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 高德步 第五篇共66页文档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22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22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解析版)

易混易错点22、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错因归纳:对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三种经济思想盛行的时代和含义不能正确区分。

释疑解惑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真题突破1.(2018·海南高考·16)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

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答案】B【解析】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故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故D项错误。

2.(2018.4·浙江高考·2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

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答案】B【解析】新政措施之一的“蓝鹰运动”是为了实现工业的复兴。

联邦银行是对金融领域进行管理的机构,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署是领导工业复兴的机构,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署是领导农业复兴的机构,故C项错误;紧急救济署是领导社会救济的机构,故D项错误。

3.(2016·北京文综·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世界经济史_高德步_第五篇PPT

世界经济史_高德步_第五篇PPT
资源。 (2)由于生产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导致的自然垄断,即边
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下降才会形成的垄断。 (3)由少数厂商的合谋行为导致的行为垄断。 (4)由政府限制竞争的法令和政策导致的法定垄断。 二、大规模生产的出现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新兴的重工业开始充当主要角色,
生产集中和大规模生产体制初露端倪。
二、横向并购
187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的萧条持续了很长时间,价格 持续下跌对企业造成强大的冲击。对大多数厂商来说,
应付产量上升和价格下跌的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组成同 业公会,缩减产量以维持价格。
同业公会的协议并不具有合法合同所具有的强制约束力, 经常会有成员采用秘密回扣或公开降价的方式,破坏价 格协定,使同业公会失效。
9
第三节 垄断的影响
一、经济的发展与停滞 这时期电力、化工、内燃机、新材料等领域获得巨大的
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停滞的现象也不断出现。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经过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后的企业, 面临两大挑战:
一是组织与协调产供销各个环节,确保企业运作的稳定 高效;二是策划与选择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筹措与分配 资源来实现这种战略。 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制度最早出现在运输和通讯领域。
了自己的形成时期。
7
第二节 并购与垄断
三、纵向并购 背景: (1)大企业因为规模经济或垄断获得的利润受到了市场
的限制。 (2)厂商与原料供应商和销售商订立的合同,受到了不
确定性和机会主义的干扰,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失灵了。 (3)厂商为了保证大量生产得以顺利进行,不得不将采
购和销售的交易内部化于一个单一的企业中,用企业的 协调能力来克服市场的不足。 纵向并购得到了当时政府的支持。这次在以纵向并购为 特征的浪潮中消失的企业数目比横向并购时消失的企业 数目多两倍多。

课程大纲世界经济史大纲(高德步教材)汇总

课程大纲世界经济史大纲(高德步教材)汇总

《经济史》(中外)课程教学大纲绪 论一、经济学大师谈经济史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范畴三、经济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经济史的研究动态及研究方法五、课程安排与参考书第一篇 古代东西方经济生活的类型及发展特征第一章 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类型、特征第一节 农业革命-------四大文明发源地与农业(历史学与地理学的方法)“经济之源”-------农业-------粮一、农业革命的发生及在经济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教材P251、第一次农业革命的内涵,从“采集、狩猎经济”“种植、畜牧业经济”这个转变是“质变”,因此称之是“农业革命” 教材P26 2、农业革命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① 西亚两河流域 ② 埃及尼罗河流域 ③ 中国黄河流域④ 印度和流域3、农业革命产生的重要影响①财产制度产生需求 供给 研究经济史的意义也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各国经济发展的路径的状况a 、 产权与所有权的关系②农业本身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能力的进步——技巧(技术)③农业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进步⑤ 为其他经济形式(村、营、乡、镇)第二节 东方型奴隶制经济(自学)主要掌握“东方普遍奴隶制”问题第三节专制主义国家制度(教材P34)问题:为什么在东方的国家类型及制度特征方面表现为专制主义呢? 有哪些直接、间接原因?特别是在经济史领域有哪些因素成为了专制主义国家制度的基础(经济基础)?一、东方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1、 国王为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统治方式)解析:教材P342、 灌溉系统发达(组织方式)解析:教材P34-35无论埃及、还是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河流漫长,通过像西方(意大利)那样的有商人、企业主自愿联合“治水”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东方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

