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课后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课后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
课后同步练习(附答案)
1、王老师买了9支钢笔和9支圆珠笔,钢笔共用去270元。

圆珠笔共用去45元。

每支钢笔比圆珠笔贵多少元?
2、芳芳看一本360页的故事书,用了7天时间看完,前3天共看了120页,后4天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3、水果店买回香蕉48千克,比购买的苹果的3倍还多12千克,购回苹果和香蕉一共多少千克
4、学校体操队有队员240人,比舞蹈队人数的3倍少30人,舞蹈队有队员多少人?
5、文具店去年平均每月营业额9000元,今年预计能提前2个月达到去年的营业额今年预计平均每月的营业额是多少元?
答案:
1.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总和是270÷9=30(元)
圆珠笔的单价是45÷9=5(元)
所以钢笔比圆珠笔贵30-5=25元
(270-45)÷9=25元
每支钢笔比圆珠笔贵25元
2.(360-120)÷4
=240÷4,
=60(页);
答:后4天平均每天看了60页.
3.苹果=(48-12)÷3=12(千克)
苹果和香蕉一共=12+48=60(千克)
4. (240+30)÷3=270÷3=90(人)
答舞蹈队人少有90人
5. 9000×12÷(12 -2)=10800(元)。

第四单元第1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案

第四单元第1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案
此外,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意识到学生们对于假设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明确。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假设条件的设定和方程的建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题和逐步引导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假设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数字问题、物品分配问题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通过实际摆放物品来模拟鸡兔同笼问题,演示假设策略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假设策略的概念,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发现,当学生们面对熟悉的问题时,他们更容易产生兴趣,也更有积极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导入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假设条件的设定这个难点较为困惑。我通过逐步引导和举例说明,帮助他们理解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假设条件。同时,我也强调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明白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环节,我认为是今天教学的一个亮点。学生们在分组讨论中积极互动,共同解决问题。我观察到他们在讨论中能够相互启发,互相学习,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们对假设策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加深了理解。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还不够理解,或者是对合作讨论的方式不适应。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例4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例4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52页例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关系。

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模型、对应等数学思想。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

课前计算练习:请同学们拿出笔和计算练习本,开始今天的计算练习。

准备好了吗?开始!写完了举手。

请一位同学报答案,其它同学认真判断,注意订正。

全对的同学举手。

看来大家前面的知识学得不错,下面我们来进行今天的学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对,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购物离不开的地方。

看,兄妹两人也去超市购物了。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1、解决问题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罗列:)篮球每个80元买了3个一共用了多少钱?80 × 3 = 240(元)鱼每千克10元买了4千克一共用了多少钱?10 × 4 = 40 (元)每件商品的价钱买了多少一共用的钱数单价数量总价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应该如何列式呢?为什么要用乘法呢?等于多少?(求3个80的和用乘法)(求4个10的和用乘法)2、揭题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有很多像这样求几个几的和的问题。

其实它里面蕴含着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常见数量关系,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这种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3、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题的数学信息,看看这两题的数学信息有什么共同点吗?(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汇报时对照例题再回头强调:那么“每个80元”就是篮球的-------“单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解决问题班级 学号 姓名1.学校要为图书室增添《十万个为什么》和《伊索寓言》两种新书;《十万个为什么》每套143元;《伊索寓言》每套22元;每种8套;一共需要多少钱?2.小明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48厘米;他从房间这头走到那头一共走了12步;房间大约长多少米?3.学校买了3箱小排球;每箱10个;一共用去了1200元。

每个小排球多少元?4.风禾小区有一块长方形绿地;如右图。

现要扩大绿地面积;准 备将宽增加到48米;长不变。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5.两个采茶小组去采茶;第一小组有14人;平均每人采茶56千克;第二小组采茶570千克。

两个小组共采茶多少千克?6.水果超市进了140箱苹果;每箱苹果重15千克;一个星期后;水果超市还剩下375千克苹果;这个星期共销售了多少千克的苹果?7.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分糖;490粒糖每个小朋友分20粒;还差10粒;幼儿园大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8.“六一”儿童节;新华文具店开展“买3赠1”活动。

