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计算题试卷

四年级计算题试卷
四年级计算题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计算比赛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

27+63= 58+35= 656-22= 56-28=

25×12= 668-21= 638+562= 392-90=

25×10= 12×2003= 62÷2= 1200÷100= 9025×100= 900-23-7= 4×31×25= 28×0÷54= 65+37×0= 55+281+45= 25×4÷25×4= 49×10+10=

二、竖式计算并验算:

1265×35= 51834-÷16=

三、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89×99+89 263+58+737+42 52×15-5×52 55×102 258-16+342 125×64 45×25+75×45 235-28-72 5865-(32+865) 99×125×8 3200÷25÷4 250÷8×4

80+(146-46×3) 2082-(52+203×10) 32×15+(326+809)

四、列综合算式并填空。

265 +335 520-40 36 + 84

15×( ) ( ) ÷( )

( ) ( )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五、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8157-(103+157+597) 563+88+437+12 36×19-9×36 55×101 33×13-99 87×52+87×48 681-44+519 125×24

65+320÷(20-15) 860-(48+12)×12 (750+240)÷3×100

25×(40+4) 2456-(82+456) 88×99+88 205-63-37

(270-30×9)÷55 36×19-19×26 25×45+75×45 38×101

六、脱式计算

32×3-150÷6 150+28×2×5 950+560÷14×28

(70+80)÷(68-18)(16×40+10)÷65

15+18×4÷18×4 210×[520÷(240-227)]

672-672÷12×7 987÷(345-298)×65 340-240÷20×5 30×(320-170)÷90

630×[840÷(240-212)] 408÷[512-(178+283)]

864÷[(27-23)×12] (105×12-635)÷25

七、简便计算

152+127+148+73 125×7×8 25×(100+4)

3425-195-105 28×65+28×35 58×99

35×128-35×28 65+35-65+35 998+3+99+9

125×(8+80 ) 8×(125+9)(20+4)×25 32 ×(200+3) (100+2)×99 102×(100-1)

99×(100+1) 8 ×(125+7) (30+25) ×4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 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试分析:(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 (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 % 3.33V %7.44V /8 .1x /5.1x ====乙甲乙甲人)(件人)(件9.在 计算平均数里,从每个标志变量中减去75个单位,然后将每个差数 缩小10倍,利用这个变形后的标志变量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各个变量的权数扩大7倍,结果这个平均数等于0.4个单位。试计算这个平均标志变量的实际平均数,并说明理由。79 10.某地区1998~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

(完整版)四年级口算题大全100道

寒假作业(数学) 口算 60×8= 24×30= 96÷6= 70×12=540÷6= 18×50= 420÷70=39×41≈ 695×71≈6294÷71≈479÷81≈ 60×8= 24×30=96÷6= 70×12= 52+48= 1000-700= 450-450= 35+17= 230+40= 425+575= 900-200= 420÷7= 990-90= 170-20= 25×40= 880+20= 56÷8= 63+37= 3000÷6= 200÷4= 910-600= 170×20= 112×8= 120+360= 630+350= 630-20= 280÷7= 1600÷8= 190+110= 350×4= 4000÷5= 307+622= 800×8= 210×40= 440-40= 360-300= 31×90= 810÷9= 354+645= 9000-8000 = 100×7= 700+300= 450+350= 5400÷6= 2500÷50= 720+800=

740-200= 630-230= 720+80= 480-400= 6300÷9= 240×4= 560-50= 70×70 = 36×20 = 130+250= 910+210= 2400÷4= 750÷5= 125×8 = 12×50= 72×60= 250×40= 73×20= 75×40 81×50= 15×4= 43×200= 75×500= 600×50= 70×40= 92×50= 30×14= 72×60= 250×40= 73×20= 75×40 81×50= 15×4= 43×200= 75×500= 600×50= 70×40= 92×50= 30×14= 450÷50= 650÷50= 1500÷25= 320÷20= 930÷30= 560÷80= 84÷42= 520÷13= 600÷40= 880÷20= 91÷13= 340÷17= 910÷70= 7500÷5= 260÷13= 420÷30= 2500÷25= 2300÷20= 780÷30= 4200÷50= 780÷30= 4400÷50= 6400÷32= 4700÷20= 870÷30= 1300÷50= 640÷20= 350÷50= 2700÷50= 700÷20=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

