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学基础(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9-10章
《计算机算法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i的非降次序输入时,重复②的讨论。
解:
①按照p
i/w
i的非增序可得
(p
5/w
5,p
1/w
1,p
6/w
6,p
3/w
3,p
7/w
7,p
2/w
2,p
4/w
4)= (6,5,9/2,3,3,5/3,1)
W的次序为(1,2,4,5,1,3,7),解为(1,1,1,1,1,2/3,0)
所以最优解为:
k=I
k+2k,考察原树的外部路径长度为E
k+1= E
k-(h-1)+2h,内部路径长度为I
k+1=I
k+(h-1),所以E
k+1= I
k+2k+h+1= I
k+1+2k+2= I
k+1+2(k+1),综合①②③知命题成立。
4.10过程MERGESORT的最坏情况时间是O(nlogn),它的最好情况时间是什么?能说归并分类的时间是Θ(nlogn)吗?
i的非增次序考虑这些物品,只要正被考虑的物品能装进的就将其装入背包。证明这种策略不一定能得到最优解。
证明:
当按照p
i/w
i的非增次序考虑物品存放背包时,如果所装入的物品恰能装满背包时,易证为最优解,否则未必是最优解。
可举例如下:
设n=3,M=6,(p
1,p
2,p
3)=(3,4,8),(w
1,w
2,w
=(A
11+A
22)(B
11+B
22)+A
11(B
12+B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计算机数学基础》数值分析期末复习提纲(9-11章)

《计算机数学基础》数值分析期末复习提纲(9-11章)中央电大数理教研室《计算机数学基础》数值分析部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开放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使用教材是任现淼主编、吴裕树副主编的《计算机数学基础(下册)−数值分析与组合数学》(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
期末考试全国统一命题。
一、期末考试试题期末考试的试卷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各5个题,分数约占30%。
解答题共5个题,包括计算题、化简题和证明题等,分数约占70%。
各章分数的分布为第9章约6分,第10~14各章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分数分配大致与所用课时成比例。
期末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以中央电大编发的《计算机数学基础 (下)数值分析部分考核说明》为准。
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运算。
可以带简易计算器。
二、考核知识点、要求、例题与参考练习题 以下分章给出期末考试的考核知识点、复习要求、例题与参考练习题,供期末复习和考试参考。
第9章 数值分析中的误差(一)考核知识点误差的来源类型;绝对误差和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限,有效数字;绝对误差的传播。
(二)复习要求1. 知道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
2. 了解绝对误差和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限和有效数字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知道四则运算中的误差传播公式。
(三)例题 例1 指出下列各数具有几位有效数字,及其绝对误差限和相对误差限: 2.000 4 -0.002 00 9 000.00解 因为x 1=2.000 4=0.200 04×101, 绝对误差限0.000 05=0.5×10 1―5,即m=1,l =5,故x =2.000 4有5位有效数字. 相对误差限025000.01022115=⨯⨯=+-r ε x 2=-0.002 00,绝对误差限0.000 005, 3位有效数字。
相对误差限εr =5002.01022113=⨯⨯+-x 3=9 000.00,绝对误差限0.005,6位有效数字,相对误差限为εr =1610921+-⨯⨯=0.000 0005 6 例2 ln 2=0.69314718…,精确到10-3的近似值是多少?解 精确到10-3=0.001,意旨两个近似值x 1,x 2满足001.021≤-x x ,由于近似值都是四舍五入得到的,要求满足001.021≤-x x ,近似值的绝对误差限应是ε=0.0005,故至少要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才可以。
9-10讲 第4章 变换-几何变换及投影

当a≠c时,即x 方向的变化与y方向的变化不同时, ≠ 时 方向的变化与 方向的变化不同时, 方向的变化不同时 视图中的图形会有伸缩变化,图形变形。 视图中的图形会有伸缩变化,图形变形。 当 a=c=1, b=d=0则 Xv=Xw,Yv=Yw, 图形完全相同 。 , 则 = , = , 图形完全相同。
14
4.2.3 窗口区和视图区的坐标变换
