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器炭基电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超级电容器炭基电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超级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存并快速释放电能的高效电化学储能装置,而炭基电极材料则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寿命的超级电容器需求日益增长,因此,研究制备高性能的炭基电极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超级电容器炭基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容性能的研究。
二、炭基电极材料的制备2.1 材料选择与预处理在炭基电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常见的炭材料包括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是制备超级电容器炭基电极材料的理想选择。
在制备过程中,还需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如煅烧、研磨等,以提高其纯度和均匀性。
2.2 制备方法目前,制备炭基电极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模板法等。
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高温碳化、物理活化等;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法等;模板法则是利用模板剂制备具有特定结构的炭材料。
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电导率的炭基电极材料。
三、电容性能研究3.1 循环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是研究超级电容器电容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不同扫描速率下测量循环伏安曲线,可以获得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充放电性能等关键参数。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所制备的炭基电极材料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电容性能。
3.2 电化学阻抗谱电化学阻抗谱是研究电极材料内阻和界面性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量电化学阻抗谱,可以了解电极材料的内阻大小、电荷传输速率以及电解质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情况。
本文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对所制备的炭基电极材料的内阻和界面性质进行深入研究。
3.3 实际应用测试除了实验室测试外,本文还对所制备的炭基电极材料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
通过将其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器件,在不同充放电速率下测试其性能表现,评估其在能源储存与转换领域的应用潜力。
煤抽提物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将 该煤 抽 提 物 置 于 镍 制 反 应 釜 中 , 在 流 量 为
2 0 0 mL / mi n的 N2 保护 下 , 以 5℃/ mi n的 升温 速 率 升温 至 1 8 0℃保 温 3 0 mi n, 继续升温至 4 0 0℃保 温 3 0 mi n , 最后 升温至炭 化温度 ( 6 0 0℃, 7 0 0℃ , 8 0 0℃ , 9 0 0℃ ) 保温 6 0 mi n . 活 化料 在 5 mo l / L盐 酸 溶 液 中浸 泡 2 4 h , 然后 用 去离子 水洗 涤 过滤 至 中性 , 最后 在 1 2 0℃ 下 烘 干 即得 煤 抽 提物 基 炭 材 料 , 分 别
中图 分 类 号 T Q5 3 6 , 0 6 4 6
0 引 言
电化 学 电容器 是 一 种 新 型储 能元 件 , 它 弥 补 了
1 实 验 部 分
1 . 1 煤抽提 物 基炭材 料 的制 备
电池 与传 统 电容器 的不 足 , 在 电子 、 汽 车和 国 防等 领
域具 有广 阔 的应用 前景 . I x - e l 电极 材料 是 决 定 电化 学
作: F KC6 0 0 , F KC7 0 0 , F KC 8 0 0和 F KC 9 0 0 . 本 工 艺
四 种炭 材料 的元素分 析见 表1 , 其 中C, H, N
表 1 炭 材料的元素分析( %”, d a d
Tab l e 1 Ul t i ma t e a na l y s i s of a s - o bt a i ne d
9 . 5 1
S t
2. 1 0
煤基碳材料制备与电化学储能应用

煤基碳材料制备与电化学储能应用李振;尚颖泽;朱张磊;常静;赵凯【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年(卷),期】2024(30)5【摘要】煤基碳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煤衍生碳材料,优点主要体现在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好、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在储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煤基碳材料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活化法、模板法以及杂原子掺杂法等。
活化法是常用煤基碳材料制备方法,通过高温下用气体或化学试剂对煤活化处理,可获得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孔结构的煤基碳材料。
模板法通过选择合适模板材料,制备有特殊孔结构的碳材料,且孔径均一、结构有序。
