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扬尘“61840”治理措施
建筑工程扬尘治理措施

建筑工程扬尘治理措施
建筑工程扬尘治理措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现场管理措施
- 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洁。
及时清理垃圾、碎石和杂物,保持道路干净。
2. 水雾降尘
-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洒水降尘,减少飞扬尘土。
可使用喷雾设备或喷水车辆进行洒水作业。
3. 覆盖和遮挡
- 在必要的区域使用防尘网、塑料布等材料覆盖和遮挡裸露的土地和堆料,减少扬尘的产生。
4. 洒水道路
- 对施工周边的道路进行定期洒水,减少道路尘土的扬尘。
可使用洒水车辆进行洒水作业。
5. 施工车辆管理
- 对施工车辆进行管理,要求车辆在进入和离开施工现场时进行车轮冲洗,减少扬尘的传播。
6. 施工设备管理
-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减少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扬尘。
7. 粉尘污染监测
- 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8. 教育和培训
- 对施工人员开展扬尘治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治理能力。
9. 监督检查
- 建立健全的扬尘治理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
通过以上综合治理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工程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质量。
扬尘控制十项措施

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十项措施一、全封闭施工: 建筑工地必须实行围挡全封闭施工, 围挡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干道不低于1.8米, 主干道不低于过2.2米的围墙或硬质密闭围挡。
围挡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规范成线。
结构主体二层(含二层)以上, 作业层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全封闭, 封闭必须高于作业面且同步进行。
二、场地坪硬化: 施工现场主要进出口通道、场内道路以及材料存放区、加工区等场所应采用混凝土硬化覆盖, 路面平整、坚实, 能满足载重车辆通行要求。
三、车辆冲洗: 明确专人负责冲冼保洁, 确保车辆不带泥出场;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洗车池、冲洗槽、沉沙井、排水沟等车辆冲洗设施, 配置高压水枪或工具式冲洗设施。
对沉沙井应定期清理污泥并规范处置。
四、预拌混凝土使用: 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混凝土使用量500立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 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
五、烟尘排放控制: 严禁在施工现场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不得在施工现场洗石灰、熬煎沥青、焚烧各类废弃物, 工地生活燃料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清洁燃料。
六、易扬尘物质处置: 施工现场的土方应集中堆放, 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措施。
建筑砂石、水泥、石子等易扬散物料都应以不透水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或放置在顶部和四周均有遮蔽的范围内。
七、高空垃圾处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室内垃圾的清运必须必须采用塔吊、施工升降机等设备运输或设置专用的垃圾处理系统密闭运输, 严禁凌空抛掷。
八、渣土密闭运输:施工现场渣土运输车辆应采用带有规范硬质密闭装置的运输车辆, 防治运输中“抛、撒、滴、漏”影响市容环境。
九、施工湿法作业: 施工场内道路、砂浆搅拌场所以及进行土方开挖、爆破、拆除、切割作业时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或设置喷淋设施。
十、视频监控:工地进出口必须安装电子监控设施, 监控外出车辆是否冲洗和带泥上路。
施工扬尘的控制措施

施工扬尘的控制措施一、粉尘控制措施1、施工机械铲、卸、运土石方等环节设专人洒水降尘,四、五级风以上天气不进行土石方施工。
2、施工现场尽量不堆放土方,需堆放时采取覆盖、表面洒水、喷洒覆盖剂、临时固化、及时淋水降尘等措施。
3、施工道路要硬化,并尽量增大施工现场内裸露路面的硬化面积,未硬化部分经常洒水,进行临时绿化处理,并作好绿地的日常养护工作。
4、易飞扬材料运输时,车辆不得超量装载,装载土方的最高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缘,装载其它散装材料不超过车辆槽帮上缘,用布进行覆盖,防止飞扬、逸散。
5、清理、打扫作业场地时,应洒水润湿,清理渣土要采用容器清运,要指定专人清扫工地、路面。
6、施工中应积极采用综合防尘和无尘或低尘的“四新”项目,使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及地方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减少吸入粉尘危害的措施1、项目部应为在施工作业中可能吸入粉尘的作业人员提供防尘用品(口罩、手套)等,以减少粉尘吸入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2、应督促作业人员佩带防尘用品,搬运水泥、石灰制品等易飞扬材料、现场搅拌混凝土、电焊、石材切割作业等应佩带口罩、手套,防止粉尘对皮肤、呼吸器官的伤害,预防尘肺病的发生。
3、施工现场生活区应设置洗浴室,施工作业后及时清洗,保持清洁。
