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明靖江王府城赏析
广西桂林靖江王府与独秀峰

广西桂林靖江王府与独秀峰桂林靖江王府与独秀峰靖江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封的藩王。
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诏封10个藩王,其中9个是他亲生的儿子,只有这个靖江王是他的侄孙。
朱元璋为什么要将侄孙封为藩王呢?有史料记载,朱元璋的兄长名朱兴隆,因安徽凤阳十年九荒,朱兴隆在灾荒中饿死。
那时朱元璋已起兵反元,朱兴隆的妻子带着儿子朱文正投靠了朱元璋。
之后,朱文正随叔父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被朱元璋任命为枢密院同佥。
明朝建立后,朱文正因居功自傲被贬为庶民。
这时朱文正的儿子铁柱已开始懂事,朱元璋抚摸着侄孙的头说:“儿无恐,尔父不率教,忘昔日之艰难,恣肆凶恶,以贻吾忧。
尔他日长大,吾封尔爵,不以尔父废也。
尔宜修德励行,盖前人之愆,则不负吾望焉。
”后来朱元璋为铁柱改名守谦。
明洪武三年,朱守谦受封为第一任靖江王,封地为桂林。
后来,朱元璋追封其兄朱兴隆为南昌王,朱守谦尊祖父为靖江王始祖,尊父亲朱文正为靖江王二世。
4月1日下午,我们游览过白崇禧故居时间已经不早,便开车到桂林翠竹路如家快捷酒店住宿。
第二天用过早餐,驱车前去游览靖江王府。
导航仪把我们带到靖江王府北门,停好车,才发现门上挂着两块牌匾,门头一块横匾是“靖江王府”,门旁一块竖匾是“广西师范大学”。
购票进入大门,迎面一座陡峭笔直的山峰叫“独秀峰”。
见到这座“独秀峰”,不由得想起当年徐霞客在王府北门踟蹰六次而不得入的窘境。
明崇祯十年﹙1637年﹚徐霞客与江阴迎福寺静闻和尚赴云南远游,四月到达桂林,欲进王府游览独秀峰。
《徐霞客游记》载,五月初四,徐霞客与静闻去王城北门,时王城内正在做礼忏,不许任何人登山。
接待他们的绀谷和尚说,要等做完礼忏才能开放。
徐霞客登峰心切,初十又去,并且送给绀谷一包名茶、一把绫扇,扇面上亲书自己做的诗一首。
谁知礼忏未完,独秀峰下正在演戏,人山人海。
静闻带着茶叶和扇子,好容易挤了进去,找到绀谷,绀谷说:“十三日再来吧,今天实在没有办法。
”十三日,徐霞客早早地吃了中饭,直奔王城北门,进大圆寺找绀谷。
桂林明代靖江王府的兴衰

桂林明代靖江王府的兴衰广西桂林,历史上被称为“西南会府〞。
宋高宗赵构、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在继位前都曾寓居于此,元顺帝继位后还在独秀峰下修了一座潜邸,名“万寿殿〞。
明太祖朱元璋实行“列土封王〞,把桂林作为首选的十个藩封重镇之一,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将长兄南昌王朱兴隆之孙、侄子多数督朱文正之子朱守谦分封于此,称“靖江王〞,并在洪武五年将万寿殿改建为靖江王府。
从洪武十年朱守谦就国,至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清军陷桂,接踵有14位靖江王在府中居住。
据史料记载,靖江王府在洪武五年破土动工,至洪武九年完工,是最先建成的明代王府。
之所以最先建成,局部原因是靖江王府的规模小于其他正支亲王府,少了承运殿后面的圆殿和存心殿及其附属建筑,城垣也相对矮小一些,可是其余的宫殿建筑和宗庙、社稷与正支亲王府是一样的,这正表达了靖江王的旁支亲王地位。
洪武二十六年时,明太祖又命重修靖江王府,重修的原因并非是宫殿破旧了,而是要改变其规格。
这次重修,除城垣、四门城楼和宗庙社稷未改建外,其余宫殿、诸衙门俱重起造。
从宣德本?桂林郡志?所绘的王府图来看,重修后的靖江王府宫殿建筑均为单檐,而未重修的四门城楼均为重檐。
显而易见重修的靖江王府的规格比初建的有所降低。
永乐时靖江王享受“禄视郡王、官属亲王之半〞的待遇,但册、印均“制如郡王〞。
明太祖虽然降低了靖江王府的规格,但却又特许其小院宫室任从起盖,不算犯分,而这种特许其他王府是没有的。
通过建文、永乐二朝的沉溺,到宣德时靖江王的境遇有所好转,到正统时根本上恢复了旁支亲王的名分,朝廷按亲王府例为靖江王设置官属、护卫,按亲王礼仪加封袭爵者,在例行赏赐亲王时也算上了靖江王。
于是靖江王开场援用明太祖的特许在府中兴修小院宫室。
天启、崇祯年间靖江王府慢慢呈现衰败之象,南明时期又受到几回洗劫,最后在清顺治九年被雀巢鸠占的明代叛将、清定南王孔有德一把火烧成灰烬。
顺治十四年在废墟上修建贡院,但在1944年又被日本飞机炸毁。
游桂林靖江王城