杂原子掺杂法通过向煤基碳材料中引入杂原子,调控其电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不仅可在碳材料表面形成官能团,提高材料反应效率,还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赝电容,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
以煤为前驱体制备的煤基电极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煤基无定形碳、煤基多孔碳、煤基石墨、煤基碳纳米纤维、煤基石墨烯及煤基石墨烯量子点等。
与传统碳电极材料前驱体(天然石墨、石油焦、沥青焦等)相比,煤基碳材料芳香层片结构和烷基支链有特殊性质,芳香层片经高温石墨化形成横向延展的石墨晶层,而烷基支链则形成有活性基团的碳中间体或小分子团簇,进一步构筑出新碳材料,使煤基碳材料具备制造电极材料优势。
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煤基电极材料已广泛的应用。
研究者已将煤基碳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等储能器件,并取得良好性能表现。
煤基碳材料作为潜力巨大的新型能源材料,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重要研究意义。
然而,目前煤基电极材料在储能领域研究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在对原煤处理过程中强氧化剂的使用、对高温高压环境和特殊保护气氛的需求,都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及副产品。
因此,未来不仅需优化煤基碳材料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拓展煤基碳材料在能源储存领域应用,更需采用绿色、安全且经济的方法规模化制备高品质煤基碳材料,以期为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提供支持,为开发先进煤衍生碳材料提供参考。
煤基活性炭制备

等)、化学物理活化法
4
应用领域
用途
制糖
葡萄糖、饴糖、蔗糖脱色、去蛋白胶质
制药
原料药、中间体的脱色精制,口服炭片
食品
味精的半成品脱色、酒类的脱色、去杂味,果汁饮料等脱色、去杂质
油脂
植物油、动物油、甘油、鱼油等脱色,防止油脂变质
炼油
石油及其它矿物油的精制,石油化工产品精制
冶金
提取黄金,分离提取稀有元素;湿法镍冶炼去除铜、铅、锌杂质,作浮选剂
活化工艺控制的主要操作条件包括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
剂的流量及温度、加料速度、活化炉内的氧含量等。
13
上述活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炉内活化反应区域温度逐渐下降, 当低于800℃时活化反应不能进行,因此通过喷射空气(二次风) 与反应生成的可燃气体燃烧放热,维持炉温,较少煤气消耗。
2H(2 g) O(2 g) 2H2O(g),H 241.8KJ/mol 2CO(g) O(2 g) 2CO(2 g),H 285.6KJ/mol
水处理
工业和生活废水净化,饮用水净化、灭菌水的制取,电子工业高纯水的制取
有机酸
胱氨酸、柠檬酸、乳酸、酒石酸等脱色
无机物
无机酸、碱、盐的脱色精制,从海水中提取钠
化学分析 色层分离,化学试剂
废液回收 回收贵金属、油脂、有机溶剂
溶剂回收 凡使用有机溶剂的场合,用活性炭均可有效回收利用
空气净化 生化、制药、半导体工业净化空气,地下工程及一般室内空气净化
2
2.制备活性炭的原料及产业布局
煤基:山西(大同和太原周边地区,大同烟煤为原料,原煤破 碎活性炭、压块破碎活性炭及粉碳,用于水处理和液体 净化) 宁夏(宁夏北部地区,太西无烟煤为原料,柱状活性炭, 用于气体净化和水净化) 新疆(米东地区,神华集团,压块破碎活性炭等多种)
不同活化方式制备碳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2
彭汝芳
1
刘业翔
1
( 1.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 2.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3 )
摘要: 以碳化后的中间相沥青为原料, 分别采用化学活化和物理 - 化学联合活化工艺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电 对不同活化方式制备的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微晶结构 、 孔径分布、 比电容量、 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特性进行了 极材料, 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物理 - 化学联合活化工艺制备的活性炭电极材料具有更理想的微晶结构和中孔含量 。 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结构与孔隙分布对电性能有明显影响, 采用联合活化方式制备的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面积比容 量、 较好的功率特性及较理想的电容特性 。 关键词: 物理 - 化学联合活化 中图分类号: O613. 71 活性炭电极材料 比电容量 超级电容器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8755 ( 2011 ) 01 - 0019 - 05
加入少量 N 二甲基吡咯烷酮 ( 以下简称 NMP ) 混合 2 h, 得到均匀的粘稠状电极活性浆料, 采用自制的 刮浆机在一定压力下将其涂敷在 0. 02 mm 厚的铝 集流体上。在真空干燥箱中于 100 ℃ 条件下干燥
2 10 h, 再用面积为 0. 785 mm 的专用打孔器截取相 2 应面积的电极片, 每片电极的载碳量为 2 mg / cm 。
2
结果与讨论
2. 1 不同活化方式制备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 采用化学活化工艺制备的 DSAC 与采用物理化 学联合活化工艺制备的 CSAC 的 XRD 图谱如图 1 所示。从图 1 可以看出,DSAC 的 ( 002 ) 峰明显宽 化, 表明当采用化学活化工艺制备活性炭电极材料 , 时 由于 KOH 的分子尺寸小, 对石墨微晶结构破坏
