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工艺路线图

合集下载

《模具制造工艺学》总复习题及解.doc

《模具制造工艺学》总复习题及解.doc

《模具制造工艺学》总复习及题解[教材:北理丁•出版,涂序斌主编《模具制造技术》(第三版)]一、单向选择题:第一章模具机械加工基础1 •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车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应为(A)o 1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2•关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安装、工步之间的说法(A)是正确的。

2A.一道工序可以划分为几次安装,一次安装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B.一次安装可以划分为儿道工序,一道工序又可以划分为儿个工步;C.一道工序只有两次安装,,一次安装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D.一道工序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每个工步有两次安装。

3•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B)。

3A.产品品种单一;B.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C.经常重复生产;D.各丁•作地的加工对象一般不变。

4•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A)o 4A.产品品种单一而固定;B.同一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C.各丁•作地的加工对象经常改变;D.很少重复生产。

5•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

5A.相同的;B.相似的;C.不同的。

6.制定工艺规程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B)o 6A.装配图;B.零件图;C.工序图。

7•在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工艺顺序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B)o 7A.尽可能减少工序数;B.精度要求高的工件表面的加工问题;C.尽可能避免使用专用机床;D.尽可能使用万能夹具;E.尽可能增加一次安装屮的加工内容。

8•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或在产品中的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C)。

9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工艺基准。

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B)。

10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H艺基准。

10.加工中,用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的正确位置时所使用的基准为(A)o 11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工艺基准。

11 •选择定位基准时,粗基准可以使用(A)o 12A. 一次;B.二次;C.三次。

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模具制造⼯艺学复习题制模复习题第⼀章:模具机械加⼯基础⼀、基本概念1、⼯序:⼯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2、⼯位:是指⼯件在⼀次装夹中,相对于机床所占的每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部分⼯序。

3、⼯步:当加⼯表⾯、切削⼯具和切削⽤量中的转速与进给量均不变时,所完成的那部分⼯序。

4、⽣产纲领:⼯⼚制造产品的年产量5、⽣产类型:在机械制造业中,根据年产量的⼤⼩和产品品种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产类型:单件⽣产、成批⽣产、⼤量⽣产。

6、⼯艺规程:描述由⽑坯加⼯成为零件的过程的⼀种⼯艺⽂件,它简单地规定了零件的加⼯顺序,选⽤的机床、⼯具、⼯序的技术要求及必要的操作⽅法。

7、基准:⽤来确定⽣产对象上⼏何要素间的⼏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

8、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以确定其他点、线、⾯的基准。

9、⼯艺基准:零件在加⼯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的基准。

10、定位基准:加⼯时使⼯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位置所⽤的基准。

11、测量基准:零件检验时,⽤以测量已加⼯表⾯尺⼨及位置的基准。

12、装配基准:装配时⽤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

13、加总⼯余量:⽑坯尺⼨与零件设计尺⼨之差14、⼯序余量:每⼀⼯序所切除的⾦属层厚度。

15、⼯序尺⼨:是零件在加⼯过程中各⼯序应保证的加⼯尺⼨,通常为加⼯⾯⾄定位基准⾯之间的尺⼨。

⼆、问答题1、制订⼯艺规程的原则和步骤是什么?原则:(1)技术上的先进性(2)经济上的合理性(3)有良好的劳动条件步骤:(1)零件图的研究与⼯艺审查(2)确定⽣产类型(3)确定⽑坯的种类和尺⼨(4)选择定位基准和主要表⾯的加⼯⽅法,拟订零件的加⼯⼯艺路线(5)确定⼯序尺⼨、公差及其技术要求(6)确定机床、⼯艺装备、切削⽤量及时间定额(7)填写⼯艺⽂件2、模具的机械加⼯与⼀般机械加⼯相⽐具有哪些特殊性?(1)单件⽣产。

(2)制造质量要求⾼。

(3)形状复杂。

(4)材料硬度⾼。

3、各种零件按形状⼤致分为哪五⼤类?轴类零件、套类零件、板类零件、腔类零件、杆类零件4、模具成型零件制造时,⽑坯打锻件的⽬的是什么?打碎共晶⽹状碳化物,使碳化物分布均匀,晶粒组织细化,充分发挥材料的⼒学性能提⾼模具零件的加⼯⼯艺性和使⽤寿命。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0分)二.填空题(15分)1.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2.P55)①表面层加工硬化(又称冷作硬化);②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③表面层残余应力。

