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首位度评估分析及相关对策.kdh

合集下载

营销视角下的青岛城市定位分析

营销视角下的青岛城市定位分析

营销视角下的青岛城市定位分析随着城市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城市营销成为热点。

城市定位是城市营销的立足点和前提,没有科学的定位,城市营销工作就会出现方向性的问题。

本文从营销的视角对青岛的城市定位进行研究,具体确定了青岛在旅游类市场、人居类市场和创业投资类市场中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青岛城市的整体定位进行了分析。

标签:城市营销城市定位青岛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突飞猛进,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重要节点的城市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我国诸多城市在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的作用下,积极宣传和推广各自的特色和形象,众多城市品牌宣传铺天盖地,借以打动目标消费者。

一方面说明我国城市管理者的城市营销意识得到加强,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城市形象宣传中的很多问题。

一是雷同化,造成目标消费者选择无所适从;二是盲目性,缺乏科学的论证。

不考虑城市的资源差异,造成浮夸风和盲目跟风现象严重;三是易变性,我国城市的形象塑造往往和一些城市首脑的更替而变得,城市形象缺乏可持续的、有层次的塑造。

探究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些城市没有进行科学的城市定位。

从城市营销的角度来看,城市定位是城市营销的立足点和前提,没有科学的定位,后面的营销工作也就成了无的放矢。

一、城市定位的涵义及其体系城市定位取自营销中的产品定位,里斯和特劳特从产品营销的角度解释定位:“定位是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

城市营销定位就是要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选择并明确显示城市产品与竞争性城市产品相比所具有的差异化价值以及竞争优势,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占据一个可信的和独特的地位。

城市定位是一个体系。

由于城市产品和城市营销目标存在层次性、多元性,决定了城市定位的层次性和多元性特征,为了城市营销的需求,我们将城市定位分为整体城市定位、人居生活类定位、创业投资类定位和旅游休闲类定位,其中整体城市定位是综合提炼,而人居生活类定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终价值所在。

二、营销视角下的城市定位模型基于营销的定位理论,我们建立了城市定位的影响因子模型,如图1所示。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引言概述这份青岛调查报告旨在对最新的青岛市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青岛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迅速。

本报告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说明,包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结构、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规划。

正文一、经济发展1. 青岛的GDP持续增长,并逐步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2. 外贸贸易额大幅增长,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贸易港口。

3. 举办国际会议和展览活动的能力在增强,为青岛带来了更多商务机会。

4. 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内外资企业进驻青岛。

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改善城市交通,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减轻交通拥堵问题。

2. 建设国际标准的港口和航空运输设施,提高物流效率。

3. 扩大水、电、气供应网络,确保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5. 建设高品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人口结构1. 青岛市人口规模逐年增加,人口密度逐渐增加。

2.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

3.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养老保障面临挑战。

4. 高等教育和人才引进吸纳,优化人才结构和人口结构。

5. 加强社区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福利。

四、环境保护1. 青岛市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2. 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

3. 推动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4.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自然水源和水生态环境。

5. 增加绿化覆盖面积,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五、未来发展规划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推动青岛的绿色发展。

2. 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和科技研发能力。

3. 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产业的质量和影响力。

4. 深化改革,提高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

5.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机会和市场。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引言:青岛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洋城市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青岛市进行大调研,深入了解其发展现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经济发展情况1. 青岛市GDP的增长趋势及主要驱动力2. 优势行业与发展前景分析3. 外资引进与合作成果4. 企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展望5. 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策略及实施情况二、城市规划与建设1. 城市整体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与改善3. 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4. 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情况5. 城市景观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三、人口与社会问题1. 青岛市人口结构分析及趋势预测2. 教育资源分配与优化3. 就业形势与人才培养4. 社会保障体系与改革5. 社会服务水平提升与社会治理创新四、文化与旅游1.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推广3. 文化旅游融合的模式与实践4. 特色旅游资源挖掘与开发5.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质量提升五、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1. 青岛市在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及影响力2.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果3. 外交使命与对外宣传4. 民间交流与友好城市关系建设5. 区域发展战略与未来合作方向总结:本文基于对青岛市的大规模调研,全面分析了其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口与社会问题、文化与旅游、区域合作等多个方面的现状与展望。

通过本次调研,为青岛市的可持续发展及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青岛市在未来必将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并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

