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范围:必修上册一二三六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
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
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
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
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
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
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
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
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
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00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A、百舸(gě)彳(chí)亍 (chú) 装载(zǎi) 骨髓(suí)B、提(tí)防碾(niǎn)压阙(quē)秦以遗(wèi)陛下C、颓圮(pǐ)夜缒(zhuì)而出方遒(qiú) 逄(páng)孙D、浪遏(è) 创(chuàng)伤麦糟(cáo ) 河畔(p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惆怅杂揉漫溯忸怩不安B、廖廊崛起万户候峥嵘岁月C、寂寥佚之狐风华正茂两全其美D、长蒿安祥竟自由戊戍变法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这些文章思路不畅,文理不通,简直是不刊之论....。
C.“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D.1821年济慈去世,1822年7月雪莱溺海身亡,两年后拜伦死在希腊。
英国浪漫诗人的第二代就此落幕,渐渐江郎..才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中科院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来的一千个下降到一百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故乡的春天就像一座大花园,到处姹紫嫣红,一派春光。
D、.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经费的管理上,要做的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B、他勇敢坦直地声言:“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启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文文字运用(24分)1.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__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
②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照旧要研讨经典。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由于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照旧__,照旧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不难发觉,有的部门往往__,有的人往往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些地方早该减员裁官,可多年来雷声大,雨点小,从没动过真格的。
A.破釜沉舟牢不行破无所事事B.孤注一掷颠扑不破人浮于事C.破釜沉舟颠扑不破人浮于事D.孤注一掷牢不行破无所事事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我们的祖先制造了绚烂的陶瓷文明,几千年的文明史蕴含着陶瓷进展一每天日臻完善的过程。
B.近年来,生态爱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进展与林地爱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媒体做电商,要借鉴和吸取电商行业进展的先进成果,走有自己特色的“媒体电商”之路,而不是照搬互联网模式,否则可能会水土不服。
D.央视的《中华好诗词》以高雅的立意、精致的设计、轻松的形式,将中华诗词艺术与电视媒体奇妙结合起来,满足了电视观众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3.下列诗句与“疏松影落空坛静”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曲径通幽芳草香 B.细草香闲小洞幽C.锦屏春短碧纱暗 D.晚凉天净月华开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秀丽,照旧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心情,更是一种文化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洁,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月⑤书信曾是人们沟通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A.⑤③②⑥④① B.⑤③⑥④①② C.⑥④②⑤①③ D.⑥④③②①⑤5.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命题人:王艳会第Ⅰ卷(共36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个3分)1、字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恶劣(liè)谄(xiàn)媚盥(guàn)洗敕(chì)造B.呜咽(yè)懵(méng)懂仙葩(pà)挫(cuò)折C.忖(cǔn)度间(jⅰàn)隔罕(hǎn)见草窠(kē)D.联袂(mèi)监(jⅰàn)生负疚(jiū)针砭(bi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蹂躏驯熟赎职荒庑鸡豚狗彘B.应筹招聘九洲杯茗东施效颦C.朱拓烟蔼蹒跚炮烙竭泽而鱼D.鱼鳍黏液拖曳唾弃贻笑大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苏宁电器要做百货,而且将百货商场直接开到张桂平苏宁集团旗下附近;“苏宁电器”和“苏宁集团”两大巨头均进军百货业且在同商圈对垒,预示着张氏两兄弟同室操戈....在所难免。
B.山东省台办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台办学习宣传刘竹承先生的感人事迹,从善如登....,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广泛参与公益事业。