计算分析题解答参考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计划产量=733/(198/0.9+315/1.05+220/1.1) =101.81% 平均单位产量成本 X=∑xf/∑f=(15*198+10*315+8*220)/733 =10.75(元/件) 1.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该企业98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x=∑xf/∑f=(25*1500+28*1020+32*980)/3500 =27.83(元/件) 该企业99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xf /∑(m/x)=101060/(24500/25+28560/28+48000/32) =28.87(元/件) 年某月甲、乙两市场三种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1.3.1999 解:三种商品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xf/∑f=(105*700+120*900+137*1100)/2700 =123.04(元/件) 三种商品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 =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 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中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X 甲=22件 σ甲=3.5件 ∴V 甲=σ甲/ X 甲=3.5/22=15.91% 列表计算乙组的数据资料如下: ∵x 乙=∑xf/∑f=(11*10+14*20+17*30+20*40)/100 =17(件) σ乙= √[∑(x-x)2 f]/∑f =√900/100 =3(件) ∴V 乙=σ乙/ x 乙=3/17=17.65% 由于V 甲<V 乙,故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甲=998斤 σ甲=162.7斤 ∴V 甲=σ甲/ x 甲=162.7/998=16.30% 列表计算乙品种的数据资料如下: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大全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大全 「、计算。(30分) 1 口算(10分) 1 2 4.3+1.07= 12-74 = 2£0.1 = 9 X 2.7= 8 6 1 1 4 〒= 0.125X 32 = 7 £3= 21 + 4 = 80%< 30%= 6.3 X 10%= 5 7 46 -17 -1.25= 5 6: 3 X 矿 1 1 1 6 ■^― ? — 8 £2 = (2.4+1 5 ) £ 6= 0.25 X 8= 1 -5 £1.2= 1 1 2 2 1 3 1 5 1 + 1+ -= — X 2.7= — +- ?— +二= 5 * — 2 2 9 3 4 4 4 3 2、 脱式计算(12分) 16 2 1 15 3 1 2 4 5 X [ (1 3 + 5 )X 7 ] [3 -0 £ -(1 +也) ]X 4 1 4 3.68 X [1 £(2祜 -2.09 )] [2 -(11.9- 8.4 X 4)] £1.3 6 3 5 5 5 X 8 + 8 宁 6 20 .01X83+ 「族20。.1 3、列式计算(8分) 3 3 (1) . 一个数的4是2.5,这个数的3是多少? (2) . —个数加上它的508等于7.5,这个数的80混多少? 四、简算题(6分) 1 吃.5+ 2.5 0.4 五、列式计算。(6分) 1、(0.4 X 0.8) X (2.5 X 12.5) 2 0.52x2 —+ 7—^0,52 9 9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1 3 3- 13 = 4 X — 0.8 £.01 = 1 3 1 1勻9 = 0.6 £ = 4— 1 £3 — 8X 3 1 1 (0.25+ 4 + 2 ) X = 0.1 X .1 + 0.1 £.1 = 2、求未知数X 。(8分) 12 4 1 5 x + 5X =亦 2.1x + 7.9x = 0.29 0.25 1.25 x = 3 12 : 7 = x : 0.3 3、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18分) [3.2 X — 8 )+ 3;]专 43 97 >99 3.75 殆 + 1.6 £ 2 3 32 —13