三)粉尘污染、危害的监控4、项目部设兼职劳动保护监察员,对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5、安全环保部会同设备物资部等有关部门对施工现场扬尘、易飞扬材料堆放、个人防尘用品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填写检查记录;工会会同防疫办定期对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督促解决劳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三、固体废弃物的控制措施1、施工中产生的可回收利用的废钢铁、旧金属制品、废橡胶制品、废塑料等集中送往废品收购站回收处理。
2、有毒有害的办公垃圾,如废旧电池、墨盒、硒鼓等要分类存放,定期交有关部门处理;废旧报纸、办公废纸集中送往废品站回收处理。
3、生活垃圾应指定地点单独收集、存放,及时送往附近的垃圾点,做到无垃圾积压现象。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措施(精选五篇)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措施(精选五篇)第一篇: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措施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措施今年秋季以来,因天气干燥和工程施工的大面积展开,粉尘污染指数急剧上升,为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大气质量,降低空气污染指数,遏制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对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措施如下:一、工作目标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现场扬尘,减少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促使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具体措施(一)落实目标责任:建筑施工现场防治扬尘和大气污染,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并由专人负责扬尘作业的控制管理。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防治扬尘和大气污染的意识,形成层层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到位的局面。
(二)编制专项方案:施工现场必须编制防治扬尘和大气污染的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确定有效的施工防治扬尘措施。
(三)封闭现场围挡: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全封闭设置彩色喷塑压型钢板围挡墙,并结合企业文化和周边环境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美化、亮化。
严禁使用砖砌等其它形式的围挡墙,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在建工程建筑物必须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密目安全立网进行封闭围挡,确保严密、牢固、平整、美观。
凡是有污染和破损的,必须立即更换。
(四)标准临建设施:临建设施必须采用装配式轻钢结构临建房屋,达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装配式轻钢结构临建房屋技术规程》的要求。
搭设前必须对周边环境进行评估,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审批。
严禁新建砖混临建设施。
(五)建筑材料堆放: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件应按平面布置图分类、分规格存放,设置标识牌,建筑材料、构件的存放、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做到整齐有序、稳定牢固,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和构件,应采取有效措施,按时洒水,加以覆盖。
(六)控制粉尘污染: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必须按规定进行地面硬化。
进一步强化商砼的使用,严格控制砂、石、水泥的使用,最大限度的减少粉尘污染。
工地扬尘治理控制措施

工地扬尘治理控制措施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控制措施1扬尘治理措施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要达到8个100%标准,即施工现场围挡率、工地物料堆放覆盖率、路面硬化率、车辆冲洗率、湿法作业率、运土车辆封闭率、在线扬尘监控屏安装率、非移动机械车辆达到100%。
1.1施工现场围挡1)施工现场实施封闭式管理,施工人员进出场凭证出入。
2)开工前,要做好施工现场防护工作,按要求设置现场围挡,保证安全并美观大方,与周边环境一体。
3)定期检修施工围挡,对损坏部位及时维修。
4)定期清洗施工围挡,保持围挡外清洁干净。
1.2工地物料堆放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施工区与办公区分离,施工道路、消防道路规划合理,材料堆场、加工场摆放有序。
2)砂石水泥等易扬尘物料集中放置,用防雨布或塑料布覆盖,施工使用时局部掀开,使用完毕后及时覆盖。
3)施工区域裸露地面用黑色或绿色防尘网全面覆盖,施工时局部掀开,施工完毕后及时覆盖。
4)按期检查现场覆盖情况,及时更换破损覆盖网。
1.3路面软化1)现场裸露部位采用硬化、固化、绿化措施,施工主道路采用砼硬化.2)施工便道、临时道路采用碎石或砖渣铺垫。
3)生活区其他部位采用植被绿化或碎石铺垫。
1.4车辆冲洗1)施工期间,经常对施工机械车辆道路进行维修,确保晴雨畅通。
2)门路出口处设置一冲洗池和两排工人拍土清理架,并派专人清理车辆所运土方。
3)车辆轮胎及外表用水冲洗干净,保证市政门路的干净。
1.5湿法作业1)现场设置喷淋设施及水管,每天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洒水清洁。
2)施工作业面产生扬尘部位采用洒水降尘步伐,保证扬尘落地。