游桂林靖江王城游桂林靖江王城我从小没有看过王府,游览过王城,这个暑假,爸爸答应带我、妈妈和奶奶到桂林旅游,我真的十分高兴,终于可以一睹王城的风采和宏伟,看到我梦寐以求的古代朝廷的威严和壮观。
更重要的是让我更加了解王城的知识。
我们到桂林以后先后游览了象鼻山、遇龙河,阳朔西街、两江四湖、《印象刘三姐》、芦笛岩等等的景点,旅游的第三天,我们终于前往靖江王城。
一路上,我开心地抑制不住心情,总是来回看到了没有。
大约半小时过后,我们终于来到靖江王城,最引人注目的是就是那古式的城门,中间有一个圆形的门,我心里赞叹古时候的高超的建筑技术。
靖江王城是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守谦被封为靖江王的时候建的,城的里面各有承运门、独秀峰、独秀亭,这些都围着承运殿,构成了一个宏伟壮观、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主要建筑还有4个堂,4个厅和台,阁等40多处;此外王城的周围还建有3里多长的城恒,内外都是由方形的石头筑成,既坚固又结实,总占地19。
8公顷。
听讲解员说,桂林靖江王城总共经历了14代靖江王,后来被清朝占有而被改名为定南王城。
我决得最有趣的是那通往承运殿的台阶,我听说以前的官员只要摸一下台阶下和台阶上的三样的东西便会行好运,你说有趣不有趣?我也试着摸了摸,可别说,还真是那么灵呢!最值得一看的就是桂林靖江王城内不可分割的独秀峰,最早“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刻在独秀峰上。
独秀峰与桂林著名的叠彩山是桂林的主要山峰,高度是66米左右。
独秀峰山体扁圆,东西宽,西北窄,有“南天一柱”的美誉。
山上建有玄武阁、观音堂、三客庙、三神祠等等。
山里面还有各个太岁,每个人都有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太岁,是按照自身的生肖和出生年份查找的,据说只要找到自己的太岁诚心地祈求,便会一生好运,还会长命百岁。
独秀峰山顶上还建有独秀亭,面积23平方米,可以看到桂林市的全景。
独秀峰园还有很多景点,如:读书岩、月牙池、中山纪念塔。
我们这一次到桂林旅游真是不枉此行,还收获了不少,认识到了部分少数民族的风情,还参观了一些比较特色的景点。
靖江王府等四处景点

王道
山水桂林
王府600多年前铺设的青石板路,旧时为身份、 权力、地位的象征,只有尊贵的王爷、王妃可 走,王道是整个王城的中轴线,亦为桂林市的 中轴线,桂林城市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 来。
承运殿 山水桂林 靖江王府主殿。明朝时期 为靖江王处理军政要务的 地方,后为广西省政府办 公楼。高大的台基雕栏、 云阶玉陛均为明代原物, 似在默默诉说当年繁华。 现辟有《王城春秋》陈列 厅,完美演绎桂林历史文
观景台 山水桂林
位于独秀峰顶东侧,立于其上可俯瞰漓江和桂 林全城,城内外王城全景图鳞次栉比的官廨民 宅无不尽收眼底。
孔庙
山水桂林
清代乡试考生祭祀孔子的场所,内设清代广西 贡院科举文化成就展览馆。
游漓江
山水桂林
游漓江 山水桂林
漓江风景很美,青山绿水,竹筏飘荡在漓江上, 有种“舟在水中漂,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清代诗人徐弓赞道:“自古山如画,如今画 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
螺蛳山 山水桂林
螺蛳山高100余米,从山脚底螺旋而上,直到山 顶。无论从什么地方看,都像一只正在觅食的 大海螺。山上细竹灌木丛生,如寄生在江底的 螺蛳身上的青苔。每当朝阳铺洒在山头时,它 又像是一个刚从深潭底爬到岸边晒太阳的青螺, 霞光闪闪,仿佛身上不断往下滴水。
福泉井 山水桂林
清代贡院考生敬若神明,临考必饮之吉祥水。
龙爪树 山水桂林
原名厚壳树,树龄250年,因其树形极像龙爪, 又称“龙爪抓青天”。树身几次被烧,却仍然 生存至今,是靖江王府的历凿池,形如月牙。与圣 母、春涛、白龙并称为桂林四大名池。池中曲 栏水榭,池畔垂柳依依,为王府御园一景。池 水冬夏不涸,峰影倒浸其中,山翠尽落。
独秀峰 山桂林 孤峰平地拔起,巍然屹立,陡峭高峻, 水 气势雄伟,被赞誉为“南天一柱”,
桂林市区最建议去的三个景点

桂林市区最建议去的三个景点
桂林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有许多名胜古迹,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桂林市区最值得去的三个景点吧!
