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 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透视解剖教案

透视解剖教案

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4 至 2015 学年第一学期透视解剖学课程教案课程编号: 692100700-01总学时/周学时: 32/ 4开课时间: 2014年9月17日授课年级、专业、班级: 2013美术学授课教师:梁凌哲日期: 2014、92.画出平行面。

3.从平行面的四个顶点向心点引连线。

4.从一个顶点向相应的距点引连线,求出透视深度。

5.连线成图。

第四章、成交透视基本原理及绘制方式正立方体一面与画面平行,其余两个角与画面成一定角度,又称为余角透视、两点透视。

直立面上下两条边线分别消失于心点两侧的余点。

第五章、倾斜透视基本原理及绘制方式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第六章、圆形透视基本原理及绘制方式圆形透视的画法:先画一个立方体的透视形,正面画出两条对角线,再画两条对角线相交的四个点,共八个点,将八个点连接成圆。

圆形透视距我们近的半圆大,远的半圆小,弧线要均匀自然,两端不能画得太尖或太圆。

人物透视:正前方:首先可以将人体看成一个长方形,也就是说人体不同角度的透视也就是不同长方形角度的透视。

然后按分段的方法将长方形分为有透视的八段,先将长方形画出对角线,然后按着几何的分法在对角线相交处画上一条平行线,以此类推一共画出八段,由于漫画中的人物一般为八头身,所以长方形的每一段就是一个头高,而胸腔的长度、肘到手指尖和膝盖到脚底的长度均为两个头高。

俯视:从正面或是背面正上方的角度来画,需要考虑其透视关系。

就是说头部最大,到脚尖处越来越小,头部大,肩膀也大,和脚比起来手略长略大。

斜上方:斜上方的角度最有纵深感。

肩膀隆起,肩与脚平行稍斜,脸朝下,头很大,看不见脖子,越往下越小,给人的感觉是脚短身长,如果再在地面上画上阴影效果会更突出,可以特别清楚地表现双腿垂直于地面的感觉。

仰视:下面的仰视,画出肩膀上有颈部的感觉。

脸朝上,比较小,腿比上身要长,略粗些,脚最大,越往上越小,给人感觉脚长身短,俯视和仰视正相反。

服装人物素描课程教案 第2章 人体比例、结构与透视

服装人物素描课程教案 第2章 人体比例、结构与透视

《服装人物素描》课程教案图2.1图2.1 列奥纳多·达·芬奇《维特芦威的人体比例》“人体比例研究”是达·芬奇于1490年根据建筑大师维特鲁维斯(Vitruvius)理论制作而成。

维特鲁维斯在他的建筑作品中指出,人体的尺寸是自然安排好的。

他更举例说明之:把双腿分开到令身高降低1/14,再抬起双臂,直到左右手的中指与头顶成一等高直线,再沿着张开的四肢顶端画一个圆圈,那么你会发现,肚脐正位于圆心,而两腿之间的空间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达·芬奇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和研究中,还发现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人体比例规律:标准人体的比例为头是身高的1/8,肩宽是身高的1/4,平伸两臂的宽度等于身长,两腋的宽度与臀部宽度相等,乳房与肩胛下角在同一水平上,大腿正面厚度等于脸的厚度,跪下的高度减少1/4。

达·芬奇认为,人体凡符合上述比例,就是美的。

这一人体比例规律在今天仍被认为是十分有价值的,人体比例是画人体的最基础的工作,正确的人体比例是一幅好作品的先决条件。

现在我们仍然用人的头高作为度量单位来计算人体比例,来测量人体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因为在人体的一些部位和关节处恰好与头的长度有比量关系,中国古代有“立七、坐五、盘三半”的说法。

当然,现在人的身高普遍的有所增高,一般男女人体的高度为7.5头长,少数人是8个头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大致为;额底至乳头1头长;乳头至脐孔1头长;躯干3.5个头长;男性肩宽2个头长,腰宽1个头长;臀宽1.5个头长。

