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养殖方法与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鲈鱼养殖方法

鲈鱼养殖方法

鲈鱼养殖方法
鲈鱼养殖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水产养殖方式之一,下面是鲈鱼养殖方法:
1.选址:鲈鱼适宜在水温较高的地方生长,通常要求水温在20℃以上,因此在选址时需要考虑水温情况。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质、水源等因素。

2.池塘建设:鲈鱼养殖通常采用池塘养殖方式,需要建设养殖池塘。

池塘的大小、深度、水质处理等需要考虑养殖规模和鲈鱼的生长习性。

3.投苗:选用健康的鲈鱼苗种,并适时进行投苗。

一般来说,鲈鱼的投苗密度应控制在每亩1000尾左右。

4.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鲈鱼的饲料、水质、疾病等问题。

饲料可以采用鱼粉、鱼饲等,同时要保证水质清洁,避免疾病传播。

5.水质管理:鲈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保证良好的水质环境。

6.收获:通常在鲈鱼生长到一定大小后才会进行收获,收获后需要进行处理和包装。

以上是鲈鱼养殖的基本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管理。

- 1 -。

无公害养殖鲈鱼的技术

无公害养殖鲈鱼的技术

无公害养殖鲈鱼的技术
一、养殖水域
养殖水域一般要求水深2m—2.5m,在放养鱼苗前半个月,对养殖周边水域用生石灰遍洒消毒。

二、苗种放养密度及消毒
放养规格为0.5g/尾—0.6g/尾,放养密度100尾/亩—120尾/㎡。

放养前用0.5%—1%的食盐浸浴3—5分钟;苗种放养时要细心操作,避免苗种受伤。

三、饲养管理
1、驯食:鲈鱼苗放入网箱2—3天,每天投入少量小杂鱼,待大部分鱼在水面上吃食食时,开始每天2—3次投喂小杂鱼。

2、投饲以当地捕捞的小杂鱼为主,每日2—3次进行投喂。

3、投饲方法: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四定”原则进行。

四、水质管理
做到水质清爽,勤换水、勤加水,保持水中容量不低于3mg/L。

五、巡池
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随时掌握鲈鱼吃食情况,并调整投饲量,观察鲈鱼的活动情况,查看水色,测量水温,发现死鱼及时捞起,发现病鱼及时送检,查清病情,尽早防治做好巡池日志。

六、鲈鱼病虫害防治
1、药物预防。

坚持养殖水域定期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以防为主,防重于治。

提早做好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可以采用在网箱四周挂袋晶体敌百虫的方法。

治疗时最好不要采用拉网泼洒的方式,因为病鱼规格比较大,一拉网会加重病鱼体表擦伤的同时正常鱼体表也擦伤,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2、病鱼隔离。

在养殖过程中,加强巡池检查,发现病鱼,及时隔离饲养,并用药物进行处理。

3、对症下药。

发现鲈鱼病原后,及时请技术人员查看指导,根据鲈鱼的病情,对症下药。

鲈鱼的养殖方法,养殖周期是多久

鲈鱼的养殖方法,养殖周期是多久

鲈鱼的养殖方法,养殖周期是多久回答以池塘专养鲈鱼技术为例,养殖方法如下:1、放养鱼种前,每亩池塘使用75-100kg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然后使用150-250kg有机肥进行肥水。

2、每年4月中下旬时放养夏花鱼种,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

3、饲养初期时,每天的饵料投喂量为鲈鱼体重的8-10%左右。

随着鲈鱼长大,每天投喂的饵料投喂量调整至鲈鱼体重的3-5%左右。

4、及时增氧,保证溶氧量在5mg/L以上。

一、鲈鱼的养殖方法1、池塘专养鲈鱼技术(1)池塘处理①池塘要求不渗漏,底部淤泥较少,水源充足且水质清新,溶氧量高。

②养殖面积以2-3亩为宜,水位深度以1.5-2m左右为宜。

③在放养鱼种之前,每亩池塘使用75-100kg的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

④在清塘结束之后,每亩池塘施加150-250kg有机肥进行肥水,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为放养的鱼种提供天然饵料。

(2)放养①加州鲈鱼一般选择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且水温达到18℃以上的时候进行放养。

②放养的鱼种以当年繁殖培育的夏花鱼种为宜,体长约为4-5cm 左右,同时要求鱼种之间规格差距不能过大,否则容易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情况。

