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也是语文〔高考〕必考内容,但是,这一部分往往是大部分同学的弱项。

在〔高三〕〔复习〕中,同学花在诗歌鉴赏复习上的时间多,但收效却甚微。

如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培育同学对诗歌的鉴赏力量,是摆在宽敞师生面前的一个难题。

以下是我整合的关于〔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期望可以关怀到你!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1.把握仆人公的立足点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仆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穿全诗供应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

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波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仆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

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关注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表达,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珠宝,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穿全诗的重要方法。

由于并不是全部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当关注题目。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3.了解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征,在确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的思路,进而贯穿全诗。

在〔初三〕复习备考中,假如我们遵循这种规律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尤其要留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贯穿全诗、解读全诗的钥匙。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4.答题应紧扣原诗的内容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需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

假如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推断选择,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5.明白选择题选项常见干扰设置句意理解方面:误会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想当然等。

诗歌赏析题答题技巧

诗歌赏析题答题技巧

诗歌赏析题答题技巧(1)“诗眼”或“炼字”型题设问方式: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指出写下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并作某字,你真的: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言之有物上的促进作用就是什么?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表述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点出高字抒发了什么感情或衬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请问]①“宽”字更好。

②宽就是原野、宽广之意(这一步有时可以划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显得渺远无际,两岸变得格外宽广。

④“宽”字,轻易抒写了诗人视野更加宽广的猛烈体会。

(此题只请问“宽”字不好,不并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后。

卷面提问时,通常可以省却序号,这里分点列举,提示信息不要略去一些步骤或要点。

萨兰勒班县。

)(2)句意型题复述方式: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融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认知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阐述语表义,有时必须挖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示例: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及“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认知。

[答]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3)意境型题设问方式:①诗中哪两联写下了什么意象,恳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是什么?了解他的表现手法及题干内容,根据要求答题。

以下就是我整理的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不会做诗歌鉴赏题的宝宝们要认真阅读哦!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及技巧一、答题基本方略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获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精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高中语文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1.抒情言志的方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气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留意情景全都或相对)(三)语言方面: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答题方向:清爽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假如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

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绽开。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诗鉴赏万能公式大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诗鉴赏万能公式大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高考古诗鉴赏万能公
式大全
很多人想知道怎幺去解答高中古诗词鉴赏,往往一些学生在这方面丢分严重,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供参考!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一、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幺字?为什幺?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幺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一)把握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 写什么内容,抒什么感情)1 、审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

幽:深远,僻静,隐蔽的,不公开的。

这些都能帮助考生答题。

2 、看作者,知人论世高考大都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

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

读苏轼的“大江东去”,自然要理解其“豪放语”,读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自然不会说它“直抒胸臆”,因为作者属婉约派,特点是曲折委婉、含蓄隐约而又寓意隽永、细腻缠绵。

3 、品局部,抓住关键高考题往往从关键词语(诗眼)出发,提摄全篇,这其实正好是读诗的一个突破口。

上文已谈及,此不赘述。

4、看注释,破解难点高考试卷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命题者往往有意识的在诗歌后面给出一些注释。

一方面是对文中的难点进行解释,一方面对诗歌所涉及的历史环境进行必要的说明。

对这些内容,学生们在做题时,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往往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

5 、抓整体,全面参照一抓全文意象情感(上文已谈)。

二抓尾联末句。

在前文叙事写景的基础上,最后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这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色。

尾句(联 )通常担负着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最后一联,明显地透露出了作者对贾生的同情和对孝文帝的讽刺。

三抓诗后及题干中的补注和交代,往往可以了解其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某些词语的含义。

(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一般方法(怎样写的 )第一,了解常用修辞方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考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是⾼考语⽂必考题型,⾼考语⽂诗歌鉴赏题怎么得⾼分?接下来是⼩编为⼤家整理的⾼考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家喜欢! ⾼考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分析意境型 1.提问⽅式:这⾸诗营造了⼀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诗描绘了⼀幅怎样的画⾯?表达了诗⼈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产⽣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

