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1.地球仪是地球的。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也叫。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与它平行的线叫做。

答案:模型;经线;子午线;赤道;纬线2.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叫,0°经线以西叫。

人们把0°纬线定为,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赤道以南叫,赤道以北叫。

答案:东经;西经;赤道;90°;南纬;北纬3.填写低、中、高纬度的分布表。

答案:如下表所示4.赤道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赤道以北的半球叫,以南的半球叫,中国位于。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答案: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南北;东西5.读经纬网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点位于②点的东北方向B.②点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C.③点位于①点的正南方向D.④点的地理坐标为(23.5°N,120°E)答案:D6.下列图示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D.②③④答案:C7.下列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180°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0°答案:A8.下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标为()A.(20°N,20°W)B.(20°N,20°E)C.(20°S,20°W)D.(20°S,20°E)答案:A9.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竖直的B.地球仪上的赤道和地轴呈23.5°的夹角C.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在地球上是真实存在的D.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答案:D10.0°纬线和180°经线的交点地球上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11.如图为经纬网示意图,图中乙地的经纬度和乙地位于丙地的方位分别是()A.(20°S,40°E)、东南方向B.(20°N,40°W)、东北方向C.(20°S,40°E)、西南方向D.(20°N,40°W)、西北方向答案:D1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①所有的经线一样长;②所有的纬线一样长;③所有的经线都是圆;④所有的纬线都是圆;⑤纬线是与赤道垂直的线;⑥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且互相平行的线。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三章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三章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单选题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

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D.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2.2020年2月3日,成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北延伸区)发生5.1级地震,当地震感明显但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B. 成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C. 地震发生时如果人位于高层楼房上,应尽快乘电梯下楼D. 一旦不幸被埋在废墟时,不要大声喊叫,要保持镇定,等待救援3.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内部B. 珠江三角洲形成的主因是流水的沉积作用C. 太阳活动频繁会导致火山和地震频发D. 喜马拉雅山是由于板块间的张裂而形成的4.地壳变动由地球的内力引起。

下列各现象中不能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A. 断层B. 褶皱C. 火山D. 风蚀蘑菇5.①~⑤是与地震有关的各种叙述,在这些叙述的各种组合中,叙述全部正确的是(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都会造成破坏③海底地震可能会引发海啸④发生地震来不及跑时,可选择狭小的房间或坚固的床、桌下躲避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A.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①③④D. ②④⑤6.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的是( )A. 华山的悬崖峭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B.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C.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D.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7.世界上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A. 板块的内部B.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C. 大陆内部D. 大洋沿岸地带8.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A. ⑴⑵⑶B. ⑴⑵⑷C. ⑴⑶⑷D. ⑵⑶⑷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证据B. 火山带和地震带高度重叠,是因为这些地区是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C. 每次地震,都会引发海啸D. 地震来临时,高楼层的人可以躲在桌子底下10.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 相撞和张裂B. 弯曲和断层C. 火山D. 地震二、填空题11.印尼当地时间2006年5月27日晨5时53分发生里氏6.2级强烈地震,造成6200多人死亡,四万余人受伤(印尼政府6月1日公布)。

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选择题(包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选择题(包含答案)

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选择题)一、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下列诗句,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人造卫星在不同角度拍摄的地球照片C. 太阳的东升西落D.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3.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

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A. 地核一地幔一地壳B. 地幔一地核一地壳C. 地壳一地幔一地核D. 地壳一地核一地幔4.以下事实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 麦哲伦环球航行B. 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C. 地球仪上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D. 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5.如果乘船出海,会看到港口的灯塔()A. 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B. 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C. 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D. 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二、地球仪和地图6.图中关于A点所处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A. 东半球、低纬度B. 西半球、低纬度C. 东半球、中纬度D. 西半球、中纬度7.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 表示0°经线C.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D.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8.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A. B. C. D.9.符合西半球、低纬度、北半球3个条件的地点是()A. 20°W,0°B. 0°,26°WC. 165°E,17°ND. 19°W,15°S10.外商到义乌参加中国小商品博览会,买了一张地图。

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年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含答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年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含答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年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含答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4幅图中山谷线表示正确的一幅是()A.B.C.D.2 . 某矿物晶体存在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该矿物晶体在分类上最可能是()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化石3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570米B.同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D地气温更高C.图中ABCD四地对应的地形分别为山峰、陡崖、山谷、山脊D.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20千米4 . 下列有关地球的认识,错误的是A.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B.地震和火山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C.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D.流水、风都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5 . 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