3)场内施工设备做好防扬尘措施,特别是喷浆机等,选用功能好的设备,并注意做好日常维护,必要时可做淋水处理。
1.6运土车辆关闭1)对于极易扬尘的材料进出施工现场,除用篷布覆盖外,还应洒水湿润表面,确保不扬尘。
2)大风天气做好组织施工,尽量不在大风天气中进出易扬尘材料。
3)车辆在运料过程中,对易飞扬的物料用篷布覆盖严密,且装料适中,不得超载。
扬尘治理方案

扬尘治理方案一.扬尘治理措施1.施工现场做好防风工作,合理安排施工内容,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时,不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
2、在施工现场周边按照规定设置围挡,对施工现场内的施工道路进行硬质覆盖;合理堆放土堆、料堆,对砂石、灰土等物料采用绿色密目网苫盖,避免扬尘、粉尘污染。
3、进行现场搅拌混凝土、装卸产生扬尘的物质、平整场地等活动时,采取湿式作业等有效防尘措施。
4、使用密闭式车辆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残土及时清运。
对不能立即清运的建筑垃圾、残土,采取封闭、遮盖等有效防尘措施。
禁止高处抛撒建筑垃圾。
5、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确保车辆不带泥沙出现场。
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接照规定进行清运消纳。
6、运输水泥、煤炭、煤砰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垃圾等,要装载均衡,不超出车箱体,并喷洒抑尘剂或密闭覆盖,不得沿途泄露、抛洒。
在存放以上物品时,也采取遮盖等有效防尘措施。
7、现场配备洒水车,及时洒水降尘。
8、制定恶劣天气控制扬尘应急预案,施工期间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9、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存在的总是现场进行整改。
10、道路绿化施工确保〃黄土不落地〃,产生的弃土、垃圾随时清运、清扫。
11、土方挖运阶段,配备洒水车,对现场施工道路采取适量淋水降尘措施,降彳氐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雨季做好沟渠疏通,防止对道路造成污染,局部路段可以采取喷洒抑尘剂增强抑尘效果。
12、现场不得私自乱设食堂,由项目部集中建立,统一管理。
严禁食堂、开水房、洗澡、取暖采用烧煤方式。
13、做好对司机的宣传工作,并签订防止遗洒责任书。
14、对施工材料的包装袋应及时分类回收,施工中产生的废铁、螺栓头等进行回收。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及材料浪费。
15、安排清扫道路的工人和清扫车辆,将现场出入口及路上遗洒的渣土和粉屑清除干净。
16、土方车辆必须经过拍槽,清除槽帮粘土以后合扰铁盖,经过隔离路段,软材铺垫路段后,方可上路,以防遗洒扬尘。
建筑工程扬尘治理的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扬尘治理的施工措施
1、严格执行建设工地环境施工扬尘治理的有关文件要求。
2、施工阶段,由专人定时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施工运输车辆、挖掘土方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进行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尘土带出工地,并在出口处铺草袋或草垫。
3、施工现场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运输或采用容器吊运或袋装,严禁随意抛撒,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并适量洒水,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4、水泥和其他易飞杨、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杨,卸运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5、现场内所有交通路口和物料堆放地全部实现硬地化,硬化面采用碎石、素土夯实,面层浇筑C15混凝土,厚200。
6、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及挖掘土方设备清洗冲刷台,车辆经清洗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
7、现场内设置的食堂和宿舍,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卫生和安全符合规定。
8、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保证施工场地周边以及出入口无垃圾、无污水等,做到施工现场周边安全、整洁、畅通。
9、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防止有毒、有害、恶臭尘烟和气体发生。
10、遇有四级风速以上的天气,停止土方施工。
11、施工现场应设置冲洗车辆、设备等设施和污水沉淀池、排水沟,保持排水系统良好,做到场内无积水。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方案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方案第1篇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地数量不断增加,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本方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方案。
二、治理目标1. 降低建筑工地扬尘排放浓度,确保施工现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 提高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水平,规范施工现场管理,防止扬尘污染。
3. 强化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三、治理措施1. 封闭施工(1)建筑工地四周设置符合规定高度的围挡,围挡底部设置防尘网或绿化带。
(2)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上路。