③一般情况下,每亩池塘放养1000-1500尾鲈鱼苗,同时搭配放养适量的鲤鱼、鲢鱼、鳙鱼、鲫鱼、罗非鱼(帮助改善、稳定水质)。

如果饲料充足、池塘水质较好,可以适当提高放养密度。

(3)饲喂①加州鲈鱼可以选择用河蚌、螺肉、蚯蚓、泥鳅、小鱼、小虾、新鲜的禽畜内脏等动物性饵料以及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但是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5%以上,并且在饲喂时,需要加工制成团状粘性饲料。

②在饲养初期时,选择投喂花白鲢、鲤鱼等家鱼鱼苗以及鱼浆,水蚯蚓,红虫等饵料,日投喂量为鲈鱼体重的8-10%左右,每天分成三次投喂,分别为上午、下午、晚上。

③随着鲈鱼不断生长,需要提高投饵量,并且逐渐改投人工配合饲料或新鲜动物饲料(比如杂鱼、螺蚌肉、禽畜内脏等),日投喂量为鲈鱼体重的3-5%左右,每天分成两次投喂,分别为上午的8点半至9点以及下午的4点至5点。

鲈鱼的养殖技巧

鲈鱼的养殖技巧

鲈鱼的养殖技巧
鲈鱼养殖技巧
一、基本技术
1.鲈鱼养殖的水质管理
鲈鱼是湖水性鱼类,喜欢中性~碱性水,养殖时要求温度为
20-30℃,PH值为7.0-7.5之间,水质要求软硬度低,可按天然水或人工水体进行配制。

2.鲈鱼养殖的池塘结构
池塘结构应该能保持水质稳定,同时能使鱼类保持健康。

适宜的池塘大小应该大于300平方米,完善的池塘结构要求鱼类有适当的活动空间,它应该有足够的清水,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

池塘的深度应该在1-1.5米,池底应水底有湍流,用来混合水质,以保证水的新鲜,池塘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

3.鲈鱼养殖期间的繁殖
鲈鱼一般在4-6月之间开始繁殖,繁殖前,水温应该适当升高,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繁殖期一般在2~3天,此时,由于卵量大,放养的比例要更高。

二、养殖方法
1.喂养时间
鲈鱼喂食的最佳时间为清晨和傍晚,这是温度的变化较小,鲈鱼活动量最大的时候。

如果温度较高,应进行例行的喂养,但白天的喂食量应该控制在0.6~1.2kg之间。

2.正确的喂养
喂养时,要注意控制鱼质量,把食物平均放到水面上,不可多处投放,让鱼群争食,避免大鱼吃满而小鱼留空。

喂食完毕后,应将水流入池内进行搅拌,以避免粮食积聚在一起引起水质变化。

3.种养技术
种养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幼鱼的成活,防止病害的出现。

种养技术可以给鱼种的复苏提供支持,应注意种养池的清洁,及时更换水,保持池水的新鲜。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鲈鱼养殖技巧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养殖鲈鱼。

养殖的基础知识你们已经学会了,最后,记得保持水质的清洁,以及保持定期养殖,才能让鲈鱼健康成长!。

鲈鱼的养殖方法和疾病防治

鲈鱼的养殖方法和疾病防治

鲈鱼的养殖方法和疾病防治鲈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味道鲜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如何科学地养殖鲈鱼,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常见的疾病,对于养殖户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鲈鱼的养殖方法和疾病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鲈鱼的养殖方法1、选址:选择一个光照充足、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水温适宜的场地进行养殖。

避免选择水质污染严重的地方,以免影响鱼的生长和发育。

2、鱼池的建设:鲈鱼适宜在水深0.8-1.2米的水池中养殖。

水池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每亩水面可养殖3000-4000尾。

水池底部要保持平整,避免出现凹凸不平,以免鱼儿受伤。

3、鱼苗选购:选购健康、无病无毒的鱼苗,鱼苗的体长一般为3-4厘米,选购时要注意鱼苗的体色鲜艳、鳞片齐全、眼睛明亮。

4、饲料投喂:饲养初期可以选择小颗粒饲料,随着鱼的生长,可逐渐过渡到中颗粒饲料。

每天投喂2-3次,不要过量,以免鱼儿吃不完导致水质污染。

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适中,以保证鱼儿的营养需求。

5、水质管理:鲈鱼的水质要求较高,水温一般控制在20-28℃之间。

养殖过程中要定时检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出现污染。

必要时可增施活性炭或换水来改善水质。

6、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群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常见的鲈鱼疾病有细菌性病害、寄生虫病害等。

