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轼作文800字(最新)
走进苏轼作文800字_一目斋

走进苏轼作文800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衣任平生。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走进苏轼作文800字_写苏轼的作文800高中写苏轼的作文800字我爱读苏东坡,读“大江东去”的雄放千古,“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读“唯愿孩儿愚且鲁”的愤激,“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沉悲愤,那恰似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超然阔达,以前我在书中看到的苏东坡总是远远地站在高处,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直到有一天,我在西湖寻找苏子的踪迹,才真正走进这一代伟人的身边。
我站在孤山眺望西湖,眼前,似乎苏东坡正在借酒浇愁,醉忘归路的情形。
孤山上树木苍翠欲滴,身形其间,微风拂面,如身临其境,当年苏东坡就在这些树下席地而坐,喝着赊来的酒和狗骨头,顿觉里有微肉,说什么感觉甚补,唯恐“众狗不悦”,饮酒自欢,噢!古树啊!你曾今为苏子遮风避日,你可曾听到他的微微叹息?你可曾懂得他内心的苦恼与忧愁?苏子曾经看到百姓砍树,要绕很远的路或过河去,却有涉足泥潭的危险,他毫不犹豫地捐出了皇帝赐给的腰带——犀带,还鼓励亲戚捐献出千两黄金,造桥完成时,全村杀鸡宰羊庆贺。
当他在生活困难时,甚至下锅的米都没有的时候,他从不要别人帮助,奉献自己的一切,苏子的桥一直沿用至今。
在古树围绕的东坡纪念馆,还留铁索,大约有手臂般粗,苏子建造的不是桥和堤,而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在苏子的一生中,他并没有沉湎与自己被贬的悲痛中,而是谱写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并没有用诗文来阐述自己的悲惨命运,而是写了关于人民生活的苦难。
只有遭受挫折而看透人生的人,才有如此胸怀。
东坡似乎就站在眼前,手握书卷,目光深邃,沉静不语,我与他走的是那样近,我真想走过去握住他的手,我知道,以后,苏东坡在我心目中已不是一个名称,一个逝去的历史人物。
而是一个看透人生,志存高远的精神支柱。
我走在垂柳依依的苏堤上,水平如镜的西湖就在身边,西湖是美丽的,但比西湖更美丽的是苏子的灵魂。
走进苏轼作文800字_写苏轼的作文800高中写苏轼的作文800字苏轼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作文800字6篇

苏轼作文800字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调研报告、总结报告、述职报告、心得体会、自我鉴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search reports, summary reports, job reports, reflections, self-evaluation,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苏轼作文800字6篇写作文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一篇优秀的作文能够打动人心,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苏轼作文8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与苏轼相遇作文(精选11篇)

与苏轼相遇作文(精选11篇)与苏轼相遇作文 1熙宁十年,苏东坡出任徐州知州。
在他到任不足三个月的一天,澶州的黄河大堤决口,水汇集在城下,不停上涨不能及时梳理,城就要被冲垮了。
因为洪水,城中的命中都着急忙慌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身上背着一个包袱便往城门口赶,待我赶到城楼上时,城下人声鼎沸,大家争着要往外走,要出城避水。
苏轼站立在城头,我快步走到他旁边站好,只见他个子高大,身姿挺拔,他的颅骨很高,眼睛在浓密的眉下显得很有神,他清了清嗓子,本来十分混乱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苏轼的声音略带着严肃:“大家都冷静下来,不要出城,大家想一想出城后能比在城中安全多少?如果这么多人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对不会冲了城。
”城中百姓听后安静了几秒钟后都纷纷回到了各自的家中,我站在城楼上看着,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下定决心全力守城。
苏轼转过身,看着我和其他官役说道:“河水就要冲进城里,时间紧迫了。
”我向前跨了一步,作揖说道:“我们必将全力守城。
”苏东坡望向我们,面露赞赏地点了点头,看起来十分欣慰。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滚滚浊浪如山呼海啸般直扑徐州而来,徐州城下水涨了将近三丈,并且迅速渗入城中。
在此危机关头,苏东坡临危不乱,在城上搭起帐篷指挥抗洪,每天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人来报洪水的最新消息,我们坐在帐篷中议事,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人人脸上尽是严肃的神情,每个人在苏东坡的指导下都拼尽自己的全力,绞尽脑汁想对策。
苏东坡本人也是尽职尽责,每天与我们商讨完后,自己又在帐篷中独自沉思,好几天晚上我路过他的帐篷,里面还能透出细微的亮光。