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的制备与电化学表征分析

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的制备与电化学表征分析发布时间:2021-04-15T13:45:42.63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期作者:江斌[导读] 本文将煤焦油沥青当作前躯体,用当前常用的化学活化法进行超级电容江斌天津清研微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304摘要:本文将煤焦油沥青当作前躯体,用当前常用的化学活化法进行超级电容器用高比表面活性炭以及活性炭电极的制备,从中剖析了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电极比电容量所产生的影响,并对活性炭电极的充放电性能与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孔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另外还对活性碳电极开展了电化学表征,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活性炭;超级电容器;电化学表征超级电容器实为一种多用且关键的储能器件,介于电容器与电池之间;现阶段,商用超级电容器所采用的电极材料多为高比表面活性炭材料,但是活性炭价格昂贵,已经成为对超级电容器持续发展造成限制的重要因素。
所以,选用有较低价格的原材料,且尝试可控且简便的工艺来进行超级电容器用多孔活性炭的制备,至关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化学活化是对高比表面多孔活性炭进行制备的常用且有效方法,活性炭的性能由特定的活化工艺及前驱体所决定,本文将煤焦油沥青当作前驱体,把KOH当作活化剂,用化学活化法进行超级电容器用高比表面活性炭的制备,且经恒流充放电对活性炭电极所对应的比电容量进行测定,从中剖析不同活化温度对电极比电容量所具有的影响,以及电极所具有的电化学表征,现就此探讨如下。
1.实验方法1.1制备活性炭材料与表征分析在不同温度下,按照1:4的质量比例(煤焦油沥青:KOH)进行活化,热处理指标:加热速率为每分钟5℃,氩气气流为每分钟60mL,保温时间为2h。
在冷却出炉之后,首先用稀盐酸进行洗涤,然后再用去离子水将pH值降低至6.5。
在干燥之后,用N2吸附仪(Micro- 2000型)对活性炭电极材料所对应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进行分析。
1.2制备活性炭电极与形貌表征把PTFE(5%)、乙炔黑与自制活性炭按照5:10:80的质量比混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将一些乙醇、去离子水加入其中,持续搅拌2h,反复碾压粘稠状电极活性浆料,且在特定压力下,把它碾压至事先准备好的泡末镍集流体上,各片电极的面积均为0.78cm2,载碳量是8~10mg/cm2,电极的厚度是0.50mm。
高性能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高性能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和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高性能活性炭电极材料逐渐成为电化学储能和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的新型材料,其孔径分布与孔壁表面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备条件来控制,常被用作电极材料。
因此,研究高性能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高性能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1.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较为常见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和探讨,优化制备技术,得到较优的制备方案。
2.活性炭电极材料的性能研究:包括电化学性能、表面化学性质、孔隙结构等方面,通过实验手段,对制备出的活性炭电极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3.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应用研究:主要应用于电化学储能和传感器等领域,通过实验手段研究活性炭电极材料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以及文献调研和分析等。
三、研究预期和意义
通过本文研究,将得到高性能的活性炭电极材料,并且对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以及应用方面做到更为深入的了解。
此外,本文研究还将为电化学储能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实用性的活性炭电极材料,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表征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表征马俊斯【摘要】对太西无烟低灰煤与K2CO3混合制备煤基活性炭进行试验,分析了不同活化温度下所制活性炭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质,在活化温度为900℃时,制得的活性炭产品比表面积与孔容分别达到2 382 m2/g和1.0964 cm3/g,最大比电容可达到126 F/g.【期刊名称】《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无烟煤;煤基活性炭;化学活性;双电层电容;比表面积【作者】马俊斯【作者单位】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太西炭基工业有限公司,宁夏石嘴山7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4.1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和数字设备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高功率电力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化学电容器(ECs)备受关注。
