃动。

3. 测量数据要准确,避免误差。

实验拓展
1. 尝试使用其他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如毫米、分米等。

2. 探讨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

实验评价
1. 实验报告(30%)
2. 实验操作准确性(30%)
3. 实验数据记录完整性(20%)
4. 实验拓展思考(20%)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长度的测量和基本数据处理【实验目的】1、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原理,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2、练习有效数字运算和误差处理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用品】游标卡尺(0—125mm ,0.02mm )、螺旋测微计(0—25mm ,0.01mm )、移测显微镜(JCD 3,0.01mm )、空心圆管、小钢球、坐标纸。

【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游标卡尺分主尺和游标(副尺)两部分。

主尺上刻有标准刻度125mm 。

游标上均匀刻有50个分度,总长度为49mm ,游标上50个分度比标准的50mm 短1mm ,1个分度比标准的1mm 短150mm ,即0.02mm ,这0.02mm 就是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值(即精度)。

游标卡尺的卡口合并时,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恰好对齐。

卡口间放上被测物时,以游标零线为起点往前看,观察主尺上的读数是多少。

假设读数是Xmm 多一点,这“多一点”肯定不足1mm ,要从游标上读。

此时,从游标上找出与主尺上某刻度最对齐的一条刻度线,设是第n 条,则这“多一点”的长度应等于0.02nmm ,被测物的总长度应为L=(x+0.02n)mm 。

用这种规格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mm ”为单位,小数点后必有两位,且末位数必为偶数。

游标上每5小格标明为1大格,每小格读数作0.02mm ,每大格就应读作0.10mm 。

从游标零线起往后,依次读作0.02mm ,0.04mm ,0.06mm ,……直至第5小格即第1大格读作0.10mm 。

再往后,依次读作0.12mm ,0.14mm ,0.16mm ,……直至第2大格读作0.20mm 。

后面的读数依此类推。

游标卡尺不需往下估读。

如图1-5应读作61.36mm 或6.136cm2、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螺旋测微计主要由弓形体、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微分套筒)三部分构成。

螺旋测微计的测微原理是机械放大法。

固定套筒上有一条水平拱线叫读数基线。

长度测量实验实验报告

长度测量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2. 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4. 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量是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测量方法。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包括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本实验采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其原理如下:(1)刻度尺:刻度尺是一种具有均匀刻度的直尺,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测量时,将刻度尺与物体紧贴,读取物体的起始和终止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2)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具有精确刻度的量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外径和深度等。

测量时,将游标卡尺与物体紧贴,读取游标与尺身的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3)千分尺:千分尺是一种具有极高精度的量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外径和深度等。

测量时,将千分尺与物体紧贴,读取千分尺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长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刻度尺(精度:1mm)2. 游标卡尺(精度:0.02mm)3. 千分尺(精度:0.001mm)4. 待测物体(长度约为10cm)5.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确保物体表面与桌面平行。

2. 使用刻度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4. 使用千分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5. 对比三种测量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1. 刻度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cm。

2.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0cm。

3. 千分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00cm。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刻度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刻度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因为三种测量工具的精度不同,以及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概述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显微镜和卡尺两种工具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比较两种工具的测量精度和误差。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显微镜、卡尺、标准长度板、尺子、钢丝尺。

实验材料:小木件、硬币、铜片。

1. 用卡尺测量三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值和示值误差。

3. 使用标准长度板来校准显微镜读数。

4. 使用尺子和钢丝尺测量标准长度板的长度,以验证标准长度板的精度。

结果分析
卡尺和显微镜的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 物体 | 卡尺测量值/mm | 卡尺示值误差/mm | 显微镜测量值/mm | 显微镜示值误差/mm |
| -------- | ----------- | ------------ | ----------- | ------------ |
| 小木件 | 10.12 | 0.12 | 10.10 | 0.10 |
| 硬币 | 25.58 | 0.58 | 25.60 | 0.60 |
| 铜片 | 20.26 | 0.26 | 20.30 | 0.30 |
校准标准长度板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论
可以看出,显微镜测量的示值误差较小,测量精度更高。

使用标准长度板校准显微镜读数可以提高精度。

同时,使用卡尺测量时可能出现示值误差,应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在用钢丝尺和尺子测量标准长度板时,应该注意读数的精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 物理系 班别
姓名
专业名称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普通物理实验I 实验项目名称 力学实验:长度测量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实验目的】
学习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规则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实验仪器】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

【实验原理】
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2–1)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图2–1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1-N )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
a N N
b )1(-= ()
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
11
N a b a a a N N
δ-=-=-= ()
图2-7
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 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图2–7。

五十分游标的精度值δ=0.02mm .游标上刻有0、l 、2、3、…、9,以便于读数。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l 的普遍表达式为
l ka n δ=+ ()
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1mm a =。

图2–8所示的情况,即21.58mm l =。

图2–8
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 、B 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

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10l l l =-。

其中,1l 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0l 为零点读数。

0l 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一手拿物体,另一手持尺,如图2–9所示。

要特别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

使用时轻轻把物体卡住即可读数。

图2–9
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常见的螺旋测微器如(图2–10)所示。

它的量程是25mm ,分度值是。

螺旋测微器结构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微螺旋杆。

螺距是 mm 。

因此,当螺旋杆旋一周时,它沿轴线方向只前进。

螺旋柄圆周上,等分为50格,螺旋杆沿轴线方向前进 mm 时螺旋柄圆周上的刻度转过一个分格
这就是所谓机械放大原理。

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轻轻转动螺旋柄后端的棘轮旋柄,推动螺旋杆,把待测物体刚好夹住时读数,可以从固定标尺上读出整格数,(每格)。

以下图2–10
的读数则由螺旋柄圆周上的刻度读出,估读到这一位上。

如图2–11(a)和(b),其读数分别为mm、。

(1) 记录零点读数,并
对测量数据作零点修正。

(2) 记录零点及将待测物
体夹紧测量时,应轻轻转
动棘轮旋柄推进螺杆,转
动小棘轮时,只要听到发
出喀喀的声音,即可读数。

图2–11
实验仪器
游标卡尺:精度值:量程:125mm
螺旋测微器:分度值:量程:25mm
被测物体:小球;空心圆柱体。

实验内容
1.螺旋测微器测量圆球直径,不同位置测量6-8次,计算其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的标准形式。

2.用游标卡尺测量空心圆柱体不同部分的外径、内径、高度,各测量6-8次。

计算空心圆柱体的体积及其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的标准形式。

①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
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副尺的分度的微小差异来提高仪器精度的。

如图所示的“十分游标”,主尺上单位分度的长度为1mm,副尺的单位分度的长度为,副尺有10条刻度,当主、副尺上的零线对齐时,主、副尺上第n (n为小于9的整数) 条刻度相距为n×= mm,当副尺向右移动mm时,则副尺上第n条刻度和主尺上某刻度对齐。

由此看出,副尺移动距离等于的n倍时都能读出,这就是“十分游标”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的道理。

【用游标卡尺测量铜圆柱体的直径及高度】
铜圆柱体
直径(mm)高度(mm)
【用游标卡尺测量细小螺母的外直径及厚度】
细小螺母外直径(mm)厚度(mm)
0 1cm 主尺
0 5 10
图副尺
A

B
5
45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