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第1章习题解答.docx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0 -1
2
4 t(s)
(c)
解:为求 i(t),先由图(a)列出 u(t)的函数关系为:
u (t ) = 0.5t (V ) u (t ) = −0.5t + 2( V)
U2 = I 2R R
工作电流: I < 工作电压: A ; 10000 R
PR = 0.25 × 10000 = 50V
求题图 1-1(a)、(b)电路得 Uab。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一参考解答
第2页
6V I 2Ω 4Ω b c 4V (a) 2Ω a
为什么电容器两极板得到的电量恰好相等?如果两极板大小不同, 这个结论正确
答:在给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回路中形成电流,电流是电荷的定向流动,且回路中 的电流是相等的。如充电时,流入极板一极的电荷多少,必然从另一极流出多少电荷,所以 两极板的电荷量相等、极性相反。既是两极板大小不同,结论也是相同的。 1-18 电压如题图 1-7(a)所示,施加于电容 C 如题图 1-7(b)所示,试求 i(t),并绘出波形 图。
I
1Ω 2Ω 3V a
c 8V 5Ω b (b)
题图 1-1 习题 1-8 电路图
解: (1)图(a),由 a 到 b 的电压降 Uab=Uac+Ucb,假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沿 a—电池 —c—a 回路逆时针方向绕行一周,电压方程式为: -6+4I+2I=0 即得:I=1A 则 Uac=2(-I)=-2V (或者 Uac=-6+4I=-2V) 对于 cb 支路:因为构不成回路,所以电流为零。故:Ucb=4V # 所以:Uab=Uac+Ucb=-2+4=2V# (2)图(b),由 a 到 b 的电压降 Uab=Uac+Ucb,假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与(a)同理 在回路中列出电压方程为: -3+1I+2I=0 即得:I=1A 则 Uac=1(-I)=-1V (或者 Uac=-3+2I=-1V) 对于 cb 支路:因为构不成回路,所以电流为零。故:Ucb=8V 所以:Uab=Uac+Ucb=-1+8=7V # 1-9 电路如题图 1-2 所示,求 (1)列出电路得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方程; I 12V 1Ω (2)求出电流 2Ω 10V 2Ω (3)求 Uab 及 Ucd a b 解: (1)假设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对于 db c d 4Ω 支路,因为不构成回路,支路电流等于零,Udb=10V 2Ω 2Ω 由 a 点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周的 KVL 电压方程 8V 1Ω 式为:2I+12+1I+2I+2I+1I-8+2I=0 得:10I+4=0 # 题图 1-2 习题 1-9 电路图 (2)求电流。由上面得回路电压方程式得:
第1章习题解答(DOC)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1.1 在题1.1图中,各元件电压为 U 1=-5V ,U 2=2V ,U 3=U 4=-3V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解:元件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P =UI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P=-UI 。
P >0时元件吸收功率是负载,P <0时,元件释放功率,是电源。
本题中元件1、2、4上电流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3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U 1×I 1= -(-5)×3=15W ; P 2=-U 2×I 1=-2×3=-6W ;P 3=U 3×I 3=-3×(-1)=3W ; P 4=-U 4×I 4=-(-3)×(-4)=-12W 。
元件2、4是电源,元件1、3是负载。
1.2 在题1.2图所示的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V e e 3(3t t C u ---= 求i 、u R 和u L 。
解:电容上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33d 1d3e e e e A d 3d t t t t C u i Ct t--=-=-⨯-=- 电阻、电感上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34e e V t t R u Ri --==- ()()33d d1e e e 3e V d d t t t t L i u Lt t----==⨯-=-+1.3 在题1.3图中,已知I =2A ,求U ab 和P ab 。
