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竞争力分析的城市定位——以青岛市为例
青岛市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青岛市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青岛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城市之一,农产品出口也是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青岛市农产品出口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影响力不强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青岛市农产品出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日益饱和,加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青岛市的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青岛市需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精准定位,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此外,青岛市还可以通过拓展新兴市场和加强品牌推广来提升竞争力。
其次,青岛市农产品出口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也是一个问题。
在农产品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管理不规范、溯源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农产品质量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青岛市可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输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青岛市的农产品出口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比于一些知名农产品出口城市,如泉州、温州等,青岛市的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
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青岛市可以加强品牌推广活动,组织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农产品展览会,展示优质的农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青岛市还可以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联合推广,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青岛市还需要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出口的发展。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政策和财政支持,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出口的升级换代。
同时,青岛市的企业也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青岛市农产品出口存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影响力不强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青岛市可以加强市场调研,提高产品差异化竞争能力;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强品牌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推动农产品出口的发展。
山东和青岛的区位优势(3篇)

第1篇一、地理位置优越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东临黄海,南接江苏,西靠河南、河北,北濒渤海。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临黄海,南濒胶州湾,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中心。
1. 交通便利山东省交通便利,拥有完善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
青岛港作为全国重要的港口之一,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此外,山东省内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也日益完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资源丰富山东省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铜、铝、稀土等。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了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纺织等产业。
3. 气候宜人山东省气候宜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青岛地处北纬36°,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是理想的居住、旅游、度假胜地。
二、经济优势1.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近年来,山东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位居全国前列。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潜力巨大。
2. 产业结构优化山东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对外开放山东省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青岛作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三、科技创新优势1. 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拥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青岛作为山东省科技创新中心,聚集了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2. 人才优势山东省人才资源丰富,拥有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基于国内21主要城市数据

E au t no d r e vc d sr o ei v o ro n d oct: v lai fmo ensr iei utyc mp t iep we fQig a i o n t y
b s d o a a o a n cte n a e n d t f21m i iisi Chi a n
s a g h uh n te nx d vlp eto i do Sm d m e i et :rn t nn h os c o f t t i t gto h et ee m n fQn a ’ oe sr c sc rs eg e i t cnt t n o re c o o g v e o t h g e u r i
Absr c : n t i p p r te u h r s lcs ite n itr r m fu s e t a d c n tu t h v l ain i d x t a t I h s a e ,h a t o ee t sxe n i d co s fo o r a p cs n o sr c s t e e au t n e o s se o d r ev c n u ty c mp tt e c p ct . e m o e e vc n usr o ei v n s fte 21 ct s y t m fmo e n s r ie i d sr o ei v a a i Th d r s ri e i d t c mp t ie e s o h ii i y n y t e i v la e y fco nay i.Ac o d n o te a a yia e u t,ti h u h h tte k y f co s ta e t c h s e au td b a t ra lss c r i g t h n t lr s l i st o g tta h e a tr h tr sr tt e l c s i
青岛市城市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估及提升对策

青岛市城市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估及提升对策
于伟;杜小刚;于绍璐
【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城市竞争力分析离不开特定的区域背景,但是区域选择不能仅局限于城市腹地,应根据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区域进行综合评价;依据地理学区域的思想,结合研究对象的行政地位和区位特点,从全国、东南沿海和山东省3种区域层次评价了青岛
市的城市竞争力;指出目前由于城市规模小、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局限,
青岛市只能作为山东省内的核心城市;青岛市在外向型经济、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优势,使青岛具有成长为更大地域范围核心城市的潜在竞争力;提
出提升青岛市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总页数】3页(P1-3)
【作者】于伟;杜小刚;于绍璐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资源与规划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江西师范大学城市
建设学院;曲阜师范大学资源与规划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0
【相关文献】
1.青岛市城市竞争力评估及提升对策 [J], 于伟;杜小刚
2.青岛市环境污染治理效率的评估和提升对策研究 [J], 宣圆圆;胡萌
3.区域一体化视角下中等城市竞争力分析及提升对策——以淮安市为例 [J], 张毅;钱前
4.区域一体化视角下中等城市竞争力分析及提升对策——以淮安市为例 [J], 张毅;钱前
5.从中国城市竞争力前50强看浙江重点城市的变化特点和提升对策 [J], 张娜;俞廷昂;朱李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各地级市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

山东省各地级市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竞争力的概念和评价指标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市场上具有获得利益的能力,其本质是资源配置、管理和利用的能力。
考虑到竞争力的多层次性、复杂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将其分为硬实力、软实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并选取以下指标对其进行评价。
硬实力硬实力是指地区内部拥有的物质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等硬性方面的优势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经济规模:GDP总量、人均GDP等。
2.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密度、交通便利度等。
3.资本市场:股票市场规模、股票交易活跃度等。
4.面向未来的经济投资:政府对高科技产业、创新领域的投资和扶持等。
软实力软实力是指地区内部拥有的文化、教育、社会制度等柔性方面的优势因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1.文化底蕴:习俗和传统的继承和保护、文化景观等。
2.教育水平:高等教育机构数量、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等。
3.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劳动法规等。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地区内部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1.科技投入:地区内部研发费用占GDP的比例、科技企业占比等。
2.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等。
3.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中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占比等。
山东省地级市竞争力分析1. 硬实力排名按照硬实力的指标体系,我们对山东省地级市进行了排名,结果如下:地级市名称经济规模排名基础设施建设排名资本市场排名面向未来的经济投资排名综合排名济南市 1 3 2 1 1青岛市 2 1 4 6 2潍坊市 3 7 9 4 3烟台市 4 5 6 5 4淄博市 5 9 5 7 5泰安市 6 11 7 9 6威海市7 6 1 8 7临沂市8 8 10 3 8德州市9 12 3 2 9聊城市10 13 12 10 10滨州市11 14 8 11 11菏泽市12 10 11 12 12日照市13 2 13 13 13从综合排名可以看出,济南市是山东省最有竞争力的地级市,其次是青岛市和潍坊市。
青岛市商业物业市场分析

