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合集下载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

01(2)班《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一、填空:26分1、修整成形砂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分工序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变动以及加工是否________。

3、刀具从被加工表面上每切下一层金属即称为______。

4、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 。

5、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为_________。

6、在生产中,工件、刀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常用________或_____来保证。

7、成形磨削可以用来对________、_______电火花加工用______等的成形表面进行精加工。

8、在坐标磨床上进行磨削加工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铡磨。

9、常见的型腔形状,大致可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10、机床、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一个工艺系统。

11、工艺系统抵抗________的能力称为系统的刚度。

12、手工抛光的操作,可用________抛光和用_______抛光。

二、判断题:18分1、在钻床上将一批工件都钻完后再进行逐个铰孔,钻、铰加工可以划分为一道工序。

()2、当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塑性时,应采用铸件作毛坯。

()3、几乎所有的凸模或凹模都可用成形磨削加工。

()4、作为基准的几何要素只能是工件的面。

()5、一般情况下,粗基准应尽量使用。

()6、如果零件上有几个不加工表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表面相互位置精度不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7、对于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布置适当的支承点加以限制时称为不完全定位。

()8、用夹具装夹工件,一般用于成批和大量生产中。

()9、对于加工质量要求高的有色金属零件,一般采用精细车、精细铣等,应避免采用磨削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学》总复习题及解.doc

《模具制造工艺学》总复习题及解.doc

《模具制造工艺学》总复习及题解[教材:北理丁•出版,涂序斌主编《模具制造技术》(第三版)]一、单向选择题:第一章模具机械加工基础1 •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车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应为(A)o 1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2•关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安装、工步之间的说法(A)是正确的。

2A.一道工序可以划分为几次安装,一次安装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B.一次安装可以划分为儿道工序,一道工序又可以划分为儿个工步;C.一道工序只有两次安装,,一次安装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D.一道工序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每个工步有两次安装。

3•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B)。

3A.产品品种单一;B.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C.经常重复生产;D.各丁•作地的加工对象一般不变。

4•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A)o 4A.产品品种单一而固定;B.同一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C.各丁•作地的加工对象经常改变;D.很少重复生产。

5•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

5A.相同的;B.相似的;C.不同的。

6.制定工艺规程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B)o 6A.装配图;B.零件图;C.工序图。

7•在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工艺顺序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B)o 7A.尽可能减少工序数;B.精度要求高的工件表面的加工问题;C.尽可能避免使用专用机床;D.尽可能使用万能夹具;E.尽可能增加一次安装屮的加工内容。

8•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或在产品中的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C)。

9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工艺基准。

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B)。

10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H艺基准。

10.加工中,用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的正确位置时所使用的基准为(A)o 11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工艺基准。

11 •选择定位基准时,粗基准可以使用(A)o 12A. 一次;B.二次;C.三次。

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模具制造⼯艺学复习题制模复习题第⼀章:模具机械加⼯基础⼀、基本概念1、⼯序:⼯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2、⼯位:是指⼯件在⼀次装夹中,相对于机床所占的每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部分⼯序。

3、⼯步:当加⼯表⾯、切削⼯具和切削⽤量中的转速与进给量均不变时,所完成的那部分⼯序。

4、⽣产纲领:⼯⼚制造产品的年产量5、⽣产类型:在机械制造业中,根据年产量的⼤⼩和产品品种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产类型:单件⽣产、成批⽣产、⼤量⽣产。