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8.50E)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A.东京(139.50E)B.香港(1140E)C.纽约(740W)D.伦敦6 . 下列古诗中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7 .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从地球仪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B.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C.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23.5°纬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8 .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有机小分子可生成无机小分子B.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D.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进化9 . 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相撞和张裂B.弯曲和断层C.火山D.地震10 . 下列地形部位的名称与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相符的是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1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② 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②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板块是不断运动的;③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多发生于板块的内部;④植被的减少可以加剧泥石流的发生与危害。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国主要位于()A.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大西洋板块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3.我国首都北京(116°E、40°N)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B.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C.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D.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4.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D.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5.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A.地壳的凹陷B.板块的挤压C.板块的碰撞D.板块的张裂6.下列现象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C.印度洋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D.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7.下列经度中,按由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20°E、0°、20°W、40°W B.160°E、180°、160°W、140°WC.120°E、100°E、80°E、60°E D.80°W、100°W、120°W、140°W 8.假如学校操场一周的周长为250米,现在,某七年级学生为它画了一张平面图,图中操场的周长为25厘米,那这幅图的比例尺应为()A.1∶10 000 B.1∶1 000 C.1∶100 000 D.1∶1009.下列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有()①我们能观察到的地球以外的天体都是圆形的②离开港口的船只都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慢慢消失③人越往高处去,看见的地平圈越大④用哈勃天文望远镜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圆的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10.花岗岩、砂岩、大理石分别属于()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11.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是地壳变动的表现之一,其空间分布分散B.富士山是死火山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壳D.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淹埋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12.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应急要点,错误的是()A.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B.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C.不要躲在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D.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13.如图所示的岩石分布状态图中,黑色代表的是岩浆从地下喷出的通道,甲、乙两处岩石可能分别为()A.岩浆岩和变质岩B.变质岩和沉积岩C.沉积岩和岩浆岩D.沉积岩和变质岩14.在如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震15.在科学研究或学习中,常因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提出“天圆地方”这一观点的是( )A.古代中国人B.古代印度人C.古巴比伦人D.古埃及人2.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C.塔顶和塔身同时从视野中消失D.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3.从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那是因为( )A.地球上的物质是蓝色的B.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C.大气是蓝色的D.地球表面主要由植被覆盖4.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欧、亚两洲的分界线5.在比例尺为1∶的地图中,图上1cm 表示的实际距离为( )6.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主要是(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④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7.我国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地形都以平原为主,形成这类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作用B.生物作用C.流水作用D.冰川作用8.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9.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顶A 的海拔高度是( )米米以上米~500米之间米以下10.量得图上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厘米,其实际距离是( )千米千米千米千米11.下列四幅图(经纬网)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时间7时11时19时24时经纬度20°N,118°E °N,115°E °N,114°E 22°N,113°EA.向东南B.向东北C.向西南D.向西北13.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14.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15.印度尼西亚某年发生一地震(如图)。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过关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过关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过关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是(▲)A.观察远处驶来的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B.在地上插一根杆,观察正午杆影长度的变化C.月食时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D.登上航天飞机从太空中观察2.如图G3-1所示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对图中地形部位描述正确的是(▲)图G3-1A.④处为峭壁B.①处比②处海拔低C.⑤处为山脊D.③处为盆地3.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C.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D.哥伦布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4.下列四个地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图G3-2A.甲B.乙C.丙D.丁5.如图G3-3所示的四幅图的比例尺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图G3-3A.①③④②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①③6.下列对如图G3-4中的甲、乙两地的方位判断正确的是(▲)图G3-4①甲在乙的东北方向②甲在乙的正北方向③乙在甲的正南方向④乙在甲的西南方向⑤甲、乙都在西半球⑥甲、乙都在东半球⑦甲、乙都在南半球⑧甲、乙都在北半球A.①③⑤⑦B.①④⑤⑦C.②③⑥⑧D.②④⑥⑧7.2014 年 2 月 12 日新疆和田发生 7.3 级地震,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B.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8.图G3-5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 km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示意图。

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图G3-5现在的年数。

这一现象支持了(▲)A.板块是运动的B.地球是一个球体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9.下列地形的形成与发展是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是(▲)A.塔克拉玛干沙漠B.长江三角洲C.桂林七星岩溶洞D.珠穆朗玛峰10.板块构造学说是当今世界最令人信服的全球构造理论,但有一些科学家对这一学说提出了质疑,你认为科学家对此理论质疑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与山地的形成问题B.板块的划分问题C.地壳运动与矿产资源的分布问题D.板块运动的驱动力问题11.泥石流产生的原因是(▲)①连日的暴雨②植被的破坏③没有预警系统④火山的喷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如图G3-6所示是某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读图回答12~13题。

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填空题(包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填空题(包含答案)

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填空题)一、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如图所示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第1题图第2题图(1)填写图中圈层B的名称________。

(2)假如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

(3)火山和地震的发生是________变动的表现。

2.如图是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火山熔岩流来源于图中的________层(填结构名称)。

地震是由图中的________层(填字母)内岩石圈发生的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3.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图第4题图(1)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一层是________。

(2)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的内部结构很相似,蛋壳对应________;蛋白对应地球的________ ;蛋黄对应地球的________。

4.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的赤道半径是________千米,极半径是________千米,因此,地球是一个两极________、赤道________的球体,它的赤道周长约________千米。

5.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运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运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________(“球面”或“水平板”)上的现象相似,说明大洋面是________。

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悟空和土行孙商定,两人从西天的某地出发到地球的另一面去,谁的速度快,谁就得胜。

土行孙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距离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目的地。

