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试卷7答案

试卷评分细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板类、轴类、套类。
2、形状、尺寸、相对、性质3、工件斜置式、刀具斜置4、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导套5、阳极,阴极,阳极溶解6、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大量生产7、成形砂轮磨削、用挤轮修正成形砂轮磨削法8、砂纸抛光、油石抛光、研磨。
9、十字滑板、回转部分、分度部分、工件的装夹部分。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2 ╳ 3. ╳ 4. √ 5. √ 6. √7. ╳8. √9. ╳10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 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
3. 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
是被加工表面在一道工序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四、问答题(简答题)(每题9分,共27分)1. 答:加工定位用中心孔的作用是以便为后继工序提供可靠的定位基准。
修正中心孔可采用在车床上用磨削方法修正中心孔,用研磨法修正中心孔,用挤压法修正中心孔。
2. 答1)零件分段加工时,应遵循“先粗后精”的加工顺序。
2)先加工基准表面,后加工其它表面3)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4)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内孔3. 答:(1)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可以加工多个表面。
能较好地保证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可以减少装夹工件的次数和辅助时间;减少工件在机床之间的搬运次数,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
(2)可减少机床数量、操作工人,节省车间生产面积,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
(3)采用的设备和工装结构复杂、投资大,调节和维修的难度大,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4)单件小批生产采用工序集中五、综合题(13分)。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0分)二.填空题(15分)1.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2.P55)①表面层加工硬化(又称冷作硬化);②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③表面层残余应力。
2.工艺基准的分类:(2.P19)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a.定位基准加工时,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正确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b.测量基准检验时,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c.装配基准装配时,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占据正确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3.万能夹具的结构:(3.P31)万能夹具是成型磨床的主要部件,也可在平面磨床或万能工具磨床上使用。
它由十字滑板、回转部分、分度装置和工件的装夹部分组成。
能磨削刃口由直线和凸、凹圆弧组成的形状复杂的凹模。
4.模具制造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P12)(1)制造精度高(2)使用寿命长(3)制造周期短(4)模具成本低5.工艺阶段划分的主要原因:(2.P30)a.保证加工质量b.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c.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d.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e.精加工和光整加工过的表面少受磕碰损坏6.成形磨削分类(加工原理):(3.P18)成形磨削加工示意图a)成形砂轮磨削法b)夹具磨削法成形磨削按加工原理可分为成形砂轮磨削法与夹具成形磨削法两大类。
7.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有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
目前模具装配以修配法及调整法为主,互换法应用较少三.简答题1.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联系和区别(定义)?答:机床坐标系是为了确定工件在机床的位置、机床运动部件的特殊位置以及运动范围等而建立的几何坐标系,是机床上固有的坐标系。
编辑时选工件图纸上的某一固定点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称为工件坐标系,该固定的点即为工件原点。
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同向,但原点不同。
2.为什么模具工作零件多采用锻件毛坯?答:给原型材下料,再通过锻造获得合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模具零件坯料,叫锻件毛坯。
模具制造工艺学题库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模具加工工艺规程一般包括模具、、和、工件的检验方法、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等。
2.模具零件常用的毛坯主要有、、和半成品件四种。
3.工序可分为、、和走刀(行程)。
4.安装方法可以归纳为、和采用夹具安装法等。
5.工件在加工之前,使同一批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据某一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然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保持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
6.定位精基准的选择有以下原则:为保证工件加工表面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应遵守基准原则;为保证各表面间都能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多数工序所选择的精定位基准,应遵守基准原则。
其次还可以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可按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选择精定位基准。
7.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称为工序。
8.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称为,而它们之间的称为加工误差。
9.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
10.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和的加工。
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后加工。
