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专题复习(1)

合集下载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题一 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课件)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题一 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课件)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3.许多农作物在春天播种,而不是冬天,提示我们 温度、光照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某同学为检验这一假 设,用大豆做了如下的实验:
组别 ① ② ③
种子数 20 20 20
处理方法 有光,加水,25℃ 有光,加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实验过程中所加水分越多越好 B.①②组为实验组,③为对照组 C.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而光照 不影响 D.所用种子除数量相同以外,其余如大小、饱满度 可以不作要求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③增大视野亮度的方法:反光镜改平面镜为凹面镜; 调节遮光器,增大光圈。
④实物移动的方向与其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当装 片向左上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向右下方移动。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制作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取载玻片并擦拭干净→ 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料→液中展平→盖上盖玻片( 防止产生气泡)→吸余液→染色(根据要求选用)→贴标 签。
本课结束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1)马铃薯的块茎生殖属于 无性生殖 。
(2)设置D清水组的作用是 对照

(3)上述实验的变量是 丁香提取液的浓度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有抑制作用 。
题型五 蒸腾作用实验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1)光:光促进气孔的开 启,蒸腾增加;(2)水分状况:足够的水分有利于气孔 开放,过多的水分反而使气孔关闭;(3)温度:气孔打 开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度过高叶片失水也 可使气孔关闭。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①选用1号和2号试管作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唾液淀粉酶 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专题复习(一)实验探究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专题复习(一)实验探究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专题复习(一)实验探究
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专题复(一)实验探究
一、探究仙人掌抗旱的原因。

实验材料:三张纸、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
实验步骤:(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的干湿程度。

1.这个实验的类型属于。

2.完成实验记录:
三种方式
平铺
卷起来
用蜡纸卷包起来
观察结果
3.实验结论。

二、光从左边小孔照过来,树会在对面的墙上成怎样的像?请画出来。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三、关于下列光现象,给出你的解释。

1)汽车的灯光。

2)树林的光线。

3)云彩中的光线。

四、手电筒发出的光能通过圆孔照射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
1。

专题一-科学探究

专题一-科学探究

(5)如需要,你认为下列哪组可做为其对照?(A )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 也部喷洒“模拟酸雨” 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环境 中。 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低温环 境中
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酸—雨—对—植—物—生—长—有—不—良—影—响————————
5、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等量馒头
碎屑与2毫升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等量馒头块与2
毫在升 该唾实液验放中入,起3号对试照管作中用不的搅是拌:。—试—问1—:—组。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 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 不搅拌”。这第四种处理不_____必要(填“有”或“不”)
6、某同学做“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 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菜豆种子 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
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中
不萌发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 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乙是 丙和 。 (3)若想探究“光照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你如何设计:
浆糊 唾液
浆糊 唾液
温度 时间
37℃ 10分钟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模块五科学探究 专题一实验基本技能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模块五科学探究 专题一实验基本技能

-5-
专题一
实验基本技能
5.(2021·山东泰安)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和仪
器、试剂的安全,试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
变质。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B )
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
B.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C.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9-
专题一
实验基本技能
【解析】应使用10 mL量筒量取9.5 mL NaCl溶液,A项错误;
二氧化碳验满方法: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B项错
误;高锰酸钾制O2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
水面,再熄灭酒精灯,C项错误。
-10-
专题一
实验基本技能
8.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 mL。
-16-
专题一
实验基本技能
13.[跨学科]如图所示的酒精灯和酒精喷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是玻璃仪器,火焰温度通常为300~500 ℃,
外焰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的
方法是 利用灯帽盖灭
隔绝氧气 。
(3)用托盘天平称量12.6 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
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 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
-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专题一
实验基本技能
1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
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到底要怎么提问呢?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一起来看第一点。

一、提出问题:(展示图片)2.有一些樟树、桂花树等树的茎上会出现一种下半截是“枯叶”,上半截是绿叶的特殊“枝条”,有同学一看而过,而有的同学却在认真观察,思考:小可想:这“枝条”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小俊想:这种“枝条”肯定是变异了!小欣想:这“枝条”是否是一种特殊植物呢?小策想:这“枝条”可能是人挂上去的装饰?(1)你认为上面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适合我们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看到这种现象后,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次小珊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色,小珊觉得奇怪,想探究变色的原因,你能帮她提出问题吗?(注:植物呈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1、科学性; 2、可探究性。

二、作出假设:4.某兴趣小组在做“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的实验时,有四位同学做出了自己的假设:甲同学:馒头块被牙齿嚼碎是不是被消化。