第一个就是:伏波山。
伏波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它位于桂林的市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
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才会被称为伏波山。
伏波山上有一条大瀑布,它叫做:“千尺珍珠帘”,因为这条瀑布非常有名,所以我就把它叫做“珍珠帘”了。
这条瀑布非常雄伟壮观,在阳光的照耀下,它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让人不禁赞叹:“真是名不虚传啊!”
第二个是: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是明朝第二代靖江王朱守谦的府邸,在清朝时期被封为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宫里的三绝:“麒麟壁画”、“伏龙玉带钩”、“龙凤壁”。
这三绝都是在靖江王府里所看到的。
这三绝分别是麒麟壁画、伏龙玉带钩和龙凤壁。
其中麒麟壁画最好看,它的壁画上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麒麟,这些麒麟有的在嬉戏打闹、有的在低头吃草、还有的在玩耍……它们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第三个是:象鼻山。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北郊约4公里处,因
酷似一头大象,伸着长鼻子吸水,在漓江水一摇一摆地游来游去,故名“象鼻山”。
象鼻山是桂林城的象征,也是桂林市的象征,
— 1 —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奇峰,高达五百余米,直插云霄。
山上有洞、有泉、有湖、有水,四季景色变幻无穷。
山上古木葱茏,山道崎岖陡峭,岩壁陡峭险峻,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
它以“江作青罗带”而著称于世。
— 2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靖江王府及王陵

王城
景区大门,上面有靖江王府的牌子,也有广西师大的牌子。这应是在王府大门遗址上建起来的校门。
国四,不理解。
承运殿原址
校园风光还是很好的。
王城辟有端礼、广智、体仁、遵义4门。
王城内侧
王府遗址后面的独秀峰
靖江王陵,分布在桂林东郊尧山西南麓,范围有100多平方公里 是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墓群。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朱守谦于洪武九年到桂林就藩。由于他不守王规,为朱元璋所废。建文二年,其长子朱赞仪袭王位,永乐元年到桂林复藩,从此世代相袭,历时280年。先后承袭王位的14人,其中11人死后葬在尧山墓地。靖江王陵中有11座王墓,袭王位的次妃墓4座,将军、中尉、宗室、王亲藩戚等墓共约320余座。
各陵陵园布局相近,均呈长方形,中轴线上依次筑有陵门、中门、享殿和地宫。陵门至中门间还有厢房、神道、玉带桥以及石人、石兽等。
目前,对外开放的只有第三代靖江王朱佐敬与妃子沈氏合葬的庄简王陵。
玉带桥
祾恩门
祾恩殿
祾恩殿前的两对石人,看上去像是内侍。
出莊简王陵,沿大道往右走不久,茂密的树木后有一堵绿瓦红墙若隐若现。绕了个大圈子,终于找到陵园大门,
此处是康僖王陵,第九代靖江王的陵寝。可惜不开放。
大门外有石狮和牵马俑各一对。
顺治九年农民起义军李定国攻占桂林孔有德兵败举火自焚王府付之一炬现仅存城墙城门及承运门承运殿的台基雕栏玉砌和云阶玉陛全国重点来自物保护单位---桂林靖江王府及王陵
靖江王城

靖江王城坐落于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
城垣左为宗庙, 右为社稷。
城内有承运门, 承运殿。
围绕宫殿主体建筑, 还广建楼堂厅院, 亭阁轩室, 构成一个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靖江王城中国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建筑物--靖江王城景区。
在中国4A新定评选中,桂林靖江王城被评为中国4A景区。
无论从景区规模还是历史层面来看,桂林靖江王城获此殊荣是当之无愧的。
因为桂林靖江王城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集大学院校、风景名胜区(独秀峰)、完整历史建筑物、历史背景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桂林靖江王城景区策划案景点概况靖江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靖江王府与靖江王陵一同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府位于桂林市中心地带,(现又称桂林王城)墙高门深、气势森然,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洪武二十六年(1393)筑城墙。
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比北京故宫建成的时间还早。