解:U ab =IR +2-4=2×4+2-4=6V 电流I 与U ab 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ab =U ab I =6×2=12W1.4 在题1.4图中,已知 I S =2A ,U S =4V ,求流过恒压源的电流I 、恒流源上的电压U 及它们的功率,验证电路的功率平衡。
+U 4-题1.1图ba题1.3图+u L -题1.2图解:I =I S =2A , U =IR +U S =2×1+4=6V P I =I 2R =22×1=4W ,U S 与I 为关联参考方向,电压源功率:P U =IU S =2×4=8W , U 与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功率: P I =-I S U =-2×6=-12W ,验算:P U +P I +P R =8-12+4=01.5 求题1.5图中的R 和U ab 、U ac 。
电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1]
![电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96ec5a0b307e87100f69630.png)
电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专科教材)[1](总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第1章 章后习题解析一只“100Ω、100 W ”的电阻与120 V 电源相串联,至少要串入多大的电阻 R 才能使该电阻正常工作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又为多少解: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100100'===R P I A 所以应有 1120100=+R ,由此可解得:Ω=-=201001120R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为 P =12×20=20W图(a )、(b )电路中,若让I =,R = 图(c )、(d )电路中,若让U =,R = 解:(a)图电路中,3Ω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为 I ˊ=2-=R 与3Ω电阻相并联,端电压相同且为 U =×3= 所以 R =÷=7Ω(b)图电路中,3Ω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为 I ˊ=3÷3=1A R 与3Ω电阻相并联,端电压相同,因此 R =3÷=5Ω (c)图电路中,R 与3Ω电阻相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因此R =÷2=Ω(d)图电路中,3Ω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 ˊ=3-= R 与3Ω电阻相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且为 I =÷3= 所以 R =÷=Ω两个额定值分别是“110V ,40W ”“110V ,100W ”的灯泡,能否串联后接到220V 的电源上使用如果两只灯泡的额定功率相同时又如何解:两个额定电压值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灯泡,其灯丝电阻是不同的,“110V ,40W ”灯泡的灯丝电阻为: Ω===5.302401102240P U R ;“110V ,100W ”灯泡的灯丝电阻为:Ω===12110011022100P U R ,若串联后接在220V 的电源上时,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同,且为:52.01215.302220≈+=I A ,因此40W 灯泡两端实际所加电压为:3.1575.30252.040=⨯=U V ,显然这个电压超过了灯泡的额定值,而100 W 灯泡两端实际所加电压为:U 100=×121=,其实际电压低于额定值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这两个功率不相等的灯泡是不能串联后接到220V 电源上使用的。
电路基础第1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1-1 题1-1图所示电路,求各段电路的电压U ab 及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元件是消耗功率还是对外提供功率解 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及题给条件,得(a )U ab =6V, P =6×2= 12W 消耗功率(b )U ab =-8V ,P =1×(-8)=-8W 提供功率(c )U ab =-10V, P =-(-8)⨯(-10)=-80W 提供功率(d )U ab =-8V, P =-(-2)⨯(-8)=-16W 提供功率(e )U ab =-(-6)=6V, P =-(-1)⨯(-6)=-6W提供功率(f )U ab =-16V, P =(-2)⨯16=-32W 提供功率1-2 在题1-2图所示各元件中,已知:元件A吸收66W 功率,元件B 发出25W 功率;元件C 吸收负68W 功率,求i A 、u B 和i C 。