上肢共有3个头长,上臂为1又1/3个头长,前肢为1个头长,手为2/3个头长。

下肢共有4个头长,大腿2个头长,小腿2个头长,踝高、踝宽为1/3个头长,两膝靠拢为2/3头长;人体的1/2处是趾骨联合部位。

上肢向外平举,自指尖至人体中线,约等于人体全长的1/2。

上肢下垂,指尖在自肩至脚底的中点,即大腿中部。

人坐在椅子上为5个头长,从头顶到臀部底面等于4个头长,盘坐为4个头长。

两点透视怎么画?教你透视的基本法则及绘画技巧

两点透视怎么画?教你透视的基本法则及绘画技巧

两点透视怎么画?教你透视的基本法则及绘画技巧两点透视两点透视是指视平线上有两个消失点,下图所⽰的⽴体结构有两个消失点,两个⾯都⽤斜线绘制,强调了进深感。

根据两点透视所绘制的⽴体结构如下图所⽰,长⽅体的两组直⽴⾯都不与画⾯平⾏,⽽是形成⼀定的夹⾓式的透视,所以两点透视也叫作成⾓透视。

如左图所⽰,图中的长⽅体只有直⽴的棱边平⾏于画⾯,因⽽是直⽴原线,它们的透视仍然保持直⽴并相互平⾏,没有消失点,只发⽣长短的变化。

另外两组⽔平的棱边,都与画⾯斜交,它们的透视分别集中消失于视平线两侧的消失点上。

与⼀点透视相⽐,两点透视更适合表现视觉冲击⼒较强的建筑场景。

绘制建筑时,⾸先要找到最适合这个建筑场景的表现视⾓。

两点透视的⾓度,对表现建筑具有借鉴意义。

⼀栋别墅,经过两点透视的表现,其体积感与进深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绘制⼀个具有明显的两点透视的室内场景时,要先确定场景表现的⾓度和内容。

可以简单勾画出透视的各种参考线,以便规范其透视的准确性。

在表现室内场景时,通常使⽤两点透视法来表现室内的⼀⾓。

丰富的透视变化让这个室内场景的空间有很强的进深感,其真实感也得到了充分表现。

也欢迎你加⼊我们肝货绘画学习社区Q:971157115⼀起交流最前沿的绘画教程,最丰富的⼯具资源,最优质的交流群体,等待您的加⼊!请关注肝货CG,带给你更多优质内容~利⽤两点透视绘制场景❶根据两点透视的原理(在确保透视正确的情况下),⼤胆地使⽤简单线条粗略地描绘出场景草图,明确场景的内容、建筑的⼤体形状、植物的位置关系等。

草图透视分析图A所⽰草图中的透视关系是错误的,图中别墅右侧的棱边虽然与画⾯斜交,但是它们的透视却没有消失在⼀点上(说明画⾯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视平线,这种透视关系是错误的,因为画⾯中只存在⼀条视平线)。

图B所⽰草图中的透视关系是正确的,图中直⽴的棱边平⾏于画⾯,它们的透视仍然保持直⽴并相互平⾏,只发⽣长短的变化。

另外,⽔平的棱边都与画⾯斜交,它们的透视分别集中消失于视平线两侧的消失点上。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素描)模块:透视原理能力目标: 1.能掌握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律2。

掌握正确画透视的方法知识点目标:1.画出各种几何形体的透视关系2.基本掌握两种透视方法课时安排: 1天任务要求:画出正方体的两到三种透视任务分析:分析透视的原理和绘画方法难点分析:掌握各种透视的同时加入不同视角知识点讲解:透视原理角度与透视实际上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不仅仅在画画创作时,其它各种美术形式都很讲究角度与透视。

它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绘画艺术一般都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比如同样的物体近大远小等,所以,透视规律在画面构图上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透视变化是绘画构图变化的现实依据.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5,消失点(灭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在漫画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透视规律。

一个物体上垂直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都汇集于一个灭点,而物体最靠近观察点的面平行于视平面,这种透视关系叫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的表现方法:首先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视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相交点作为灭点,从灭点随便延伸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将要画的物体的透视关系,然后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

物体高度的变化是根据透视线和视平线所成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
○ 调整表格布局,将上下级别调整为左右关系
数据透视表选项
○ 选择水平并排,并勾选合并且居中排列带标签的单元格,从而将重复的行标签合并单元格,筛选区域改为横向摆放 ○ 取消更新时自动调整列宽前面的“√”,从而将已经设置好的列宽固定住
制作口诀
看到标题找字段,找准字段先打钩; 标题之外有条件,统统放到筛选区。 数字往上放列里,数字往左放行里; 如果字段有多个,上下左右找排头。
与数据源表联动变化
超级表
○ 鼠标定位在数据源中任意单元格→选择开始选项卡→套用表格格式→选择一个样式 ○ 区别超级表和普通表的方法:鼠标选中表格后,查看顶部的工具栏:超级表会出现一个表格工具-设计的选项卡;
普通表顶部就没有表格工具这个选项卡。
支持超级表功能的方法:1.将数据源表套用表格格式,变身超级表即可自动构建“动态数据源”2.给超级 表定义名称,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更改表名称(比如改为:数据源)2.选中透视表→在数据透视表工 具-分析选项卡→点击更改数据源,对话框输入:数据源,刷新透视表即可实时更新
不支持超级表功能的方法:1.用名称管理器为数据源表自定义名称,公式选项卡→名称管理器→在弹出的 名称管理器对话框中点击新建,在名称中输入“数据源表”,引用位置输入函数=OFFSET(数据源 !$A$1,0,0,COUNTA(数据源!$A:$A),COUNTA(数据源!$1:$1))2.②新建数据透视表,插入选项卡→数据 透视表→在对话框表/区域中选择公式选项卡→用于公式→粘贴名称,在粘贴名称中选择数据源表即可
延续数据透视表样式风格
将前面创建好的数据透视 表整个工作表复制一份, 只需要调整字段布局的位 置,就可以快速完成新的 透视表制作
取消透视表标题行 的“求和项“
复制“求和项:”,打开替换对 话框→将复制的内容粘贴到查找 内容中→在替换为中按一下空格 键→点击全部替换即可