C.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朝鲜半岛局势箭在弦上....,高度复杂敏感,各方对此深表关切和忧虑。
D.2月25日,李娜在中国网球协会和《网球天地》杂志举办的“天地英雄”评选中,当仁不让....地获得了“领跑者”的荣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武汉中商百货总经理郭武表示,中商百货一直关注弱势群体和扶危济困为己任。
此次举办腊八节“爱心献粥”活动,意义深远。
B.伦敦作为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区土地价格低廉,所以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参与船坞区的改造。
C. 2010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齐聚国家图书馆,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专家指出,针对“山西地震谣言”事件,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和打击力度,来有效遏制利用网络散播流言这一现象。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马”?A. 马B. 犬C. 牛D. 羊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包括?A. 风、雅、颂B. 风、赋、比C. 赋、比、兴D. 风、雅、赋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学而时习之C. 三人行必有我师D. 以上皆是4. 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5.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中的“风”是指民间歌谣。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名句。
(×)3. “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4.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形式。
(√)5.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不积跬步,无以至______。
”(千里)2.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司马迁)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______。
”(汗青)4.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
(李白)5.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______。
(《论语》)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诗经》的三个主要部分及其特点。
2. 请列举唐代“诗仙”李白的三首著名诗作。
3.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4. 请解释“楚辞”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5. 请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解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的意义。
2. 请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3. 请解释“吾日三省吾身”的含义。
4. 请解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义。
5. 请解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庐山谣》中李白的情感和意境。
福建省三明永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永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春雨江南,秋风蓟北。
”这短短两句分明道出了江南与北国景色的不同。
当然喽,谈园林南北的不同,不可能离开自然的差异。
我曾经说过,从人类开始有居室,北方是属于窝的系统,原始于穴居,发展到后来的民居,是单面开窗为主,而园林建筑物亦少空透。
南方是巢居,其原始建筑为棚,故多敞口,园林建筑物亦然。
产生这些有别的情况,还是先就自然环境言之,华丽的北方园林,雅秀的江南园林,有其果,必有其因。
园林与其他文化一样,都有地方特性,这种特性形成还是多方面的。
“小桥流水人家”,“平林落日归鸦”,分明两种不同境界。
当然北方的高亢,与南中的婉约,使园林在总的性格上不同了。
北方园林我们从《洛阳名园记》中所见的唐宋园林,用土穴、大树,景物雄健,而少迭石小泉之景。
明清以后,以北京为中心的园林,受南方园林影响,有了很大变化。
但是自然条件却有所制约,当然也有所创新。
首先对水的利用,北方艰于有水,有水方成名园,故北京西郊造园得天独厚。
而市园,除引城外水外,则聚水为池,赖人力为之了。
水如此,石南方用太湖石,是石灰岩,多湿润,故“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多姿态,有秀韵。
北方用土太湖、云片石,厚重有余,委婉不足,自然之态,终逊南中。
且每年花木落叶,时间较长,因此多用长绿树为主,大量松柏遂为园林主要植物。
其浓绿色衬在蓝天白云之下,与黄瓦红柱、牡丹海棠起极鲜明的对比,绚烂夺目,华丽炫人。
而在江南的气候条件下,粉墙黛瓦,竹影兰香,小阁临流,曲廊分院,咫尺之地,容我周旋,所谓“小中见大”,淡雅宜人,多不尽之意。
落叶树的栽植,又使人们有四季的感觉。
草木华滋,是它得天独厚处。
北方非无小园、小景,南方亦存大园、大景。
亦正如北宗山水多金碧重彩,南宗多水墨浅绛的情形相同,因为园林所表现的诗情画意,正与诗画相同,诗画言境界,园林同样言境界。
广东省清远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叙事的概念本是从文学研究的领域产生的。
法国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指出“叙事”是“此人讲述某事(从叙述行为本身考虑)的事件"。
叙事是叙述者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受述者感受的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想。
教育叙事则是叙事学概念的发展和延伸,是叙事学运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范例。
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教育叙事的热潮,这股热潮于90年代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现有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丁钢认为“以叙事的方式回归教育时空中各种具体的人物、机构及事件,叙事本身所揭示的各种教育存在方式或行为关系,以及当事人在此行为关系中的处境与感受,便成了教育学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