【名师推荐】六年级计算题集锦

1 六年级计算题集锦 一、计算。(30分) 1、口算(10分) 4.3+1.07=12―714 =2÷0.1=29 ×2.7= 4÷811 =0.125×32=67 ÷3=213 +14 = 80%×30%=6.3×10%=456 ―178 ―1.25=56 ×310 = 18 ÷12 =(2.4+115 )÷6=0.25×8=1-65 ÷1.2= 1+12 ×1+12 =29 ×2.7=23 +14 ÷34 +14 =5÷53 = 2、 脱式计算(12分) 165 ×[(123 +15 )×157 ][34 -0÷(17 +213 )]×43 3.68×[1÷(2110 –2.09)][2–(11.9-8.4×43 )]÷1.3 65 ×38 +58 ÷56 20.01×83+1.7×200.1 3、列式计算(8分) (1).一个数的34 是2.5,这个数的35 是多少? (2).一个数加上它的50%等于7.5,这个数的80%是多少? 四、简算题(6分) 1、(0.4×0.8)×(2.5×12.5) 2、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3-113 =34 ×1.6=0.8÷0.01=(0.25+14 +12 )×8= 1÷119 =0.6÷35 =4-1÷3-8×13 =0.1×0.1+0.1÷0.1= 2、求未知数R 。(8分) 115 R +25 R =415 0.25 x =1.253 2.1R +7.9R =0.2912∶7=R ∶0.3 3、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18分) [3.2×(1-58 )+335 ]×2112 137 +2415 +447 +3215 4397 ×993.75×425 +1.6×334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500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500+道(修正版) 336×25 112×52 335×24 125×65 36×125 116×58 256×81 331×25 125×34 336×25 215×34 205×32 31×206 37×481 91×214 325×68 336×21 245×31 31×206 21×126 302×12 135×24 325×41 12×321 21×114 17×184 31×208 51×214 61×135 24×158 33×264 16×109 33×204 25×118 302×15 302×54 210×21 119×24 325×29 66×125 180÷30 720÷30 360÷30 920÷40 780÷60 432÷24 625÷23 837÷43 850÷17 780÷26 960÷40 544÷17 898÷28 420÷30 780÷20 690÷30 750÷50 840÷60 520÷40 920÷23 840÷24 704÷44 480÷32 672÷21 754÷58 897÷39 624÷26 576÷18 173÷17 3.77×1.8 5.22×0.3 9.99×0.02 4.67×0.9 5×2.44 1.666×6.1 5.6×6.5 4.88× 2.9 5.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59×0.2 4.268×1.7 57×5.7 9.46×2.85 17.8×6.4 1.5×4.9 117÷36 91÷65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1、某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如下: 单位:(件) 试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37360 13320 == = ∑∑f Xf X (件) 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44360 15840 == = ∑∑ f Xf X (件)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7件。其原因是不同组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2、某纺织厂生产某种棉布,经测定两年中各级产品的产量资料如下: 解: 2009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250 10 3 40 2 200 1? + ? + ? =1.24(级) 2010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300 6 3 24 2 270 1? + ? + ? =1.12(级) 可见该厂棉布产品质量2010年比2009年有所提高,其平均等级由1.24级上升为1.12级。质量提高的原因是棉布一级品由80%上升为90%,同时二级品和三级品分别由16%及4%下降为8%及2%。

试比较和分析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为什么? 解: 甲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0×10%+1.1×20%+1.2×70%=1.16(元) 乙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2×30%+1.1×30%+1.0×40%=1.09(元) 可见甲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较高,其原因是甲企业生产的3批产品中,单位成本较高(1.2元)的产品数量占70%,而乙企业只占30%。