乙同学:细嚼慢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消化无关。

丙同学:淀粉在口腔中能够被唾液消化。

丁同学:不同量的唾液对淀粉消化有影响。

(1)你认为这四种假设中,最好的是_____。

(2)你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做这个题时,是这样作答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5.【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一)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一)
【点拨】 由图示可知,①实验中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硫,有 毒,会污染空气,②实验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和氧气,不会造成环 境污染。
期末复习专项
(2)请你对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实验提出改进方法: _在__集__气__瓶___中__加__入__少__量__的__氢__氧__化__钠__溶__液______。
【点拨】由于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对能造成环 境污染的实验提出的改进方法是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 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期末复习专项
(2)选择__A_、__C___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水的温 度是否有关。
【点拨】要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 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故选 A、C 图进行实验探究。
期末复习专项
(3)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 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 一滴和两滴水,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他依据“谁先蒸 发完,谁蒸发得快”,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 水越少蒸发越快”。他的结论__不__正__确__(填“正确”或“不正确”)。
期末复习专项
(1)建立假设:__温__度__影__响__硝__酸__钾__溶__解__的__快__慢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由表格信息可知,温度越高硝酸钾的溶解度越大,所以 可能影响硝酸钾溶解快慢的因素是温度。
期末复习专项
(2)实施方案:a.__取__两__只__小__烧__杯__分__别__加__入__2__g_硝__酸__钾___________ ; b._在__其__中__的__一__只__烧__杯__中__加__入__1_0__m__L_的__冷__水__,__另__一__只__烧__杯_______

【初中生物精品复习课件】专题一科学探究

【初中生物精品复习课件】专题一科学探究

探究实验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订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中考考点
考点一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1. 观察法 有明确的目的,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要全面,及时做好观察记 录 2. 调查法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法,对调查过程 如实记录,对结果整理分析,收集和分析资料,从中寻找答案。 3. 实验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是现代 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2. 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可能的假设,陈述回答。
陈述句,加句号 3. 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又可以称为设计实验,是整个实验成功的关键。(考点 三) 4. 实施计划 根据制定的计划,准备好相应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按步骤实施计 划(做实验),需要注意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如显微镜的使用 等。
5. 得出结论 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若结论与假设不一致,应重新假设,重新设计 探究方案,再次探究。
不能修改实验数据!!!
【例2】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 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 下表。试回答:
(4)实验结论:韭菜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
4.下表为某校兴趣小组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外界
条件”的实验设计,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D)
瓶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不放水,置于25℃橱柜中
不萌发

放适量水,置于25℃橱柜中
萌发

浸泡水中,置于25℃橱柜中
不萌发

放适量水,置于4℃橱柜中
不萌发
A. ①号不萌发是因为缺少水分 B. ③号不萌发 是因为缺乏空气 C. ④号不萌发是因为温度偏低 D. 对照实验②和③的变量实质上是水的多少

易错考点:实验探究专题1-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易错考点:实验探究专题1-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考点3 实验探究专题1.(2020浙江阶段)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

图中A为小烧瓶,B为玻璃管,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玻璃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

在不同温度下,兴趣小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h值,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温度/℃18 20 22 24 26 28h/cm 27.5 22.3 17.2 12 6.9 1.8前后两次测量的h的差值/cm 5.2 5.1 5.2 5.1 5.1试分析回答:(1)由实验可知h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在玻璃管上刻有不同的温度值,则温度的数值从上到下越来越。

(3)若此时的h值为53cm,则所对应的温度约为℃。

2.(2020浙江单元)草莓成熟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买回来的鲜草莓很容易腐烂变质.为了探究鲜草莓在低温下能否延长保鲜时间,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一个草莓园里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草莓,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组别实验材料环境温度其他环境条件保存时间变质个数甲草莓50个4℃相同2天无乙草莓50个常温2天46个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选取甲、乙两组新鲜草莓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

(2)设置乙组的作用是。

(3)你认为草莓变质的根本原因是。

(4)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2021绍兴阶段)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他想测量一下墙纸厚度是否属实,实验步骤如下:A.用刻度尺测出取一张废弃的墙纸长度为L1B.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D.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2)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是。

(3)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每次墙纸都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进行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每次绕的松紧程度不同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C.墙纸厚度不均匀D.读数时小数点点错4.(2021浙江期中)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专题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主备人:穆建英审核人:穆建英复核人:刘娜定稿人:樊雷使用人:一、复习目标:1. 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常用的探究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

3.能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找出对照试验,分辨对照组和实验组;并能根据变量设计对照试验。

二、考点比重:10%-15%三、基础知识梳理1.生物学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通常包括六个环节,分别是、、、、、。

