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调查实习报告
土壤实习报告【优秀7篇】

土壤实习报告【优秀7篇】篇一:土壤的实习报告篇一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它既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也是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自然资料。
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人类生存必须发展农业,以取得食物。
农业生产,首先是绿色植物的生产,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
各种作物都是在土壤里扎根立足,并通过根部从土壤里取得养分和水分,才能生长繁茂。
其次,人们饲养动物,也必须以植物为饲料。
很明显,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农业。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人们必须重视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改良。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土壤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和改善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土壤学作为主要研究土壤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土壤学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以及工程建设中发挥着直接而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土壤学的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为土壤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和热爱。
基于以上理由,作为学习土壤学的学生,我们于12月12日至16日期间,对珠江三角洲土壤进行了一次详细地实习考察。
实习概况与记录实习工具:铁锹、镐、PH指示剂、口盅、瓷块两块、卷尺、比色卡、采样袋两个、刀。
我们的行程为三天,路线是:中山民众镇—中山五桂山—中山三乡镇—珠海香洲区—广州火炉山—广州茶山—华南农业大学农场。
在这三天中,我们挖掘了各个地点的土壤剖面进行观察、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性质、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考察了一些土壤侵蚀的情况、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综合利用方式。
有关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

有关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土壤的实习报告篇1一、目的意义土壤地理野外实习,是土壤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常规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的重点是学习与掌握土壤路线调查(或概查)的方法。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前的有关资料和图件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土壤地理调查路线的选择;土壤剖面的选点、观察、描述与记载;土壤标本与样品的采集;土壤图的调查与绘制;编写土壤调查报告或土壤图说明书。
有条件时,可与土壤遥感调查与制图实习同步进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习的准备工作为使实习取得预期的效果,做好实习的一切准备是异常重要的。
指导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野外实习的地点,预查、制订实习计划(包括目的要求、日程安排、人员组织等)。
师生共同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地形底图、收集与分析有关实习地区的资料和图件等。
(一)地形图的准备地形图是用以作为野外实习底图的必备的基础图件。
地形图比例尺大小的选择,视野外实习地区范围的大小、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的复杂程度而定。
实习范围小、环境条件复杂和土壤种类多样性的,比例尺宜大,反之宜小。
一般多采用1:5000~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作底图。
范围大者可采用1:100000地形图。
在确定无地形图的情况下,可以用比例尺平面图代替。
结合生产任务的野外实习,还需匹配相当或比例尺略小的行政图。
(二)资料与图件的搜集和分析1、自然成土因素的资料与图件1)气象气候资料与气候图:着重搜集的数据有气温、年均温、》10度积温;年降水量、蒸发量、风、无霜期等资料,以及气候图。
2)植被:植被类型、组成结构、被覆情况、指示植物等。
主要搜集自然植被、植被图等。
3)地貌:地貌类型、海拔高度、侵蚀切割程度,以及地貌类型图等。
4)母质和母岩:地质图、岩性分布图、区域地质构造、岩石种类、岩性及其分布规律。
野外土壤调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野外研究土壤和环境的工作能力,加深对土壤调查与制图理论的理解,我们于2023年在昌黎县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土壤调查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正确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一般程序、原则、原理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区概况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部,东临渤海,北枕碣石,西南挟滦河,是连结华北与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经济走廊”。
全县总面积12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万亩。
昌黎县由山丘、平原、浅海和滩涂构成了多相性资源结构,自然资源丰富。
实习区域选择在昌黎县城郊区刘李庄村,这里交通便利,周边村庄分布密集,是秦皇岛市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1. 实习准备- 收集实习区域相关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等。
- 准备实习所需的工具和仪器,如土壤取样器、GPS定位仪、记录本、相机等。
2. 土壤调查- 根据实习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确定调查路线和样点布设。
- 在样点进行土壤剖面挖掘,观察土壤剖面层次、颜色、结构等特征。
- 测量土壤物理性质,如土壤湿度、容重、孔隙度等。
- 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化学分析。
3. 土壤制图- 利用野外调查数据,绘制土壤分布图。
- 分析土壤分布规律,总结土壤类型特征。
四、实习过程与成果1. 实习过程- 实习期间,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按照预定路线进行土壤调查。
-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样区的调查,详细记录土壤剖面特征、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 部分学生负责GPS定位,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2. 实习成果- 完成实习报告,包括实习背景、目的、方法、过程、成果等。
- 绘制土壤分布图,展示实习区域的土壤类型和分布规律。
- 分析土壤类型特征,为当地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五、实习体会与收获1. 实践能力提升- 通过本次实习,学生们掌握了野外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大学生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完整版)