小学数学计算题集锦

一、列竖式计算 0.35×8.4= 2.05×0.23= 4.6×9.88= 9.05×0.38= 27.6×0.45 17.04×0.26 8.35× 3.5 5.08×0.25 4.3×28 0.08×125 24×0.5 25×0.125 4.87×100 28×1.5 3.105×18 63.08×25 3.8×5 11.4×19 0.396÷1.2= 0.756÷0.36= 16.9÷0.13 1.55÷3.9 18÷24=43.68÷26= 25.3÷0.88= 0.1575÷3.15=0.612÷1.8=24÷96=8.64÷8 = 二、脱式计算 28-(3.4+1.25×2.4) (31.8+3.2×4)÷5 31.5×4÷(6+3) 0.64×25×7.8+2.2 194-64.8÷1.8×0.9 36.72÷4.25×9.9 (4121+2389)÷7 671×15-974 3.416÷(0.016×35)19.4×6.1×2.3 5.67×0.2-0.62 18.1×0.92+3.93 0.4×0.7×0.25 4.07×0.86+12.5 25×125×40×8 147×8+8×53 0.9+1.08+0.92+0.1 125×(33-1) 37.4-(8.6+7.24-6.6) 5.4÷1.8+240×1.5 61-(1.25+2.5×0.7) 2.73 +0.89 +1.27 4.37 +0.28 +1.63 + 5.72 13.4-(3.4+5.2) 7.3 ÷4 +2.7 × 0.25 3.75 × 0.5 -2.75 ÷ 2 5.26 × 0.125 +2.74 ÷ 8 9.5 ÷(1.9 × 8) 12.8 ÷(0.4 × 1.6)(7.7 +1.54)÷ 0.7 (11.7 +9.9)÷ 0.9 47.8-7.45+2.55 13.7×0.25-3.7÷4 (7.7+1.4)÷0.7 18 ÷(2+9)172.1×4.3+5.7×2.1 23÷(50-12.5) ÷2.5 25.6÷110×47+639 3.5×2.7-52.2/18 42×(25+4)×4 6.8×0.75÷0.5 403÷13×27 3.75÷0.125–2.754 1.5×4.2-0.75÷0.25 40.5 ÷0.81 ×0.18 4.8 ×(15 ÷2.4) 0.25×80-0.45÷0.9 4.85 + 0.35 ÷ 1.4 0.87×3.16+4.64 81.2-11÷7-×3= 2.8×0.5+1.58 3.6×9.85-5.46 8.05×3.4+7.6 2.7×5.4×3.9 6.58×4.5×0.9 64-2.64×0.5 (2.275 +0. 625)×0.28 3.94+34.3×0.2 1.2×(9.6÷2.4)÷4.8 8.9×1.1×4.7 三、简便计算 2.5×7.1×4 16.12×99+16.12 5.2×0.9+0.9 7.28×99+7.28 4.3×50×0.2 26×1 5.7+15.7×24 4.8-4.8×0.5 (1.25-0.125)×8 4.8×100.1 5 6.5×99+56.5 7.09×10.8-0.8×7.09 8.7 ×17.4 - 8.7 ×7.4 12.5×0.4×2.5×8 9.5×101 6.81+6.81×99 0.25×185×40 4.4×0.8-3.4×0.8 2.37×6.3+2.37×3.7 2.5×1.25×0.32 3.8×10.1 7.69×101 3.8×10.1 0. 25×39+0.25 0.125×72 46×0.33+54×0.33 6.81+6.81×99 0.25×185×40 9.5×99 12.5×8.8 15.75+3.59-0.59+14.25 66.86-8.66-1.34 0.25×16.2×4 (1.25-0.125)×8 3.6×102 3.72×3.5+6.28×3.5 36.8-3.9-6.1 15.6×13.1-15.6×2.1-15.6 4.8×7.8+78×0.52 32+4.9-0.9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3.9-4.1+6.1-5.9 4.2×99+4.2 1.25×2.5×32 3.65×10.1 15.2÷0.25÷4 0.89×100.1 146.5-(23+46.5) 3.83× 4.56+3.83× 5.44 4.36×12.5×8 9.7×99+9.7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两位数乘三位数 200题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两位数乘三位数 200题 43×441=616×18=94×493=98×872=10×198=179×17=62×709=14×604=43×856=972×70=865×59=34×146=41×412=74×208=69×253=641×64=19×102=17×792=110×25=863×93=645×92=424×88=822×10=94×571=524×25=226×13=20×732=47×566=70×659=45×933=537×91=74×765=412×27=866×88=827×72=674×59=99×880=82×179=51×231=56×203=82×936=25×873=

11×768=54×189=851×82=768×13=659×66=55×220=69×232=753×47=45×368=951×41=38×639=55×232=28×564=89×905=467×22=83×901=898×66=94×544=782×49=171×53=87×939=91×255=267×69=11×565=78×353=21×295=889×22=22×490=574×42=34×845=840×89=581×25=19×901=968×84=566×15=707×29=61×721=69×200=20×984=56×316=417×93=90×898=29×877=43×873=

123×41=16×558=461×44=379×20=949×61=255×99=447×17=814×42=141×26=19×719=191×81=974×49=815×65=47×312=535×33=11×911=36×319=86×686=96×136=173×45=25×366=480×69=53×337=37×121=903×29=55×313=761×18=273×27=501×17=29×838=492×99=92×604=538×27=787×50=69×796=22×755=499×96=494×33=376×86=14×947=56×957=169×72=502×31=481×96=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大全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一) 姓名: 一、计算。 1、口算(10分) 4.3+1.07= 12―714 = 2÷0.1= 2 9 ×2.7= 4 ÷811 = 0.125×32 = 67 ÷3= 213 + 1 4 = 80%×30%= 6.3×10%= 456 ―178 ―1.25= 56 ×310 = 18 ÷12 = (2.4+1 15 ) ÷6= 0.25 ×8= 1 - 6 5 ÷1.2= 1 + 12 ×1+ 12 = 29 × 2.7= 23 +14 ÷34 +14 = 5 ÷5 3 = 2、 递等式计算 165 × [ (1 23 + 15 ) × 157 ] [ 34 - 0 ÷ ( 17 + 213 )] ×43 3.68 ×[1 ÷(2110 – 2.09 )] [2 – (11.9- 8.4×4 3 ) ] ÷1.3 65 ×38 + 58 ÷ 5 6 20 .01×83+ 1.7×200.1 3、列式计算 (1). 一个数的34 是2.5,这个数的3 5 是多少? (2).一个数加上它的50%等于7.5,这个数的80%是多少? 四、 简算题 1、(0.4×0.8)×(2.5×12.5) 2、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二) 姓名: 1、直接写出得数。 3-113 = 34 ×1.6= 0.8÷0.01= (0.25+14 +1 2 )×8= 1÷119 = 0.6÷35 = 4-1÷3-8×1 3 = 0.1×0.1+0.1÷0.1= 2、求未知数x 。 115 x +25 x = 415 X ×(1+41 )= 25 2.1x +7.9x =0.29 25 12 X = 15×53 3、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 [3.2×(1-58 )+335 ]×2112 137 +2415 +447 +32 15 4397 ×99 3.75×425 +1.6×33 4 1÷2.5+2.5×0.4 325 -134 -1 4 五、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80%是6.4厘米,比它多1 4 的数是多少?