答题时三⽅⾯缺⼀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

考⽣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的语⾔再现画⾯。

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要⽤⾃⼰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般⽤两个双⾳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例】绝句⼆⾸(其⼀) 杜甫 迟⽇江⼭丽,春风花草⾹。

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经过“⼀岁四⾏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题⽰例】此诗描绘了⼀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映⽇,春风送来花草的馨⾹,泥融⼟湿,燕⼦正繁忙地衔泥筑巢,⽇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

这是⼀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

表现了诗⼈结束奔波流离⽣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境(步骤三)。

分析表达技巧 表现⼿法分抒情⼿法、描写⼿法、修辞⼿法三⼤类。

提问⽅式 ⼀般提问:这⾸诗⽤了怎样的表现⼿法?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诗的表现技巧。

(或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有何效果?) 抒情⼿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描写⼿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2)联想和想象 (3)对⽐。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对于高中语文中最重要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诗歌鉴赏题,高考中也是必考的一个题型。

那么有哪些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模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了解了诗人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3.看技法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4.看意象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 ,咏物所言之“志” ,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1.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

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2.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把握诗歌技法的准确性与熟练程度。

3.鉴赏技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采取此项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三)答题的要求1.符合题目的要求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2.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诗歌鉴赏虽说是开放型试题,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四)答题的角度1.题目开口面小的,按规定的角度切入。

2.题目开口面大,可自选角度切入。

(五)答题的格式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想答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就要会用正确的答题技巧和了解诗歌鉴赏用到的常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必备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仅供参考。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1:知人论世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作品常常会渗透作者的经历以及思想感情。

所以欣赏诗歌之前,首先要对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就拿赏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来说,一个是经历盛唐的辉煌,一个是目睹了唐朝由盛而衰。

这两种不同的经历,造就了富有不同情感气质的诗人:豪放飘逸、浪漫不羁的李白,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2:了解诗歌的各种题材写景抒情的田园诗歌。

代表人物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

这类诗歌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怀古咏史诗歌。

这类诗歌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如杜牧的《泊秦淮》,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托物言志诗歌。

刘熙载在《艺概》中曾说过“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这类诗歌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羁旅行役诗。

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都是此类诗歌。

闺怨诗歌。

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

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如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就属于此类。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3:熟悉诗歌的意象,了解诗歌的意境中国古典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

意象就是出现在诗歌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三看:题目,作者,小注)一、鉴赏诗歌的形象1人物形象(1)主人公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2)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主要有:不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爱恨情长2物象(即意象)“意”是指是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使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感的物象。

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答题时需把握的依据。

主要有: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古诗词常见意象*兰:淡泊名利竹:正直谦虚、坚贞高洁菊(黄花):隐逸高洁、不畏权贵松:正气凛然、坚贞高洁草:1.象征顽强的生命力2.反衬荒凉偏僻,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3.抒发爱春惜春之情4.寄托离愁别绪,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杨柳(柳絮):寄托离愁别绪,游子思归、好友相别,或感叹自己飘泊不定落花:表达年华易逝的感伤,或表达惜春伤春之情落叶(落木):营造秋风萧瑟的氛围,表达惆怅落寞的情感梧桐:抒发悲秋之情,象征孤独失意者芭蕉:孤独忧愁,离愁别绪桑梓:代指家乡,表达思乡之情孤蓬:飘泊不定、孤独寂寞飞鸿(鸿雁):营造雄浑悲壮的意境,表达思乡之情蝉:1.象征高洁2.悲秋,悲凉猿:凄凉悲伤,孤寂悲苦杜鹃(子规):忧愁忧思鹧鸪:离别,悲情,相思,或昔盛今衰、世事无常沙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产生的情感鸿鹄:志向高远夕阳(斜阳):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惆怅、思乡、怀古等感情浮云:在外漂泊不定流水:1.愁绪2.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盛衰兴亡变化月:1.离别思乡2.寄托喜悦或凄美祝愿3.冷清凄凉露:人生短暂,时光飞逝西风(秋风):烘托衰败之景,落寞惆怅长亭:送别之所,离愁别绪关山:接指遥远地方,征人思乡(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吴钩:报效祖国栏杆(阑干):思念,寂寞,忧愁*古诗词典故*破楼兰:建功立业“不破楼兰终不还”(苌弘)化碧:苌弘无辜获罪自杀,血化成玉,指正直的人为正义的事业蒙冤受屈尺素:书信的代称青鸾:西王母出行让青鸾送信,代指送信的人东篱、三径:归隐田园劳歌、南浦:送别歌,送别地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黍离之悲指国破家亡的悲痛红豆:爱情或相思鸡黍:招待客人的饭菜关山月:征戍离别之情3意境:指作者的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是诗歌突出的特征。