过了一会儿,孙悟空才气喘吁吁地赶来:“你怎么比我快?”土行孙说:“我比你的距离近啊!”你能告诉悟空,土行孙遁地而行的距离是多少吗?________(填字母)。

A. 10万8千里B. 6 371米C. 4万千米D. 12 742千米(2)悟空很不服气:“想我老孙,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那有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提出“天圆地方”这一观点的是( )
A.古代中国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巴比伦人
D.古埃及人
2.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塔顶和塔身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D.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3.从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那是因为( )
A.地球上的物质是蓝色的
B.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
C.大气是蓝色的
D.地球表面主要由植被覆盖
4.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线
5.在比例尺为1∶的地图中,图上1cm 表示的实际距离为( )
6.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主要是( )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④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我国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地形都以平原为主,形成这类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作用
B.生物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8.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不平
9.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顶A 的海拔高度是( )
米米以上
米~500米之间米以下
10.量得图上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厘米,其实际距离是( )
千米千米千米千米
11.下列四幅图(经纬网)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时间7时11时19时24时
经纬度20°N,118°E °N,115°E °N,114°E 22°N,113°E
13.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15.印度尼西亚某年发生一地震(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靠近板块的生长边界②靠近板块的消亡边界
③震区两侧地壳发生张裂④震区两侧地壳发生挤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一位记者报道:凌晨3点10分,一个沉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从窗外望去地平线上有耀眼的
光出现。

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很多人来不及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埋在倒塌的房屋里。

该现象预示着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火山喷发
D.滑坡
17.地震灾害( )
A.主要发生在海洋边缘地带
B.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C.此类灾害一般多发生在暴雨集中的季节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加强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18.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4月9号运抵酒泉(°N,°E)卫星发射中心,将于今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担负此次任务的飞行将由3名航天员组成。

结合下图完成题。

(1)卫星发射基地“酒泉”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酒泉”所处的半球是()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19.了解和正确选择、使用地图,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

有关下列四幅地图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家住云南的小明想去北京旅游,可从乙图上查找乘车路线
B.小明想知道世界甲型流感的疫情情况,可通过阅读甲图了解
C.小明来到北京后,购买了丁图以便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情况
D.若四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则比例尺大小应是甲>乙>丙>丁
二、填空题(22,23,24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7分)
20.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稍扁、略鼓的球体,赤道半径比两极方向的半径长21千米左右。

∶属于 (填“大”或“小”)比例尺,若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60千米,绘制在该图上的图上距离为。

22.如图所示,写出以下三地的经纬度。

甲:乙:丙:
乙在甲的方向,乙在丙的方向
23.如左下图是地球正视图,图中有7条经线将半个地球平分成6等份,读图后回答: ①写出A 点的经纬度: ; ②A 点在C 点的 方向; ③B 点既在南半球,又在 半球。

24.右图中A 点在地球上的位置是:
25.下图是浙江省中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各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D。

(2)C 处顶部和底部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m 。

(3)所在的山坡中, 要缓一些。

(4)此图表示的整个地区的地貌属
于 。

(5)E 处小河的流向
是 。

(6)这副图表示的实际面积大约是 。

三、读图分析题(26题3分,27题6分,28题7分,29题8
分,共23分)
26.如图所示,如果你站在地球的某点M 上,能很容易找到东
西方向,但如果你站在地球的北极点O,你就分不清“东西”
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2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 (南、北)半球, (东、
西)半球.
(2)由甲地前往乙地,可能会遇到河流
吗? .
(3)乙地气温20℃时,一般情况下,此时山顶气温
最低不低于 ℃.(备注地表附近,高
度每增加100米,温度下降℃)
(4)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际距离100千米,则该
图比例尺是 (数字式),该比例尺是
(填“小”“大” )。

28.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 (乙图)
(1)全球共分成 大板块,其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板块。

(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边缘地壳比较 。

(3)板块的 和 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图中的
和 板块相撞而成的。

29. 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
答问题。

⑴图中①②两条支流,水流比较平缓
的是 。

经 度 纬 度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A 点位置
⑵A村庄所在地与最高山峰间的温度差约为
℃。

(注:高度增加100米,温度降低℃)
⑶在图中河流上拟建一水电站大坝,请用“〓”符号标出最佳坝址。

修大坝可能性带来的问题是。

⑷如果在山坡上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
好?。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答案
.(1)C (2)B
20.两极赤道
21.小 3厘米
22.东经150度、北纬20度,东经150度、北纬30度,东经170度、北纬20度,
正北,西南
°E30°N 东北东
24.东经120度北纬32度北半球东半球
25.(1)鞍部山顶陡崖山谷 (2)30 (3)F (4)丘陵
(5)西北-东南走向 (6)25km2
26.因为站在地球的极点,四周任意方向都指向另一极。


站在北极点上,四周全为南,所以就没有了“东西”方向。

27. (1)南、西 (2)可能 (3)℃ (4)1/5000000 小
28.(1)六太平洋 (2)稳定活跃
(3)碰撞或挤压张裂 (4)亚欧印度洋
29. (1)○2 (2)℃ (3)A村庄被淹没 (4)乙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