2. 变换过程 窗口-视图二维变换 窗口 视图二维变换
从应用程序得到 图形的用户坐标 对窗口区域 进行裁剪 窗口至视 区的变换 显示或 绘图
窗口-视图三维变换 窗口 视图三维变换
从应用程序得到图 形的三维用户坐标 投影 对窗口区 域裁剪 窗口至视 区的变换 显示或 绘图
16
4.3.1 齐次坐标
齐次坐标表示法: 维向量表示一个n维向量 齐次坐标表示法 用n+1维向量表示一个 维向量 维向量表示一个 (x,y)点对应的齐次坐标为 其中x 问题1:点对应的齐次坐标为(x 空间中的一点, 非齐次坐标表示方式唯一吗? 问题 点对应的齐次坐标为 h,yh,h), 其中 h=hx, yh=hy, 空间中的一点 非齐次坐标表示方式唯一吗 h≠0. 因此,普通坐标与齐次坐标的关系为“一对多” ? 因此,,(x,y)点对应的齐次坐标为三维空间的一条直 问题2: 空间中的一点 其齐次坐标表示方式唯一吗 问题 普通坐标与齐次坐标的关系为“一对多” 这样, 这样 空间中的一点, 其齐次坐标表示方式唯一吗? 点对应的齐次坐标为三维空间的一条直
y2 z2
5
4.1 变换的数学基础
4.1.2 矩阵基础知识
矩阵的加法运算 数乘矩阵 矩阵的乘法运算 零矩阵运算 单位矩阵 矩阵逆运算 转置运算 矩阵的基本性质
计算机数学基础(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1-3章

计算机数学基础(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3章习题1.11.(1)D (2)A (3)A (4)D (5)D (6)C (7)C (8)D (9)C 2.(1)]14,6[],3,2[-=-=f fR D ; (2)];1,0[],1,1[=-=f fR D(3));,0[),,(+∞=+∞-∞=f fR D (4));,0[),,(+∞=+∞-∞=f fR D(5)]1,1[),,(-=+∞-∞=f fR D3.(1)(2)不同;(3)(4)相同。
4.(1)];2,2[-=fD (2)),1()1,(+∞-∞= fD(3)RDf= (4)},,01|),{(R y R x y x y x Df∈∈>++= 5.(1)2010+-=h T (2)斜率10-=k (3)C ︒-5 6.(1)有界,]3,1[=fR ; (2)有界,]56,25.0[-=fR;(3)无界,),0(+∞=fR; (4)有界,)1,0(=fR。
7.(1)非奇非偶函数;(2)偶函数;(3)偶函数;(4)偶函数。
8.(1)周期函数,周期为π2;(2)不是周期函数;(3)周期函数,周期为π; 9.(1)1;(2)2。
10.(1));,(,15))(()(23+∞-∞=-+=++g f R x xx g f);,(,1))(()(23+∞-∞=+-=--g f R x x x g f );,(,263))(()(2345+∞-∞=+-+=fg R x x x x x fg),33()33,33()33,(,132))(/()/(223+∞---∞=-+= g f R x x x x g f(2)]1,1[,11))(()(-=-++=++g f R x x x g f]1,1[,11))(()(-=--+=--g f R x x x g f]1,1[,1))(()(2-=-=fg R x x fg)1,1[,11))(/()/(-=-+=g f R xxx g f11.(1)),(,62118))(()(2+∞-∞=++=g f R x xx g f),(,236))(()(2+∞-∞=+-=f g R x x x f g),(,88))(()(234+∞-∞=+--=f f R x x x x x f f),(,89))(()(+∞-∞=+=g g R x x g g(2)),0()0,(,21))(()(3+∞-∞=+= g f R xxx g f),0()0,(,21))(()(3+∞-∞=+=f g R x xx f g),0()0,(,))(()(+∞-∞== f f R x x f f),(,410126))(()(3579+∞-∞=++++=g g R x x x x x x g g12.(1)9,)(5-==x u uu F (2)xu u u F ==,sin )((3)1,ln )(2+==x u u u F (4)3,1)(+==x u u u F13.(1)xx x f2351)(1+-=-; (2)2)(11-=--x e x f; (3)xx x f -=-1log )(21;(4)⎩⎨⎧<≤--≤≤--=-.01,01,1)(1时当时当x x ;x x x f14.(1)由ue y =,x u arctan =复合而成; (2)由x v v u u y ln ,ln ,ln ===复合而成; (3)由x v v u u y sin ,,ln 3===复合而成。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九章习题与解析

大学计算机根底第九章习题与解析第9章怎样研究算法:遗传算法例如1、P类问题、NP类问题、NPC类问题是计算机科学领域关于可求解性可计算性很重要的概念。
关于P、NP和NPC类问题,答复以下问题。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
(A) P类问题是计算机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能够求解的问题;(B) NP类问题是计算机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能够验证“解〞的正确性的问题;(C) NPC类问题是对问题的每一个可能解,计算机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验证“解〞的正确性的问题,被称为NP完全问题;(D)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答案:D解释:此题考核P类问题、NP类问题、NPC类问题的概念。