根据电荷存储机理,电化学电容器可分为两类,即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EDLC)和赝电容器。
活性炭(AC)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的一种材料,由于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环保健康、骨架结构坚实、比电容大(SC)、循环寿命长等优点[1-4],已被公认为制备电容器最有前景的电极材料。
由于EDLC比电容的产生是来自于电极/电解质界面所形成的双电层,因此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最大化地提高AC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
根据电容器材料的要求,主要有两种方法可提高AC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一是选用含有纤维结构的天然材料,另一种是采用活化或激活的方式达到改善提高的目的。
可用于制备AC的生物原料有很多,如稻壳[5]、竹子[6]、木柴[7]、椰壳[8]、坚果壳[9]等。
然而,由于原料来源不稳定、含碳量低、产率低等劣势,限制了生物基活性炭的应用。
近年来,煤炭作为一种优质的生物质衍生炭材料,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有[10.11]:① 煤炭(无烟煤)中的固定碳含量高达81.2%以上,均高于竹子、木柴和椰壳等,高的含碳量是高产率的有力保障;② 据官方数据统计,世界可探明的煤炭储量约9090.64亿t,广阔的矿产资源、较低的价格优势使得煤制活性炭的前景乐观;③ 煤炭中所含有的植物纤维衍生物经过百万年的炭化过程,大大简化了活化条件,这不仅可降低AC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加速了加热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2期煤 炭 学 报V o.l34 N o.2 2009年2月J OURNAL OF C H I N A COAL SOC I ETY F eb. 2009文章编号:0253-9993(2009)02-0252-05煤基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张传祥1,2,张 睿1,成 果1,谢应波1,詹 亮1,乔文明1,凌立成1(1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2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摘 要: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采用N2吸附法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在碱炭比为4 1,800 条件下活化1h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达3059m2/g,总孔容为1 66c m3/g,中孔率63%.该活性炭在3m ol/L KOH电解液中的比电容为322F/g,大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时的比电容保持率高,漏电流仅有0 06mA,是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关键词:活性炭;超级电容器;比表面积;比电容中图分类号:TQ536 9 文献标识码:A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 m ical properties of coal based activated carbonsZ HANG Chuan x iang1,2,Z HANG Ru i1,C HENG Guo1,X I E Y i n g bo1,ZHAN L iang1,Q I A O W en m ing1,LI N G L i cheng1(1 S t a t e K e y La boratory of Che m ic a lE ng ineeri ng,E 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 i ence and Technol ogy,Shangha i 200237,Ch i na;2 School o f M ateri a l S cie nce and Engineeri ng,H e nan P olytec hn ic Un i versit y,Jiaozuo 454000,Ch i na)Abst ract:Anthracite fr o m Ta i x iCoa lM i n e w as activated by KOH to prepare h i g h perfor m ance activated carbons as electr odes for e lectric doub le layer capacitors(EDLCs).The effect of preparation para m eters on the properties o f acti v ated car bons w as i n vesti g ated and t h e ir EDLC properties w ere m easured i n3m ol/L KOH aqueous so lution. The surface area of t h e AC sa m ple prepared w ith KOH/coal ratio of4 1at800 for1h reaches3059m2/g,and its pore volum e is1 66c m3/g,i n w hich the m esoporosity is63%.The as prepared acti v ated carbons exh i b it lar ge capacitances(322F/g)and lo w leakage current(0 06mA).K ey w ords:activated car bon;super capac itor;spec ific surface area;specific capac itance电化学电容器(EDLC)又称超级电容器(super capac itor),是介于充电电池和电容器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可快速充放电,安全和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高效、实用和环境友好的能量储存装置[1-2].