因此“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教材P35中国的“大禹治水”二、以埃及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的特征1、 特征:以法老为核心统治者的金字塔式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法老——贵族——奴隶主——农民——奴隶2、 评价:① 积极方面:制度的催生② 消极方面:等级制度森严,对土地实行国有三、巴比伦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1、《汉穆拉比法典》 P382、巴比伦专制主义国家的特征① 国王拥有对土地支配权b 、财产制度诞生 组织结构 制度的变革与变迁②私有制开始出现③父权制家庭发达四、印度五、中国第四节城市和工商业▲城市经济起源▲城市化问题一、城邦国家和城市1、城市出现的四个标准及三个条件①四个标准——四个方面:分工;城防、围墙;人口;房屋建筑、道路交通②三个条件——周边有发达的农业;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有较发达的贸易2、城邦文明的诞生 [意味着工商业发展]①苏美尔城邦——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②帝国城邦——巴比伦文化时期③商业城邦——腓尼基人④古代印度、中国关于城、城邦文明的记载二、古代工商业的起源1、手工业——制造物品①古埃及:P42 石材加工、建筑、金属加工、造船、织物②古中国:P43 商代手工业制品大量诞生于手工业作坊手工制品种类多,做工细腻2、商业——交换物品(从物物交换到出现具有货币职能的物品的出现)①古埃及的“进出口贸易”往来增大——物物交换为主②中国货币关系大发展(海贝——骨币——铜币)第五节亚细亚生产方式一、亚细亚生产方式之谜1、“亚细亚生产方式之谜”的由来——马克思提出 P432、“亚细亚生产方式”引发的论争 P44①普列汉诺夫与列宁针对P44第三段②马扎亚尔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论断引发争议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1、土地所有制为公有制(国有:国王,皇帝一人所有)2、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为左基本的生产单位 P45(这种自然经济的特征:农业与手工业结合,导致生产目的成为自给自足,导致农村公社独立并得以长期存在)三、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1、研究误区(或对前人的概括)2、马克思的观点3、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西方之间的差别(重要!)P46第二章古代西方社会经济生活的类型及发展特征▲关于“东西方经济形态起源”的论证实际上是对“东西方经济形态的历史路径”的考察,提出“历史路径”这个概念,列举相关实例,解释它在解决经济问题上的重要性,这是用“历史学”解决“经济学”的具有实效的方法。

世界经济史 第一章导论PPT课件

世界经济史 第一章导论PPT课件

第一章 导论
13
第一节 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3) 经济史使用经济学提供的分析工具。 经济学为经济史学提供的分析方法有宏 观分析方法和微观分析方法、作为中观 的区域和部门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 和非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以及 计量经济学方法等。
第一章 导论
14
第二节 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
第一章 导论
12
第一节 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3、经济史研究中的理论工具:经济学
经济学理论对于经济史研究的作用在于: (1)它决定用什么观点考察经济的历史,
用什么方法理解和阐释经济的历史。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2)为经济史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模型。经 济史可用的经济学理论模型有: 历史主义 模型、创新模型、新古典和制度分析模 型、起飞模型。
2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世界经济史的对象、 任务与方法
第二节 世界经济史的时空 结构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章 导论
重点问题
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史与经济学方法论的关系 经济史研究中的假设方法和理论工具 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
第一章 导论
4
第一节 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一、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1、对象
具体来说经济史学是按照历史发展的 纵向线索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或 者是专门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历 史上某一时段的状态,并从中探索经 济的规律性的科学。
经济史学的最大特点,是将时间概念 引入经济分析。
第一章 导论
6
第一节 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2、经济史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但 经济史与经济学并非相互包含或 融为一体,而是相互独立并平行 的两个分支学科。

世界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第一篇:世界经济史亚细亚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概念。

现在一般认为,劳动密集型、效率偏低的传统农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代表。

日耳曼所有制:公社财产只表现为每个个人所占土地的公共附属物,公社只是在这些个人土地所有者本身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

封建领主制经济:中国的封建领主经济建立于西周,是指土地归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以封地的形式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可以把属于自己的封地分封给下一级贵族,下一级贵族再分封给下一级,以此类推。