P类问题指计算机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求解的问题,(A)正确;NP类问题指虽然在多项式时间内难于求解但不难判断给定一个解的正确性问题,(B)正确;NPC 问题指NP问题的所有可能答案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进行正确与否的验算,称为NP-Complete问题,(C)正确;(A)(B)(C)都正确,所以(D)错误。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九章视频之“可求解与难求解问题〞以及第九章课件。
(2)可解性问题是指能够找到多项式时间复杂性算法进行求解的问题,难解性问题是指找不到多项式时间复杂性算法进行求解的问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
(A) P类问题是可解性问题,NP类问题是难解性问题。
(B) NP类问题不一定是难解性问题,因为P类问题也一定是NP类问题;(C) NP类问题不确定是否是P类问题,但NPC类问题一定是难解性问题;(D)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答案:A解释:此题考核对可解性问题和难解性问题概念的理解。
P类问题指计算机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求解的问题,所以是可解性问题;NP类问题指虽然在多项式时间内难于求解但不难判断给定一个解的正确性问题,但P 类问题是NP类问题的一个子集,所以NP类问题不一定是难解性问题;NPC问题指NP问题的所有可能答案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进行正确与否的验算,称为NP-Complete问题,是难解性问题,综上,(A)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数学基础(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第9-10章习题参考答案习题9.11.对,对,对,对,对,错,对,错,对,对,错,错2.{,{},{{}},{},{,{}},{{},},{,},}a b c a b b c a c A φ3.{1,2,3,4,5},{2,3},{1,4},{5},{,{5}}φ4.B A -5.{,,,,,,,}a b a b ααββ<><><><>;{,,,,,,,}a b a b ααββ<><><><>;{,,,,,,,}αααββαββ<><><><>;{,,,,,,,}a a a b b a b b <><><><>;φ6.88. {2,3,3,4,5,4,7,4}<><><><>9.自反、对称、传递,是,{1,3},{2,4}10.不是;是,A ;是,{}a (对于所有a A ∈)11.{1,1,0,0,3,3,0,3,3,0,1,1,2,2,1,2,2,1}R =<--><><><><><><><><>习题 9.21.(1)是,0;(2)是,1;(3)不是;(4)不是;(5)是,未知;(6)不是;(7)不是;(8)是,未知.2.(1)P:张是计算机系学生;Q:张住在1号公寓305室;R: 张住在1号公寓306室;()P Q R ∧∨(2)P:张三和李四是好朋友;P(3)P:老李出差;Q:小王出差;()()P Q Q R ∧⌝∨⌝∧(4)P:生命息;Q:战斗止;P Q ⌝↔⌝(5)P:人知,Q:己为; P Q ⌝↔⌝(6)P:天气好,Q:比赛进行; P Q ⌝→⌝3.C4.(1)1;(2)0;(3)1;(4)1;(5)1;(6)15.(1)永真;(2)可满足;(3)永假;(4)可满足习题 9.31.(1)Q;(2)1;(3)1;(4)Q习题9.41.(1)()()()P a P b P c∧∧;(2)()()()∨∨;P a P b P c(3)(()())(()())(()())→∧→∧→;P a Q a P b Q b P c Q c(4)(()()())(()()())⌝∧⌝∧⌝∨∧∧P a P b P c P a P b P c2.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a:小王;b:小李;()P x:x是大学生:()()∧P a P b(2)()H x:x是楼;a:这个:()()()∧∧F xG xH xF x:x建成了;()Q x:x是大的;()(3)(,)x M x P x a P a x∀∧∧M x:x是人;a:我:(()(,)(,))P x y:x为y;()(4)(,)M x:x是人:P x y:x犯y;a:我;()∀∧⌝→⌝∧∃∧→x M x P x a P a x x M x P x a P a x(()((,)(,)))(()((,)(,)))(5)(,)Q x y:x 是y国人;a:中国:M x:x是人;(,)P x y:x 在y工作;()⌝∀∧→(()((,)(,)))x M x P x a Q x a(6)()Q x y:x 是Q x y:x 是y的父亲;(,) P x:x是人;(,)Q x y:x 是y的外祖父;(,)y的母亲;(()()()(,)(,)(,))∀∀∀∧∧∧∧→x y z P x P y P z Q x y M z y F x z(7)()s x y:x=y:R x:x是素的;(,)P x:x是数;()Q x:x是偶的;()∃∧∧∧∃∧∧→(()()()((()()()(,))))x P x Q x R x y P y Q y R y s x y3.