邱瑜指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教育叙事一直存在,《论语》就是教育叙事的典型文本。
从传统的学术认知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其中记载了大量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
在师者孔子与弟子的互动事例叙述中,孔子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鲜明生动地印刻于故事诠释中,简短浅显的教育叙事之下却蕴含着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
(摘编自苏婷婷《孔子教育叙事研究——以<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为例》材料二:《论语》是对孔子教育活动的再现,也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概述,故而我们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其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论语·侍坐》章)堪称孔门教育叙事的典范,集中体现了孔子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借鉴之处。
2019-2020学年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
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
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
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
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
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
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
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
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
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
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
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
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
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
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
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一次质量监测考试语文学科试卷出题人:王风华审题人:赵珊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3页。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9分)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
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
五年,改礼科给事中。
六年,疏请“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稽.玩。
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
又请重定会试..下第举人选用例,以广任使。
又请敕各省督抚勿滥委私人署.州县官。
诸疏皆下部议行。
寻转工科。
八年,世祖亲政,疏请令都察院甄别各省巡按,下部院会议,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
是岁,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请灾地漕米改折,视灾重轻定折多寡。
既,又言:“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
官吏或折外重征耗银,或先已征米而又收折,或折重运轻,其弊不一。
请敕漕臣密察严劾。
”上并采纳。
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当锁禁,得旨允行。
迁兵科都给事中,乞归养...。
康熙五年,起补户科给事中。
九年,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带食俸任事。
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
留任自文然始。
文然与魏象枢皆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号“姚魏”。
十年,两江总督麻勒吉坐事逮诣京师,仍用锁系.例。
文然复上疏论之,上谕:“自后命官赴质,概免锁系,著为令。
”寻迁副都御史,再迁刑部侍郎。
十二年,调兵部督捕侍郎。
京口副都统张所养劾将军柯永蓁徇私纵恣,令文然往按,永蓁坐罢。
迁左都御史。
十三年,疏言:“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皆叛应吴三桂,中间阻隔,赖有广东。
精忠将士旧驻其地,熟习山川形势,倘与延龄合谋相犄角,则广东势危。
江西境与福建、广东接,倘侵据赣州南安,驿道中断,饷阻邮梗。
宜驻重兵通声援。
”上嘉纳之。
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
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征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
十五年,授刑部尚书。
时方更定条例,文然曰:“刃杀人一时,例杀人万世,可无慎乎?”乃推明律意,钩稽揅讨,必剂于宽平,决狱有所平反,归辄色喜。
尝疑狱有枉,争之不得,退,长跪自责。
又以明季用刑惨酷,奏除廷杖及镇抚司诸非刑。
十七年,卒,赐祭葬,谥端恪。
(选自《清史稿》)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征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B.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征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C.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征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D.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征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B.“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C.“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姚文然直言敢谏。