青岛城市首位度评估分析及相关对策

青岛城市首位度评估分析及相关对策

青岛城市首位度评估分析及相关对策
陈维民;雷仲敏;康俊杰
【期刊名称】《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6)001
【摘要】"广义首位度"概念的提出克服了传统首位度理论存在的局限性,从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城市功能等方面评价首位城市发展水平领先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综合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心城市首位度评价体系.通过对山东省城市首位度的评价分析以及山东省首位城市及其关联度的判定,青岛首位度优势并不突出.需采取加快现代化国际城市步伐、解决城市规模优势不突出问题、提高产业关联效应、增强首位城市的集聚辐射力、促进区域一体化等措施提高青岛城市首位度.
【总页数】5页(P14-18)
【作者】陈维民;雷仲敏;康俊杰
【作者单位】青岛市人大,山东,青岛,266001;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61;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0
【相关文献】
1.城市首位度分析及相关对策 [J], 王琛;黄凯悦
2.提高济南省会城市首位度的对策建议——基于对济南、青岛两市的数据分析 [J], 王铭;神伟
3.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关注点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 [J], 黄晓燕;徐奕丽;向妮娟;吴寰宇;何智纯;陈颖;陈蓉;何懿
4.提高济南省会城市首位度的对策建议——基于对济南、青岛两市的数据分析 [J], 王铭; 神伟
5.青岛市用煤现状评估及对策建议 [J], 陈思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岛分析报告

青岛分析报告

青岛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青岛市进行综合分析,包括青岛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青岛的整体状况和潜力。

2. 地理位置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山东省的一个主要城市。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东临渤海,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海洋资源。

3. 经济发展青岛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条件。

近年来,青岛的经济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海洋经济和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3.1 制造业青岛的制造业发达,涵盖了多个领域。

其中,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青岛还拥有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2 海洋经济青岛作为海滨城市,海洋经济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青岛市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同时还发展了海洋工程、海洋科技和海洋旅游等产业。

海洋经济的发展为青岛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3.3 旅游业青岛富含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青岛著名的景点有栈桥、五四广场和八大关等。

此外,青岛还是中国的啤酒之都,享有盛誉。

旅游业成为青岛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城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4. 人口结构青岛市的人口呈持续增长趋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青岛市的人口约为950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约占48%,女性人口约占52%。

青岛市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化,年龄分布较为合理。

5. 产业结构青岛的产业结构主要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5.1 第一产业青岛市的农业和渔业属于第一产业。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等作物。

渔业资源丰富,对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5.2 第二产业青岛市的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

制造业涵盖了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

建筑业在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3 第三产业青岛市的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调研报告书(一)2024

青岛调研报告书(一)2024

青岛调研报告书(一)引言:近期,笔者对青岛市进行了一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情况。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广泛走访了当地企业、景点、学校等单位,并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和实地考察。

本报告将从经济发展、旅游资源、文化传统、教育体系和城市规划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全面呈现青岛的风貌和潜力。

一、经济发展1. 青岛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2. 青岛的产业结构和主要经济支柱3. 青岛市的对外开放和外贸发展4. 青岛市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5. 青岛市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引进政策二、旅游资源1. 青岛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2. 青岛的海滨休闲旅游资源3. 青岛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景点4. 青岛市的专业展会和旅游节庆活动5. 青岛市的酒店和旅游服务设施三、文化传统1. 青岛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2. 青岛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3. 青岛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4. 青岛的美食文化和饮食习惯5. 青岛的艺术和表演传统四、教育体系1. 青岛市的教育资源和学校布局2. 青岛市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3. 青岛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4. 青岛市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5. 青岛市的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五、城市规划1. 青岛市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蓝图2. 青岛市的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建设3. 青岛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4. 青岛市的公共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5. 青岛市的住房保障和城市社区建设总结:通过对青岛市的调研,我们发现该地区在经济发展、旅游资源、文化传统、教育体系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和教育公平等。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政策支持,推动青岛市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提升青岛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和关注青岛,共同为青岛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

《2024年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范文

《2024年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范文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篇一一、引言青岛,一座坐落于山东半岛的滨海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积淀和多元的文化生态,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青岛的历史文化价值,评价其作为名城的重要地位,并就文化生态保护与更新提出建议,以期为青岛的文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评价(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价值青岛位于黄海之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其海滨风光、山海相依的地理特色,为青岛赋予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同时,青岛的地理位置也是其历史发展的重要支撑,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二)历史文化遗产丰富青岛历史悠久,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岛的老城区、德国风情街等都是历史的见证。

