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生平简介资料

合集下载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中文名:柳宗元
外文名:Liu Zongyuan
别名:柳河东、柳柳州
国籍: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出生日期:公元773年(癸丑年)
逝世日期:819年(己亥年)11月28日
职业:柳州刺史
信仰:儒学
主要成就: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
代表作品:《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
籍贯: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
字:子厚
地位:“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简介朝代

柳宗元简介朝代

柳宗元简介朝代柳宗元简介朝代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柳宗元简介朝代的内容,欢迎借鉴!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著名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柳宗元集》传世,代表作《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是一个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运动。

柳宗元的哲学论著中,对汉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说持否定态度。

他反对天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神”。

柳宗元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用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批判。

他的哲学思想,是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

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所写的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体反映。

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的言论从折衷调和的立场,来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学说作调和的解说。

中国古代有续家谱的传统,这不但是借此光宗耀祖的事,其实是一种家庭、家族文化的传承。

古代社会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家族传承,对人的思想、行为、品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自觉不自觉影响后人的生活。

家庭、家族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种DNA。

柳宗元一生受此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河东柳氏的来源我们先来说一下柳氏的祖籍。

柳宗元生平简介

柳宗元生平简介
柳宗元生平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 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 )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 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收录在《 柳河东集》为他是河东人,人称 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 ,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 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 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 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 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为唐宋 八大家之二) 。
个人简历
• 姓名: 柳宗元
• 外文名:
• 别名:
Liu Zong Yuan
柳河东、柳柳州
• 职业:
官员
• 国籍:
• 民族:
中国
汉族
• 主要成就:一生留诗文作品达 600余篇,与韩愈 倡导古文运动,“唐 宋八大家”之一 • 代表作品: 《永州八记》 《河东集》 《柳宗元集》
• 出生地: 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公元773年 819年11月28日
论说
• 柳宗元的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 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 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 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 • 他的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在《天说》《天对》《非 国语》《封建论》中集中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1)否定神秘的天 ,宇宙是混沌的,运动的元气构成的,所谓的天是大自然构成的冤死, 根本不存在至高无上可以支配人的命运的天,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是元气 运动的结果。不存在神秘的外在力量。(2)天人不相预说。在天人关 系上他认为天和人是互不相干涉的,主张重视人事而不空谈天命鬼神。 (3)对鬼神迷信从认识论的根源上做出了解释,人们迷信鬼神是力量 弱的表现。如果人们掌握了规范和瑰丽,人力足以支配自然,就不会相 信鬼神了。 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 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

柳宗元生平介绍

柳宗元生平介绍

柳宗元生平介绍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人物生平籍贯之谜大文豪柳宗元到底是哪里人?他是“河东人”(河东即今山西省运城市)这点为学界共识,至于具体为河东地区哪里人却长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013年,运城市名专家张号立在查阅了当地各县市地方志并实地考察后得出准确结论:“柳宗元为运城市永济(县级)市虞乡镇人。

”至此,柳宗元籍贯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唐宋八大家‘中的一大家有了自己确切的家乡。

张号立在考证时态度十分严谨,他曾在永济虞乡镇学习工作过两年,还曾去过柳家坟茔看过柳家先祖墓碑。

他先后查阅了柳宗元本人写的《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清代的《虞乡县志》等可靠文献,指出:①柳宗元在《全唐文·卷五百八十八·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文中,谈到他的父亲(柳镇,曾任殿中侍御史)时说:“唐贞元十二年十二月庚寅,葬我殿中侍御史河东柳公于万年县(在今西安市)之少陵原。