把意境比作一个建筑的话,那么意象就是这个建筑的每一块砖石。

4塑造形象常见手法:1比兴2细节刻画3烘托渲染4对比衬托5分析意境意象题答题技巧问法: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描绘了一幅……图2.诗意地简短进行翻译3.概括营造出的氛围特点4.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概括特点:恬静优美、恬淡闲适;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幽深僻远、清幽明静;瑰丽清新、清新自然;孤寂冷清、凄苦悲凉(总之最好用四字短语概括)例题)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描绘了一幅春和日丽、花草飘香、泥融飞燕、鸳鸯暖睡的春景图。

2.(如果有简要分析)诗意地翻译3.明静绚丽,清新自然。

4.表达了诗人愉悦闲适的安宁心情。

问法:写景有什么特点?意境有什么特点?答:1如有必要进行诗意翻译2分析特点3表达诗人……感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答可不答)*写景特点:色彩变化之美、层次变化之美、动静结合之美、感官变化、乐景哀情*意境特点:见上四字概括问法:有什么作用?诗中某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1交代时令地点2渲染……氛围3衬托……情感4为下文……做铺垫二、鉴赏诗歌的语言语言风格:清新自然,质朴直白,恬淡平实,绚丽多彩,华丽藻饰,简洁明快,平易晓畅,委婉含蓄,蕴藉隽永,沉郁顿挫,悲壮慷慨,雄奇奔放,雄健恣肆,飘逸洒脱等。

语言作用:言近意远,浓墨重彩,淋漓尽致,脍炙人口,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言简意赅,细腻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等。

分析语言型题目答题技巧问法: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1用一两个词点名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于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例题)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1.特点是清醒自然,质朴直白2.“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打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3.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

炼字型题目答题技巧问法: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他好在哪里?某处用某字有什么妙处?某字好在哪里?答:1解释该字在该句中的意思2点明该字的手法,解释手法3还原该字,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4点出表现景物的特点和表达出的人的情感6点明运用该字所达到的艺术效果(简言之:解释字,点手法释手法,还原字,物的特点,人的情感,艺术效果)*艺术效果:生动形象,含蓄蕴藉,有动态感等等例题)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问:最能表现情感的词语是哪两个?分析表达效果。

答:(要注意这是两问)最能表达情感的词语是“含”“卧”(一般是动词)1.含是包含的意思,卧是斜倚的意思(解释字)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点手法),将芍药、蔷薇赋予人的情感(释手法)3.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斜倚娇态可掬(还原字)4.写出了花的娇态美丽和它们满腔的愁怨(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喜爱怜惜之情(人的情感)5.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喜爱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艺术效果)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工笔、白描、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1)直抒胸臆:情感直露,感情强烈,节奏紧张,是感情表达得更朴实真切,震撼人心(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3)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景物,而侧面描写则起到烘托的作用(见到侧面描写=烘托……)(4)细描是指细节描写,白庙是用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或景物的形象。