依宗法制规定,他们一般将这些土地世代相传,使被封赐的土地成为各级封建领主的世袭所有。

这就是封建领主制经济。

封建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抑商政策:土地可以买卖;家里有两个成年男子不分家的,加倍征收他们的赋税;粟帛生产得多的,受到免除徭役的优待;经商及因怠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当奴隶。

封建社会:两种含义:一是分封制的国家结构,这是和西欧的中世纪和中国夏商周先秦时期的国家结构,夏商时期以中央王朝和万千方国结合的方式出现,周朝则以天子和诸侯国的形式出现;二是社会形态,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

分封制:古代皇帝或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被封诸侯有自己的领地,在诸侯领地内皇帝或国王并没有直接的权力。

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导致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商业冲击,使欧洲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集中表现在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上。

价格革命:大量廉价金银的涌入,使欧洲在16世纪经历了持续不断地、规模空前的通货膨胀。

价格绝对水平的提高和工资落后于其他价格的巨大差距,是这次价格上涨被称为“价格革命”。

马尔萨斯陷阱:18世纪以前,整个农业发展的历史和世界人口的历史在单调的重复着。

当人口增加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生活水平开始下降,疫病、饥荒、海上和路上的抢劫、战争等丑恶事情开始泛滥。

【高考历史必修一】22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解析版)

【高考历史必修一】22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解析版)

业革命结束的 19 世纪中期才确立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故②错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③错误;伴随
着新航路开辟,荷兰、英国都加入了海外殖民掠夺的行列,大量的殖民财富涌入国内,加速
了资本原始积累,故④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B.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C.扩大了英国政府的行政权
D.有利于英国政治制度的完善
【答案】D
【解析】通过亚当·斯密的演讲内容可知,财富增长的关键是和平、税收和适度的司法,而
这都是国家公权的内容,说明国家公权要为经济发展服务,这些内容有利于英国政治制度的
完善,故选 D 项;《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自由主义政策形成,排除 A 项;工业革命开始
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同样但不能解释“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故 B
项错误;“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是从经济角度对自由的认识,没有涉及到
政治方面,故 C 项错误;“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凸显了政府的干预,融合
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同样强调了政
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④海外殖民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荷兰与英国均较早地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市场无论内外都
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高增长,故①正确;荷兰是商业立国,英国要到第一次工
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

世界经济史绪论.PPT

世界经济史绪论.PPT
1500年以前的世界经济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东方世界

黑 格
希腊世界
罗马世界
日耳曼世界
亚细亚生产方式
马克

古代生产方式
日耳曼生产方式
20
第二节 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
1500年以后的人类社会历史是现代化的历史, 因而现代化成为世界经济史的主线。
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16世纪到19世纪
对于西欧国家来说,这是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 经济过渡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生存基础由农 业向工业转移的过程,亦即工业化或现代化的 过程。 特点: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工业革命的展开。
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 3、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事
件,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试错” 式研究。
12
第一节 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2、证实方法与证伪方法
经济学的研究离不开假设,然而这种 研究方法的最大危险性,在于前提假设的 错误,即前提假设与经验事实不符。尽管 经济学的假设不可能凭空产生,总有一定 的事实依据,但从经验事实中提出来的理 论假设还要进一步接受经验事实的检验, 而这种检验的结果,既可能是证实的,也 可能是证伪的。
10
第一节 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三、经济史的方法
1、经济学与经济史的实证方法 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
法,即用经验和事实说话,这也 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根本优势.
11
第一节 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多 方面的优势:
1、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 2、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
制度变迁
社会进步
共时性意义上: 世界经济史的主题研究不同时代各民族的经济交往、冲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2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2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附解析

易混易错点22、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错因归纳:对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三种经济思想盛行的时代和含义不能正确区分。

释疑解惑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真题突破1.(2018·海南高考·16)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

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答案】B【解析】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故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故D项错误。

2.(2018.4·浙江高考·2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

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答案】B【解析】新政措施之一的“蓝鹰运动”是为了实现工业的复兴。

联邦银行是对金融领域进行管理的机构,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署是领导工业复兴的机构,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署是领导农业复兴的机构,故C项错误;紧急救济署是领导社会救济的机构,故D项错误。

3.(2016·北京文综·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