如发现鱼群出现食欲不振、体色暗淡、呼吸急促等症状,应迅速隔离患病鱼,进行合适的药物治疗。

7、鲈鱼的销售:鲈鱼一般在生长4-6个月后可以出售。

销售的渠道可以选择餐馆、超市、菜市场等,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

二、鲈鱼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1、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常见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呼吸急促、体色变淡等。

防治措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如使用广谱抗生素喂食患病鱼。

2、寄生虫病害:寄生虫病害的症状包括体表出现黑斑、异物附着等。

防治措施可以采用药物浴处理,如使用寄生虫灵等药物进行浸泡。

3、水质污染引起的疾病:水质污染会导致鱼群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水产养殖技术,鲈鱼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技术,鲈鱼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技术,鲈鱼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一、鲈鱼养殖方法1、池塘条件鲈鱼养殖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2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交通方便,同时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

2、清塘消毒鲈鱼放养前需清塘,每亩用生石灰7~10千克,保持池水10~20公分,浸浆泼酒。

7天后加水至1米深,可一次施用二铵0.75千克/亩,两天后池水变为油绿色即可放养。

3、暂养方式鲈鱼苗种目前多为海捕,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4公分,经捕捞转运操作鱼体会有不同程度受伤,为提高养殖成活率可先进行中间暂养,以养殖池中架设40目网箱比较方便。

4、鱼苗放养鲈鱼暂养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用氯霉素拨酒消毒,前10天投喂卤虫幼体,而后投喂新鲜鱼糜,鱼种培养至10公分左右按1.5尾/平方米投入养成池中养殖。

5、饵料选择鲈鱼的饵料以低质杂鱼为主,同时辅以人工配料,因抢食快且摄食量大,定时定量投喂很重要,投喂时要掌握鱼吃饱,又不浪费饵料。

6、投喂管理鲈鱼日投饵次数和投饵量视季节而异,快速生长的适温季节日投饵4~5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30%,低温的早春、晚秋日投饵2~3次,占鱼体重的1~10%。

7、巡塘检查鲈鱼养殖早晚都要巡塘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巡塘观察内容包括鱼体活动情况及池塘水色、气味、透明度变化,还要注意池塘防逃设施和敌害等。

二、鲈鱼养殖注意事项1、加强饲料营养。

鲈鱼在温度低时,吃料会减少,免疫力、抵抗力将有所下降,因此在冷季,要注意加强饲料营养供应,才能保证鲈鱼抗病能力的提升。

2、肥水培藻。

浊水中的泥沙等悬浮物容易附着在鳃里面而引发烂鳃病或虫害,所以需要进行藻类培育,能够为水体提高充足的氧气,让水质变得更好,鲈鱼生长速度也会加快。

3、加强改底。

鲈鱼在生长过程中,会导致塘底有害物质积累,容易引发水霉等诸多病害,而且容易反底,氨氮、亚盐突然升高,危害鱼体健康,所以需要对塘底进行改底,开增氧机,净化底质。

鲈鱼的淡水养殖技术

鲈鱼的淡水养殖技术

造成饲料溶失。对虹鳟研究发现了投喂开始时摄 食量大,之后迅速减少至停食的情况。所以,虹 鳟每次投喂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饲 料会沉入水底散失,饲料利用率低;过短大部分 鱼尚未达八成饱。虹鳟每次投饲持续时间应为 15~20 分钟。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要投喂。
0c25f4ca 宝运莱
次数的饱食,其生长、同化效率和饲料转化率都 会保持较高的水平。投喂次数过多,造成消化不 完全,降低饲料利用率;投喂次数过少,每次投 喂量必然很大,饲料损失严重。饲料营养价值高 可适当少些,营养价值低可适当多些。水温、溶 氧高时,可适当多些,反之则少或停止投喂。虹 鳟鱼苗阶段日投喂 4~3 次,鱼种阶段 3~2 次,
养密度控制在每亩 1~2 万尾,经常对池塘冲水 增氧。下池第二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 活饵料,以后逐渐用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 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驯化至可投喂鱼糜、浮性颗 粒饲料为止。日投饵量为在池鱼体重的 15%,分 3 次投喂。在开始投饵前 3 天,每 50 公斤鱼用土 霉毒 3 克、维生素 C1 克,拌入饲料每天投喂一
素、维生素等拌饵料投喂 2 次,每次连喂 3 天。 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 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4、疾病防治鲈 鱼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容易发病,必须加强 病害预防,定期对养殖池塘、食台进行物消毒, 发现疾病及早。重点防治肠炎病、烂鳃病、出血 病、水霉病和寄生虫病。
可惜找了一整天,没有一家肯要我们.易博受到这样的打击之后,便不再去找
1、池塘建造池塘面积 5~8 亩,长方形,南 北走向较好。要求池底平坦,沙泥底质,池岸牢 固,池深 2 米。池底埋设进排水管道,配备增氧 机。放养前对池塘清淤消毒。施肥培养基础饵料, 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2、苗种培育从海区 捕捞的鲈苗(体长 1.5~2 厘米),经过淡化至盐 度 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 1‰)。暂养池放