这些历史建筑和街区承载着青岛的历史记忆,也是青岛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三)多元文化交融的特色青岛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其文化具有多元交融的特色。

这种多元文化交融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也体现在青岛的语言、饮食、民俗等方面。

这种多元文化交融使青岛的文化更具包容性和活力。

三、青岛文化生态保护与更新的现状及挑战(一)保护与更新并重的现状近年来,青岛在文化生态保护与更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注重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面临的挑战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青岛在文化生态保护与更新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问题亟待解决。

四、青岛文化生态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建议(一)加强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应加大对历史建筑、街区、文物等的保护力度,确保其历史风貌不受破坏。

同时,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青岛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二)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应注重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引入现代元素,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山东青岛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东青岛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东青岛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山东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山东青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在国内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分析山东青岛的发展现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1. 经济实力的增长:近年来,山东青岛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9年,山东青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9万亿元,年均增速为6.6%。

青岛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门地区。

同时,青岛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 城市建设的提升: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8%,拥有大量的公园和绿地,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青岛致力于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品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3. 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发展:青岛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力量。

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并为青岛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青岛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建设了众多的科技园区和创新示范基地,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项目。

二、未来趋势分析1. 海洋经济的发展:青岛作为中国的滨海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

未来,青岛将进一步加强海洋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青岛也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