解 根据题意,对元件A ,有P A =6i A =66, i A ==11A对元件B ,有P B =-5u B =-25, u B ==5V对元件C ,有P C =-4i C =-68, i C ==17A1-3 题1-3图所示电路中,5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2A ,I 2=3A ,I 3=5A ,U 1=70V ,U 2=-45V ,U 3=30V ,U 4=-40V ,U 5=-15V 。
(1)试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2)判断那些元件是电源;那些元件是负载(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验证功率平衡(a) (b) (d) (e)(f) a 6V b a -8V b a -10V b (c) a -8V b a 16V b a -6V b 题1-1图 题1-2图 6V B -4V题1-3图U解(1)图中虚线箭头为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
、(2)按实际方向判断元件的状态:U 、I 关联者为负载,U 、I 非关联者为电源。
电路第1章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1-1 说明题1-1图(a )、(b )中: (1)u 、i 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2)ui 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 )中0u >、0i <,图(b )中0u >,0i >,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解(1)图(a )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图(b )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
(2)图(a )中由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所以ui 乘积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
图(b )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所以ui 乘积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3)图(a )中0u >、0i <,所以0ui <。
而图(a )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关联的,ui 乘积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吸收的功率为负,所以元件实际是发出功率;图(b )中0u >,0i >,所以0ui >。
而图(b )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ui 乘积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发出的功率为正,所以元件实际是发出功率。
1-3 求解电路以后,校核所得结果的方法之一是核对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一部分元件发出的总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
试校核题1-3图中电路所得解答是否正确。
解:由图可知元件A 的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其余元件的电压电流均为关联参考方向,所以各元件的功率分别为605300W 0A P =⨯=>发 发出功率300W , 60160W 0B P =⨯=>吸 吸收功率60W , 602120W 0C P =⨯=>吸 吸收功率120W ,题1-1图 题1-3图40280W 0D P =⨯=>吸 吸收功率80W , 20240W 0E P =⨯=>吸 吸收功率40W ,电路吸收的总功率为601208040300B C D E p p p p p W =+++=+++= 即元件A 发出的总功率等于其余元件吸收的总功率,满足功率平衡。
电工基础课本习题答案(1-4)

第一章电路的基础知识1-1电路及其主要物理量思考题解答P8 1-1-1 在图1-1-18所示电路中,已知R2=R4,UAD=15V,UCE=10V,试用电位差的概念计算UAB。
图1-1-18[答] 由R2=R4,有U CD=U EB,故UAB=U AC+U CD+U DE+U EB=(U AC+U CD)+(U DE+ U CD )=UAD+UCE=15+10=25V1-1-2 指出图1-1-19所示电路中A、B、C三点的电位。
图1-1-19[答] A、B、C三点的电位分别为:(a) 图:6V、3V、0V;(b)图:4V、0V、-2V;(c)图:开关S断开时6V、6V、0V;开关S闭合时6V、2V、2V;(d)图:12V、4V、0V;(e)图:6V、-2V、-6V。
1-1-3 在检修电子仪器时,说明书上附有线路图,其中某一局部线路如图1-1-20所示。
用电压表测量发现UAB=3V,UBC=1V,UCD=0,UDE=2V,UAE=6V。