一个早晨,苏东坡召集全城百姓说道:“洪水的情势迫在眉睫,需要大家的力量一起抗洪。
”虽然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众人的`士气却十分高昂,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愿与知州一起抗洪!”“好!好!”苏东坡举着手,大声地说道:“我苏东坡在此立誓,与徐州共存亡。
”于是他亲临抗洪第一线,亲自率领众人穿短衣赤着脚拿着簸箕铁锹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一直到城门口。
作文读苏东坡800字集锦四篇

作文读苏东坡800字集锦四篇作文读苏东坡800字我眼中的苏轼作文(一)你是否明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你是否知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中对国家战事的担忧和付出?你是否懂得“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惋惜?你可曾了解过我国历史上一个叫做苏轼的文学家。
很多人都知道苏轼,他的一首《水调歌头》流芳百世,他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可他们只知道他的作品,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苏轼。
苏轼是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为什么说他是文学家?因为如果只说他是一位诗人,但他在写诗方面的造诣是非同凡响的;如果只说他是一个词人,可他在最作诗方面的才华也是无可否认的,所以说他是文学家是最为恰当的。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眉州人,曾经担任过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位,后来因党争而多次遭遇贬职。
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合称“三苏”,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都是宋诗的代表;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皆是宋词的先锋。
苏轼的诗、词在风格上与李白、李清照等名人大不相同。
李白一生崇尚自由,因此他的诗总是感情炽热,充满丰富想象和鲜明形象,浪漫而自然;李清照晚年凄凉,故而她的词大都是弥漫着颠沛流离的悲惨氛围。
苏轼则不同,在战争不断,杀戮甚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多首风格豪迈,具有无限英雄气概和雄心壮志的不朽之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苏轼作为一代忠臣想要为国效力的真挚心意:酒已酣胆尚开气更壮,鬓边增添几根白发算得了什么?何时能像云中太守那样再受重用,立功边疆?那时我便要亲自挽雕弓如满月,望西北,射下天狼星。
苏轼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不但在豪放风格领域大胆开创,抒情、委婉的风格也算是他的“拿手好戏”,如《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描写《苏轼》的作文3篇

描写《苏轼》的作文3篇【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印象】有人说:苏轼有这样一种魔力,凡是愿意走近他的人,不管是谁,无一例外会被迷得神魂颠倒,无法自拔。
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谈苏轼,因为我知道从他成名到现在近千年的时间里,一定有很多汪洋浩博的大师们是他的粉丝,在他们洪钟大吕的评论苏轼言辞中,平凡浅薄如我,一支拙笔无论如何也不敢跻身其中去描绘,去对苏子妄论,更何况评论苏东坡的文章已经毫不吝啬将所能想象到的赞美之词给予了他,才疏学浅如我,更容易陷入“班门弄斧”的尴尬。
可是做了十几载的中学语文老师,每每讲到《赤壁赋》时,总是会布置学生写“苏轼印象”,而自己总不下水一次,也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于是鼓足勇气,姑妄评之吧。
那一年,初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使我彻底被震撼,震撼于他的天纵奇才。
心智未熟如我,实在难以想象,该是一支怎样的如椽巨笔,方能驱浩瀚江山,千古英雄入尺寸宣纸间,而毫无违和之感;该是一种怎样的恢廓胸怀,方能驭浩瀚江山,千古英雄在尺寸宣纸间又铺陈出一个时越古今,地跨万里的雄浑意境。
更不用说徜徉其中,儒雅风流的周瑜,华发早生的苏子,一个建盖世奇功,一个抒千古旷达情,无论哪一个对梦想之焰正炽年龄的我都是一种诱惑。
所以在那个需要偶像的年龄,被俘获的轻而易主,也是心甘情愿。
孔子在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我因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落得个三月不知肉味的下场,当然境地与孔子不同。
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老师课堂里关于苏轼的介绍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要,我迫切的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苏轼的知识,于是决定买一本《宋史》,只为读读里面的《苏轼传》,可是我找遍了一个农村孩子所能找的范围内的大大小小书店,也没能找到《宋史》。