PMP计算题集锦

沟通渠道 n*(n-1)/2 典型案例: 1、在识别五名干系人的干系人分析之后,项目经理现在需要确定项目沟通的复杂性,潜在 沟通渠道有多少? 5*4/2=10 5名干系人包括PM 2、你是负责管理一个项目,你有12个项目团队成员,项目经理确定有多少个沟通渠道? 13*(13-1)/2=78 PM手下有12个项目团队成员,未包含PM,项目干系人为12+1=13人 3、项目经理计算沟通渠道,有6个团队成员,发现还应该包括11个干系人,那么项目经 理计算的沟通渠道一共有多少条? 17*(17-1)/2=136 根据题干得知,除了6名团队成员,还有11名干系人,PM包含在其中,故该项目干系人为6+11=17 4、项目团队由12名成员组成,那么该项目团队由多少个沟通渠道? 12*(12-1)/2=66 项目团队由12名成员组成,包含PM 三点估算 (默认) 贝塔分布=To+4?Tm+Tp 6 标准差 标准差=Tp?To 6 典型案例:

1、项目经理进行活动成本估算,预期的估算是10000美元,最可能的是9000美元,最乐观的估算是5000美元,问基于贝塔分布的三点估算时最悲观的估算是多少? 10000=(5000+4*9000+To)/6 Tp=19000 EVM挣值公式 典型:当前CPI以后还会继续;非典型:当前CPI不在延续,一切回归原计划 基本公式: BAC(总计划价值)= 总数量*计划单价 PV(计划价值)=计划完成数量*计划单价 EV(挣值)=实际完成数量*计划单价 AC(实际成本)=实际花费 CV(成本偏差)= EV - AC (挣值- 实际成本) SV(进度偏差)= EV – PV (挣值- 计划价值) CPI(成本绩效指数)= EV/AC(挣值/实际成本) SPI(进度绩效指数)= EV/PV(挣值/计划价值) 预测公式(典型): EAC(完工估算)= BAC/CPI =总计划价值/成本绩效指数 ETC(完工尚需估算)= BAC/CPI =总计划价值/成本绩效指数 VAC(完工偏差)= BAC – EAC =总价值-完工估算 完工尚需估算(典型): TCPI(维持现状)=(BAC-EV)/(EAC-AC)=(总计划价值-挣值)/(完工估算-实际成本)TCPI(预算不变)=(BAC-EV)/(BAC-AC)=(总计划价值-挣值)/(总计划价值-实际成本)ETC(综合影响)=(BAC-EV)/(CPI*SPI)=(总计划价值-挣值)/(成本绩效指数*进度绩效指数) 非典型公式: EAC(完工估算)=AC+(BAC-EV)=实际成本+(总计划价值-挣值) ETC(完工尚需估算)= B AC-EV=总计划价值-挣值 VAC(完工偏差)=BAC-EAC=总价值-完工估算 TCPI (完工尚需估算)=(BAC-EV)/(EAC-AC)=1 TCPI恢复为1,回到原计划规划 典型案例: 4周种200棵树,计划每周50棵,每棵成本200元。目前是第二周周末。从开始到第一周,按计划进行,花费成本与预算一致。 从第二周开始到现在,只种了30棵,每棵实际花费500元。 PV=(50+50)*200=20000 EV=(50+30)*200=16000 AC=50*200+30*500=25000