轴测图和透视图

轴测图和透视图
1)物体上互相平行的 线段,它们在轴测图上 仍互相平行 2)物体上两平行线段 或同一直线上的两线段 长度之比值,在轴测图 上保持不变 。
机械工业出版社
轴测投影的分类
正轴测图——投影方向S垂直于轴测投影面P 斜轴测图——投影方向S斜倾于轴测投影面P
正(斜)等轴测图——X、Y和Z轴方向的变形系数p、q和r均相等 正(斜)二测轴测图——变形系数p、q和r中有两个相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正等轴测局部剖视图
1)分析正投影视图,定坐标轴位置 2)画出轴测轴,以及剖面的轴测图 3)画出支座的外形轮廓和可见的内部结构 4)擦除作图线,并加深,完成支座的正等轴测剖视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正等轴测分解图
分解图是在装配模型中,组件按装配关系偏离原来的位 置形成的拆分图形。创建爆炸图可以方便查看装配中的零件 及其相互之间的装配关系
正(斜)三测轴测图——变形系数p、q和r均不相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和变形系数
正等轴测图的三根坐标轴与轴测投影面倾斜的角度均为 35°16’43” ,三个轴间角均为120° 其变形系数 p=q=r≈0.82 。为了作图简便起见,常简化为 p=q=r=1
机械工业出版社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看懂正投影图,并进行形体分析; 2)确定坐标原点位置,然后画出轴测轴; 3)在轴测轴方向上优先确定出物体上的点和线位置,并运用平行 投影特性作图,非投影轴平行线不可直接测量; 4)一般由上而下或由前向后逐步完成,不可见的线条省略不画
第六章
轴测图和透视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轴测投影图
轴测图和透视图则是一种能反映三个向度具有立体感的单面 投影图,图样直观易懂,结构一目了然
机械工业出版社

Excel表格模板-各部门结构费用分析透视图表

Excel表格模板-各部门结构费用分析透视图表

总计2012/1/28展览费销售二部¥1,255.002012/1/29运输费销售三部¥1,200.002012/1/25运输费销售二部¥785.602012/1/26广告费销售三部¥3,256.502012/1/27租赁费销售一部¥1,251.202012/1/22广告费销售三部¥2,100.002012/1/23租赁费销售二部¥12,365.002012/1/24展览费销售一部¥2,000.002012/1/19租赁费销售三部¥500.002012/1/20展览费销售一部¥500.002012/1/21运输费销售二部¥66,212.002012/1/16展览费销售三部¥21,542.802012/1/17运输费销售一部¥2,120.002012/1/18广告费销售二部¥120.002012/1/13运输费销售一部¥7,700.002012/1/14广告费销售三部¥71,250.002012/1/15租赁费销售二部¥23,654.502012/1/10广告费销售三部¥12,540.002012/1/11租赁费销售三部¥12,369.002012/1/12展览费销售三部¥1,200.002012/1/7广告费销售二部¥3,500.002012/1/8展览费销售二部¥14,500.002012/1/9运输费销售三部¥8,800.002012/1/4展览费销售一部¥5,200.002012/1/5运输费销售二部¥5,580.002012/1/6租赁费销售二部¥12,500.002012/1/1运输费销售一部¥3,258.802012/1/2广告费销售一部¥5,412.802012/1/3租赁费销售一部¥7,852.50 销售二部 销售三部 销售一部各部分营业费用明细表日期费用类别 部门金额行标签销售二部45.50%销售三部42.88%销售一部11.63%100.00%各部门费用结构分析图45.50%42.88%11.63%2012/1/30广告费销售一部¥1,255.00 2012/1/31租赁费销售二部¥2,520.00。