11.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法、法和法,其中在模具生产中被广泛采用是法。
12.端铣有对称端铣、和三种。
13.圆周铣削法有和两种。
14.在平面加工中常用的加工方法为、和三种。
15.铣削方法有和两种。
16.车削加工一般可分为四种,即、、和。
17.钻孔常用的刀具为。
18.扩孔常用的刀具为。
19.铰孔的主要加工方法有和两大类。
20.进行内圆磨削时,由于砂轮的直径受到孔径大小的限制,因而磨小孔时多取砂轮直径为孔径的左右。
21.常用的精密孔加工包括和两类。
22.加工这种孔系时,一般先加工好,然后再加工所有的孔。
23.按照砂轮的形状,成形砂轮的修整方法有两种,即的修整和的修整。
24.修整砂轮角度的夹具是按照原理设计的。
25.用于成形磨削的夹具有、正弦磁力台、和万能夹具。
26.正弦精密平口钳按正弦原理构成,主要由和组成。
27.正弦精密平口钳用于磨削工件上的斜面,其最大的倾斜角度为。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型第一大题填空题(本部分总分20分,每空1分)第二大题选择题(本部分总分20分,每小题1分)第三大题判断题(本部分总分10分,每小题1分)第四大题名词解释(本部分总分20分,每小题4分)第五大题综合题(本部分总分30分,共3题)第二章机械加工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在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必须保证证质量、生产率、经济性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2.工艺过程是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之成为成品、半成品的生产过程。
3.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工作地(设备)、加工对象是否变动、加工是否连续完成。
4.工艺过程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零件装配调试和热处理,产品涂装、包装等。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在各种机床上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
6.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固定机床(或钳台工作地点)上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7.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8.安装是工件在机床上正确地定位和夹紧。
9.工位是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在机床上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
10.复合工步是采用复合刀具或多刀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工步。
11.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的合理的工艺过程称工艺规程。
13.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应尽量选用通用夹具、通用量具以及通用刀具。
14.模具零件中常用的毛坯主要有锻件、铸件、半成品件、焊接件、各种型材及板料等。
15.定位是使工件的加工表面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处于正确加工位置。
17.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8.定位基准应从与加工表面有相对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中选择。
19.在零件图上所使用的基准为设计基准。
20.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为工艺基准。
121.基准重合即选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这是选择精基准的原则。
22.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法有找正法、夹具法。
123.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粗基准,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精基准。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基础知识习题一、填空题1 、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2 、注射模的结构零件按其外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类型。
4 、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可分为、、和。
5 、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和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6 、时间定额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题1、确定加工余量时,采用类比法估计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经验估计法。
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精编版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试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符号√,错误的打符号×。
1、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就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2、表面粗糙、精度低的毛坯粗基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糙基准只能使用二次(×)3、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加工工具都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4、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5、采用正弦精密平口钳或正弦磁力台夹具只能磨削平面或斜面(×)6、光整加工是最后决定零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方法。
(×)7、周磨加工精度较高,适用于精磨。
(√)8、铰孔是对中小直径未淬硬孔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9、成形磨削中,凸模必须设计为镶拼结构。
(×)10、电火花成型加工适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微细加工。
(√)11.工件加工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有一个固定的位置称做定位。
(×)12. 在进行产品图样的工艺分析时主要对零件的结构和零件的品种进行分析。
(×)13.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使金属内部变形,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叫冷作硬化。
(√)14.模具的生产成本包括材料费,外购件费,外协件费,设备折旧费,经营性开支等。
(√)15. 电火花成型加工放电通道中心温度可达2000℃以上(×)16、电火花成型加工应用于穿孔、型腔加工、强化金属和磨削平面和圆柱面(√)17、电火花线切割的尺寸精度达不到01mm。
(×).018、3B编程时,对于平行于X轴或Y轴的直线、当X或Y为零时、X、Y值均可不写、但分隔符号必须保留。