鲈鱼养殖四大关键点怎么科学养殖鲈鱼

鲈鱼养殖四大关键点怎么科学养殖鲈鱼

鲈鱼养殖四大关键点怎么科学养殖鲈鱼?
鲈鱼养殖常常伴随小鱼苗适口性差,消化吸收能力弱,过量投喂导致鱼苗消化不良引发肠炎。

在引食阶段不注重细节管理,导致鱼苗大量死亡。

下面一起来看看鲈鱼养殖四大关键点,怎么科学养殖鲈鱼?
鲈鱼养殖四大关键点,怎么科学养殖鲈鱼?
1、加强投喂管理
每餐喂料前必须巡塘,发现鱼苗任何异常,停料或者减料,优先增氧、解毒。

投喂时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原则,尤其是定量:3-4天加一次料,每次加料不超过10%;夜间温度、溶氧变化较大,建议傍晚一餐投喂至五点半左右即可停料,避免过量投喂造成鱼苗“暴饮暴食”、消化不良
2、加强增氧管理
“想要养出多少鱼,就开多少增氧机”,建议鱼苗塘增氧能力1.0-1.5kW/亩,水体较高的溶解氧,能保证鱼苗摄食后消化吸收。

引食区域加开增氧机,促进水体循环,增加溶氧;每隔3天左右,分解塘底残饵粪便等有机质,防虫、防
臭;每天傍晚投喂完毕后,增氧、防止鱼苗因消化不良引发肠炎;夜间加开增氧机,保证池塘充足的溶氧。

3、加强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长期稳定,透明度20-25cm,保证水体藻类多样化、长期保持少量浮游动物。

5-7天解毒稳水,维持藻相、菌相平衡,坚防控水质浓绿,避免pH值过高引发气泡病。

4、加强病害防控
引食投喂过程中,常常伴随鱼苗“停尸”、打转、白身白尾等现象,严重者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

鱼苗发病后应立刻减料甚至停料,加开增氧机,同时取发病鱼苗及池水到利洋水产药店做相关检测,确定病因后再针对处理,切忌盲目杀虫消毒,造成畸形甚至大量死亡。

待鱼苗病情缓解后,再根据情况适当调水,进行治疗。

掌握鲈鱼养殖四大关键点,科学养殖鲈鱼,提高成活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鲈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处理: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深1.82.0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50~75千克/亩进行消毒,57天后注水至池深22.5米;(2)苗种放养:选择长4~6厘米的鲈鱼鱼苗,每亩2500~3500尾;(3)饵料投放:采用投料装置投放合成饲料,所述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79%;(4)日常管理: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本技术的鲈鱼养殖方法养殖方便,鲈鱼成活率高,产量高,饵料投放分散性好、便于鲈鱼进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鲈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处理: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深1.8-2.0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50~75千克/亩进行消毒,5-7天后注水至池深2-2.5米;
(2)苗种放养:选择长4~6厘米的鲈鱼鱼苗,每亩2500~3500尾;
(3)饵料投放:采用投料装置投放合成饲料,所述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7-9%;所述合成饲料由鱼粉30-38重量份、虾壳粉25-32重量份、鱼卵15-18重量份、马齿苋粉0.6-0.8重量份、车前草粉2-4重量份、苹果粉8-11重量份、南瓜粉18-22重量份、豆粕20-25重量份,花生粕18-24重量份、河蚌肉40-50重量份、水虫35-40重量份、水藻28-33重量份、鸡血藤14-18重量份组成;一天饵料投喂三次,分别在上午7:00~8:00、中午12:00~1:00和傍晚5:00~6:00投喂;
(4)日常管理: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每隔5-7天换一次水,使得养殖池中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每次换水40-60厘米。