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

(1)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一个疑问句,句意完整,句末是问号。

巴斯德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2)作出假设:应是个人对所探究问题的观点,应是一个陈述句,句意完整,句末是句号。

巴斯德的假设应该是。

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

探究计划包括以及所需要的等。

(1)探究方法:在生物学探究过程中可采用的方法很多,如、、、等。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巴斯德探究肉汤变酸的主要方法是。

(2)变量、对照试验: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

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

为验证这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巴斯德实验的变量是。

(3)对照组、实验组辨别:在对照实验中,各项条件都正常且适宜(即自然生活状态)的为对照组,对所探究的条件或因素进行调控的为实验组。

如巴斯德实验中,A组接近自然状态,空气中微生物通过竖直的瓶颈很容易落入肉汤,为组;B组通过弯曲的瓶颈使空气中的微生物不能进入肉汤,为组。

(4).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依照制定的计划实施,完成后针对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如结果不够成功,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再一次进行探究。

巴斯的实验的结果是:3天后,A瓶肉汤,B瓶肉汤,且B瓶肉汤4年后仍新鲜如初。

由此可得出结论是。

把B曲颈瓶的瓶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

这进一步说明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是从空气中进入的。

四、典型案例1.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下表是王芳同学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5组实验,将100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请回答:分析各组种子所处环境条件:在甲、乙、丙、丁、戊五组实验中,各项环境条件都适宜种子萌发(且接近自然状态)的是组,因此,该组应为组。

其余组中,乙控制了、丙控制了、丁控制了、戊控制了,各控制了一个环境因素,因此,本题中能够形成组对照实验。

(甲和乙,变量是;甲和戊,变量是;甲和丙,变量是;甲和丁,变量是)(1)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_组和_____组进行对照。

(2)选择甲和丁对照,所探究的问题应是?(3)分析甲、戊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光______(填“是”或“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甲、戊两组中均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戊和丁能否形成对照实验?。

理由是。

2. 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1-6为饱满完整的蚕豆种子,已知蚕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各组种子所处环境条件:由图可知,在6粒种子中,各项环境条件都适宜种子萌发的是号种子,因此该组为组;其余种子中,1号缺,3号缺,4号缺,5号缺,6号缺,因此,本题中能够形成组对照实验。

(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时的实验组是编号为________的种子。

(3)2号和4号能否形成对照实验?。

理由是。

4号和5号能否形成对照实验?。

理由是。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

(4)下特大暴雨,一些播种了的大片旱地一夜之间被洪水淹没了,导致种子无法萌发,该实验装置中,编号为________的种子所处的条件与此相当。

(5)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还需满足自身条件且不在_________的种子。

因此,本实验选种时应选择的种子,排除种子自身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五、真题体验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2.为了解当地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分析法3.在“调查公园内昆虫种类”的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甲发现了一条浑身长“刺”的毛毛虫,既害怕又觉得恶心,就没有记录B. 乙发现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就踏进花丛追过去捕捉C. 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没有,就把它删去D. 丁拨开草丛,一只蚂蚱跳了出来跳了出来,蹦到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4.下列有关测量的叙述的不正确的是()A. 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有口腔、腋窝和直肠三处B. 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少误差C. 用直尺就能准确测出一片叶片的周长D.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5.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经验总结法 D. 调查法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A. 水量过多B.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 水温太高D. 水中没有水草7.在实验设计中,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A. 潮湿和干燥B. 空气和湿度C. 有光和无光D. 有空气和无空气8.当调查范围很大时,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A. 材料B. 方案C. 样本D. 范围9.提示:(1)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对照原则;(2)变量的确定原则:探究“什么”,变量就是“什么”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的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

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请分析回答:(注: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液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淀粉是否还在。

)(1)若要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__________号试管。

(2)如果要探究牙齿的磨碎作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

(3)若要利用1号,4号和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对上述实验方案中的①和②两处进行补充完善:①②。

(4)每组实验都严格规范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测,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4号5号试管都呈现蓝色,比较这三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10.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

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1)通过A组与B组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C组实验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

此时的C组和A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___,理由是。

(3)霉菌容易传播,这是因为其产生的______轻而小、易飘散。

(4)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两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和。

11.近来,明星陈乔恩因酒驾被法办。

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得如火如荼。

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

实验操作如下图,实验结果如下表: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请分析回答:(1)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柱形图。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______,人的反应速度越______。

(3)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通过增加________________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1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1)装置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此实验证明了;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作用.实验选用黑色的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进行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2)装置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取出试管并迅速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为探究“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改正:。

13.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①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

③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_______,请写出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活动的表达式。

(3)步骤④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_______气体。

(4)步骤⑤中,若只有A叶片变蓝色,则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