试判断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什么?[答] 由UBC=1V,UDE=2V可知电阻R2、R4支路上有电流通过,而UCD=0,故判定电阻R3短路。
1-1-4 上题的线路故障可否用测量电位的方法进行判断?如何测量?[答] 可以用测量电位的方法进行判断。
只需测出B、C、D三点的电位,就可知R3支路上有电流,而R3电阻短路。
1-1-5 在图1-1-21所示电路中,已知U=-10V,I=2A,试问A、B两点,哪点电位高?元件P是电源还是负载?图1-1-20 图1-1-21 [答] 因U为负值,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故b点电位高。
又因P=UI=-10×2=-20W<0,产生功率,故元件P是电源。
1-2电路模型 思考题P191-2-1 以下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1)所谓线性电阻,是指该电阻的阻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电阻元件在电路中总是消耗电能的,与电流的参考方向无关。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 1 —1电路和电路模型l —1晶体管调频收音机最高工作频率约108MHz问该收音机的电路是集中参数电路还是分布参数电路?解:频率为108MHz周期信号的波长为c 2.78mf 108 10几何尺寸d<<2.78m的收音机电路应视为集中参数电路。
说明:现在大多数收音机是超外差收音机,其工作原理是先将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变换为中频信号后再加以放大、然后再进行检波和低频放大,最后在扬声器中发出声音。
这种收音机的高频电路部分的几何尺寸远比收音机的几何尺寸小。
§ 1 —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I —2题图I —2(a)表示用示波器观测交流电压的电路。
若观测的正弦波形如图(b)所示。
试确定电压u的表达式和t 0.5s、1s和1.5s时电压的瞬时值。
题图解:u(t) sinn tVu(0.5s) Sinn 0.5)V sin(90 )V 1Vu(1s) Sinn 1)V sin(180 )V 0Vu(1.5s) sinn 1.5)V sin(270 )V 1V1—3各二端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吸收功率如题图1—3所示。
试确定图上指出的未知量。
0根据封闭面还可以列出更多的KCL方程-If ■? +解:二端元件的吸收功率为A, C, p吸ui 5 10 3PiE, G, pupu21 10 310 10 3"T G+ lOV--sirtfV ++tf=I“一题图I —3p=ui,已知其中任两个量可以求得第三个量。
10 3W 5mW B, P吸ui5 10 3 1 10 5 10 6W 5卩W103V10 3 Asin 2t 2 sin tcost si nt si nt§ 1 —3基尔霍夫定律I —4题图IKCL方程。
解:对节点2kV1mA2costAD, uF, iH,P吸—4表示某不连通电路连接关系的有向图。
u i123,5,7 ,可以列出以下KCL方程i1 0, i2 i3 0, i3 i4 i6,根据图示封闭面可以列出以下KCL方程i 1 i2i4iei 1 i2 i5 i4i2 i 3 i5i5i ei6—2 2V110 10 3 -^02 2e * 4e10 3A 1mAt W试对各节点和圭寸闭面列出尽可能多的8i4 i5 0, i7 i8 0I — 5题图I —5是表示某连通电路连接关系的有向图。
电路基础1习题解Word版

1-2 在图1-21中,已知各支路的电流、电阻和电压源电压,试写出各支路电压U 的表达式。
U)(a U )(bU )(cU )(d解:)(a s U IR U --= )(b s U IR U +=)(c s U IR U +-= )(d s U IR U -=1-3 分别求图1-22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指出它们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VU 10=V U 10-=VU 10-=V U 10=)(a )(b )(c )(d解:)(a W ui p 20102=⨯== (关联) 吸收功率)(b W ui p 20102=⨯== (非关联) 发出功率 )(c W ui p 20)10(2-=-⨯==(关联) 发出功率 )(d W ui p 20)10(2-=-⨯==(非关联)吸收功率1-10 用最简单的方法,求图1-28中各电路的待求量U 、I 。
Ω3Ω3Ω3)(a )(b )(c解:)(a V U 54)36364(9=+⨯+⨯= A I 69366=⨯+= )(b V U 30)36364(5=+⨯+⨯= A I 3105366=⨯+=)(c A I 36322=⨯+= V I U 18234=⨯+=1-13 在图1-31所示的电路中,已知V U AB 10=,求s U 。
Ω2Ω2解:设I 、1I 、2I 、3I 如图所示Ω2Ω22由 102221=+I I 及 512+=I I得 01=I , A I 52= 又 A U I AB 1283=-=A I I I 6531=++= V I U U AB s 222=+=1-15 如图1-33所示,A 和B 两部分电路通过三条导线相连接,已知A I 11=,A I 22=,Ω=100R ,确定电压表的读数,设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