正当失望之际,机缘巧合,在一个专卖盗版书的小书摊上翻看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无意发现《东坡突围》一文,立即花10元钱买下此书。
书费加为了买书而多次往返县城车费,就是我一学期的菜钱,记得那时一顿菜费为二角钱。
遇见苏东坡高中作文800字5篇

遇见苏东坡高中作文800字5篇苏轼,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相信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遇见苏东坡高中作文8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遇见苏东坡高中作文800字1“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一个情绪非常落寞的人,在被贬黄州之时作下了这首词。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就是宋代诗人苏东坡。
苏东坡多才多艺,它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一个诗人,还是一个政治学家,一个教育家,一个美食家。
他29岁考中殿试第一名,并已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与弟弟苏辙一起在文学的战场上连战连捷,在经历了无数波折后,1085年,他45岁的时候,当上了李白梦寐以求的翰林学士。
苏东坡少年成名,年轻有为。
不过一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如果要问为什么?那就是因为口无遮拦,不会俯首称臣。
在宋神宗在位的时候,也就是1067年,王安石变法开始。
苏轼经历了人生的谷底,也就是乌台诗案。
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高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开始了人生的精华部分,也就是他一生的山峰——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晚期,由于觉得离政治漩涡太近了,便主动出使杭州、颍州、扬州、定州。
晚年,因新党重新执掌主权,而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天下,原想与弟弟苏辙一起归隐颖州,谁想,途中于常州病逝。
他处处为民着想,绝对不会因为皇帝的政见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他口无遮拦,不吐不快。
可是,正是因为这样,才造就了自己的一生。
苏轼总是以乐观面对他人。
在被贬谪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苏轼,这个人物始终没有改变对世事的看法。
相反,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他躬自反省,勤勉务实,苦中作乐,著书交友。
更可笑的是,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不但没有伤心欲绝,还做出了美味的佳肴——东坡肉。
在这一路山山水水中,在无数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中,他褪去了曾经的锋芒和犀利,他变得朗润温和,变得豁达潇洒。
因为他觉得,这难道不是朝廷给他第一次机会让他悔改吗?苏轼,苏东坡,达观自我、超然物外、旷逸气质、热爱生活、诙谐天真、从容不迫,完美的结合成了一个可爱的东坡,一个伟大的东坡,一个在历史长河中永恒不朽的东坡。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5篇】_7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5篇】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
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苏东坡的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关于苏东坡的作文1暗想,在疏星度河之夜,人未寝,水殿风来,暗香已满,试问人,夜如何?目光穿透荧荧的窗纸,看槛外月波淡淡,玉绳低转,屈指算西风,又叹流年偷换。
透过千年的红尘,眺望苏轼远去的背影,寻找已经走远的灵魂……竹杖芒鞋于一身,吟笑徐行且一路,他渴望的是披一袭蓑衣,让心灵沐浴着自由的春光,任凭那湖海烟雨、任凭那山高水阔都泰然度此平生,苏轼的灵魂轮廓是潇洒的,在潇洒中却丝毫不少侠气如虹,在他看来,倒行归隐山水中才是最为逍遥的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淘没淘得千古的英雄人物,我无从得知,可我却知道,这句词过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口。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东坡的感叹是无尽的愁,乌台诗案的痛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彼时的他多么希冀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梦,可过往的马蹄声告诉他,这是事实,悲痛之余,把樽中的美酒洒向江中,祭拜那亘古长空的明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吟诵舌尖这句已嚼烂的词,突然感到一种不可言表的情愁。