在便携式仪器设备、数据记忆存储系统、电动汽车电源、应急后备电源等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独特的应用优势[3-7].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高以及导电性好等优点,一直是制造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的首选材料.从容量、功率密度、阻抗等方面考虑,作为理想的电极材料,不仅要有高的比表面积,而且要有合理的孔径分布[4].煤作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前驱体具有以下优点[8-13]:首先,在煤中碳是主要元素,无烟煤的碳含量可达到90%;其次,煤收稿日期:2008-02-24 责任编辑:柳玉柏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2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730003);上海市 登山行动计划 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6J C14018)作者简介:张传祥(1970 ),男,河南台前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E-m ai:l zcx223@163 co m;联系人:张睿,男,山西静乐人,副教授.Te:l021-********,E-m ai:l z hangru i davi d@ecust edu c n第2期张传祥等:煤基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中芳香成分占有较大比例,这些芳香结构或芳香分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对活性炭的合成是有利的;另外,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本研究以太西无烟煤为前驱体,KOH为活化剂,制备出富含中孔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碱炭比对活性炭的孔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1 实 验1 1 活性炭的制备活性炭原料为太西产无烟煤,其工业及元素分析见表1.将无烟煤与活化剂按一定的比例(KOH 煤= 1~5 1,质量比)混合,加少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室温浸渍一定时间后放置于镍制反应釜中,在高纯N2气氛保护下,以5 /m i n的升温速率至800 活化1h,自然冷却,收集活化料用5mo l/L的盐酸浸泡24h,然后去离子水洗至中性,150 下干燥2h后备用.所制得的活性炭依据碱炭比的不同(1~5)分别标记为AC n(n=1~5).表1 原料煤的工业及元素分析T ab l e1 U lti m ate and approxi m ate anal ysis of coal sa m p l e%样 品工业分析M A V FC元素分析w(C daf)w(H daf)w(O da f)w(N da f)w(S da f)太西煤1 552 326 7889 3594 683 650 820 780 151 2 活性炭的表征采用N2吸附法(M icro m etr i c s ASAP2020型吸附仪)表征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由所得的吸附等温线利用B runauer-E m ett-Te ller(BET)法计算活性炭的总比表面积,总孔容以相对压力p/p0=0 97时的吸附量计算,中孔孔容用B J H法计算,总孔容减去中孔孔容得微孔孔容,用DFT模型得到孔径分布.1 3 活性炭电极的制备及模拟电容器的组装按85 10 5的质量比称取活性炭、导电炭黑和60%的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黏合剂),混合均匀,压制成圆片状电极.以聚丙烯(PP)为隔膜,组装成硬币型双电层电容器.1 4 电化学性能测试用美国A rbin公司生产的高精度电池测试系统对电容器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测试.充放电压范围0 90~0 05V,电流40~2000mA/g,循环充放电次数为100次以上.模拟电容器比电容计算式为C=2I t/m V,(1)式中,I为放电电流,A;m为单电极中活性炭的质量,g; V为放电时 t时间间隔内电压的变化; t/ V由恒流放电曲线斜率的倒数求得.2 结果与讨论2 1 碱炭比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的影响活性炭的N2吸附等温线如图1(a)所示.按照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 U PAC)的分类,属于 型吸附等温线.随着碱炭比的增加,活性炭的吸附量变化显著.AC1~2的吸附等温线在p/p0<0 2的相对压力下即趋于饱和,而且平台区非常平坦,具有典型的微孔特征.图1(b)是活性炭的DFT孔径分布曲线,其结果与等温线的分析一致,AC1是典型的微孔材料,其孔径分布在0 5~2 0nm之间.碱炭比增大到2以后,AC孔径分布逐渐扩大到5nm,中孔的峰值也随碱炭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碱炭比制备的AC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等参数见表2.随着碱炭比从1增加到5,活性炭的比表面积S BET、孔容(V t)、中孔率分别由1048 51m2/g, 0 56c m3/g,7 14%,增大到3581 15m2/g,2 00c m3/g,91 00%.因此,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选择253煤 炭 学 报2009年第34卷适宜的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兼具高比表面积和发达中孔的活性炭.