技术说明书
一种鲈鱼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鲈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鲈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鱼,其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但是一般的鲈鱼有这样的缺点,就是一般的鲈鱼生长时间较长,而且幼鱼的成活率较低。

另外,现有鲈鱼养殖方法比较复杂,特别是饵料投喂不方便,投料时饵料的分散性较差,鲈鱼需要集中到某一个狭小的区域才能进食,这对喂养不利。

故此,现有的鲈鱼养殖方法有待遇进一步完善。

技术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养殖方便,鲈鱼成活率高,产量高,饵料投放分散性好、便于鲈鱼进食的鲈鱼养殖方法。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鲈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处理: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深1.8-2.0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50~75千克/亩进行消毒,5-7天后注水至池深2-2.5米;
(2)苗种放养:选择长4~6厘米的鲈鱼鱼苗,每亩2500~3500尾;
(3)饵料投放:采用投料装置投放合成饲料,所述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7-9%;所述合成饲料由鱼粉30-38重量份、虾壳粉25-32重量份、鱼卵15-18重量份、马齿苋粉0.6-0.8重量份、车前草粉2-4重量份、苹果粉8-11重量份、南瓜粉18-22重量份、豆粕20-25重量份,花生粕18-24重量份、河蚌肉40-50重量份、水虫35-40重量份、水藻28-33重量份、鸡血藤14-18重量份组成;一天饵料投喂三次,分别在上午7:00~8:00、中午12:00~1:00和傍晚5:00~6:00投喂;
(4)日常管理: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每隔5-7天换一次水,使得养殖池中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每次换水40-60厘米。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鲈鱼养殖方法养殖方便,鲈鱼成活率高,产量高,饵料投放分散性好、便于鲈鱼进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
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鲈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处理: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深1.8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50千克/亩进行消毒,5天后注水至池深2米;
(2)苗种放养:选择长4厘米的鲈鱼鱼苗,每亩2500尾;
(3)饵料投放:采用投料装置投放合成饲料,所述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7%;所述合成饲料由鱼粉30重量份、虾壳粉25重量份、鱼卵15重量份、马齿苋粉0.6重量份、车前
草粉2重量份、苹果粉8重量份、南瓜粉18重量份、豆粕20重量份,花生粕18重量份、河蚌肉40重量份、水虫35重量份、水藻28重量份、鸡血藤14重量份组成;一天饵料投喂三次,分别在上午7:00、中午12:00和傍晚5:00投喂;
(4)日常管理: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每隔5天换一次水,使得养殖池中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每次换水40厘米。

实施例2
一种鲈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处理: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深2.0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75千克/亩进行消毒,7天后注水至池深2.5米;
(2)苗种放养:选择长6厘米的鲈鱼鱼苗,每亩3500尾;
(3)饵料投放:采用投料装置投放合成饲料,所述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9%;所述合成饲料由鱼粉38重量份、虾壳粉32重量份、鱼卵18重量份、马齿苋粉0.8重量份、车前草粉4重量份、苹果粉11重量份、南瓜粉22重量份、豆粕25重量份,花生粕24重量份、河蚌肉50重量份、水虫40重量份、水藻33重量份、鸡血藤18重量份组成;一天饵料投喂三次,分别在上午8:00、中午1:00和傍晚6:00投喂;
(4)日常管理: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每隔7天换一次水,使得养殖池中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每次换水60厘米。

实施例3
一种鲈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处理: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深1.9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67千克/亩进行消毒,6天后注水至池深2.3米;
(2)苗种放养:选择长5厘米的鲈鱼鱼苗,每亩3000尾;
(3)饵料投放:采用投料装置投放合成饲料,所述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8%;所述合成饲料由鱼粉34重量份、虾壳粉28重量份、鱼卵17重量份、马齿苋粉0.7重量份、车前草粉3重量份、苹果粉9重量份、南瓜粉20重量份、豆粕23重量份,花生粕21重量份、河蚌肉45重量份、水虫38重量份、水藻30重量份、鸡血藤16重量份组成;一天饵料投喂三次,分别在上午7:00、中午1:00和傍晚5:00投喂;
(4)日常管理: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每隔6天换一次水,使得养殖池中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每次换水50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