对自由的思念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化作优美的文字,在高楼徘徊了千年不绝……苏轼的灵魂是无迹可寻的,因为他的灵魂是气体……只能在这里祝愿苏轼有一个好的今生来世……关于苏东坡的作文2很小的时候,我就读过苏东坡的诗词,可对他真正的认识,还来源于今年暑假,一本林语堂先生撰写的《苏东坡传》,这本书使我对苏东坡的生平、学识、志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曾经在我眼中,苏东坡是以他的诗词闻名中外,《水调歌头》、《浣溪沙》等作品名垂千古。
他热爱祖国,走遍河山,就如他所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就如他所作:“谁道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他生性豁达,为人豪放,就如他所作:“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走进苏东坡的征文(精选5篇)

走进苏东坡的征文(精选5篇)走进苏东坡的征文(精选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征文吧,征文一般都具有意味深长的结尾。
你写征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进苏东坡的征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进苏东坡的征文1 古今中外,上下千年,高贵、可爱,具有魅力之人能有几个?惟东坡一人矣!——题记苏东坡,北宋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词、文、书、画,无一不通,无所不晓。
词上造诣一达“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着。
有人说,历史的长河可以淘打一切,而他,却如珍珠一般,越是淘打,放出的光芒越是灿烂辉煌!(一)满腔热血男儿志自古华夏英儿,平生皆有两大志愿:一是金榜提名,独领风骚与文坛;二便是建功立业,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东坡,当然也不例外。
秋风飒飒的一天,充满无限激情的东坡,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率领千百随骑,席卷山冈,面对那野性十足的飞禽走兽,想到西夏蛮夷犯大宋河山,豪情顿生,不禁怒吼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苍穹啊,你可听到东坡那震撼千古的长叹,你可知道东坡内心雄伟的包袱呀?为什么只有阵阵回音,难道你知道!但愿吧。
(二)此情绵绵无绝期东坡有位年轻貌美的妻子,夫妻恩恩爱爱,情意缠绵。
可自古美人红颜薄命这宿命,相爱没有几年,爱妻便悄悄的走了,香消玉殒,与东坡生死相隔了。
生死相隔?搁的住吗?隔不住,句隔不住,无论如何都隔不住东坡对爱妻的思念。
生死相隔,让人肝肠欲断,坟前一哭也难如愿。
于是,无时无刻的思念,由心而发,久了,那点相思泪便化做断肠的篇章——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三)清风明月真东坡东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由于他太出色,太响亮,把周围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把同代的文人比的狼狈不堪,皆有“生不逢时”之感慨。
正因为如此,东坡遭到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挖尽心思的排挤,不知从哪弄来了个“乌台诗案”,以诽了谤朝廷为由,把东坡贬到了一个江南的小镇——黄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读苏东坡,读“大江东去”的雄放千古,“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读“唯愿孩儿愚且鲁”的愤激,“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沉悲愤,那恰似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超然阔达,以前我在书中看到的苏东坡总是远远地站在高处,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直到有一天,我在西湖寻找苏子的踪迹,才真正走进这一代伟人的身边.
我站在孤山眺望西湖,眼前,似乎苏东坡正在借酒浇愁,醉忘归路的情形.孤山上树木苍翠欲滴,身形其间,微风拂面,如身临其境,当年苏东坡就在这些树下席地而坐,喝着赊来的酒和狗骨头,顿觉里有微肉,说什么感觉甚补,唯恐“众狗不悦”,饮酒自欢,噢!古树啊!你曾今为苏子遮风避日,你可曾听到他的微微叹息?
你可曾懂得他内心的苦恼与忧愁?苏子曾经看到百姓砍树,要绕很远的路或过河去,却有涉足泥潭的危险,他毫不犹豫地捐出了皇帝赐给的腰带——犀带,还鼓励亲戚捐献出千两黄金,造桥完成时,全村杀鸡宰羊庆贺.当他在生活困难时,甚至下锅的米都没有的时候,他从不要别人帮助,奉献自己的一切,苏子的桥一直沿用至今.在古树围绕的东坡纪念馆,还留铁索,大约有手臂般粗,苏子建造的不是桥和堤,而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在苏子的一生中,他并没有沉湎与自己被贬的悲痛中,而是谱写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并没有用诗文来阐述自己的悲惨命运,而是写了关于人民生活的苦难.只有遭受挫折而看透人生的人,才有如此胸怀.
东坡似乎就站在眼前,手握书卷,目光深邃,沉静不语,我与他走的是那样近,我真想走过去握住他的手,我知道,以后,苏东坡在我心目中已不是一个名称,一个逝去的历史人物.而是一个看透人生,志存高远的精神支柱.我走在垂柳依依的苏堤上,水平如镜的西湖就在身边,西湖是美丽的,但比西湖更美丽的是苏子的灵魂.