解:流过电阻R 的电流: A I I I 321=+=方向与电压表极性相同电压表的读数 V RI U 300==1-18 求图1-3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并计算Ω2电阻消耗的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1-1 题 1-1 图所示电路,求各段电路的电压U ab 及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元件是消耗功率还是对外提供功率2Ab 1Ab a-8Aba- a+6V+-8V-+-10V -(a)(b)(c)-2Aba-1Aa-2Aa+ -b-+ b--6V+-8V 16V (d)(e)(f)题 1-1 图解 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及题给条件,得( a ) U =6V, P =6×2= 12W消耗功率ab( b ) U ab =-8V , P =1×(-8)=-8W 提供功率( c ) U ab =-10V, P =-(-8) (-10)=-80W提供功率( d ) U =-8V, P =-(-2)(-8)=-16W提供功率ab( e ) ab =-(-6)=6V,=-(-1)(-6)=-6W提供功率UP( f ) U ab =-16V, P =(-2)16=-32W提供功率1-2 在题 1-2 图所示各元件中, 已知:元件 A 吸收 66W 功率,元件 B 发出 25W 功率; 元件 C 吸收负 68W 功率,求 i 、 u 和 i 。
ABCi A-5Ai CA--B++C-+u B-4V6V题 1-2 图解 根据题意,对元件A ,有A=6 A =66,i A==11APi对元件 B ,有B=-5 B =-25,B==5VP uu对元件 C ,有P C =-4 i C =-68, i C ==17A1-3 题 1-3 图所示电路中, 5 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I 1=-2A ,I 2=3A , I 3=5A , U =70V ,U =-45V , U =30V , U =-40V , U =-15V 。
1 2 3 45(1)试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判断那些元件是电源;那些元件是负载(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验证功率平衡U 4U 5I 1+-4+-I3-+5+-I 2++++-+U1 1U 33U2 2----+ -题1-3 图解( 1)图中虚线箭头为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
、极性为各元件电压的实际极性。
( 2)按实际方向判断元件的状态:、I 关联者为负载,、I非关联者为电源。
据此可U U判断元件 1、 2 为电源,元件3、 4 为负载。
也可按书上的方法判断如下:P1=U1I 1=70×(-2)=-140 WP =UI =- 45×3= -135 W222P3=U3I 3=30×5=150 W4= 4 1=- 40×(-2)=80 WP UIP =- UI =-(-15)×3=45 W552因为 P1<0、 P2<0,故元件1、2为电源;P3>0、 P4>0、 P5>0,故元件3、4、5为负载。
(3)各元件的功率见( 2),据此有P1+P2+P3+P4+P5=-140-135+150+80+45=0可知功率平衡。
1-4求题1-4图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并验证功率平衡。
I R2IR152A+10V U S R12-题1-4 图解由欧姆定律及 KCL,得各元件的功率为WW可知功率平衡。
1-5题 1-5图所示电路,写出各元件u 与 i 的约束方程。
iΩi30mH i20μF +u--u++u-(a)(b)(c)i6V-i2A i +6V-+-u++u--u+(d)(e)(f)解根据各元件的伏安关系及题给条件得( a)u=×10 3i( b)u=- 30×10 -3 =- 3×10-2( c)i =- 20×10 -6 =- 2×10-5( d)u=-6V( e)i= 2A(f )u=-6V1-6 将额定电压为U0、额定功率为P0的电热丝(可看作线性电阻)切成长,然后加上电压 U ,问此时电热丝消耗的功率P 为多少解由题意可知,电热丝的原电阻为R0=切成长时的电阻为R=R0此时电热丝消耗的功率为P===3 U 2=PP01-7 题 1-7 图( a)电容中电流i 的波形如图(b)所示,已知,试求 t =1s、 t =3s和 t =5s时电容电压 u 。
i/Ai5+t/su C2F0123456--5(a)(b)题1-7 图解由图( b)所示电流i的波形图,可求得0≤t≤2s= +10 2s≤ t ≤4s-5t ≥4s根据 u( t )= u (0)+,可求得+10≤ t ≤2s= +5 t - 42s≤ t ≤4s+16t ≥4s当 t =1s, t =3s和 t =5s时,有u(1)=×12+1=u(3)=×32+5×3-4=u(5)=×5+16=1-8题1-8图(a)中,电感电压的波形如图(b)所示,已知i (0)=2A,试求当 t =1s、t =2s、 t =3s和 t =5s时电感电流i 。
