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早期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

合集下载

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糖尿病是造成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神经传导阈值评估是一种用于检测神经功能的常见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方法,然后详细阐述了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的原理及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接着对临床研究设计进行了分析,呈现了实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对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潜在作用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诊断方法、临床应用、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设计、实验结果、潜在作用、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表现之一,因此及早进行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技术的出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来评估神经传导速度。

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评估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研究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变化,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高效的诊断方法,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流行的慢性病,患者数不断增加。

ncv对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

ncv对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NCV对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神经病学指导教师:***20090501NCV对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00例无四肢麻木、乏力等明显周围神经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周围神经NCV(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同时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NCV可发现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部分周围神经已呈损伤性改变,总异常率达25.3%,同时发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且NCV改变与病程有关,而与年龄无明显相关。

结论:NCV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关键词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O DETECT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IABETICPERIPHERAL NEUROPATHY EARLIER BY NERVECONDUCTION VELOCITY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 NCV (including NCV of the median,ulnar and peroneal nerves)were examined in 100 no-symptom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nd related factor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jured changes of peripheral nerves were found in no-symptom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nd the abnormal rate was 25.3%.And the abnormal rate of SCV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CV,the abnormal rate of lower limb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upper limbs. we found the changes of NCV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diabetic course,but not with the ages.Conclusions: NCV was helpful to detect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earlier.KEY WORDS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diabetes mellitus, peripheral neuropathy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振动感觉阈值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价值探讨

振动感觉阈值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价值探讨

振动感觉阈值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价值探讨【摘要】目的为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探讨感觉阈值检查的价值。

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2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感觉阈值检查中振动感觉阈值(VPT)测定,并在不同病程组间及年龄组间进行比较。

结果2型糖尿病VPT异常检出率占32.3%,病程小于1年的新诊断糖尿病占9.8%。

2型糖尿病患者VPT值随病程的延长及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结论VPT测定方法简便、无创、患者顺应性好,有助于提高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出率,在糖尿病患者的诊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diagnostic value of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for early detection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 229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endrocrinologic department received the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test.Results wer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durations and age groups.Results 32.3%of patients were detected as abnormal.Among them,newly detected(1ess than 1 year)diabetic patients accounted for 9.8%.In total the longer the duration and the older the age,the higher the VPT values.Conclusion As a simple noninvasive method and good patient compliance,VPT could help to improve the early detection rate of diabetic single peripheral neuropathy.【Key words】Type 2 diabetes;Peripheral neuropathy;Vibration sensation周围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导致足溃疡、感染及坏疽的主要危险因素。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联合踝肱指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并发症中的意义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联合踝肱指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并发症中的意义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联合踝肱指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并发症中的意义目的验证数字震动感觉阈值联合踝肱指数在诊断糖尿病早期并发症中的作用。

方法设定新确诊的100例无手足麻木、灼痛、刺痛、视物不清、头痛、头昏等感觉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设定该地区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分组采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法、踝肱指数检测法及上述两者联合使用法对此200名实验对象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与单独检测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或踝肱指数相比,联合检测发展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组。

联合测量组与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测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检测数字震动感觉阈值结合踝肱指数,可提高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gital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combined with ankle-brachial index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thods 100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with type-2 diabetes that had no hand and foot numbness,burning pain,tingling,blurred vision,headache and dizzines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and 100 healthy people in that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received digital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method,ankle-brachial index method and digital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combined with ankle-brachial index method 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robability of detecting early diabetic complications of the combination detection metho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mple detection method.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detection group and the digital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detec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Digital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combined with ankle-brachial index can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of early diabetic complications,thereby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Digital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Ankle-brachial index;Diabetes;Early complications;Diagnosis加强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诊断工作,可以尽早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和特异性干预治疗,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失明、心脑血管疾病、截肢皮肤溃疡等的发生[1]。