苏轼的才华一直令人钦佩不已。
他的诗词,他的书法,他那粗旷却不失细腻的文笔,早已深深地埋在读者心中。
唱着“大江东去”的苏轼,把一片豪情赠予世人。
何其潇洒,何其旷达,吟颂之际,倍感舒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可谓脍炙人口呀!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把那威风凛凛的将军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份飒爽英姿顿时浮现在眼前。
想象着,那简直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将军出猎图啊!品味苏轼,不由自主地涌出一种舒适之感。
苏轼的“狂”,更狂在面对逆境时的那份无惧。
江面倏忽变化,波涛汹涌,风云开阖,但无论是多么的惊心骇目,苏轼都不随之动容。
真真切切,那是无所畏惧的脸,那是时刻保持浩然正气的躯干。
那份
无惧,早已化作征服逆境的自信。
然而,正是这坦荡的人生态度,给了我们无穷的动力,给了我们步入成功的力量。
恍惚间,那分舒适之感似乎更深了。
苏轼是豪放的诗人,但更是多情的男子。
还记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吗?苏轼的多情让人着迷。
越读苏轼的诗,越爱苏轼,那一份沁人心脾的舒适,好比一颗甜甜的巧克力,带出一丝丝醉人的情怀。
苏轼的诗重细节,重感情,更重在让人领悟那广阔的情怀。
苏轼,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位让无数人着迷的诗人。
这位达观而放荡不羁的诗人,用他的诗词传达心理感受。
萧萧暮雨中,大家都在抱怨这恼人的细雨,而苏轼却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这是哪一份情怀,又是哪一份乐观呀。
心中的舒适之感随着脉搏在不停跳动。
面对苏轼,值得享受的很多,值得学习的更多。
那一篇篇诗词,流淌着苏轼的血液,正在慢慢地渗入读者的心扉。
鲜红的血液得到了重生,永远永远地活在大家心中。
猛然间,那份舒适之感跃出身躯,向着蔚蓝的天空不断飘洒,化作一缕缕阳光,温暖着大地。
我一个人走进晚风的夕阳中,柔和的风吹得我受伤的心隐隐作痛。
自己苦心经营的,决不能失败,但败得似一幕滑稽剧快降下帷幕,只留下一串串奇怪、探询的目光闪耀在脑海中。
夕阳将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无力的阳光伴着漫无目的的脚步,“林断山门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相同的无奈让我又一次轻轻走近了苏东坡。
夕阳下的小河边,碧草茵茵,清澈的河水,点点涟漪,我仿佛望见了东坡先生驾一叶扁舟,缓缓而来。
晚风吹起他乱如旌的白发,“唯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他似一只孤独的大雁,无人能知他的志向是天空。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人们多认为这是悲观中的消极,无力中的感慨,而我却一厢情愿地认定这无声之境便是苏东坡的极致。
苍凉中有着无边的宁静与深邃,最痛苦的时刻,正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枝上柳绵被风吹少,而他却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任岁月染白头发,他却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被风雨截住了去路,他会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无情相思袭上心头,他又说:“休将故国思故园,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东坡是深刻的,就在于他有一双在黑暗中发现阳光的眼睛,先生踌躇满志,随时代的际遇跋涉到了颠峰,厚重,明朗溶为共同的血液,流动在一个人的人格血脉里面,于是,我们看见先生在滚滚大江前,唱“大江东去浪淘尽”悠悠古江,因为一种不同凡响的胸襟而千古激荡。
你是否看到一位老者信马由缰,奔驰于天地之间,“左牵黄,右擎苍”的矫健英姿伴着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你是否看到大雪纷飞天地间,对着绽放的寒梅,那位老者心旷神怡,“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
东坡先生,面对人世间的沧桑,只留下一句最深最切的感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失意中的安然,快意中的怡然,失败中的泰然,成功中的淡然,构成了他一生中最闪亮的人格魅力。
……
我从东坡思想那里归来,心中舒畅了许多。
是他又一次唤起了我兴奋的勇气,我相信,我会用成功来回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