2.工艺基准的分类:(2.P19)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a.定位基准加工时,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正确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b.测量基准检验时,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c.装配基准装配时,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占据正确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3.万能夹具的结构:(3.P31)万能夹具是成型磨床的主要部件,也可在平面磨床或万能工具磨床上使用。

它由十字滑板、回转部分、分度装置和工件的装夹部分组成。

能磨削刃口由直线和凸、凹圆弧组成的形状复杂的凹模。

4.模具制造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P12)(1)制造精度高(2)使用寿命长(3)制造周期短(4)模具成本低5.工艺阶段划分的主要原因:(2.P30)a.保证加工质量b.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c.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d.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e.精加工和光整加工过的表面少受磕碰损坏6.成形磨削分类(加工原理):(3.P18)成形磨削加工示意图a)成形砂轮磨削法b)夹具磨削法成形磨削按加工原理可分为成形砂轮磨削法与夹具成形磨削法两大类。

7.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有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

目前模具装配以修配法及调整法为主,互换法应用较少三.简答题1.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联系和区别(定义)?答:机床坐标系是为了确定工件在机床的位置、机床运动部件的特殊位置以及运动范围等而建立的几何坐标系,是机床上固有的坐标系。

编辑时选工件图纸上的某一固定点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称为工件坐标系,该固定的点即为工件原点。

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同向,但原点不同。

2.为什么模具工作零件多采用锻件毛坯?答:给原型材下料,再通过锻造获得合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模具零件坯料,叫锻件毛坯。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基础知识习题一、填空题1、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位置和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2、注射模的结构零件按其外形分为、和。

3、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包括、、三种类型。

4、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可分为、、和。

5、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和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6、时间定额包括:、、、、。

二、判断题1、确定加工余量时,采用类比法估计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经验估计法。

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5、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6、量具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被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来决定。

()7、模具生产属于单件小批生产,适合采用分散装配。

()8、工位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10、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11、确定加工余量时,以有关工艺手册和资料所推荐的加工余量为基础,结合实际加工情况进行修正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查表修正法。

应用较广。

()12、机械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取决于所确定的加工方法、工件材料、与所要求的加工精度、生产率和经济性、机床类型等无关。

()13、确定加工余量时,以一定的经验资料和计算公式为依据,对影响加工余量的诸因素进行逐项的分析计算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分析计算法。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A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敞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孔的尺寸两端大中间小)。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和孔的加工。

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挤压轮修整成型砂轮,用金刚石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高出型面0.05-0.10mm,复位杆端面应低于分型面0.02-0.05 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

常用钼丝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的加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

此时工序为( A )。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B )A电火花成形B线切割C普通铣削D数控铣削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A刨削B磨削C铣削D铰削4、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B粗车—半精车—精车C粗车—半精车—粗磨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C机械加工工序卡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C )A 大尺寸孔B 盲孔、深孔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D中小尺寸已淬硬孔7、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B )A只需工作台平动 B 只需一个电极 C 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D 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8、关于ISO代码中G00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C )A是直线插补指令B 是快速移动且加工指令C是快速移动但不加工指令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1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A可用刨削作粗加工B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四、简答题(共20分)1、拉深模试模时出现制件起皱的缺陷,找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调整方法。

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材控2012级《模具制造工艺学》部分作业答案一、解释名词1.工艺规程:是记述由毛坯加工成为零件的一种工艺文件。

它简要地规定了零件的加工顺序、选用机床、工具、工序的技术要求及必的操作方法等。

22.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如机床或钳工台等),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3.工步:当加工表面、切削工具和切削用量中的转速与进给量均不变时,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如上述阶梯轴工序2是三个工步。

24.走刀:在一个工步内由于被加工表面需切除的金属层较厚,需要分几次切削,则每进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

25.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的工序。

26.工位:工件在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

27.生产纲领:工厂制造产品(或零件)的年产量,称为生产纲领。

28.零件结构的工艺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分析就是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以及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9.基准就是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

210.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211.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

212.测量基准: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

213.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

214.工序集中:就是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因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

夹具的数目和工件的安装次数也相应地减少。

215.工序分散:就是将工艺路线中的工步内容分散在更多的工序中去完成,每道工序的工步少,工艺路线长。

2 16.加工总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称为加工总余量。

217.工序余量是每一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或相邻两工序基本尺寸之差。

218.单边余量:指非对称结构的非对称平面的加工余量。

219.双边余量:指零件对称结构的对称表面,如回转体表面(内、外圆柱面)的加工余量。

模具制造工艺复习题(有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复习题(有答案)