他上疏请求朝廷清理刑狱,请求重定会试时落第举人的选用标准,用六个等次考核各省巡抚,大臣获罪不应用枷锁等,多被皇帝采纳。
B.姚文然关爱百姓。
江南、浙江遭遇水灾时,他请求根据灾情的轻重将漕米赋税削减并折换成银两,以减轻灾区负担。
决狱有所平反,他就面带喜色;如果有冤案,他就争辩,不得时就很自责。
C.姚文然重视法律。
当朝廷要更定条例时,他认为条例能杀人万世应慎而又慎,务求刑律宽平,以明末酷刑为戒,上奏废除廷杖。
D.姚文然通晓军务。
在任兵部督捕侍郎期间,查究柯永蓁徇私纵恣案件,上奏耿精忠和孙延龄合谋将危及广东,应在江西驻扎重兵对广东予以声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奋.六世之余烈奋:发展。
B.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C.隳.名城,杀豪杰隳:毁坏。
D.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镝:兵刃。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吞二周而亡.诸侯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C.以弱.天下之民D.南.取百越之地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固..桂林、象郡 B.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C.自以为..金人十..关中之固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二7.请把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二、诗歌鉴赏(7分)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8.诗歌后两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绪?(3分)9.诗中写“归梦”突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4分)三.古诗文默写(10分)10.(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2)“,”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也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3)“,。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四.现代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3题。
(10分)渡船王往渡船是水上的邮票。
涟河的东岸是牲畜市场,一个叫红蜻蜒的女人在东岸的渡口开了个小卖部。
她在大堤上用木头搭了个小屋子,外间摆货,里间摆张小床。
红蜻蜒的小卖部前有一个水缸。
有人要喝水,红蜻蜒就一指小卖部前的水缸。
水缸里的水总是满的,是红蜻蜒一担一担从涟河挑上来的,打了明矾,碧清碧清的。
红蜻蜒每天起得很早。
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涟河里挑水,把水缸挑满了,她就站在窗前,朝对岸看。
她看着小谭先生走上大堤,小小的影子轻快地掠过一棵棵树,大树,小树,槐花,桃花。
小潭先生朝渡口走来,河风吹起他的衣角,显得很清瘦也很利落。
小谭先生上了渡船时,红蜻蜒的心会紧张,有时是因为浪太大,船晃得厉害,有时是因为小谭先生的目光朝着她的窗口。
小谭先生下了渡船,上了坡,一步一步走上来,红蜻蜒就笑微微的,好像小谭先生是奔她而来的。
但是,很快她又失望了,小谭先生从她小屋前经过,从来不看一下她的小屋。
她又转到另一个窗口,这下她只看到小谭先生的后背。
她想小谭先生要是回头看一下多好,但是他从来没回过头。
小谭先生是河西人,在河东的学校做民办教师。
红蜻蜒出嫁前,有个好姐妹给她和小谭先生牵过线。
当时,见面的地点就在渡口。
两个人都喜欢对方,但是,因家人的反对,没有成亲。
红蜻蜒早就结婚了,小谭先生还是单身。
那天,临散集时,红蜻蜒却看见小谭先生牵着一头才成年的水牛往渡口走。
红蜻蜒想:小谭先生不教书了?下一个逢集,红蜻蜒又看见了小谭先生。
红蜻蜒问他:“你不教书了,老来行里?”小谭先生说:“教呢,把牛牵来卖了。
”红蜻蜒还想和他说说话,小谭先生就走了。
红蜻蜒感觉小谭先生瘦多了,头发也乱了,走路有些跌跌撞撞的。
红蜻蜒想刚买的牛又牵来卖,肯定是做贩牛的生意了,又教书又贩牛真是难为他了。
一天晚上,红蜻蜒已经睡了,听见敲门声。
拉开门,小谭先生一头就撞进来了。
原来,小谭先生上回牵的牛让涟城北一个老头在宝滩买后,回去没两天就死了,媳妇和儿子一抱怨,老头喝药自尽了。
红蜻蜒一惊,说:“哪能这么巧,不会是你卖的那头牛。
”小谭先生说:“肯定是的,我那头牛一买回去就不吃草,我叫来兽医,兽医说是水肿病,一时治不好,没几天怕就不行了,我一吓就卖了。
这些天,我难受,我又不敢说出来。
”红蜻蜒给他倒了一碗水,说:“你喝口水,慢慢说。
”小谭先生喝了一口水,还是难受:“我想死,我没有说话的人。
”红蜻蜒说:“看你说的,我不是在和你说话吗?”小谭先生点点头,又摇摇头,泪水掉了下来:“我跟你说了也没用,我只想死。
”红蜻蜒一惊,不知怎么安慰他了。
第二天,红蜻蜒没见小谭先生从渡船上过来。
红蜻蜒急了,一打听,说小谭先生请了病假。
红蜻蜒这下慌了,又没主意,她知道小谭先生为什么病了。
红蜻蜒想来想去,想起常常给人治些邪病的肖奶奶。
红蜻蜒对肖奶奶说:“要是有人做错了事,心里后悔,得了病,怎么办?”肖奶奶说:“叫他去佛主那烧个香,认个错。
人身上的衣裳要是脏了,洗干净了穿着才舒坦,人做错了事就像衣裳脏了一样,要把灰洗了,到佛主那认错就和洗灰一样,灰洗了,心里就好了。
”红蜻蜒点着头,心里亮起来了。
红蜻蜒到了小谭先生家,就见他家还是三间老式的瓦房,低低的檐口长满了青草。
他家的邻居有楼房有平房,又新又美,气派得很。
小谭先生的老妈妈一边带着红蜻蜒到了儿子床头一边叹道:“唉,这孩子,又教书又种地,累呀!”小谭先生一见红蜻蜓就坐起来了。
红蜻蜒说:“我来,是叫你明天和我去能仁寺,我们给佛主烧个香,说说心里话,好不好?”小谭先生说:“好,我听你的。
”红蜻蜒心里一阵暖和,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来看他的!坐了一会儿,小谭先生又说:“你来了,我感觉有些好了。
”红蜻蜒就笑了:“瞎说的吧?我又不是佛主。
”红蜻蜒回到船上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
船慢慢地向前走着,她看见自己的影子,像一座小小的佛塔,跟着渡船走。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3年第6期)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小说中的红蜻蜒用自己的爱“渡”了小谭先生,这种“渡”虽然是用波澜不惊的笔墨表现的,却耐人寻味,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