大学生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大学生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土壤资源是一种具有脆弱性的非再生资源(人类的时间尺度上)。
因此,了解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并对其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保障土壤资源可续发展的前提。
为了较全面的理解胶东土壤资源,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特进行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野外实习。
通过胶东主要土壤资源的现状,农业利用和肥力水平以及存在的生产障碍问题,并结合理论知识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使我们在更好地掌握土壤调查与评价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认识土壤,野外调查土壤的知识与方法。
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莱阳市大夼镇属丘陵地带,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因受胶东脊背地形影响,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北部、东部、中部、东南部、西南部均有互不连接的低山丘陵,属低山丘。
地处北温带东亚季风区。
大陆度为64.3%,属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
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00,年平均气温11.2 ,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96小时,年平均风速2.7米/秒,全市平均无霜期173天。
实习第一站为大夼镇牟格庄(位于莱阳市东南部)地势相对于实习第二站刘家庄村高一些(刘家庄村位于大夼镇东南方向),大夼镇牟格庄位于丘陵的上端以种植玉米为主,自然产量较低,一年一熟。
沿着大夼镇向山坡下面走,种植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种植玉米逐渐演变成种植设施蔬菜。
大夼镇牟格庄土壤分层为A-层结构:A层:0-15 PH=6 ,通体无石灰反应,为粉壤土土壤结构,粒状植物根系较多;土壤较松散动物蚁穴较多,土壤孔隙度大,土壤为深紫色(当地人称黑土)层: 15以下,PH=6.8 通体无石灰反应;为粉壤土结构;石粒植物根系无,土壤较紧实,无动物蚁穴,土壤孔隙度小,土壤颜色为紫色,母质为深色玄武岩。
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

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土壤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
2、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
3、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
4、通过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并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其不同特征。
5、培养科研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科研外业习惯,增强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聚力。
二、实习意义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通过实习的方式让我们对土壤剖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可以做一些外业调查,同时为室内实验准备原材料。
另外,此次实习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三、土壤剖面的确定和土壤样品的采集由于我们班三个组研究的主题相同,于是我们分组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以求涉及更多的方面,进而使研究内容更饱满,研究结果更具有概括性。
四、样品处理与分析1、测容重和含水量由于环刀取样的限制,我们只取了部分土层的原状土壤,并进行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
2、土样的处理及速效钾的测定(1)将采集的各层土样过1mm和0、25mm的筛供以后实验使用。
(2)用醋酸铵浸提法测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
3、用电位法测土壤样品的pH。
4、用稀释热法测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5、用比重法测土壤样品的质地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林木土层土壤含水量(%)速效钾测定有机质含量测定pH质地有机碳百分比(%)有机质百分比(%)栓皮栎荆条大A19、402904、487、727、97砂壤土大BC18、23600、190、337、53砂壤土槲栎鹫峰A—2803、756、4656、74砂壤土鹫峰B14、72700、210、365、48砂壤土鹫峰C—600、170、296、83轻黏土采样地点:校内。
(二)实验分析1、野外调查分析野外调查主要是通过目测及老师提供的调查方法对土壤剖面进行大致的调查,所得结论可能与室内实验有所差别。
但是野外调查所做的初步判断能够让我们对所调查剖面有一个初步了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实习报告

土壤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0日。
实习地点,XX农场。
实习内容:
在本次实习中,我主要负责土壤采样、土壤分析和土壤改良工作。
在农场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如何正确地采集土壤样品,并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土壤成分的检测。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了解了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同时,我还参与了土壤改良工作,学习了如何利用有机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土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了解到,良好的土壤质量对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进行土壤采样和分析,并掌握了一些土壤改良的基本方法。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未来的农业生产实践将大有
裨益。
同时,通过与农场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实习生的交流,我也收获
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在实习中不断进步,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土壤管理的重要性。
总结:
本次实习让我对土壤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了
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农场
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有机会参与到这次宝贵的实习经历中。
土壤调查收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对土壤资源的认识,培养野外调查和收集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土壤调查收集实习。
本次实习在昌黎县刘李庄村进行,实习时间为一周。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土壤调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 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整理技巧。
3. 提高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区域概况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华北平原与辽东半岛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本次实习区域刘李庄村位于昌黎县城郊区东侧,交通便利,土壤类型多样,适宜进行土壤调查。
2. 土壤调查方法(1)样点布设:根据实习区域地形、土壤类型等因素,布设20个样点,每个样点面积为100平方米。
(2)土壤剖面挖掘:在每个样点挖掘土壤剖面,深度为1米,观察土壤剖面结构、颜色、质地等特征。
(3)土壤样品采集:采集土壤剖面各层样品,样品数量为10份,每份样品重量约为1千克。
(4)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水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理化性质测定。
3. 数据整理与分析(1)整理土壤样品数据,包括样点位置、土壤剖面结构、土壤理化性质等。
(2)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地形、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关系。
四、实习成果1. 完成了20个样点的土壤调查工作,掌握了土壤调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 采集了10份土壤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水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理化性质测定。
3. 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地形、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关系,为当地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4. 培养了学生的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掌握了土壤调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了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实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协作,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3. 实习报告内容详实,数据可靠,为当地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土壤实习报告