图1 活性炭的N 2吸附等温线及孔径分布F i g 1 A dso rpti on deso rption isother m s and po re d i str i bution o f AC表2 活性炭的孔径结构参数Tab le 2 Porosity para m eters of the ac ti vated carbon s样 品碱炭比S BET /(m 2 g -1)V t /(c m 3 g -1)V m ic /(c m 3 g -1)V me s /(c m 3 g -1)V m e s V t /%AC111048 510 560 520 047 14AC221859 751 010 870 1413 86AC332635 671 470 900 5738 78AC443059 331 660 601 0663 86AC553581 152 000 181 8291 00由上述测试结果可知,活化剂的用量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KOH 的活化机理一般认为是在高温下KOH 和C 之间发生了如下反应[11]:6KOH +2C 2K +3H 2+2K 2CO 3.KOH 在400 时脱水为K 2O,在更高的温度下K 2O 与C 反应生成K 2C O 3,从而消耗C 形成孔,同时产物K 2C O 3也具有良好活化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K 2O 被还原为金属钾蒸汽,金属钾蒸汽具有强渗透能力和插层作用,使原料煤进一步活化.活化过程中,活化剂首先会选择原料煤中非碳原子(灰分)和一些活性较强的无序碳进行反应,形成初步的微孔结构.当碱炭比增大到3以上时,除了生成新的微孔以外,过量的KOH 还可通过刻蚀已形成的微孔壁上的碳原子而起到扩孔作用.因而孔径分布逐渐变宽,孔容增大.图2 碱炭比与比电容及比表面积的关系F i g 2 T he relati onsh i p bet w een KOH:coal ra tion and spec ifi c surface area /spec ifi c capac itance o fA C 2 2 比表面积及孔径结构对活性炭电极材料比电容的影响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碱炭比的增加,比表面积线性增大.但比电容与比表面积却并未呈现线性的关系.当比表面积由1048 51m 2/g 增大到1859 75m 2/g 时,比电容迅速增加,由230F /g 增加到315F /g .当比表面积继续增大时,比电容变化不大,当碱炭比为4时,比电容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除比表面积外,孔径分布和表面官能团是影响炭电极材料比电容的2个重要因素,过小的平均孔径会起到 离子筛 效应(i o n sieving effect)阻碍离子的通过,从而使比电容降低.当碱炭比大于2以后,尽管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增254第2期张传祥等:煤基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大,中孔率提高,但比电容变化很小,说明当比表面积达到一定的阈值后,炭电极材料通过增加中孔率提高比电容的效果并不明显,炭材料电极的电容存在极限值.比表面积越高,孔壁越薄,而当壁厚接近电场的屏蔽距离时,存在电子重叠效应而使孔基材料不能继续存储电荷[14].因此,KOH 活化的煤基活性炭作电容器电极材料时,1800m 2/g 左右的比表面积、15%的中孔率即可达到较大比电容,从制备工艺的角度看,采用低的碱炭比也可制备出满足电极材料要求的活性炭.2 3 模拟EDLC 的电化学性能2 3 1 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曲线EDLC 在40,200,4000,2000mA /g 电流密度下的恒流放电曲线如图3(a)所示.可以看出,放电曲线均为直线,表明电容器的容量由双电层提供.在电流密度<400mA /g 时,电容保持率在90%以上,在电流密度为2000mA /g 时,电容保持率仍然可达到82%,说明煤基活性炭电极材料既能在小电流下长时间慢速充放电,也可以在大电流下短时间快速充放电,制备的电容器电极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功率密度的要求.图3 模拟电容器的电化学特性F i g 3 E lectroche m ical pe rf o r m ance of EDLC箭头所示为电流密度、扫描速率增大方向在扫描速率分别为1,5,10,30mV /s 的条件下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测试,所得的循环伏安曲线如图3(b)所示.在不同的扫描速率下,活性炭电极材料循环伏安曲线具有理想的矩形电势窗口,没有出现氧化还原峰,表明活性炭电极的充放电可逆性好,电容器的容量由双电层提供.2 3 2 充放电效率及漏电流测试图4(a)为模拟电容器充放电效率随循环次数变化的曲线,除首次较低外,充放电效率保持在99%以上.首次充放电效率低的原因在于:活性炭电极材料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在其孔壁的表面有大量的活性官能团,这些化学活性官能团会对电极材料的吸附性能和电化学特性产生重要的影响[15].产生漏电流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是电解液的分解、电解液与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发生反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16].模拟电容器的漏电流曲线如图4(b)所示,恒压2h 后的漏电流仅有0 06mA 左右,说该电极材料在图4 充放电效率及漏电流曲线F i g 4 Charge d i scharge effic i ency and leakag e currents of EDLC 255煤 炭 学 报2009年第34卷2563m ol/L KOH电解液中有足够的稳定性.3 结 论以太西无烟煤为前驱体,KOH为活化剂制备出比表面积高达3059m2/g富含中孔的活性炭.该活性炭在3m o l/L KOH电解液中具有高的比电容(322F/g)、优异的循环性能及低的漏电流(0 06mA).碱炭比对所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比电容不随碱炭比及比表面积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当碱炭比大于2以后,尽管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均有较大变化,但比电容变化很小,炭材料电极的电容存在极限值.KOH活化的煤基活性炭作电容器电极材料时,采用低的碱炭比也可制备出满足电极材料要求的高比电容活性炭.