(√)19、模具常用的装配方法有完全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20、绿色产品的特征是小型化、多功能、使用安全和方便、可回收利用(√)二、选择题:1、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 C )A、相同的;B、相似的;C、不同的。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A及答案 (2)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就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2、表面粗糙、精度低的毛坯粗基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糙基准只能使用二次(×)3、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加工工具都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4、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5、采用正弦精密平口钳或正弦磁力台夹具只能磨削平面或斜面(×)6、光整加工是最后决定零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方法。
(×)7、周磨加工精度较高,适用于精磨。
(?√?)8、铰孔是对中小直径未淬硬孔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9、成形磨削中,凸模必须设计为镶拼结构。
(×)10、电火花成型加工适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微细加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A、相同的;B、相似的;C、不同的。
2、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D)A、刨削B、磨削C、铣削D、铰削。
3、对有色金属零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当精度要求为IT6,Ra=0.4μm时,它的终了加工方法应该采用(A)A、精车;B、精磨;C、粗磨;D、研磨。
4、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A)A、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B、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C、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D、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5、以下适合线切割加工的对象是(C)A、阶梯孔、阶梯轴;B、型腔;C、成型刀、样板;D、非导电材料。
6.哪一种材料是电火花线切割高速走丝电极丝所用的材质(A)A.钼B.黄铜C.石墨D.铸铁7、电火花加工凹模型孔是利用(C)之间脉冲放电产生电腐蚀现象的原理而进行的。
A.工作液与工件;B.工作液与工具电极;C.工件与工具电极。
8、用坐标镗床加工孔系,其表面粗糙度可达(B)A、Ra=0.8;B、Ra=0.4;C、Ra=1.6。
《模具制造工艺》期末试卷及答案

XX技师学院________学年第二学期《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专业模具年级 __ 考试形式:闭卷,所需时间 90 分钟2分)1、工艺过程是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之成为成品、半成品的生产过程。
2、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用挤压轮修整成形砂轮、用金刚石修整成型砂轮。
3、修整成形砂轮的夹具有修整砂轮角度的夹具和修整砂轮圆弧的夹具。
4、正弦分中夹具适用于磨削同一中心的凸圆弧,对于凹圆弧磨削,则需要用成形砂轮配合进行。
5、线切割加工中常用的电极丝有钼丝、铜丝、钨丝。
其中钼丝应用最广泛。
6、生产中常用的装配方法有互换法、分组法、修配法、调整法。
7、在冷冲模装配过程中,导柱、导套与模座,凸模与凸模固定板等零件的连结可采用压入法固定、低熔点合金固定、环氧树脂粘结和无机粘结剂粘结等技术。
8、塑料模导柱、导套装配后,应保证动模板在启模和合模时都能灵活滑动,无阻滞现象,长导柱装配,应在定模板上的导套装配完成后,以导套导向将导柱压入动模板内。
9、凸模常用的固定方法是压入法。
它包括铆接和台肩固定两种形式。
10、塑料模导柱、导套分别安装在塑料模的动模和定模部分上,是模具合模和启模的导向装置。
2 分)将答案填在试题前面的括号内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车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应为 A 。
A.一个B.二个 C.三个 D.四个()2、关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工步、工序、安装之间关系说法 A 是正确的。
A.一道工序可以划分为几次安装,一次安装又可划分为几个工步B.一次安装可以划分为几道工序,一道工序又可划分为几个工步C一道工序只有两次安装,一次安装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D.一道工序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每个工步有两次安装()3、测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 B 。
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工艺基准()4、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首先要加工精基准面,这是为了B 。
A.消除工件中的残余变形应力,减少工件变形误差B.使以后各道工序加工有精确的定位基准C.避免主要的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D.有利于减小以后各工序加工表面的表面租糙度E.有利于精基准面本身的表面精度的提高()5、某导柱材料为40钢,外圆面要达IT6级精度,Ra达0.8μm,则加工方案可选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符号√,错误的打符号×。
(每题2分,共20分)
1、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就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2、表面粗糙、精度低的毛坯粗基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
的粗糙基准只能使用二次(×)3、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加工工具都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
序。
(√)
4、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
5、采用正弦精密平口钳或正弦磁力台夹具只能磨削平面或斜面(×)
6、光整加工是最后决定零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方法。
(×)
7、周磨加工精度较高,适用于精磨。
(√)
8、铰孔是对中小直径未淬硬孔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
9、成形磨削中,凸模必须设计为镶拼结构。
(×)
10、电火花成型加工适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微细加工。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 )
第 0 页,共6页
A、相同的;
B、相似的;
C、不同的。
2、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D )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
