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归纳
第5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解释的原因: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
闭会期间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的
前提是一个中国,必须接受全国人大的司法解释。
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权力是中央授予的,香港特别行政
区的基本法不能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相悖或冲突,
如果有异议,必须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司法解释。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天津市人大行使立 法权,制定地方性法规,为环境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②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履行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职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③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自觉履行公民义 务,投入美丽家园建设。(共10分)
[2015·山东卷42]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 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
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③职权: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④常设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判断对错: 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拥有立法权。都是我国 的立法机关。 只有全国人大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书P56)
3、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1)产生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产生
(2)地位:是人大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才是国家权
(2)重要意义: ①保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也维护了中央
人民政府的权威;
②澄清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疑惑,维护了香港
特区基本法的权威;
③打击了部分港独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香港社会
的稳定和谐团结;
④有效的维护了一国两制的政治制度,理顺了中央政
府与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识点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开归纳,介绍其基本概念、组成和职能,以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一、基本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以人民为基础,通过普选产生一定期限的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始于1954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二、组成和职能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代表组成,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等。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主要职能有立法、监督和决策。
1. 立法: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是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标准。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法律,保障人民权益,推动社会进步。
2. 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代表们有权利、有义务地对政府工作进行询问、批评和建议,确保政府遵守法律,履行职责,为人民利益服务。
3. 决策: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和决定,对重大问题、重要方针进行讨论和决策。
代表们通过充分的民主程序,集思广益,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制定决策。
三、优势和发展方向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以下优势:1. 代表人民利益: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的代表,通过普选产生代表,保证了人民权益的表达和维护,实现了人民民主的根本要求。
2. 具有定期换届的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代表任期,通过定期换届的机制,保证了权力的流转和代表的更新,防止出现长期执政和腐败的现象。
3. 完善的监督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代表们可以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批评,确保政府的公正、透明和有效。
为了进一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 提高选举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加强选举管理,确保选举的过程公正透明,保证代表的代表性和民主性。
高考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梳理

高考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梳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体现。
本篇文章将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特点、组成和职权等方面,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依法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它是我国政治体制的基石,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民主管理。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1. 代表性。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广泛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机关,代表各个社会阶层、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利益。
2. 平等性。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每个代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平等的,反映了国家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3. 多层次性。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呈现出层层代表、分级负责的特点,有国家、地方、基层三个层次的人民代表大会组织。
4. 有委员会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专门的常委会,负责全面协调、处理重要事务。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两个层次。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
代表通过选举产生,具有联席会议和年会制度。
2.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城市、县、乡、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
代表通过选举产生,主要负责管理本级行政区域内的事务。
四、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法律,选举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领导人,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等。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与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具有以下作用与意义:1. 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力。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可以通过选举和被选举来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管理。
2. 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通过协商、议政等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高一必修2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

⼈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要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坚持党的领导、⼈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坚持和完善⼈民代表⼤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治制度和基层群众⾃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我完善和发展。
⼀.⼈民代表⼤会——国家权⼒机关(⼀)我国⼈民如何⾏使国家权⼒(⽅式、途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共和国的⼀切权⼒属于⼈民。
我国⼈民⾏使国家权⼒的⽅式主要有两种:1.⼴⼤⼈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式选出各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机关,代表⼈民统⼀⾏使国家权⼒,决定全国和各级地⽅的⼀切重⼤事务。
2.并由权⼒机关产⽣⾏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
⼈民⾏使国家权⼒的机关是全国⼈⼤和地⽅各级⼈⼤。
★(⼆)全国⼈民代表⼤会★★1.全国⼈⼤性质:全国⼈⼤是我国国家权⼒机关,是我国的⽴法机关。
我国的⽴法机关只有⼀个:即全国⼈⼤及其常委会★2.全国⼈民代表⼤会法律地位:★全国⼈⼤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
(全国⼈⼤常委会没有权⼒)3.全国⼈民代表⼤会职权:★★★★全国⼈民代表⼤会⾏使⽴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四种权⼒的区分:(1)⽴法权:即制订法律的权⼒。
全国⼈民代表⼤会⾏使国家⽴法权。
宪法、刑法、民法及⼀切法律都是由全国⼈民代表⼤会提出、审议并通过,才能⽣效。
全国⼈⼤及其常委会不能制定宪法,全国⼈⼤可以修改宪法,全国⼈⼤及其常委会⽆权修改宪法,但可解释宪法。
省、直辖市的⼈⼤及其常委会可以制订地⽅性法规。
(2)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政区域内重⼤事项的权⼒。
如:全国⼈⼤通过政府⼯作报告,⼗⼀五发展规划、国家政策等。
(3)任免权:各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员及其他组成的⼈员进⾏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
如选举国家主席,任免检察长,法院的院长等。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2011· 四川卷)一位从事基层民政工作的全 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 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 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表明, 该人大代表 ①履行了严格执法行政的义务 ②履行了反映群 众意见的义务 ③行使了依法提出议案的权利 ④履 行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人大代表坚持走访、记“民情日记”“民心 日记”,体现了选项④;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 体现了选项③;所提议案旨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体 现了选项②。严格执法行政不属于人大代表权利或义 务范畴,选项①不选。答案为D。