(1)1;(2)04.(1)0;(2)1复习题91.0 1 1 1 0 1 0 1 1 02.(1) ∅,{a},{{b}},{c},{a,{b}},{{b},{c}},{a, c},{a,{b},c}=A(2) ∅,{∅}(3) ∅3.{,,,,{},,{},,{},,{},,{,},,{,},}a b a a a b b a b b a b a a b b φφ<><><><><><><><> 4.{1,2,3,4,5};{2,3};{1,4};{5}5.A6.D7.(1) 是等价关系;(2) 等价类分别为{2,3,6}, (1,4), {5}8.(1) 是,1;(2) 是, 0;(3) 不是;(4) 不是;(5) 不是;(6) 是,未知9.(1,0,0,),(1,0,1),(1,1,1)10.永真11.B ∧C12.(1) F(x):x 是偶数,Q(x):x 是素数,a :2,F(a)∧Q(a)(2) G(x,y):x 比y 高,a :张华,b :黎明,c :王宏,G(a,b)∧G(b,c)→G(a,c)(3);个体域是所有母亲的集合,M(x):x 表示爱自己的孩子,∀xM(x)(4);M(x):x 是人,H(x):x 表示要呼吸,∀x(M(x)→H(x))(5) R(x):x 表示实数,Q(x):x 表示有理数,∃x(R(x)∧Q(x))13.A14.0 1 1 0习题 10.11.(1)deg 3,deg 2,deg 1,deg 2,deg 2u v w x y =====;(2)deg 1,deg 2,deg 3,deg 2,deg 2u v w x y =====2.(1)(4)能;(2)(3)不能3.C5. C A7.(b )与(e )同构;(c )与(g )同构;(d )(f )(h )同构习题 10.21.(1)(,,)a b c 长度2;(,,,)a c b e 长度3;(,,,,)a c d b e 长度4;(,,,,,)a b c d b e 长度5;(,,,,,)a b d c b e 长度5(2)(,,)a b c 长度2; (,,,,)a c d b e 长度4;(,,,)a c b e 长度3(2)(,,)a b c ;(,,,)a b d c ;(,,)c b d4.5个5.(1)割点b ;桥(,)b e ;割集{(,)},{(,),(,)},{(,),(,)},{(,),(,),(,)},{(,),(,),(,)}b c a b a c c d d b a c b c c d a b b c b d(2)()2,()3k G G λ==习题 10.31.(1),,,,a b c d e 的入度和出度分别为1,1,3,2,0;2,2,0,1,0(2)(,),(,,,),(,,,)a c a b a c a b d c(2)弱连通3.强连通,只是单侧连通,只是强连通4.(1)2311123nn n n P P P n +++(2)012222n n n n P P P ----+++(3)0122222()n n n n P P P ----+++习题 10.41.0100100010111110,0101001101100101A M ==2.1345113411451(,,,,),(,,,),(,,,)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习题 10.51.(1)可达性矩阵上元素全为12.(2)弱连通;(3)2,3,3,33.001001100010101001000011010101,,000010101110101010000010011101100001000110101A M P --===--- 231a =代表有一边以2v 为起点,3v 为终点;231b =-代表2v 为3l 的终点;231c =代表2v 至3v 可达习题 10.61.C2.(c )为欧拉图,(c )(d )可一笔画3.(a )有欧拉闭迹(b )有欧拉迹4.n K 当n 为奇数时为欧拉图,n K 为哈密顿图5.(c )(d )为哈密顿图,其余全不是,除(b )外均有哈密顿路6.不是欧拉图,但有欧拉迹,是哈密顿图习题 10.72.95.弦:(1,2),(1,5),(4,5),(3,4),(1,3),(2,5);基本回路(1,2,4,1),(1,4,2,3,5,1),(4,5,3,2,4),(3,4,2,3),(1,3,2,4,1),(2,5,3,2) 8.22,1,1n n n ---9.C 10. G 连通;m+1-n复习题101.(2) 结点v 1, v 2, v 4是与v 3邻接,v 3关联的边为e 1, e 2, e 3。
(3) 边e 2, e 3, e 4均与边e 3邻接;与边e 1关联的结点为v 2, v 3。
(4) 结点v 6是孤立点;e 5是孤立边。
(5) deg(v 1)=3,deg(v 2)=2,deg(v 3)=3,deg(v 4)=2,deg(v 5)=2,deg(v 6)=0,deg(v 7)=1,deg(v 8)=1,(6)不是2.(1) 17;(2) 83.A4.(1)强连通(2)6,9,13,20(3)0 1 0 00 1 0 0 0 01 0 1 0 1 0 0 1 0 0,1 0 0 10 0 1 0 1 00 0 1 00 0 0 0 0A M==1 1 1 11 1 1 1,1 1 1 11 1 1 1 1P=5.(1)b是,a c d不是(2)a b c是,d不是6.(1)(2)2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