6、⼯艺规程:描述由⽑坯加⼯成为零件的过程的⼀种⼯艺⽂件,它简单地规定了零件的加⼯顺序,选⽤的机床、⼯具、⼯序的技术要求及必要的操作⽅法。

7、基准:⽤来确定⽣产对象上⼏何要素间的⼏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

8、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以确定其他点、线、⾯的基准。

9、⼯艺基准:零件在加⼯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的基准。

10、定位基准:加⼯时使⼯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位置所⽤的基准。

11、测量基准:零件检验时,⽤以测量已加⼯表⾯尺⼨及位置的基准。

12、装配基准:装配时⽤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

13、加总⼯余量:⽑坯尺⼨与零件设计尺⼨之差14、⼯序余量:每⼀⼯序所切除的⾦属层厚度。

15、⼯序尺⼨:是零件在加⼯过程中各⼯序应保证的加⼯尺⼨,通常为加⼯⾯⾄定位基准⾯之间的尺⼨。

⼆、问答题1、制订⼯艺规程的原则和步骤是什么?原则:(1)技术上的先进性(2)经济上的合理性(3)有良好的劳动条件步骤:(1)零件图的研究与⼯艺审查(2)确定⽣产类型(3)确定⽑坯的种类和尺⼨(4)选择定位基准和主要表⾯的加⼯⽅法,拟订零件的加⼯⼯艺路线(5)确定⼯序尺⼨、公差及其技术要求(6)确定机床、⼯艺装备、切削⽤量及时间定额(7)填写⼯艺⽂件2、模具的机械加⼯与⼀般机械加⼯相⽐具有哪些特殊性?(1)单件⽣产。

(2)制造质量要求⾼。

(3)形状复杂。

(4)材料硬度⾼。

3、各种零件按形状⼤致分为哪五⼤类?轴类零件、套类零件、板类零件、腔类零件、杆类零件4、模具成型零件制造时,⽑坯打锻件的⽬的是什么?打碎共晶⽹状碳化物,使碳化物分布均匀,晶粒组织细化,充分发挥材料的⼒学性能提⾼模具零件的加⼯⼯艺性和使⽤寿命。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试题一、推断题:正确的打符号√,错误的打符号×。

1、零件构造的工艺性好就是指零件的构造外形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2、外表粗糙、精度低的毛坯粗基准的选择:一般状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糙基准只能使用二次〔×〕3 、工步是在加工外表、加工工具都不变的状况下,连续完成的那一局部工序。

〔√〕4、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5、承受正弦周密平口钳或正弦磁力台夹具只能磨削平面或斜面〔×〕6、光整加工是最终打算零件外形和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方法。

〔×〕7、周磨加工精度较高,适用于精磨。

〔√〕8、铰孔是对中小直径未淬硬孔进展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9、成形磨削中,凸模必需设计为镶拼构造。

〔×〕10、电火花成型加工适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微细加工。

〔√〕11.工件加工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有一个固定的位置称做定位。

〔×〕12. 在进展产品图样的工艺分析时主要对零件的构造和零件的品种进展分析。

〔×〕13.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使金属内部变形,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叫冷作硬化。

〔√ 〕14.模具的生产本钱包括材料费,外购件费,外协件费,设备折旧费,经营性开支等。

〔√〕15. 电火花成型加工放电通道中心温度可达2022℃以上〔×〕16、电火花成型加工应用于穿孔、型腔加工、强化金属和磨削平面和圆柱面〔√ 〕17、电火花线切割的尺寸精度达不到0.01mm。

〔×〕18、3B 编程时,对于平行于X 轴或Y 轴的直线、当X 或Y 为零时、X、Y 值均可不写、但分隔符号必需保存。

〔√〕19、模具常用的装配方法有完全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20、绿色产品的特征是小型化、多功能、使用安全和便利、可回收利用〔√ 〕二、选择题:1、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 〕A、一样的;B、相像的;C、不同的。

模具制造工艺试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试题及答案

《模 具 制 造 工 艺 学》 闭卷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注射模的结构零件按其外形分为 板类 、 轴类 和 套类 。

2、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 形状 、 尺寸 、 相对 位置和 性质 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3、凸模刃口形状为平面结构型,采用的加工方法有 工件斜置式 、 刀具斜制 和将刀具做成与工件形状一致。

4、冷冲模模架是由 上模座 、 下模座 , 导柱、 导套组成5、电解修磨抛光是将工件作为 阳极 ,抛光工具作为 阴极 ,在电解液中发生 阳极溶解 作用,从而对工件进行抛光的一种工艺。

6、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包括 单件生产 、 批量生产 、 大量生产 三种类型7、成形磨削的方法有 成型砂轮磨削 、 用挤轮成型砂轮磨削 、成形夹具法、仿形磨法 。

