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个城市群竞争力点评与排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个城市群竞争力点评与排名

1.长三角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以上海市为中心,包含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等六个城市,江苏的南京、扬州、常州、泰州、镇江、无锡、南通、苏州等八个城市。其辐射区涵盖了浙江金华和衢州两市。该城市群目前形成以上海为核心,以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为中心的“一核心、多中

全球化巨型城市网络雏形已经显现。常住人口增长与移民人口增长优势不明显,GDP增长率逐渐放缓,但在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环境治理、港口交通等方面排名位列第一,该城市群正逐渐转向内部发展环境的优化。可以预期,这将是下一轮发展的必要准备。

长三角城市群应结合城市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集约化发展,统筹区域布局,实施功能分区,提高资本、土地和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地方化,保持城镇集群特色,优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与区域性交通网络的衔接,提高区域经济效率。

2.珠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由香港、广州、佛山、江门、深圳、惠州、肇庆、珠海、东莞、中山、澳门等11个城市组成,外加清远市作为其辐射城市。它是我国沿海开放区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群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使不将香港和澳门计算在内,该城市群仍旧吸纳了全国近1/6的外资。2007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二,其中先天竞争力排名为第二、现实竞争力第一、成长竞争力第三。

(1)先天竞争力。位于华南地区的该城市群,其发展是伴随珠江三角洲的

20位。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得分也不够理想,排名仅为第12位。今后该城市群的发展应仍旧以香港为城市群核心,以澳门、广州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圈层,并以此城市结构来带动城市群经济的新发展。“城市群由原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生产性带动,逐步走向服务性的产业带动,这种发展方向的转换将使珠三角城市群成为南方强有力的经济重心。”

3.京津唐城市群

京津唐城市群位于环渤海湾地区、华北平原北部,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市一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唐山、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

沧州等6个地级市。受首都北京的影响,该城市群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并已经形成了“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但其第一产业比重高于长三角、珠三角,说明其第二、三产业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受行政体制的约束,该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急需围绕大北京地区作为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进行规划与整合。2007年该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三,其中先天竞争力排名与现实竞争力均列第三位、成长竞争力位列第二。

(1)先天竞争力。京津唐城市群所在的环渤海地区地处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四大经济区的交汇处,是中国北方通向全世界最直接、最便捷的海上

发展的后续影响将会持续10~15年,受其影响,北京在区域、城市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合理规划将促成城市群的发展。该城市群还应弱化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城际交通网络,最大限度地开发港口及滨海地区的优势。滨海新区是京津冀的新区、重要的城市空间,应作为这一城市群对外开放的门户、出海口以及产业承接口。

4.山东半岛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烟台、潍坊、淄博、东营、威海、日照等城市,并覆盖了泰安、莱芜、德州、滨州四个辐射城市。该城市群近年来

经济充满活力,临海和靠近日、韩的区位优势突出,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动了山东全省的发展。随着城市群对外辐射力的增强,该城市群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已经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之后的“第四增长极”,但其第一产业的比重还比较高,第三产业尚需加快发展,区域影响力还有待提高。2007年该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四,其中先天竞争力排名位列第五,现实竞争力与成长竞争力均列第四位。

(1)先天竞争力。山东半岛城市群先天条件的优势在第一梯队的城市群中不甚明显,其中城市土地规模、城市土地密度以及城市耕地规模得分值都较低,

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辽阳、营口、盘锦、铁岭等城市。其辐射区为葫芦岛、朝阳两市。该地区城市高度密集、大城市所占比例最高。沈阳是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经济中心、交通和信息中心,全国最大的综合性重工业基地。大连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辽中南地区工业化起步已近70年,在工业化推动下形成了中部城市密集圈和沈大城市走廊,逐步产生了以沈阳、大连为中心,以长大、沈丹、沈山、沈吉和沈承五条交通干道为发展轴线的城镇布局体系。2007年该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五,其中先天竞争力排名位列第九,现实竞争力位列第五,成长竞争力位列第六。

辽中南城市群以长大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组成的交通走廊为主轴,具有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发达等许多有利条件。但在自然气候宜人度及城市土地密度方面得分偏低,分别处于第23位和第20位,而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城市水资源供给状况方面得分值较高,分别为第五与第四。(城市能源供给丰裕,但城市土地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现实竞争力。该城市群是我国重工业最为集中的核心地带,GDP规模位列第六,城市群分工程度较高,仅次于哈尔滨城市群,位居第二。外资额得分也不低,居于第四位。总体上,该城市群各项指标得分稳定,现实竞争力水平较

城市群的城镇常住人口规模得分值最高,城市劳动力数量和城市迁移人口规模也较大,排名分别为第一与第七位。城市土地规模和耕地规模大,仅次于哈尔滨城市群;而城市土地密度与城市密度排名一般,分别列于第16位和第22位,空间优化仍有较大潜力。该城市群作为长江经济带的起点,其与长江经济带的龙头长三角城市群和龙身大武汉城市群有着密切的联系,长三角和大武汉的发展更有利于带动作为龙尾的成渝城市群。

(2)现实竞争力。该城市群的GDP规模排名较高,为第五位。经济开放竞争力较强,外资额与进出口额排名均在十名以内。非农产业比例与城市化水平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