(5)咏史抒怀,怀古伤今2表现手法(2)象征:借助某一物体形象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3)反衬(衬托)例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4)虚实结合(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回忆中已逝之境之景、设想想象的未来之景)由虚入实,虚实相生(5)借古讽今(6)动静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7)点面结合、抑扬结合(8)比兴:将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9)以小见大(10)用典3修辞手法(2)比喻:使描绘的对象生动形象(3)比拟(拟人):使描绘的对象生动形象(4)双关:使表达更含蓄蕴藉(5)借代:称人时用籍贯、官职等,称物时用一些相关联的东西(6)夸张:使情感表达更强烈鲜明,具有感染力(7)对比:突出……(见到对比=突出……)(8)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增强语气,强调突出(9)互文、叠字4分析技巧型答题技巧问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效果?在手法上的特点?答:1明确指出运用了什么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这种手法3表现出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感情6(看情况可以不答)收到了……的艺术效果(点手法、释手法、物的特点、人的情感、艺术效果)例题)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1.(点手法)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有的时候题目说“哪些表现手法”这时就有不止一种表现手法,注意审题)2.(释手法)星斗明亮反衬出夜色之暗,草虫鸣以动衬静反衬出环境的寂静3.突出了夜色之黑和诗人出行之早(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人的情感)4.运用反衬,强调突出,效果鲜明(艺术效果)5赏析题答题技巧问法:请赏析……的妙处?答:赏析题一定有手法=手法题,还要考虑修辞?活用?好字?多方面考虑,但大多都会有手法,先答手法。

如果真是什么都没有的话(看不出来),诗意地翻译。

五步走:点手法,释手法,物的特点,人的情感,艺术效果例题)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问: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答:1.运用比拟手法,移情于物(点手法)2.写马似解人意,因离别而感到痛苦嘶鸣(释手法)3.马尚且如此,突出了诗人不堪忍受离别的伤感之情(人的情感,如果硬要物的特点,那就是“写出了马的哀愁”)4.“复怜”二字是内心的伤感更为沉重(考虑了好字,但一定赏析题上来考虑手法,手法必答,其他按情况定)5.将离别之情书法的淋漓尽致(艺术效果)6诗眼题型答题技巧问法:某字某词某句使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1.主旨(内容)方面:对突出主旨方面的作用2.结构方面: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最好围绕诗眼进行全篇梳理,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例题)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问:诗人的心绪体现在“乱”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答:1.本诗以乱为诗眼,抒发了诗人的家国之思(主旨方面)2.全诗围绕乱字展开。

首联借残月、滴漏等意象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点明乱的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尾联用衬托手法(还是不能忘了手法)将诗人心中之乱渲染到极致(结构方面)四、鉴赏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1古诗词常见题材(1)山水田园诗: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厌恶官场,向往隐逸生活;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宁静闲适,悠然自得(2)边塞征战诗:表现边塞军旅生活、艰苦的环境、壮丽的边塞风光等;抒发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或是抒发戍边将士的乡愁,思妇的惆怅,或是讽刺穷兵黩武的统治者(3)咏物抒怀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明自己志向(4)咏史怀古诗:寄托个人境遇,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借古讽今,忧国伤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无道;表达昔盛今衰的伤感,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感慨(5)赠友送别诗:表达分别时的离情别绪,依依不舍,想象分别后的孤寂惆怅(也有鼓励友人的,少见)(6)羁旅思乡诗:抒发羁旅之苦,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思乡之情;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和思念;抒发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抒发厌恶战争、思念亲人之情(7)借景抒情诗:借眼前的景物抒发情怀,触景生情(8)闺怨诗:写思妇(9)说理诗:写出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或自己顿悟2古诗词常见情感人民疾苦;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国破家亡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抒发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4)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时光飞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蔑视权贵之高洁;愤世嫉俗之愤慨;秀美山河之热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3分析情感型答题技巧问法: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分析这首诗的主旨?答:1点明思想感情,中心思想2用诗中具体语句分析(一般会一道小问结合着手法等其他问题来考查,如果问如何抒发思想感情则答“通过……抒发了……”,最好也捎带点明一下手法,点完手法直接答情感)五、答题术语(尽量用四字)1诗歌风格: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诙谐2诗歌结构: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3诗歌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衬,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4诗歌语言特色: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凝练简洁,犀利老练5艺术效果:真挚感人,生动形象,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省,意境高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