8、手工抛光采用的方法有 砂纸抛光 、 油石抛光 和 研磨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在题后()中对的打“√”、错的“╳”。

)1、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 x )2、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只要能满足使用要求,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加工出来就是好工艺。

( x )3、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 x )4、量具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被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来决定。

( y )5、数控设备中五轴同时控制,可对被加工表面凹入部分进行加工。

( y )6、若被磨削工件是凹圆弧,则修整凸圆弧砂轮的半径比工件圆弧半径小0.01~0.02mm.。

( y )7、仿形销的形状与靠模的形状相适应,因此其形状、尺寸与铣刀完全相同。

( x ) 8、TD 法是将工件浸入添加的Fe-V 、Fe-Nb 、 Fe-Cr 等铁合金粉末的高温硼砂盐熔炉中,保持0.5~10h ,在工件表面上形成1~10μm 或更厚些的碳化物涂覆层,然后进行水冷、油冷或空冷。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1.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D)。

A 生产过程B 工艺过程C 工艺规程D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C)。

A 工步B工位C工序D安装3.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这是由于(C)A 符合基准重合原则B 符合基准统一原则C 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D 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4. 加工导柱时,按照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以双顶尖为基准,加工加工所有外圆表面及端面,这是遵循【D 】A 自为基准原则B 互为基准原则C 互换基准原则D 基准统一原则5.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车端面、外圆和切断。

此时工序为( A )。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6.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位置称为( C )。

A 工步B 工序C 工位D 装夹7.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 )。

A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B 机械加工工艺卡C 机械加工工序卡8.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是(B )。

A 装配图B 零件图C 工序图9.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B )。

A 产品品种单一B 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别C 经常重复生产10.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A)。

A 产品品种单一B 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别C 很少重复生产11.在不同的生产下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 )。

A 相同的B 相似的C 不同的12模具零件采用锻件锻造的目的可能是:(A)。

A 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和使用寿命B 合理使用加工设备C 保证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13.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14.测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 B )基准。

A定位 B测量 C装配 D工艺15.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 A )。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0分)二.填空题(15分)1.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2.P55)①表面层加工硬化(又称冷作硬化);②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③表面层残余应力。

2.工艺基准的分类:(2.P19)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a.定位基准加工时,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正确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b.测量基准检验时,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c.装配基准装配时,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占据正确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3.万能夹具的结构:(3.P31)万能夹具是成型磨床的主要部件,也可在平面磨床或万能工具磨床上使用。

它由十字滑板、回转部分、分度装置和工件的装夹部分组成。

能磨削刃口由直线和凸、凹圆弧组成的形状复杂的凹模。

4.模具制造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P12)(1)制造精度高(2)使用寿命长(3)制造周期短(4)模具成本低5.工艺阶段划分的主要原因:(2.P30)a.保证加工质量b.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c.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d.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e.精加工和光整加工过的表面少受磕碰损坏6.成形磨削分类(加工原理):(3.P18)成形磨削加工示意图a)成形砂轮磨削法b)夹具磨削法成形磨削按加工原理可分为成形砂轮磨削法与夹具成形磨削法两大类。

7.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有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

目前模具装配以修配法及调整法为主,互换法应用较少三.简答题1.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联系和区别(定义)?答:机床坐标系是为了确定工件在机床的位置、机床运动部件的特殊位置以及运动范围等而建立的几何坐标系,是机床上固有的坐标系。

编辑时选工件图纸上的某一固定点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称为工件坐标系,该固定的点即为工件原点。

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同向,但原点不同。

2.为什么模具工作零件多采用锻件毛坯?答:给原型材下料,再通过锻造获得合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模具零件坯料,叫锻件毛坯。

模具设计与制造期末复习题

模具设计与制造期末复习题

模具设计与制造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模具设计是指()。

–[ ] A. 模具的具体形状和尺寸–[ ] B. 模具的构造和结构–[ ] C. 模具的生产工艺–[ ] D. 模具的材料选择2.模具的种类主要分为()。

–[ ] A. 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 ] B. 冷模具和热模具–[ ] C. 单腔模具和多腔模具–[ ] D. 塑料模具和橡胶模具3.模具的结构主要包括()。