振动感觉阈值(VP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

振动感觉阈值(VP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

振动感觉阈值(VP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沈娟;曾辉;李连喜;包玉倩;刘芳【摘要】目的探讨以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ng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为主联合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diabetic neuropathy symptom,DNS)、足外观、温度觉、痛觉及触觉5种简易检查方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DNS,同时行足外观检查、VPT、温度觉、痛觉、半定量音叉、10g尼龙丝检查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ng velocity,NCV)测定.按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不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130),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87),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和代谢指标.计算5种联合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Youden指数以及Kappa值(κ值),与NCV检查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糖尿病病程、VPT值有显著差异,DPN组明显高于无DPN组(P<0.05).VPT与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ngvelocity,MCV)、尺神经M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感觉性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ng velocity,SCV)、胫神经MCV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5种联合检查方法与NCV检查的秩相关分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VPT联合DNS检查与NCV的相关性最好(r=0.799).VPT联合DNS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4.4%、100%、89.9%,与NCV检查高度一致(κ值为0.780).结论VPT联合DNS是准确筛查和诊断DPN的适用方法.%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s of different evaluating methods on the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These methods include the vibrating perception threshold (VPT) combined diabetic neuropathy symptom (DNS),foot appearance inspection, temperature sensation,pain sensation and touch sensation in the patients. Methods Totally 217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recrui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one group without peripheral neuropathy (non-PN group, n =130) and the other group complicated with peripheral neuropathy (PN group,n= 87)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lectromyography. DNS, foot appearance,nerve conducting velocity (NCV),VPT, temperature sensation, pain sensation, 128Hz tuning fork andlOg monofilament examination were performed in all the patients, an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VP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ccuracy, Youden index and the Kappa value (k valu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above assessment means were evaluated compared with the "gold standard" NCV.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ge, duration of diabetes and VPT between the non-PN group and PN group. The values in the P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PN group (P <0. 05). There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VPT and median nerve motor conducting velocity (MCV), ulnar nerve MCV, peroneal nerve MCV, the 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 sensory conducting velocity (SCV) and tibial nerve MCV (P<0. 05). The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e five method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NCV (All P<0. 01). There was the best association (r= 0. 799,P<00. 01) between NCV and the combination with VPT and DN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the combined evaluation with VPT and DNS were 74. 4% , 100% , 89. 9%respectively, and wa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NCV examination (k value was 0. 780). Conclusions The combined evaluation of VPT and DNS of lower extremity was a practical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diagnosing and screening DPN in type 2 diabetic populations.【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40)001【总页数】7页(P31-37)【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神经传导速度(NCV);振动感觉阈值(VPT)【作者】沈娟;曾辉;李连喜;包玉倩;刘芳【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190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起病多为隐袭,发病初期往往无自觉症状,待临床症状出现时周围神经多已出现不可逆的轴索变性和节段性脱髓鞘等病理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期 间在本 院内分泌科住 院治疗的 6 2 0例糖尿病 患者 的病历 资料 , 根据是否有神 经病变症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观察 2组数 字震动 感 觉阂值检查 ( V ) 与神 经传导感应检查 ( N V C ) 的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 V 结果异常者为 2 6 4例 ( 8 2 . 5 %) , N V C结果 异常检 出 2 0 8例 ( 6 5 . 0 %)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 3 . 9 1 6 , P<0 . 0 5 ) , 无神 经病 变症状 的对照组 V P T检 出 1 9 2例 ( 6 4 . 0 %) , N V C检 测 l 1 7例
年 一1 2年 ; 对 照组 中男 1 7 0例 , 女3 O例 , 年龄4 0岁 一7 6岁 , 中 位年龄 ( 5 8 4 - 1 2 . 4 ) 岁, 病程 1 年 一 1 0年 。 1 . 2 方法 观察组 : 进行震 动感觉 阈值检查 ( V P r r ) , 仪器采 用 北京迪美德尔科 技有 限公 司生 产 的 S e n s i o me t e r A型 数字震 动 感觉 阀值检查仪 , 患者闭眼 、 放松 , 取卧位 , 测试部位 为双足第 1
泌科住 院 治疗 的 6 2 0例 患 者 为 研 究 对 象 。所 有 患 者 均 符 合
1 9 9 9年 WH O制 定 的糖 尿 病 的诊 断标 准 : ① 空 腹 血 糖 ≥7 . 0 mm o  ̄L ; ②任 意时间静脉 血浆 葡萄糖 浓度 ≥1 1 . 1 mm o l / L ; ③有

9 6・
TO DAY N URS E, J u n e , 2 0 1 5, No . 6
※检 查 检验 与护理 震 动 感觉 阈值 检 查在 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 病变 筛 查 中的应 用

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是一种神经电生理检查手段,通过对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进行评估,能够客观地反映出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