小学四年级口算题大全

640÷80= 15×5= 23×3= 12×2×5= 480÷80= 16×5= 27×3= 90÷15= 48÷4= 640÷16= 39÷3= 24×20= 32×3= 48÷16= 12×8= 27×3= 56÷14= 24÷8= 14×2= 83-45= 560÷80= 96÷24= 40÷20= 40×30= 37+26= 76-39= 605+59= 30×23= 12×8= 27+32= 48+27= 4500×20= 73+15 = 120×600 = 200×360= 6800×400= 280+270= 4×2500= 6000÷40= 5×1280= 310-70= 400×14= 470+180= 1000÷25= 160×600= 20×420= 290×300= 8100÷300= 7600÷200= 7600÷400= 680+270= 980÷14=

4200÷30= 6×1300= 1300×50= 200×48= 930-660= 530+280= 9200÷400= 840÷21= 180×500= 8000÷500 = 1900÷20= 200×160= 8700÷300= 300×330= 3×1400= 7000÷14= 600÷12= 9600÷80= 140×300= 8800÷40= 9600÷800= 750-290= 5×490= 760×20= 7500÷500= 370×200= 650÷13= 8600-4200= 240×4= 640÷80= 15×10= 12×11= 160×30= 220×40= 104×5= 4500÷50= 120×2= 90÷30= 270÷30= 270×30= 84÷21= 76÷9= 66÷7= 100-54= 123+15= 360÷4= 55÷5= 32×6= 7000÷70= 200÷40= 180÷30= 240÷40= 35×2=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学习资料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 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 下: 率。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 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易错计算题集锦

小学六年级易错计算题集锦 1.庆祝“六一“节,学校扎了红花180朵,黄花234朵,白花360朵,把这些花扎成三色的花束,所有的花束里的红花朵数相同,黄花朵数相同,百花朵数相同,至多扎几束花正好把花用完?每束中的红花,黄花,白花各几朵? 2.从运动场一端到另一端全长96米,每隔4米插一面红旗,现在要改成每隔6米插一面红旗,问有多少面红旗不必拔去? 3.师徒两人做零件,师傅每小时做36个,徒弟每小时做28个。徒弟做8小时后,师傅才开始和徒弟一起做。师傅做多少小时后与徒弟做的零件一样多? 4.某路桥公司承担张营村公路加宽硬化工程,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15天,乙工程队单独做需要10天。甲,乙两队合作5天后,因连续大雨,另一条道路被冲毁,公司需要抽调一个工程队参加抢修会战。你认为应抽那个工程队?说出理由。留下的工程队还需要几天才能吧这项工程做完 5. 机械厂要生产一批零件,厂长把生产任务交给甲车间。甲车同主任说:“我们二十天刚好可以完成任务。”甲车间生产了5天后厂长接到客户的电话,要求7天后提货,厂长尽可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于是把剩下的生产任务交给乙车间。乙车间主任说:“这些任务我们可能在7天内完成,需要12天才能完成。厂长说:”那你们与甲车间共同来完成这些任务。”甲乙两车间能不能在7天内完成剩下的生产任务? 6,。一本故事书有320页,第一天看了3/8第二天看了1/5,第三天应从第几页看? 7.有25吨大米,第一天卖出1/4吨,第二天卖出余下的1/4,第两天共出多少吨? 8. 要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10分之3千米,第二天修5分之2千米,第三天修的恰好是前两天的6分之5,三天一共修多少千米?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计算题集锦

1、用40牛顿的力把一个重力为0.2牛顿的图钉按入竖直的墙壁,已知图钉帽面 积是1厘米2,图钉尖的面积是0.05毫米2,求图钉帽和墙壁受到的压强各是2、多少? 2、在质量为5Kg的容器内装有35Kg的水,如右图所示,水面到水底的深度为 1.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2m2,求:(1)容器底面所受到的压强和压力; (2)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3、某中学初2011级6班部分学生去游玩岳池翠湖,坐上游船后人和船的总质量为8000kg,游船与他们要去的农家乐的距离是3km,到达目的地游船共用了10min。回答下面问题: (1)游船底部距水面的深度为1.2m,求该处受到水的压强。 (2)游船静止在水中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大? 4、一个质量为0.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求:(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对地面的压强. (3)若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后松手,通过计算判断该物块的浮沉情况.