《桃花扇》叙事结构的透视

《桃花扇》叙事结构的透视


李香君一人及“ 却奁” 一事在《 桃花扇》
政治腐朽和社会动荡的南明王朝覆亡的历史剧。作者
在《 桃花扇凡例》 中说 : 朝政 得失 , “ 文人 聚散 , 皆确考 时 地, 全无假 借。至于儿 女钟 情 , 客解 嘲 , 稍有 点染 , 宾 虽 亦非乌有子虚 之 比。 … 可见 , 桃 花 扇》与那些 以社 会 ” 《 动乱为背景 表现 才 子佳 人作 品 的 不 同之 处 , 就在 于 它
第 一次出现在该 剧的第六 出《 眠香》 中 , 出集中地表 之 此 现了侯 、 以诗扇定情的 内容。复社文 人侯方域在 梳栊 李
“ 借离合之情 , 亡之感 ” 与 这一 戏剧情 境相符 相 写兴 。 称的是 , 塑造 了如 帝 王将相 、 人 清客 、 该剧 文 妓女 道士 、
贩夫走卒等众多的人物形 象 , 且将他 们置 于活生生 的历 史画面之 中, 如写 当朝权 臣魏忠 贤、 明马 士英 、 大铖 南 阮
V0 . 6 12 No 6, 0 6 . 20
《 花扇》 桃 叙事结构 的透视
天捅 殷 吴瑞霞
( 湖北师范学院 中文系, 湖北 黄石 4 50 ) 30 2
[ 要] 从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 摘 一人一事” 为剧情枢纽的“ 立主脑” 理论, 分析孔尚任《 桃花扇》 的剧 情结构, 可见李香君一人,却奁” “ 一事, 桃花扇》 是《 所立之“ 主脑” 由此可见李渔“ , 立主脑” 的结构理论符
秦 淮名妓李香君 的定 情宴上 , 自己所带 的宫扇上题 了 在 “ 夹道朱楼一径斜 , 王孙初 御 富平车 , 溪尽是 辛夷树 , 青
不 及东 风桃李 花 ” 的诗 一首 并将 此扇赠 给香君 , 作为 与 香 君的定情之 物 , 此 眉批 说道 : 一 本 桃花 扇 托端 于 对 “ 此” , 自此《 桃花 扇》的剧情 围绕 着这 一诗 扇 展开 , 这 把 诗扇 不仅 与侯 、 李结 下 了不解 之缘 , 仅与 剧 中众 多 不 的 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 同时贯穿 了《 桃花扇》 全剧之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初学者来说因为初学者没有一定的空间知识,所以最基本的焦点透视和 成角透视这两个最基本的透视原理学生必须要搞懂。
焦点透视的的特点以及有那几条线是区别于成透视,以及透视原理的灵活 运用,在纸面上,在一个二维的空间中运用透视原理创造出一个假象,一个 近似三维立体的空间出来。
素描的学习过程比较的枯燥,学生的理解与否,能否出表达都取决于学生 的心态,建议在班级绝对安静的情况下,放点轻音乐能够很好的缓解学生急 躁的心态,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常见种类
1.平行透视 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 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 形物体的透视。这种 透视有整齐、平展、 稳定、庄严的感觉。
•2.成角透视 就是任何一面都 不与平 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三点透视

立方体相对于画面, 其面及棱线都不平 行时,面的边线可 以延伸为三个消失 点,用俯视或仰视 等去看立方体就会 形成三点透视。

三、采用推导造型 的方法,分析结构, 用线条准确、深入 地画出物象的整体 构造结构和空间结 构关系,以及局部 之间结构的组合空 间关系。

四、进一步肯定物象 结构关系及细节塑造, 要注意内外、主次结 构,特别要注意线条 轻、重、缓、急的变 化处理。反复调整与 修改,使画面主次关 系明确,画面效果整、 完整。


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透视】 绘画理论术语。“透视”一词源于 (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 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 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 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 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种 类
透视有三种:
1 .平行透视 2. 成角透视 3 .三点透视 4 散点透视
谢谢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一、点评 1、上次练习点评 2、归类,分出不同的层次。 3、拿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几张进行分析 4、提出这节课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新课引入
透视学在绘画中占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画者和被画物体 之间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只眼睛看),连接物体的关 键点与眼睛形成视线,再相交与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现的各个点的 位置就是你要画的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点的位置。这是西方古典绘 画透视学的应用方法。
圆柱圆锥画法

一、面对物象,从整体 出发,观察并找准物象 的透视状况、基本比例, 用点在画面中标出上、 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确 定基本形。用线要轻, 注意画面构图。

二、运用透视原理,用 轻一些的长、直线画出 物象整体与各局部的形 体结构、形体透视,并 进行反复检查调整,切 忌违背透视原理的现象 出现。
素描基础入门
透视 结构
2016.10 邱国林
单元/章 教师
郑时
素描构图 授课时间
学时内容
4
第5周 具体时间根据学生情况
学习目 标
使学生解决在以后的作品过程中透视的的一些问题。透视是一幅画当中最 基本的理论点,一个形体能否严谨的去把他表现出来取决于他是否拥有很严 谨的透视。
教学重 点 及解决 措施 教学难 点 及解决 措施 教学反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