其原理是利用刺激电极刺激神经纤维,通过记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阈值来检测神经功能的异常。

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高血糖和代谢紊乱引起的神经损伤,使得感觉神经传导功能发生改变,因此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值得注意的是,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不仅可以用于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可以评估疗效和预后。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处于潜在糖尿病风险群体的人群,定期进行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神经病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病情的发展。

虽然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该检查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一些医疗机构可能无法提供这项检查,限制了其普及程度。

该检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有时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负担。

有些患者可能由于年龄、合并症、心理因素等原因而无法完成该项检查,这也会影响其应用效果。

在推广和应用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处理。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该项检查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提高检查的可及性。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应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主动配合医生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神经损伤。

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也应加大对感觉神经传导阈值评估的支持,降低患者的检查成本,提高检查的普及程度。

振动觉阈值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振动觉阈值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振动觉阈值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振动觉阈值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伴有周围神经症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无神经症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利用BiO-Thesiometer感觉定量检查仪测定200例患者振动觉阈值,比较两组振动觉阈值测定结果。

结果:200例糖尿病振动觉阈值总异常率81%,观察组检出率55%。

另外,观察组患者中VPT>10 V者95例(95%),VPT在15~25 V间者39例(39%);对照组患者中VPT>10 V者67例(67%),VPT在15~25 V间者15例(15%)。

结论:振动觉阈值测定操作简单,结合周围神经症状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检出率,便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标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振动觉阈值;早期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其中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率高达60%~90%,主要表现为肢体出现麻木感、烧灼感,机体感觉功能(疼痛、温度)减弱,严重时甚至累及到全身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后果[1-2]。

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比较隐匿,早期难以发现,当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出现后,周围神经病变已不可逆[3]。

为此采取有效手段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诊断DPN的主要手段有NSS神经症状评分、振动觉阈值(VPT)测定等[4]。

本研究主要探讨振动觉阈值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伴有周围神经症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刺痛、灼热感、麻木等周围精神症状,排除肢体畸形、神经障碍、精神异常等患者。

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32~81岁,平均(57.3±10.3)岁,病程4~16年,平均(8.0±2.1)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早期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的意义
目的探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早期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至该院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与8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群(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均给予数字振动感觉阈值检查,并对比两组受检者的DPN发生率与VPT异常率。

结果实验组周围神经病变35例,常规组周围神经病变6例,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VPT异常率分别为52.50%(42/80)与22.50%(18/40),(P<0.05)。

结论VPT是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的早期筛查方案,可及時发现高风险人群,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便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及时诊断,从而做好早期干预工作。

标签: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数字震动感觉阈值
糖尿病属于常见的一类心脑血管疾病,对该类疾病的早期并发症进行积极诊断,便于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的发生[1]。

其中数字震动感觉阈值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早期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临床意义重大。

为了对其诊断效果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至该院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与8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群(常规组),医护人员同所有受检者详细讲解了该次研究的过程、意义、重要性等,所有受检者对该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损害疾病患者排除。

实验组:男性与女性分别占据42例与38例,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45岁与86岁,中位数年龄为(65.38±3.21)岁;常规组:男性与女性分别占据41例与39例,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47岁与84岁,中位数年龄为(65.80±3.64)岁。

对比两组受检者的相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VPT检查:采取平卧位于检查床上,其中受检者不可查看到被检测的位置,且要求所有受检者均由同一名医师完成。

选择感觉定量检查仪进行操作,将阀门往左进行旋转,便于对振幅进行控制,将其重新归至零点,另外一只手将振动器拿起,便于使得检查仪器的重量压力处于适中的状态,依据振动刺激头的重量,其垂直方向为受试者下肢大拇指趾腹中心部位(相距前端趾甲2.5 cm),以防探头于受试者皮肤表面进行移动。

将电流逐渐增强,振动钮逐渐增大振幅,便于受
检者感知,将此时的检测数据读出。

要求每个部位连续进行3次检测,之后将其平均值计算出,便于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精确性,其中检测异常情况表示振动阈值在10 V以上。