一、填空题1、电火花加工又称为放电加工或电蚀加工,是一种利用电热能量进行加工的方法。

2、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电极和工件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形成放电间隙。

3、在电火花一次脉冲放电结束后,应间隔一段时间,使放电通道的带电粒子复合成中性粒子,这个过程称为消电离。

4、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的材料硬度不必比工件材料硬度高。

5、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和工件都受到电腐蚀的作用,但腐蚀的速度却不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极性效应。

6、在电火花加工冲裁模过程中,保证配合间隙的电火花加工方法有直接配合法、修配凸模法、混合法和二次电极法四种。

7、在常用电极材料中,损耗最大的是黄铜电极材料。

8、电极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式电极、镶拼式电极和组合式电极三种,应根据电极外形尺寸、复杂程度等因素来选取。

9、用电火花加工型孔时,电极的轮廓尺寸应比所加工的型孔尺寸均匀的缩小一个放电间隙。

10、电规准是指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一组电参数,包括电流、电压、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等。

11、型孔的电火花加工工艺方法主要有单电极平动法、多电极更换法和分解电极法三种方法。

12、在电火花型孔加工中,有粗规准、中规准和精规准三种电规准,根据加工需要,每一种又分为几个档次。

13、在电火花加工中,为了使脉冲放电能持续进行,必须靠电极和工件来保证放电间隙。

14、电火花加工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加工原理是相同的,而加工方式是不同的。

15、电火花加工采用的电极材料有石墨、紫铜和铸铁(任写三种)。

16、快走丝线切割的走丝速度一般为8-10m/s,慢走丝线切割的走丝速度一般为3-12m/min。

17、电解加工时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反应,将工件加工成形的一种方法。

18、电解磨削是将电解作用和机械磨削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加工方法。

19、型腔的冷挤压加工方式可以分为敞开式冷挤压和封闭式冷挤压两种。

20、超声波加工是利用工具的超声频振动来进行加工的。

21、PMS钢的原始组织为贝氏体和马氏体及马氏体条间分布的铁素体混合组织。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基础知识习题一、填空题1、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位置和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2、注射模的结构零件按其外形分为、和。

3、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包括、、三种类型。

4、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可分为、、和。

5、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和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6、时间定额包括:、、、、。

二、判断题1、确定加工余量时,采用类比法估计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经验估计法。

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5、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6、量具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被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来决定。

()7、模具生产属于单件小批生产,适合采用分散装配。

()8、工位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10、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11、确定加工余量时,以有关工艺手册和资料所推荐的加工余量为基础,结合实际加工情况进行修正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查表修正法。

应用较广。

()12、机械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取决于所确定的加工方法、工件材料、与所要求的加工精度、生产率和经济性、机床类型等无关。

()13、确定加工余量时,以一定的经验资料和计算公式为依据,对影响加工余量的诸因素进行逐项的分析计算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分析计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综合题:
1、教材中的所有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例题。

2、根据下列各零件图,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并填入表内。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及要求 设备 1 下料 230 X 205 X 25 锻或火焰切割 2 热处理 调质30—32HRC 3 铣4边 铣4边至图样要求尺寸 铣床 4 粗磨上下面
粗磨上下面,留余量0.4 平面磨床 5
钻、扩、铰、镗孔 按各种空位置打中心孔;
钻ø6孔至ø4; 扩ø6孔至ø5.8; 钻ø10.5孔至ø8; 扩ø10.5孔至ø10; 沉ø16孔至深度要求; 铰ø10.5孔至图样要求; 钻ø40孔至ø12; 扩ø40孔至ø28; 扩ø40孔至ø38; 镗ø40孔至ø39.5; 攻ø6孔M6的螺纹;
立式加工中心
6 坐标磨孔 磨ø40孔至图样要求 坐标磨床
7 精磨上、下平面 磨上、下面至图样要求 平面磨床
8
终检
检验全部尺寸
百分表、千分表、卡尺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及要求 设备 1 下料 190 X 200 X 30 锻或火焰切割 2 热处理 调质30—32HRC 3 铣4边 铣4边至图样要求尺寸 铣床 4 粗磨上下面
粗磨上下面,留余量0.4 平面磨床 5
钻、扩、铰、镗孔 按各种空位置打中心孔;
钻ø11孔至ø8; 扩ø11孔至ø10; 铰ø11孔至图样要求; 钻ø22孔至ø18; 扩ø22孔至ø21.6; 铰ø22孔至图样要求;
立式加工中心
6 精磨上、下平面 磨上、下面至图样要求 平面磨床
7
终检
检验全部尺寸
百分表、千分表、卡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