参考文献:[1] Con w ay B E.E lectroche m ica l super capacitors scien tific fundamenta ls and techno l og ical appli cations[M].N ew Y ork:K lu w erA cade m ic/P l enum Pub lishers,1999:1-2.[2] 戴贵平,刘 敏,王茂章,等.电化学电容器中炭电极的研究及开发[J].新型炭材料,2002,17(1):71-79.D a iG u i ping,L i u M in,W ang M aozhang,e t a.l R esearch and develop m ent o f carbon m a terials for elech tro che m i ca l capacitors[J].N ew Carbon M a teria l s,2002,17(1):71-79.[3] 王茂章.多孔炭材料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J].新型炭材料,1995,10(1):125.W ang M aozhang.Po rous carbon m ater i a ls used i n e l ectric double laye r capac itors[J].N e w C arbon M ate rials,1995,10(1):125.[4] N i sh i no A.A c tivated carbon fibe rs used i n doub l e layer capacito rs[J].T ao so,1988,132(1):57-72.[5] M or i m o te T.Electrochem ica l double l ayer capac itors usi ng org an i c e lectro lyte[J].T anso,1999,189(2):188-196.[6] Inoue Y.E lectr ic double l ayer capac it o r and its energy sto rage technology[J].F uncti on&M ate rials,1999,19(8):50-58.[7] N i sh i no A.Capac itors:opera ti ng pri nc i p l es,curren t m arket and technical trends[J].J.Pow er Sources,1996,60(2):137-147.[8] John M A ndre sen,Caro li ne E Burgess,Pe ter J P appano.N ew d irections for non f ue l uses o f anthracites[J].Fuel P rocessi ng T echno l ogy,2004,85(12):1373-1392.[9] P errin A,C elza rd A,A l biniak A.N aOH acti va ti on of an t hracites:effect o f hydrox ide content on pore tex t ures and m ethanestorage ab ility[J].M i croporous andM esoporousM ateria l s,2005,81(1):31-40.[10] Lyubch i k S B,Beno it R,Begui n F.In fluence o f che m ica lm odifica ti on o f anthracite on t he po rosity o f the resu lti ng ac tivatedca rbons[J].Carbon,2002,40(8):1287-1294.[11] L ill o RodenasM A,Cazor l a Amo ros D,L ina res So l ano A.U nderstandi ng chem ical reacti ons be t w een carbons and N a OH andKOH an i nsi ght into the che m ical acti v ati on m echanis m[J].Carbon,2003,41(2):267-275.[12] L illo RodenasM A,Lo zano C aste llo D,Cazo rla Am oro s D.P reparati on o f acti vated ca rbons from Spanish anthrac ite II.A ctiva ti on by N a OH[J].C arbon,2001,39(5):751-759.[13] Lozano Caste llo D,Ca zorla Am oro D,L i nares So lano A.In fluence o f pore structure and surface che m istry on e lectr i c doub lelayer capacitance i n non aqueous electro l y te[J].Carbon,2003,41(9):1765-1775.[14] Barb i e ri O,H ahn M,H erzog A,et a.l Capac itance li m its o f h i gh surface a rea acti vated carbons for double laye r capac it o r[J].C arbon,2005,43(5):1303-1310.[15] 王晓峰.电化学超电容器的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1.W ang X iao feng.S t udy on electrochem ica l double lay er capac it o r[D].Be iji ng:U 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 Be i ji ng,2001.[16] La f o rgue A,S i m on P,Fauva rque J F,e t a.l H ybr i d supe r capacito rs based on activated carbons and conducti ng poly m ers[J].Journa1of the Electrochem ica l Society,2001,148(10):113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