–[ ] A. 上模、下模和侧模–[ ] B. 凸模、凹模和分模–[ ] C. 压模、拉模和冲模–[ ] D. 顶出器、导柱和导套4.模具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 A. 零件形状和尺寸–[ ] B. 材料特性和工艺要求–[ ] C. 加工难度和成本控制–[ ] D. 所有上述选项5.模具的加工方式主要包括()。

–[ ] A. 铣削、车削和钳工–[ ] B. 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 ] C. 线切割、电火花和磨削–[ ] D. 压铸、注塑和挤出二、填空题1.模具设计中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和()。

2.在模具设计中,一般采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常用的软件有()。

3.模具的制造工艺通常包括()和组装。

4.模具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冲压模具、注塑模具和()模具。

5.模具加工中常用的方法有()和数控机床加工。

三、简答题1.简述模具设计中的几种常见结构形式。

答:常见的模具结构形式包括上模和下模、凸模和凹模、分模和合模。

上模和下模是模具常见的主要构件,在模具封闭状态下,两者之间形成了零件的腔室。

凸模和凹模是模具中常见的一对模具部件,通过凸模和凹模的配合来实现零件的形状。

分模和合模是指模具的分开和合拢操作,用于取出成型零件或放入工件。

2.模具设计中的材料选择有哪些考虑因素?答:模具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零件的材料特性、工艺要求、加工难度和成本控制。

零件的材料特性包括硬度、耐磨性、导热性等,需要选择与之匹配的模具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D)。

A 生产过程
B 工艺过程
C 工艺规程
D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C)。

A 工步B工位C工序D安装
3.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这是由于(C)
A 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B 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C 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
D 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4. 加工导柱时,按照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以双顶尖为基准,加工加工所有外圆表面及端面,这是遵循【D 】
A 自为基准原则
B 互为基准原则
C 互换基准原则
D 基准统一原则
5.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车端面、外圆和切断。

此时工序为( A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6.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位置称为( C )。

A 工步
B 工序
C 工位
D 装夹
7.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 )。

A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
C 机械加工工序卡
8.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是(B )。

A 装配图
B 零件图
C 工序图
9.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B )。

A 产品品种单一
B 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别
C 经常重复生产
10.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A)。

A 产品品种单一
B 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别
C 很少重复生产
11.在不同的生产下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 )。

A 相同的
B 相似的
C 不同的
12模具零件采用锻件锻造的目的可能是:(A)。

A 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和使用寿命
B 合理使用加工设备
C 保证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
13.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
14.测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 B )基准。

A定位 B测量 C装配 D工艺
15.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 A )。

A、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B、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
C、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16.选择定位基准时,粗基准可以使用( A )。

A一次 B两次 C多次
17.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统一”是指( A )。

A 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B 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C 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18.工件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其中直接找正法运用于(A)。

A、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加工中
B、批量较小的毛坯粗加工中
C、成批或大量生产中
19.为以后的工序提供定位基准的阶段是(A)。

A 粗加工阶段
B 半精加工阶段
C 精加工阶段
20.某一表面在一道工序中所切除的金属层深度称为(B )。

A 加工余量度
B 工序余量
C 总余量
二、判断题
1.一个工人在同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某一表面的粗、精车,应算作两道工序。

(×)2.在某机床上将一批轴车完端面后,再逐个打中心孔,对一个工件来说,车端面和打中心孔应划分为一道工序。

(×)
3.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只需一次装夹。

(×)
4.一个工序可以包含几个工步,也可以只有一个工步。

(√)
5.对于具有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
6.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只能使用一次。

(√)
7.只有满足“基准重合”原则,才能实现“基准统一”原则。

(×)
8.若零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选加工余量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
9.单件、小批量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

(√)
10.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精基准?试述选择精基准的原则?
答: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选择精基准,应遵循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原则。

2.机械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是什么(1-4)
答:机械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是:l)先粗后精;2)先主后次;3)基面先加工;4)先面后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