王城南北纵距5 57.5米,东西横距336米,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城墙高7.92米,厚5.5米。
并辟有端礼、广智、体仁、遵义4门。
城门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在主轴线上建有承运门、承运殿、后宫、御园,围绕主体建筑,还建有楼堂厅馆,亭阁轩室,构成一组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建筑群。
堂有宝善、尊乐、日新,亭有清越、喜阳、望江、拱秀,台有凌虚,馆有中和,室有延生,轩有可心,所有修玄。
御园中的月牙池可以泛舟。
独秀峰矗立城中,峰顶建有玄武阁、观音堂、三官庙、三神祠等,尚有乐山、探奇、瞻云3处,可备凭眺。
清顺治七年(1650),明降将孔有德领兵攻克桂林后,封定南王,改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
顺治九年(1652)农民起义军李定国攻占桂林,孔有德兵败,举火自焚,历时280余年的靖江王府,付之一炬,现仅存城墙、城门及承运门、承运殿的台基、雕栏玉砌和云阶玉陛。
靖江王府是我国现今历史最长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清朝时为广西贡院,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本部校区,浓缩了最近几百年来桂林的历史和文化。
桂林王城-靖江王府

桂林王城-靖江王府<了解桂林人文历史必游览之地>制作:YMF2013.06 E-mail文化传播网桂林王城位于市中心最优美的环城风景帶内,风景帶由两江四湖组成,这是四湖之一:杉湖。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第一代靖江王,开始修建王府,历时20年建成,此处即藩邸-靖江王府以独秀峰为座标的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寢宮、御苑等主体建筑组成了靖江王府。
王府始建于1372年,比北京故宫早建34。
这是正门即承运门这是主殿承运殿。
明朝共有12代14位靖江王在此执政,历时280年。
清顺治及民国抗战时期,两次被焚,1947年重建。
重建后的承运殿为当时的广西省政府大楼。
桂系领袖李宗仁、白宗禧的大本营。
李宗仁的官邸离靖江王府较近的杉湖畔李宗仁官邸承运殿前的云阶玉陛、雕栏为明朝原物。
通往承运殿的铺路石也为明代原物清朝时期靖江王府改为广西贡院,从贡院走出四位状元、585位进士、1685位举人。
为使游客了解当年的科举制度,在现场进行模拟表演。
游客被安排进入考场在孔庙发放<录取通知书><靖江王府>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本部所在地承运门悬挂着广西师范大学校牌,正中匾为靖江王府莘莘学子毕业留影独秀峰。
在靖江王府最北端中轴位置。
独秀峰,平地孤峰拔起,山体扁园端庄,陡峭高峻,气势雄伟,素有“南天一柱”之称。
在独秀峰读书岩处,可找到南宋王正功留下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摩岩石刻的真迹,千古名言从这里开始。
∧红色标志处∨在独秀峰东麓有月牙池。
原有泉水因泉凿池,形如月牙1912年孙中山誓师北伐,在独秀峰山麓设大本营。
后人为纪念他,在月牙池南畔建纪念塔。
在独秀峰西麓太平岩,洞内设有世界文化奇观的“太岁”摩岩石刻在独秀峰西麓,慈禧太后为自己六十大寿写的“寿”字这是独秀峰山顶独秀峰山顶有独秀亭,二层、红柱、六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高七米。
从独秀峰山顶俯视靖江王府:承运门、承运殿、寢宫等从独秀峰山顶观景台俯瞰桂林市景桂林,平安!<从网络补充少量图片>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桂林明靖江王府城赏析
靖江王城位于桂林市市中心独秀峰下,为明代靖藩府城,又因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蒙尘曾驻跸在此,故又称“皇城”。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其任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就藩于此。
明洪武五年始建王府,明洪武二十六年筑府城。
府第建筑悉依藩王规制。
靖江王城南北长556米,东西宽355米,占地面积19.78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392年,其城垣全部采用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墙厚5.5米,高近8米。
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恒,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
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
坚城深门,气势森严。
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营造,中轴线上的承运门、承运殿高大华丽,气势非凡,体现了王权的至上的思想。