NCV检查:选择肌电诱发电位仪,放置于20~25℃的室内,选择表面电极进行刺激,对受试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进行检测。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分析两组VPT异常率。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受检者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
实验组周围神经病变35例,常规组周围神经病变6例,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实验组35例患者中,30例四肢麻木,10例发凉,15例疼痛,8例脚踩棉花感,9例无力,4例出汗异常,3例溃疡;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后得知:80例患者中,3例肌无力,31例针刺觉减弱,30例音叉震动觉减弱,53例跟腱反射消失或者减弱;常规组6例受检者中,4例四肢麻木,2例疼痛;80例受检者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后得知,不存在肌无力、针刺觉异常现象,8例音叉震动觉减弱,18例跟腱反射消失或者减弱,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常规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分析[n(%)]
2.2 VPT异常率
实验组中,80例受检者进行临床检查后42例异常,异常率为52.50%(42/80);常规组中,80例受检者进行临床检查后18例异常,异常率为22.50%(18/40),对比两组受检者的VP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0 0,P=0.000 0)。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并发症多种多样,因此,做好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筛查意义重大,其中筛查对象的样本量通常较大,需进行多中心联合操作,所以说,如何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经济、简便的检查方式十分重要。

其中震动感觉检查是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的重要检测指标,其对震动觉进行检查的方式又包括半定量刻度音叉、128 Hz音叉、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等。

其中128 Hz音叉广泛用于震动感觉筛查工作中,具有简便、快捷等多种优势,但是仅仅能够对受检者的震动感觉有或无进行检查,而对于具体的震动阈值无法进行综合评价。

半定量刻度音叉对于受检者的震动觉损害情况也较难进行分析,上述两种检查模式很大程度上均取决于检查者的操作经验,导致缺乏科学性与精确性。

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判定通常认可VPT检查模式,其中VPT水平≥25V已经是对DPN进行判定的金标准。

有关研究指出,对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其他的并发症患者进行VPT检查后,得知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当VPT水平≤25V时,其诊断特异性将会逐渐递增,而敏感性基本上保持不变状态[2-3]。

另有关研究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早期存在神经损害情况,其VPT敏感性可能会比NCV更优。

此外,临床上可依据VPT检测值对糖尿病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有关研究指出,某些糖尿病患者的腱反射情况正常,但是对震动觉阈值进行检查后伴有减退迹象,且该受检者的震动觉相比触压觉、腱反射情况更加敏感且常见。

另有关研究指出,跟腱反射敏感性可达到90%以上,而特意性低于40%,音叉震动觉敏感性低于70%,而特异性则高于90%,其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需要进行大量的样本研究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4]。

此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分析可知,神经损伤均不是单纯表现为神经纤维受累,是在多种神经纤维交叉受累的作用下导致的病变,若单纯对受检者进行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不可对全部的早期DPN及时发现。

有关研究指出,某些DPN患者的温度觉阈值将会逐渐恶化,而对震动觉阈值进行检查后得知其变化不是十分明显,其中仅仅存在1/4左右的正常震动感觉患者伴有膝腱反射消失情况,所以说,实际进行临床筛查时,应同时检查多种感觉障碍情况,全方面多角度分析患者的实际病情,并进行积极诊断。

目前临床上对DPN进行筛查的方式多种多样,且不同的方法注重的感觉检查各不相同,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进行临床检查,导致诊断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较难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导致DPN患者早期筛查工作遭遇瓶颈,使得最佳的疾病治疗时机延误。

因此,对DPN早期筛查方式应进行统一,并选择简便、科学、敏感、特异、有效的方式进行筛查,对检测标准进行统一,便于有效评估DPN的风险,做好疾病的预后评估工作。

其中对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方式为NCV,是对DPN进行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该诊断方式所需费用较高,所需时间较长,且会对受检者造成一定的创伤,难以在基层医院进行全面推广,导致其临床应用直接受到限制。

而分析VPT检查方式科学可靠,检测过程较为简便,患者具有较佳的顺应性,便于为DPN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及时筛查出高风险人群,便于后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综上所述,VPT是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的早期筛查方案,可及时发现高风险人群,便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及时诊断。

[参考文献]
[1] 王坤,吕肖锋,焦秀敏,等.糖尿病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22):2607-2611.
[2] 沈娟,曾輝,李连喜,等.振动感觉阈值(VP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40(1):31-37.
[3] 孙正凯,韩玉亭,魏进,等.VP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22):47-48.
[4] 时霄冰,于生元,杨爱民,等.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8):3492-34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