(3)施工现场采取分区施工,对易产生扬尘的区域进行封闭管理。
2. 洒水降尘(1)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洒水车辆和喷淋设备,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
(2)对施工现场道路、材料堆放区、加工区等易产生扬尘的区域,加大洒水频次。
(3)遇有风力较大天气,增加洒水频次,降低扬尘污染。
3. 覆盖防尘(1)施工现场裸露土方、砂石等材料及时进行覆盖,防止扬尘污染。
(2)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物料,采用防尘网、篷布等进行覆盖。
(3)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对清运车辆进行覆盖。
4. 绿化种植(1)在建筑工地周边及内部空地,合理规划绿化带,种植乔灌木、草皮等植物。
(2)绿化带内设置喷灌设施,定期进行绿化养护,提高绿化效果。
5. 环保设施(1)施工现场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洗车台、沉淀池等设施,确保车辆冲洗干净。
(2)施工现场配备雾炮机、喷淋系统等降尘设备,有效降低扬尘污染。
四、组织管理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管理制度。
2.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五、监督与考核1. 相关部门加强对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的监督与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施工现场,依法进行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地出入口摄像设备应接入主管部门远程监控系统。 建 筑工地应 按要求安装 扬尘监测 设 备:5000㎡-10万 ㎡(含) ,安 装1组; 10万㎡-50 万㎡ (含),安装2组;50万㎡以上,安装3组; 扬尘监测数据应接入主管部门扬尘监测系统;
扬尘监测设备应做到安装位置合理,便于观察记录,数据准确有效。
12 封闭施工 13
围挡喷淋
建筑工地应在围挡内侧设置自动喷雾装置,提倡使用喷雾盘; 围挡喷雾装置能够正常开启。
14
围挡周边卫生 建筑工地围挡外侧1米范围内保持环境整洁。
15
道路及场地硬化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包括出入基坑的坡道);
16
道路、场地等硬化区域不应存在明显浮土、积土。
17 硬化、绿化
36
37
38 监控设备
39
40
起尘作业 垃圾清运 洒水降尘 渣土车管理
车辆冲洗
出入口保洁 视频监控
扬尘监测
砂浆拌合作业应采用密闭容器或封闭场所; 土石方开挖、路面铣刨、破碎等应采取洒水、喷雾、湿法作业等有效抑尘措施。 建筑物内清理垃圾时应先洒水湿润; 垃圾清运应采用密闭容器、装袋或专用垃圾通道。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两侧、基坑周边应设置喷淋喷雾装置,提倡安装塔吊及楼层喷雾装置; PM10>75μg/m³时,应全面启动喷淋喷雾设施。 运输车辆应封盖严密,不得超载; 土石方运输车辆在装车完成后应有专人对车体进行清扫。 工地出入口应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的自动感应冲洗设备,提倡安装隧道式全自动洗车机; 自动冲洗设备应沿出车方向设置,且保证车辆顺利通行; 车辆自动冲洗设备应设回水坡道和沉淀池; 车辆冲洗用水应经常更换,保持清洁,且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出场车辆应一车一冲,车体、轮胎上不得带泥、带土。 工地出入口应铺设毛毡等软质材料; 工地出入口及两侧50米范围内道路应做到无带泥上路,全天候保洁。
非作业的土方、渣土堆、裸土场地等应遮盖或绿化;
18
及覆盖
裸土及物料覆盖 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采取密闭或苫盖措施;
19
场地内砂石、干混砂浆、水泥等散料应覆盖或采用密闭仓库存放;
20
裸土及物料等苫盖密目网不应低于800目/100cm2,提倡使用土工布。
21 22 23 喷淋降尘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车辆冲洗 32 33 34 35
序号 项目
内容
治理措施
1
费用管理
建设单位应按照合同及时足额拨付扬尘污染防治费,出具拨款凭证;
2
施工单位应建立详细的扬尘污染防治费使用清单。
3
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施工现场扬尘防治责任和措施;
4 5 管理体系 6
扬尘责任制
工程项目应建立施工பைடு நூலகம்场扬尘防治责任制度,明确人员和职责; 施工单位应对进场作业人员开展扬尘防治教育培训; 工程项目应配备专职保洁人员。
建筑工地扬尘“61840”治理措施
为扎实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科学、规范、有效、创新”的原则, 按照“从严、从实、从细”的管理方式,采取“喷、冲、盖、查”的管理措施,切实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制定 建筑工地扬尘“61840”治理措施,凡施工现场达不到“61840”治理措施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
7
方案制定
施工单位应制定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该方案应经监理方、建设方审核。
8
信息公示
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应设置扬尘治理公示牌和主管责任人员公示牌。
9
应急响应
施工单位应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10
重污染天气时,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执行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并留存记录。
11
围挡封闭
建筑工地外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5米的轻质仿真绿植围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