方城南面的正阳门,有清代两广总督为表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临桂人陈继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东华门上的“状元及第”坊则是为道光年间新科状元龙启瑞而建,西华门上的“榜眼及第”坊是为同治年间榜眼于建章而建。
明代靖江王府,规模宏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庄严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故称王城。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始建,占地283亩。
城中有桂林众山之王独秀峰,平地拔起,众山环绕,孤峰独秀,为我独尊,有天然的王者气势。
靖江王府府邸在宋代时铁牛寺,元代改为大国寺,后又称万寿殿。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此处是藩邸。
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
桂林王城先后经历了14代靖江王,后来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
清顺治九年,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为焦土。
现在王城尚完好,还有承运门、承运殿的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供人游览。
宋高宗赵构、元顺帝妥欢铁木尔登基之前,曾在独秀峰下居住,所以王城又被认为是潜龙之地。
明靖江王以此地为奠王府基业,占尽桂林地利。
王城建筑是典型的明代藩王府规制,以独秀峰为坐标的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御苑、广智门等主体建筑。
中轴线东西侧的宫院楼宇均呈对称布局。
从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受封靖江王起,前后共有11代14位靖江王在此居住。
清代王城改名为广西贡院,荟萃人才精英。
1954年成为广西师范学院所在地。
为靖江王府的保护作出了贡献。
靖江王府城主要景点欣赏
靖江王府:王府按照朝廷对藩王府所作的规定构筑,其主要建筑前为承远门,中为承运殿,后为寝宫,最后是御苑。
围绕主体建筑还有4堂、4亭和台、阁、轩、室、所等40多处,占地19.78公顷,规模宏大。
靖江王城:王城辟有四门,南日端礼(后改正阳),北回广智(后称后贡);东日体仁(后谓东华);四日遵义(后改西华)。
城垣左为宗庙,右为社稷。
城内有承运门,承运殿。
围绕宫殿主体建筑,还广建楼堂厅院,亭阁轩室,构成一个舍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独秀峰挺拔俊秀,矗立城中。
山上建有玄武阁,观音堂,三客庙、三神祠等。
山下有月牙池。
三元及第坊:在靖江王城南面正阳(端礼)门上。
清代学者阮元任两广总督时为连中三元的陈继昌所立。
三元,是省级的乡试、会试和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均名列第一,分别获得解元、会元、状元称号的缩略。
自唐代以科举取士1000多年来,连中三元的仅13人,清代两百多年中仅有2人。
陈继昌是临桂人,把用巨石镌刻的牌坊置于王城正门之上,是封建社会给科举成名者的至高荣誉。
状元及第坊:在王城东华门上,原坊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为新科状元龙启瑞建,毁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
在这之前,张建勋、刘福姚分别于光绪十五、十八年登上殿试第一申榜首。
在4年的两科中,桂林继唐赵观文和陈继昌、龙启瑞之后,一连出两名状元,震惊了全国,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传为佳话。
重建状元及第坊时,把4人的名字并列在坊前。
榜眼及第坊:在王城西华门上,同治四年(1865)为于建章而立。
会试后的殿试,由皇帝亲自选拔,按一、二、三甲3个层次,公榜公布名次,二三申各取百人以上。
一甲只限3名获状元、榜眼、探花称号。
榜眼就是第一申的第2名。
于建章,永福人,任过翰林院编修、贵州乡试典试、山东学政等职。
独秀峰:于桂林王城内,它是王城景区不可分割的部分。
最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就刻在独秀峰上。
独秀峰与桂林著名的叠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对高度66米。
有南天一柱之誉。
山上建有玄武阁,观
音堂,三客庙、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
晨熹夕照,披上太阳的光辉,俨然一位紫袍玉带的王者,故又被称为紫金山。
南朝宋颜延之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唐张固诗谓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未休。
都突出写它介然兀立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