公讳某字某,邑居虞乡。

”②清光绪年间《虞乡县志》:“柳子厚堡,在县北二里刘家营南,颓垣尚存。

今呼为城厢……唐柳子厚先茔,在县北阳朝村东南有数大冢,今其地犹称柳家墺。

”因此,柳宗元的故乡准确的来说,是今天的运城(地级)市永济(县级)市虞乡镇。

至于曾有资料称柳宗元为”解人“、”运城县人“、”解州镇人“等说法,张号立也从河东演变史入手解释了这些说法的来源和妥当程度。

1999年海潮出版社上册《运城地区志》第83页载,北魏时期,河东郡辖北解(临猗县西南)、南解(永济虞乡)、安定(今解州镇一带)等五县。

柳宗元生平简介资料

柳宗元生平简介资料

柳宗元生平简介资料柳宗元生平简介资料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的事故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

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

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

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

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

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

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

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

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

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

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

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

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

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

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生平文学主张创作本集及研究资料生平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

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

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衣冠墓: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

后一年,灵柩运回京兆万年县栖凤原(今陕西西安)。

《柳州县志》记载:“宗元原厝于古州治,其榇虽扶归,而封土尚存。

”这封土就是现在的柳宗元衣冠墓。

原毛石砌墓是清代重建的,墓碑题“唐刺史文惠侯柳公宗元之墓”,有对联“文能寿世,惠以养民”。

文革时墓被毁平。

1974年修复,郭沫若题碑:“唐代柳宗元衣冠墓”。

早梅年代:【唐】作者:【柳宗元】体裁:【五古】类别:【静物】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重别梦得年代:【唐】作者:【柳宗元】体裁:【七绝】类别:【】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柳宗元和刘禹锡是诗文方面互相欣赏的好朋友。

唐代顺宗永贞年间,二人共同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

后来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职到邵州任刺史,赴任时还没走完一半路程,又被贬职到永州任司马。

到了任上,柳宗元写信给同样贬谪的刘禹锡,说:[我远离家乡被贬到这个土地荒芜瘟疫横行的地方,将自己放逐于山林湖泽之间,倍感压抑穷困烦闷,只好将全部心思都放在赋诗作文上了。

柳宗元字子厚

柳宗元字子厚

柳宗元字子厚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并且他的文学主张,与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有密切关系。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的简介,欢迎阅读! 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苪城一带)。

唐朝诗人、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一生经历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青少年时期。

柳宗元父辈已定居长安(今陕西西安),有田宅,多藏书。

父柳镇,官至侍御史,守正疾恶。

柳宗元自幼受母卢氏教育,4岁能读古赋14篇。

少年时曾随父去过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地。

13岁写《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早有“奇名”。

但他早年为文,主要是为考进士作准备,故“以辞为工”,以“务采色,夸声音”为能(《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又曾自称:“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

”(《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可见他是胸怀大志的。

第二阶段,在朝做官时期。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

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

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调为蓝田县尉。

不久,回朝任监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为同官,并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柳宗元被擢为礼部员外郎,协同王叔文诸人,在半年内推行了一系列进步措施,由是为宦官、藩镇、保守官僚所反对。

同年八月,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即宪宗,改元永贞。

九月,王叔文集团遭到迫害。

柳宗元初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亦同时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

柳宗元的生平简介

柳宗元的生平简介
● 815年(元和十年)1月, 柳宗元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回京。2月,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柳宗元 回到了长安。在长安,柳宗元没有受到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不同意重新启用。3月14 日,柳宗元被改贬为柳州刺史。3月底,柳宗元从长安出发,赴柳州,六月二七日抵达。
● 819年(元和十四年),宪宗实行大赦,宪宗在裴度的说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 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
少年成才
● 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 ● 793年,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不久,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去世,柳宗元在家守
丧。 ● 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 ● 798年,二十六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
上)。 ● 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 ● 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
寓言
●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中国古代山水 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 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 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 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 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柳宗元的生平简介
柳宗元
●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 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 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生平简介资料
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的事故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

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

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

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

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

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

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

有一
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

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

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

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

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

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

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

永州出产一种很毒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

他特地访问了一个姓蒋的以捕蛇作为职业的农民。

那个姓蒋的农民说:“我的祖父因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我捕毒蛇已经有十二年了,差一点死去的次数也有好多次了……”
他说着说着,脸色变得悲哀起来。