i u/V10+u Lt /s0 1 2 3 4 5 6--10(a)(b)题1-8 图解由图( b)所示u的波形图,可得5t0≤t≤2s-10 t +302s≤ t ≤3s=03s≤ t ≤4s10t - 504s≤ t ≤5s0t ≥5s根据 i ( t )= i (0)+,可求出t 2+20≤ t ≤2s-2 t2+12t - 102s≤ t ≤3s=83s≤ t ≤4s2t 2-20 t+564s≤ t ≤5s6t≥5s当 t =1s、 t =2s、 t =3s和 t =5s时,有i(1)= 12+2=3Ai (2)= -22×2+12×2-10=6A2i (3)= -2×3+12×3-10=8Ai(5)= 2 ×52- 20×5+56=6A1-9 图( a)所示电路中,求两电源的功率,并指出那个元件吸收功率那个元件发出功率图( b)所示电路中 , 指出哪个元件可能吸收或发出功率解( a)由题给条件及功率计算公式得,计算表明,电压源吸收功率,电流源发出功率。
++R10V3A10V3A--( a)(b)题1-9 图(b)由,知电流源总是在发出功率。
由,知电阻总是在吸收功率。
电压源可能吸收或发出功率。
1-10 图( a)所示电路中,求两电源的功率,并指出那个元件吸收功率那个元件发出功率图( b)所示电路中,哪个元件的工作状态与R有关并确定R为何值时,该元件吸收功率、发出功率或功率为零++15V15V--+3A3A-( a)(b)题 1-10 图解( a)由题给条件及功率计算公式得,计算表明,电流源吸收功率,电压源发出功率。
(b)电压源发出 45W功率。
电阻吸收功率。
电流源的工作状态与当,即 R >=5时,电流源发出功率。
当,即R <=5时,电流源吸收功率。
当,即 R ==5时,电流源功率为零。
1-11 求题 1-11 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1、I 2、I 3、I 4。
解对结点 A 应用 KCL,得I 3=-8-6-4=-18A RR有关。
5A6A 10A I 1I 2C DI 46A 15A B A4A7AI 38A 题1-11 图对结点 B 应用 KCL,得I 4=15+7+I 3=15+7-18=4A对结点 C 应用 KCL,得I 1=10+I 4-5 =10+4-5=9A对结点 D 应用 KCL,得I 2=I 1+6+6 =9+6+6=21A1-12 题 1-12 图所示电路,已知U S1=1V, U S2=2V, U S3=3V,I S1=1A, I S2=2A, I S3=3A,求各电源的功率,并说明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A解各元件功率求解如下:吸收发出吸收发出发出发出1-13 题 1-13 图所示为某电路的一部分,试求i x、 u ab、 u ad、 u de。
c d5A e2A-8A10V+-++-2A 5V6V-20V+a b题 1-13 图解按广义结点可求出i x=2+5-2-8=-3A应用 KVL,得u ab=3×2-5+6+5 i x-20=6- 5+6+5×(-3)-20=-28Vu ad=3×2-5+10=11Vu de=- 10+6+4×8=28V 1-14 题 1-14 图所示电路,求U AB、 I X。
A 6A B4A10AI 2I 1I 3I X2A2AC解 按广义结点可求出I X =4-10-2=-8A对结点 D 应用 KCL ,得I 1=I X +2 =-8+2=-6A对结点 A 应用 KCL ,得I 2=4+6- I 1 =4+6- ( -6 )=16A对结点 C 应用 KCL ,得I 3= I 2+2-2 =16+2-2=16A应用 KVL ,得U =4I 2+5I =4×16+5×16=144VAB31-15 题 1-15 图所示电路,求I 、 U S 、R 。
5AS12ARUI 2I 36AI 112I1315A题 1-15 图解 按广义结点得I =6-5=1A应用 KCL ,得I 1 =12+6=18AI 3=15- I =15-1=14AI 2 =12+5- I 3=17-14=3A应用 KVL ,得U S =3I 1+12I 2=3×18+12×3=90VI 3R =12I 2- 15×11-16 求题 1-16 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i 。
解 应用 KVL ,得应用 KCL ,得+1H-1Fi+1-17 求题 1-17 图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110V- I3I 422I 1 +90V 20A- 44题 1-17 图解 对大回路应用 KVL ,得4I 1=-90+110+100I 1==30A应用 KCL ,得I 2=I 1-20=30-20=10AI 4=I 3- I 1=I 3-30 I 5=I 3- I 2=I 3-10对上边的回路应用KVL ,得2I 4+2I 5=110将 I 4=I 3-30 , I 5=I 3-10 代入上式,得I 5I 2+100V-2( I 3-30)+2( I 3-10)=110求出I 3=I =I 3 -30==4I 5=I 3 -10==1-18 求题 1-18 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及U BC 。
I 19 B 3I 510V -5+AI 262C题 1-18 图解由欧姆定律得I ==即电流表的读数为。
由分流关系得I 1===×I 2===×应用 KVL,得U BC=-9 I 1+6I 2=×(- 9×+6×)=0 V 1-19 求题 1-19 图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