2. 制造业升级转型: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青岛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同时,青岛还将注重推进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 文化旅游产业的扩大:青岛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具有巨大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60
第三类
日照、莱芜、滨州、聊城、德州、 枣庄、菏泽
30以下
通过聚类分析可知,青岛和济南处在山东省城 市首位度得分的第一层次,其 城市首位度得分分 别为86.43和67.57,高于其他15个城市;2个城市的 规模、产业和城市功能都处在山东省的领先地位而 且领先优势较大,在整个山东省起到了核心带动作 用。处在第二层级的有烟台、淄博、东营、威海、潍 坊、济宁、泰安、临沂,这些城市的首位度得分低于 青岛和济南,但是他们在首位度的某一项指标上占 有一定优势。如烟台的产业首位度排名和威海的功 能首位度排名均处在第二位,各个城市在发展中都 存在自己的比较优势。处在第三个层级的是日照、莱 芜、滨州、聊城、德州、枣庄、菏泽,这7个城市在城 市首位度的评价中没有很突出的比较优势,同时又
2.山东省首位城市及其关联度的判定
依 据上 述中心城 市 首位 度 评 价 指 标 体系的 测
度,我们可以进行山东省首位城市的选择。
表3 各层级得分以及层级比值得分情况
首位层级 平均得分
第二层级 平均得分
第三层级 平均得分
首位层级 与二位层 级比值
首位层级 与三位层 级的比值
青岛与 第二层 次比值
青岛与 第三层 次比值
77.00 43.94 30.17
1.75
2.55
2.00 2.92
表4 青岛与山东省各个城市的首位关联度值
规模 首位度
产业 首位度
功能首位 度
综合首位 度
规模 首位 关联度
产业首位 关联度值
功能 首位关 联度值
综合 首位关 联度值
济南 26.20 15.66 25.71 67.57 1.28 1.33 1.36 1.20
[基金项目]青岛市社科联2009年双百调研工程重点招标项目 [收稿日期]2010-02-28 [作者简介]陈维民(1956-),男,山东青岛人,青岛市人大副秘书长,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第1期
陈维民,雷仲敏,康俊杰.青岛城市首位度评估分析及相关对策
·15·
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的总体规模,主要是城市 的人口、土地、资金、经济总量等在总体规模上领先 于其他城市的情况;二是人均规模,主要是人均经 济总量、资产存量等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城市规模 的效率问题;三是空间分布规模,就是在地域范围 内城市资源的分布密度,反映的是城市规模在空间 上的集中程度。
德州 9.42 14 8.91 11 8.31 15 26.64 1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聊城 8.66 15 8.41 12 9.56 13 26.62 14
滨州 9.51 13 8.37 13 8.99 14 26.87 13
菏泽 6.88 17 6.49 16 6.71 17 20.08 17
利用各个城市的规模首位度、产业首位度、功能
城市首位度是城市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 念。1939年美国学者杰斐逊(Jefferson)对国家城市 规模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时发现,一个国家(或一个 区域)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或这个区域) 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首位度理论提出后其 基本概念已经被普遍使用,自20世纪40年代后成为 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以测度国 家的城市化水平和地区差异。然而,由于传统首位度 理论仅仅通过对城市人口数量进行衡量来评价一个 国家或地区城市的规模和分布是否合理,因而存在 着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广义首位度”概
CHEN Wei-min1,LEI Zhong-min2,KANG Jun-jie2 (1.The People’s Congress of Qingdao, Qingdao 266061,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Broad Primacy Index is an evaluation system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degree of urban primacy to the other cities in a region from the city scale, economic strength, and urban function. It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primacy index theory. From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the urban primacy index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judgment of correlation degree, we got that the advantage of Qingdao primary index is not promin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imary index of Qingdao, we should accelerate its step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city, solve the problems in city scale, prove the correlative effect among industries, enhance the agglomeration radiation force of primary index, and promote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Key words:urban primacy index; industrial division; functional division
枣庄 9.62 12 7.81 14 6.99 16 24.42 16
东营 18.86 4 14.25 5 15.72 6 48.83 6
烟台 19.31 3 17.97 2 22.12 3 59.56 3
潍坊 15.10 7 12.22 7 15.64 8 42.95 7
济宁 11.87 8 11.20 8 13.18 7 36.25 8
念,并构建了中心城市首位度评价体系,对山东省各 城市的首位度进行了测度。
一、广义首位度理论内涵 按照首位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内在 规律,从广义角度评价城市首位度,即首位城市在发 展总体水平上,如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城市功能等 主要方面领先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综合程度。主要 包括三方面内容: 1.规模首位度 规模首位度就是首位城市的规模领先于其他城 市的程度,反映的是城市的集聚性。规模首位度包
淄博 16.16 14.26 19.03 49.45 1.75 2.58 3.28 2.90
枣庄 9.62 7.81 6.99 24.42 3.54 2.44 4.63 3.04
东营 18.86 14.25 15.72 48.83 1.77 2.03 3.11 2.30
泰安 10.81 10 9.79 10 11.87 11 32.47 10
威海 15.90 6 13.54 6 19.68 4 49.12 5
日照 9.69 11 6.97 15 12.34 10 29.01 11
莱芜 8.59 16 6.37 17 12.37 9 27.33 12
临沂 11.58 9 9.89 9 11.36 12 32.83 9
2.产业首位度 产业首位度包含三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产业结 构。表现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经济质量持续提高, 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结构演进。产 业结构高级化的主要表现就是由第一产业为重心逐 步向第二产业为重心、进而向第三产业为重心的演 化。其次是产业规模,即产业在区域中相同产业中的 贡献程度。最后是产业发展水平,指一个城市产业 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也就是是否处于高端。 3.功能首位度 我们将城市功能划分为公共服务、生产、集散、 创新和开放五大类。由于前面已经专门针对与生产 密切相关的产业首位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因此这 一部分主要讨论城市的公共服务、集散、创新和开放 的功能。 二、广义首位度评价分析 根据广义首位度的理论特性,我们选用主成分 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从三个层面选择 评价指标即城市的规模情况、经济情况、城市功能 即支撑城市成长的要素禀赋上对首位度进行评价。 指标权重的确定,首先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各个因 子的载荷矩阵进行分析,得出各个因子在各个指标 上的载荷;从特征值的贡献度可以得出6个主成分的 权重,二者相乘得出各个指标的贡献值;在对客观 权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进行权重的 比较后最终确定。 1.山东省城市首位度的评价分析 通过对城市的规模首位度进行指数化处理后, 可以得出无量纲化城市规模首位度得分。产业首位 度和功能首位度指标都是选取无量纲的指数型指 标,因此可以直接进行加工和处理。根据各个指标 的权重,可以得出各个城市的规模首位度、产业首位 度、功能首位度,进一步得出各个城市首位度的综合 得分以及排名情况。
首位度和首位度的得分和排名为聚类分析的依据,
并结合 S P S S 软件的聚类分析功能 ,将山东省各 个城
市首位度的得分分为三个梯度层次,对各个城市首
位度情况进行层次聚类分析。
表2 山东省各个城市首位度得分聚类分析表
梯度层级
城市
综合得分范围
第一类
青岛、济南
60以上
第二类
烟台、淄博、东营、威海、潍坊、 济宁、泰安、临沂
第26卷第1期 2010年3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Vol.26,No.1 Mar.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