钢笔每枝12元;妈妈给聪聪买了3枝;实际每枝便宜多少钱?24米如右图所示。

请你算一算;一个疗程最少需要服药多少克?最多不能超过多少克?10.聪聪做一道乘法题;他把其中的一个因数21看成了12;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1827。

你知道正确的积是多少吗?11.明明在一根100米长的绳子上做记号;每25米做1个记号。

她一共做了多少个记号?(不计两端)12.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往乙地送货;去时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驶;返回时由于空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

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3.学校运动队要买93套运动服;每套78元。

大约需要带多少元?14.张师傅每分钟骑自行车能行794米;他半小时能行多少米?15.一个长方形果园的面积是480平方米;长是60米;如果宽不变;长缩短到30米;面积会变成多少平方米?16.张叔叔开车运货去某地;去时的速度是42千米/时;用了8小时;回来时只用了6小时。

第1-4单元解决问题过关练习(专项突破)-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1-4单元解决问题过关练习(专项突破)-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1-4单元解决问题过关练习(专项突破)-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1.学校读书源活动中,佳佳买了一本《童话故事》和一本《海底世界》,《童话故事》是13.20元,《童话故事》比《海底世界》贵3.55元,住佳买这两本书共花多少线?2.小亮买一支钢笔6.45元,一直自动笔1.8元,他付了10元钱,应找回多少元?3.圆圆去水果超市买水果,买苹果花了15.5元,买香蕉花了9.68元。

(1)她一共花了多少元?(2)买苹果比买香蕉多花多少元?4.用一段丝带围成了一个长5.8cm,宽3.6cm的长方形后,还剩下1.2cm,这段丝带原来长多少厘米?5.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6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8厘米,平行四边形另外3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6.等腰梯形的上底长3厘米,下底长5厘米,两腰长都是3厘米。

如果把这样的两个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7.广场有块平行四边形的花坛,我沿相邻的两条边走了112步,走一步的平均长度约是50厘米。

这个花坛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8.求顶角的度数。

9.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如果边数为n的多边形,其内角和为(n-2)×180°;反过来,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同样利用内角和公式可求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1)求十边形的内角和。

(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内角和的12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90厘米,底边长2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腰长是多少厘米?1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4厘米和5厘米,夹角是30°,画出这个三角形。

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它的第三条边长是多少厘米?1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周长相等,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13.一个工程队修一条水泥路,第一天修了45.6米,第二天修路的长度是第一天的1.1倍,这个工程队两天一共修路多少米?14.四(2)班32名同学集体去看电影,单人票每张30元,20人以上可以买团体票,每张票便宜3.5元,带900元买票,够吗?15.一只鸵鸟身高2.75米,一头长颈鹿的身高比这只鸵鸟身高的2.2倍多0.5米,这只长颈鹿身高多少米?16.李阿姨买3千克苹果和1千克葡萄共花26元,每千克苹果6.2元,每千克葡萄多少钱?17.做一个蝴蝶结需要1.2m长的彩带,一条彩带做了18个蝴蝶结后,还剩0.4m。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之《解决问题》(例4、例5)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之《解决问题》(例4、例5)课件
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是这辆汽车的速度,可以写成70千米/时, 读作70千米每时。 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可以写成225米/分,读作225米 每分。
课本53页 做一做
1. 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按照汽车速度的形式写一写。
火车(普快):90千米/时 火车(特快):150千米/时
高铁:250千米/时
课本52页 例4 解答下面的问题。
(1)
(2)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80×3 = 240(元)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10×4 = 40(元)
单价 数量 总价
单价 数量 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 = 总价
课本52页 做一做 1. 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
每瓶牛奶5元,小明用10元买了2瓶。每瓶牛奶5元是单价, 买了2瓶是数量,用了10元是总价。 2. 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
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已知数量和总价,求单价。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解决问题
课本52页 例4 解答下面的问题。
(1)
(2)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80×3 = 240(元)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已知每件商品 的价钱。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10×4 = 40(元)
还知道买了多少件 商品,最后算一共 用了多少钱。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225×10 = 2250(m)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时《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授课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时《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授课课件