柳宗元看他痛苦的样子,非常同情,就说:“你既然怨恨捕蛇,那么我去跟当官的说一说,更换这个捕蛇差役,恢复原来的赋税,怎么样?”
不料那个姓蒋的慌忙摇着手,更加悲伤了,他说:“您千万别这样!我虽然苦,但是比我的邻居要好多了。

我只要捕到蛇,还能太太平平过日子。

我的邻居们天天有死亡的危险啊!我就算因为捕毒蛇死了,也要比我的邻居们死得晚一些……”
柳宗元听了非常有触动,写了一篇名为《捕蛇者说》的文章。

他由衷地说:“官府的赋税对人民的毒害原来比毒蛇还厉害啊!”
柳宗元对当时社会的腐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除了写游记外,还采用寓言的形式写了不少作品进行讽刺。

他的《临江之麋(麋,鹿的一种)》,写一只麋得到主人的宠爱,狗怕主人,所以只能跟麋玩但不敢吃它。

三年后,麋外出,见到其他的狗还以为是同伴,结果被狗吃了。

柳宗元借这个寓言讽刺那些依仗权贵得意忘形的小人。

在永州,他还写了不少其他寓言,有的讽刺贪官污吏,有的讽刺剥削人民的封建地主。

他的寓言,大家都很爱看,流传很广。

就这样,柳宗元在永州呆了十年。

公元815年,柳宗元又回到长安。

他当时还想为朝廷做点事。

可是他怎么也看不惯那样官僚只顾升官发财,拍马奉承的坏风气。

不久又被排挤,贬到更远的柳州(今广西栉州)。

柳宗元已经养成了习惯,常常到民间走走,了解一些情况,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

一次,他看到几个凶横的家伙抓住一个中年汉子,后面,这个中年汉子的妻子和儿女在悲惨地哭哭闹闹。

一打听,原来这个中年汉子欠了债,到期还不出,债主就把他抓去当奴隶。

柳宗元实在看不过去,就下令全带到官府去。

经过审问,柳宗元才知道这是柳州的一种陋习,有许多奴隶和奴婢就是这样失去自由的。

柳宗元非常心痛,他决心要改变这种情况。

他下令,所有的奴隶或奴婢一律可以由亲人或朋友按原来所借的债还清赎回;要是因为贫困一时没有能力赎回,可以为债主打工,等工钱和债务相当的时候,就应该解除债
务关系。

柳州的贫苦人民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奔走相告。

可是不久柳宗元就发现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因为有些奴隶或奴婢,已经失去劳动能力,他们没有办法打工,又怎么能赎回自己呢?看到这种情况,柳宗元心里非常悲痛。

他拿出自己的俸禄,送到债主家里,把赎回的奴隶和奴婢送回他们的家中。

柳宗元在柳州废除了人身典押的陋习,对附近的州县也有深远的影响。

柳宗元还引导人民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柳州人民怎么能不爱戴他呢!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柳柳州”。

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重去世。

在唐代,柳宗元还跟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对改变当时只注意形式不重视内容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写了不少寓言、传记、政论散文,还写了许多诗歌。

有一首诗是我们熟悉的,其实也是他为人的象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文学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骈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为六类。

(一)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

笔锋犀利,论证精确。

《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

(《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

《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

)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

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

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
脱。

(二)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

(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

)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三)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四)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

(典范之作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作品中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

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五)诗词骚赋:独具特色(代表作《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

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

《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

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
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

)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

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

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

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

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

(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江雪》《渔翁》《溪居》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六)作品集:刘禹锡始编柳集《河东先生集》。

宋代注本较多,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为现存柳集最早本子。

明蒋之翘辑注有《柳河东集》。

事迹见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文安礼《柳先生年谱》。

人物评价:
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欧阳修:“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

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

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

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

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沿洄。

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


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毛泽东:“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

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