2.人大代表 ⑴性质和地位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⑵产生方式——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①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全国、省、市级的人大 代表) ②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乡级的人大代表) ⑶任期——五年 ⑷职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审议、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发言表决免责权 ⑸义务—— 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 求; 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④接受人民监督。
表1反映 A.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在逐步增加 B.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发生改变 C.全国人大的组织原则发生变化 D.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解析】 表格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结构的变化,与全国人 大的职权、职责、组织原则无关。故选D。
3.(2013· 上海卷)“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 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 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白皮书)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的是 A.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集体议事和集体决策 B. 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落实和满足人民的意愿和要 求 C. 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充分表达和反映人民的意愿 和要求 D. 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 中正确意见 【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国家的决 策。ABC尽管都对,但都片面,只有D全面概括了材料的观 点。故选D。
高一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总结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高一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政治必修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总结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广大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由它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①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国家立法权。
宪法、刑法、民法及一切法律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审议并通过,才能生效。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会可以制订地方性法规。
②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如:全国人大决定国家主席、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十一五发展规划等。
③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的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如选举国家主席,任免检察长,法院的院长等。
对任职期期间有特殊情况的进行罢免。
④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监督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的权力。
人大对政府干部有权进行监督。
第五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惯例列席人员:即1959年起形成的惯例,全国人大与全国政
协基本同期召开例会,凡不是全国人大代表的全国政协委员均被邀请列
席全国人大会议。按惯例,每届全国人大召开第一次会议时,不是本届 代表的上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也被邀请列席会议。
(3)其他列席人员: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允许列席本次全国人
人大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产物。虽然正式确立于1954年,但这一制度是在长期
的革命战争年代孕育起来的。
1、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1931年11月7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大会宣布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 法大纲》、《苏维埃地方政府组织条例》等法律,选举产生了工农 兵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并组织了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
即政府的各种形式会互相转化,直到其内部不同成分之间达到平衡,从而
形成共和政体。一般认为古罗马共和国的伟大归功于君主制、贵族制和民
主制诸要素的平衡。这是古典共和主义的精髓。
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性质及原则
1、概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
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
即由个人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政体。
(2)君主制的价值体系本质上是宗教的、家长主义的
和保守主义的。其支撑思想体系主要为君权神授和君王 无过错观念。
(3)君主制一般实行世袭制。 (4)君主制在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的民主革命之
前是最广为人知的政体形式。
(5)专制君主制是指封建君主逐渐摆脱了贵族、大公们的制约,
并开始统揽一切政治权力而发展起来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点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怀仁堂举行。
1226名代表首次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这是一次人民的盛会。
(一)代表是怎么来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1226名,参加第一次会议的实到代表1211名。
15日,报到后,因事因病请假70人,出席1141人。
1.代表的由来。
是普选来的。
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成立了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选举委员会。
1953年4月,中央选举委员会发出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正式开始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
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普选,各地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无记名投票、举手、豆选等方式进行选举,极大地增进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热情和民主意识。
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于1953年12月8日晚在北京市西单区中南海投票站参加了投票。
广东省台山县大湾乡归国华侨陈聪在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90多岁,到过许多国家,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
”这次普选,选出了包括各民族、各阶层、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代表人物。
2.代表的构成。
从1954年9月1日开始,参加大会的代表陆续报到。
工业战线的劳动模范王崇伦来了;农业战线的劳动模范李顺达来了;年龄最大的代表,93岁的齐白石老人来了;年龄最小的代表,刚到选举年龄的青年女工郝建秀来了;身穿各色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来了;从世界各地归国的华侨代表来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开幕了。
(二)会议是怎么开的1.地点:北京怀仁堂举行。
2.时间:1954年9月15日至28日。
3.会议的主要任务。
三项:制定法律;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
(1)法律。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审题时应抓住两个主体:一是人民代表大会,一是人大 代表
(一)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简单讲就
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2、职权: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等都由它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6、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7、执政理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
不同点:
(1)地位不同
中国共产党(略)。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执政党和反对党 的关系。
(2)作用不同
中国共产党(略)。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 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性质: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 集中制。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 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制度。(3个表现)
3、优越性: 关键词:根本政权力机关的组 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 材料中只讲到中共的一般用党的地位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来作答。
• 要是材料有讲到中共和民主党派的,一般 要点出两者的关系“中共是执政党,各民 主党派是参政党,是友党关系。”
(二)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民族党派
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 组织形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具 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 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 式。
共同点(联系):
(1)在法律上是平等:都坚持国家宪法和法律,都要以宪法和 法律为活动准则,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各民主党派政治上接受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与 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在组织上是各自独立的,二者是相互监督关系,不是监督 和被监督关系。
(一)中国共产党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 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 导
4、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 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 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 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2、权利:审议议案权、表决权、提案权、质 询权、发言表决免责权。
3、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 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 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 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
审题时应抓住两个主体:一是中国共产党, 一是人民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