土壤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XX农场。
实习内容:
在本次土壤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农场的土壤管理工作,包括
土壤采样、土壤分析、施肥和土壤改良等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学
到了许多关于土壤的知识,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首先,我参与了土壤采样工作。
在农场的不同地块,我们使用
土壤钻头和土壤取样器进行了土壤采样。
通过这个过程,我了解了
不同地块土壤的差异性,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采集土壤样品,保证
样品的代表性。
其次,我参与了土壤分析的工作。
我们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送往
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养分含量等。
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土壤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施肥和
土壤改良。
最后,我还参与了一些具体的土壤管理工作,比如根据土壤分析结果进行施肥,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菌剂进行土壤改良等。
通过这些实际操作,我对土壤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根据土壤的特性进行科学的管理。
总结:
通过这次土壤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土壤的理论知识,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深刻认识到了土壤管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壤管理的学习和实践。
感谢农场的工作人员在实习期间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收获颇丰。
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中,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 级资环*
班姓名:**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实习人:** 学号:******** 年级** 资环*班
—、总论
本学期在土壤资源调查预评价课程学习完毕后,安排了此次实习,调查地区为泰安市山口镇,山口镇位于区境东北部,北与黄前镇为邻,南与泰山区邱家店镇相连,东与祝阳镇相望,西与泰山区省庄镇接壤。
面积58平方公里。
镇机关驻山口村,距泰城19公里。
济临公路穿镇而过。
此次调查,我们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对一种土壤亚类进行调查,最后汇总整理。
二、实习目的
1、学会判读航片,了解航片所描述的区域的地形地貌,能够识别各种地物以
及土地利用现状;
2、掌握野外土壤调查剖面点的选择,了解各类型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性质、
形态特点、分布状况以及改良利用状况,土壤剖面点观察记录的类容和一般方法。
3、通过对泰安市山口镇的当地土壤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野外调查的方法和程
序。
掌握土壤类型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过程。
4、将各类土壤进行区域的划分以及制图软件的使用,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
相结合;学会土钻等采样工具的使用和采样方法后期进行土壤样品的分析写出实习报告,绘制土壤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
三、实习计划
本次实习计划5月24日上午完成,从学校出发到达山口镇大兰沃,进行实
习内容的开展。
四、实习内容
(一)酸性粗骨土的具体观察
1、分布
酸性粗骨土多位于山体下部,与黄壤、黄棕壤、棕壤复区。
酸性粗骨土由沙页岩、千枚岩、花岗岩等残坡积物发育而成,由于分布于山地,山高谷深,河流切割深,谷坡陡长,植被覆盖度低,加之常有大雨、暴雨,土壤冲刷严重,并常伴有崩塌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形态特征
酸性粗骨土土层较石质土厚,但多为A-C或A-AC-C构型。
表土层厚度10到20厘米不等,质地砾质性强,结构性差,根系少,疏松多孔。
表土层以下即为风化或半风化的母质层,厚度变幅较大,20到50厘米不等,夹有大量岩屑体。
表土层及母质层中石砾含量超过35%。
土壤颜色除表土层略深外,以下母质层颜色因岩性不同各异,但均较鲜艳,且上下过渡较明显。
3、改良利用
分布地势高,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养分含量低,含水量少。
已垦为耕地的全部为低产田,以种植花生、甘薯为主。
改良利用上应以保持水土、发展林果为主。
(二)麻砂棕壤性土
1、分布
该土种主要分布在鲁东丘陵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酸性岩缓丘的中上部。
土
壤面积792837亩,占全省面积的0.44%,其中耕地513344亩,非耕地27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