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
知识点 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
解决实际问题 1.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1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1.78英镑,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
多少英镑?列式是( B )。
A.11.78×100
B.11.78÷100
C.100÷11.78
易错辨析 审题不严导致解题错误
3.100 kg花生可以榨油45 kg,1 t花生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1t=1000 kg 45÷100×1000=450(kg) 答:1 t花生可以榨油450 kg。
辨析:学生做题时容易看不清单位导致错误。
提升点 1 灵活运用小数点移动规律解决问题
4.一辆小汽车10分钟可以行驶14.2千米,照这样计算, 这辆小汽车1小时40分钟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1小时40分钟=100分钟 14.2÷10×100=142(千米) 答:这辆小汽车1小时40分钟可以行驶142千米。
1000÷10=100 答:这块长方形田地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1
B.10
C.100
3.按要求填表。 (1)1 m2绿地每天大约可释放氧气0.015 kg,吸收
二氧化碳0.02 kg,据此填写下表。
0.15
0.2
1.5
2
15
20
(2)某日,某银行显示人民币汇率如下:
0.1154 164.4463 0.1601 5.2121 1.154 1644.463 1.601 52.121 115.4 164446.3 160.1 5212.1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应用 练习
知识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应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问题解决(1)∣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问题解决(1)∣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问题解决(1)∣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测量线段和角的大小。

2. 学习如何通过给定的信息来计算距离和角度。

3.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测量一段路程的长度?如何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角度?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熟练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测量线段和角的大小。

2. 学生能通过给定的信息计算距离和角度。

3. 学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路程长度和计算物体间的角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熟练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测量线段和角的大小。

难点:学生能通过给定的信息计算距离和角度,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量角器、幻灯片学具:练习本、笔、量角器、直尺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提问:“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来测量这些物品的长度或角度?”2. 讲解例题:幻灯片上展示一些线段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用量角器和直尺来测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用直尺和量角器来测量教室里的物品,并记录测量结果。

4. 解决问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 “如何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角度?”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线段和角的大小。

2. 如何通过给定的信息计算距离和角度。

3. 解决实际问题:测量路程长度,计算物体间的角度。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课本上的线段和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2. 计算学校到家的距离,并画出路线图。

答案:1. 课本上的线段和角的大小。

2. 学校到家的距离,以及路线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是否能熟练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测量线段和角的大小?2. 学生是否能通过给定的信息计算距离和角度?3. 学生是否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拓展延伸:1.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测量地图上的距离和角度。

2. 让学生探索其他测量工具的使用,如卷尺、测距仪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校组织植树劳动,平衡每人植树18棵。

一班有学生56人,二班有学生53人,两个班一共植树几棵?
2、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35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500步,他家到学
校有多少米?
3、某小学食堂每天做饭要用108千克大米,8月储备了3吨大米,够吃到月底吗?
4、从甲地到乙地有32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能赶到乙地吗?
5.某书店为灾区某校捐了2438本图书,平衡每班发126本,发完18个班后,学校的图书还有多少本?
6.一列火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平衡每小时行95千米,经过12小时后,距离乙地还有240千米。

甲、乙两地间铁路长多少千米?
7.一个长方形花圃的长是132米,宽是55米,现在如果把宽也增加到132米,成正方形花圃,面积会增加多少?
8.新一佳超市购进60台豆浆机,每台豆浆机的批发价是180元。

(1)新一佳超市购买这些豆浆机共花多少元?(2)超市在卖出40台后,开始搞促销活动。

豆浆机全部售出后,超市一共赚了多少元?
原价:27元/台促销价:199元/台
9.学校要为42名运动员购买统一的运动服,商场举行“买十送一”的活动,每套125元。

学校买运动服至少要花多少元?
10.四年级开展跳绳比赛,一班共跳4880下,二班共有42名同学,平衡每人跳105下。

哪个班跳得多?多多少下?
11.5、王老师开车去淄博,开车速度为75千米/时,用了2小时,东营到淄博有多远?返回他用了3小时,返回时他开车速度是多少?
12.小强从学校出发跑到体育馆后再返回,去时用了6分钟,平衡每分种跑120米,返回时用了8分种。

(1)学校距体育馆有多少米?
(2)返回时,小强每分种跑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