5、小宇同学质量为60 kg,双手倒立在地面上,每只手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0cm2。求:(1)小宇的重力。(2)小宇双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6、如图9,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 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g取10N/kg) 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7、如图10.1-10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多大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 了多少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算题集锦

1. 135×5 2.108×6 3.8×312 令狐采学 4. 7×210 5. 138×9 6. 336÷21 7. 858÷39 8. 918÷27 9. 888÷37 10. 645÷32 1. 82×403 2. 126×89 3. 203×32 4. 312×25 5. 437×28 6. 432÷46 7. 966÷23 8. 731÷79 9. 980÷28 10. 828÷36 1. 123×6 2. 123×56 3. 812×25 4. 372×7 5. 56×11 6. 325÷12 7. 157÷25 8. 673÷12 9.441÷21 10. 936÷6 1. 608×22 2. 872×12 3. 545×44 4. 378×45 5. 25×16 6.

425÷25 7. 993÷11 8. 1363÷47 9. 361÷19 10. 1598÷9.4 1.568×9 2. 307×46 3. 54×312 4. 47×210 5. 203×7 6. 338×6 7. 294÷29 8. 689÷34 9. 618÷88 10 、372÷45 1. 17×26 2. 328÷42 3. 395÷56 4. 765÷74 5. 234×46 6. 613×48 7. 320×25 8. 444÷76 9. 4321÷48 10. 350÷34 1. 930÷32 2. 864÷36 3. 694÷17 4. 5981÷26 5. 609÷87 6. 9100÷240 7. 5070÷39 8. 7936÷26 9. 450÷25 10. 289÷44 1. 32000÷700 2. 32×246 3. 672÷42 4. 104÷24 5. 171÷38 6. 84÷56

统计学计算习题

第四章 六、计算题 月工资(元) 甲单位人数(人) 乙单位人数比重(%) 400以下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4 25 84 126 28 2 8 30 42 18 合 计 267 100 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1、(1) 430025500267 x f x f ?+?+ == = ∑∑甲工资总额 总人数 3002%5008%7003%f x x f =? =?+?+?+ ∑∑乙 (2) 计算变异系数比较 ()2 x x f f σ-=∑∑甲甲 甲甲 () 2 x x f f σ-∑∑乙乙 乙乙 V x σσ= 甲 甲 甲 V x σσ= 乙乙乙 根据V σ甲 、V σ乙 大小判断,数值越大,代表性越小。 甲品种 乙品种 田块面积(亩) 产量(公斤) 田块面积(亩) 产量(公斤) 1.2 0.8 1.5 1.3 600 405 725 700 1.0 1.3 0.7 1.5 500 675 375 700 4.8 2430 4.5 2250 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研究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确定那一个品种具有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2、(1) 收获率(平均亩产) 2430 528.254.8 x = ==甲总产量总面积 2250 5004.5 x = =乙 (2) 稳定性推广价值(求变异指标) 2 2 2 2 600405725700506 1.25060.8506 1.5506 1.31.20.8 1.5 1.34.8 σ???????? -?+-?+-?+-? ? ? ? ?? ???????=甲

2 2 2 2 500675375700500 1.0500 1.35000.7500 1.51.0 1.30.7 1.54.5 σ???????? -?+-?+-?+-? ? ? ? ?? ???????=乙 求V σ甲 、V σ乙 ,据此判断。 8.某地20个商店,1994年第四季度的统计资料如下表4-6。 表4-6 按商品销售计划完成情 况分组(%) 商店 数目 实际商品销售额 (万元) 流通费用率 (%)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3 4 8 5 45.9 68.4 34.4 94.3 14.8 13.2 12.0 11.0 试计算 (1)该地20个商店平均完成销售计划指标 (2)该地20个商店总的流通费用率 (提示: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实际销售额) 8、(1) () 101%1 % f f x = = =?∑∑ 20实际销售额计划销售额 实际销售额 计划完成 (2) 据提示计算:2012.7%x = 品 种 价格 (元/公斤) 销售额(万元) 甲市场 乙市场 甲 乙 丙 0.30 0.32 0.36 75.0 40.0 45.0 37.5 80.0 45.0 13、提示:= 销售额 平均价格销售量 企业序号 计划产量(件) 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一级品率 (%) 1 2 3 4 5 350 500 450 400 470 102 105 110 97 100 98 96 90 85 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