3、对有色金属零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当精度要求为IT6,Ra=0.4μm时,
它的终了加工方法应该采用( A )
A、精车;
B、精磨;
C、粗磨;
D、研磨。
4、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A )
A、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B、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
C、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D、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5、以下适合线切割加工的对象是(C )
A、阶梯孔、阶梯轴;
B、型腔;
C、成型刀、样板;
D、非导电材料。
7、电火花加工凹模型孔是利用(C )之间脉冲放电产生电腐蚀现象的
原理而进行的。
A.工作液与工件;
B.工作液与工具电极;
C.工件与工具电极。
8、用坐标镗床加工孔系,其表面粗糙度可达(B )
A、Ra= 0.8;
B、Ra=0.4;
C、Ra=1.6。
第 1 页,共6页
9、模具电火花穿孔加工常用的电极结构形式有(A )。
A、整体式
B、多电极式
C、镶拼式
D、组合式
10、如图1所示,加工直径为D和长度为L的外圆时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
持工件,工件( A )是定位基准。
A.a面
B.b面
C.c面
D.d面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模具在装配后必须通过试冲或试压才能确定是否合格。
2、划分工序的依据是设备、工件是否改变以及加工是否连续。
3、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称为毛坯余量或加工总余量。
4、成形磨削主要有成形砂轮磨削法和夹具磨削法两种方法。
5、万能夹具主要由工件装夹部分、字滑块和回转部分、十分度部分
组成。
6、由于电火花加工的极性效应,当采用短脉冲加工时,工件应接正极,
这种加工一般用于对零件的精加工。
第 2 页,共6页
7、光整加工就是指以减小零件表面粗糙度,提高零件尺寸精度为主要任
务的研磨和抛光加工。
8、穿孔加工获得的凹模型孔和电极截面轮廓相差一个放电间隙。
9、在型腔的电火花加工中,型腔的侧面修光是通过调节电极平动量
来实现的。
10、线切割程序格式有3B、4B、ISO、ETA等。
四.简答题(共16分)
1、试述选择精基准的原则。
(5分)
选择精基准,应考虑减少加工误差、保证加工精度、使工件装夹方便、可靠、夹具结构简单。
应遵循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原则。
2、简述相关孔系的常用加工方法。
(3分)
(1)同镗加工法
(2)配镗加工法
(3)坐标磨削法
3、试述成型磨削时,工艺尺寸换算的内容。
(4分)
(1)确定各工艺中心和工艺坐标
(2)计算各工艺中心的坐标尺寸
(3)各平面至对应中心的垂直距离
(4)各平面对所选定坐标轴的倾斜角度以及某些圆弧的圆心角
4、简述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基本条件。
(4分)
(1)计算各工艺中心的坐标尺寸脉冲电源提供瞬时脉冲性放电
第 3 页,共6页
(2)脉冲放电必须有足够的放电能量
(3)工具电极和工具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
(4)火花放电必须在一定绝缘性能的液体介质中进行
1、简述切削加工顺序安排应遵循的原则。
(4分)
(1)零件分段加工时,应遵循“先粗后精”的加工顺序。
(2)先加工基准表面,后加工其它表面。
(3)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4)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内孔。
2、试述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5分)
(1)为了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的位置尺寸要求,应选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2)若要保证某加工表面切除的余量均匀,应选该表面作粗基准;
(3)为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择毛坯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准;
(4)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不能有飞边、浇注系统、冒口或其它缺陷,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5)一般情况下粗基准不重复使用。
3、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
(3分)
保证以最低的生产成本和最高的生产效率,可靠地加工出符合设计图样要求的产品。
4、简述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
(4分)
利用移动的细金属线或各种镀层金属线作电极代替电火花穿孔德成形电极,在线电极和工件之间加上脉冲电压,工件接脉冲电源的正极,电极丝接负极,同时在线电极和工件之间浇注矿物油、乳化液或去离子水等工作液,利用工
第 4 页,共6页
第 5 页,共6页 作台带动工件相对电极丝沿预定方向移动,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将金属蚀除。
五.计算题(共8分)
1.如图1所示,在工艺尺寸链简图中已知A 1=40±0.05mm ,A 2=
100±0.2mm ,封闭环为A 2。
试判断其增、减环,并求出A 0的基本尺寸和其偏差。
图1
解:(1)从封闭环开始,按顺时针环绕尺寸链图,平行于各尺寸画出箭头,
箭头方向与封闭环相反的为增环,箭头方向相同的为减环。
按照这一方法可判定A 0是增环,A 1是减环。
(2)根据式111m n i
i i i m A A A -→←∑==+=-∑∑ 可得
010040A =-
则 0140A mm =
根据式111
m n i i i i m ESA ES A EI A -→←∑==+=-∑∑计算A 0的上偏差 可得 0.2(0.05)ESA =--
则 0.15ESA mm = 根据式111
m n i i i i m EIA EI A ES A -→←∑==+=-∑∑计算A 0
的下偏差 A 1 A 2 A 0
第 6 页,共6页
可得 0.20.05EIA -=-
则 0.15EIA mm =-
第 7 页,共7页
六.编程题(共16分)
编制如图所示凸模线切割程序,采用3B 代码编程,切割起点为O ,引入段长度OA=5mm ,加工顺序O →A →B →C →D →A →O ,选用钼丝直径为φ0.12 mm ,单边放电间隙δ=0.01 mm (尖角处不需加过渡圆弧) 图2 -------------------------------------------------------装
3B格式
(1)如图所示,以O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
(2)确定补偿距离。
ΔR=r+δ=0.06 mm+0.01mm=0.07mm (3) 确定各交点坐标。
作辅助线CE、CF如图所示。
其中,CE=30mm,CF=50mm,则在直角三角形CEF中,EF=40mm。
各交点坐标如下:
A(4.93,0),B(45,0),C(55.,90)D(-5,90)
E(25,90)F(25,50)
(4)选择切割起点及切割顺序。
切割起点为O点。
切割顺序为:O→A→B→C→D→A→O (5)编写程序
第 8 页,共7页
序号B X B Y B J G Z
备
注
1 B 4930 B B 4930 GX L1 切入
2 B 40000 B B 40000 GX L1
3 B 10000 B 90000 B 90000 GY L1
4 B 30000 B 40000 B 60000 GX NR 1
5 B 10000 B 90000 B 90000 GY L4
6 B 4930 B 0 B 4930 GX L3 退出
7 D 停机
第 9 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