青岛市商业物业市场分析1. 市场概况青岛市商业物业市场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商业中心之一。
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和滨海旅游城市,青岛市商业物业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快速发展的趋势。
该市地理位置优越,有着完善的交通网络和良好的商务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
2. 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的数据,青岛市商业物业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从2015年至今,商业物业的供应量稳步增长,各类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写字楼等项目相继涌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升级的推动,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 主要商圈青岛市商业物业市场的主要商圈包括市南区、市北区、即墨区、李沧区等。
其中,市南区和市北区集中了大部分的高端商业项目,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旗舰店。
即墨区和李沧区则以大型购物中心和综合体为主,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4. 市场竞争力青岛市商业物业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一方面,市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元化的消费者群体,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进驻。
另一方面,租金价格相对较低,给企业提供了经营成本的优势。
此外,政府的支持和城市发展规划也为商业物业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5. 市场趋势未来青岛市商业物业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的经营理念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重点。
此外,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的融合将促进商业物业市场的全面升级。
6. 面临的挑战青岛市商业物业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品牌的选择和定位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
其次,市场供需不平衡,一些商业项目存在空置率较高的问题。
此外,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也对商业物业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 市场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青岛市商业物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提前规划和布局;- 增加创新元素,引入新型商业模式和互联网技术,提升消费者体验;- 加强品牌定位和差异化竞争,吸引更多知名品牌入驻;- 加大对商业物业市场的宣传力度,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吸引力。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青岛港核心竞争力研究

( 核心竞争力理论 最早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 , 一) 在其《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哈佛商业评论 ,9O 一 ( 19 )
文中将核心竞争力 阐述为“ 组织中的积 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 流派 的学识别 。 , 文中还指
关键 词 : 口 核 心 竞 争 力 因子 分 析 法 港
一
、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 , 口在全球运输系统 中的地位和作用 日益突出, 港 并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
展和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综合物流中心。 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需要 , 世界各国大中城市纷纷 以把港 口建设成 国际性或 区域性的航运 中心作为发展 目标 , 将港 口作为带动周边地 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 不断加大对港 口的投入 , 口的业务模式和种类也在不断 港 扩大 , 呈现出“ 大而全 , 小而全” 的局面 , I间差异性特征不明显, 港5 1 逐步表现出一种恶性竞争的态势 , 因此 , 通过有效 的分析工具研究港 口的核心竞争力, 对指导港 口未来发展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 由于青岛港是我国北方重要 的深水 良港 , 完全有可能建设成为国际航运 中 心, 这不仅与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相一致 , 而且对 山东 、 华北乃至全 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 此本文以青岛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 区域内周边的港 口竞争力进行 比较 , 与 同时选取了青岛港周边的港 口、 已成为保税港区的港 口以 及国内与青岛港竞争 的其它港 口( 如青岛港 、二 .海港 、 J 大连港 、 天津港 、 宁波港 、 厦门港 、 连云港 、 秦皇岛港 、 烟台港和 日照港 ) 为比较分 作 析对象, 分析其综合竞争力的状况。 以期对青岛港核心竞争力 、 优劣势的研究 , 对青岛港将来选择发展方向, 制定发展措施提供借鉴。
青岛市城市竞争力评估及提升对策

区域是 地 理 学 最 基 本 的 概念 之 一 , 当代 地 理 学 家迪 金 森 ( ikno 曾 明 确 提 出 : 近代 地 理 DcisnR E) “ 学 所有 杰 出的创 造 者… …所 一贯 关 注 的 目标 是 区域
概 念”1 [.本 文 根 据 地 理 学 区 域 的 思 想 , 别 在 全 ] 分
维普资讯
第3 卷 3
第 1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曲
阜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Vo_3 No 1 l3 .
Jn 0 7 a .2 0
20 0 7年 1月
J u n l o Qu u No ma o r a f f r l
青岛市城市竞争力评估及提升对策
于 伟①, 杜 小 刚②
心城市. 但是 青岛市在外 向型经 济 、 口经 济、 港 海洋经济 、 旅游经济等方 面具有 的优势 , 使青 岛市具有成长为更
大地域范围核心城 市的潜在竞争力. 最后提 出提升青 岛市城 市竞争力的对策.
关 键词 : 青岛市 } 城市竞争力; 地理学# 区域 中图分 类 号 : 20 F 9 文 献标 识码 : A
和相对指标以反映不同城市间的可比性和城市的质
量 . 学 者认 为应 该增加 城 市 的总 量 和增 量指 标 , 有 以
国、 东南 沿海 、 山东 省 内三 种 尺 度 区 域 内 , 助 城 市 借 竞 争力 的定 量 分析 框 架 评 价 了青 岛 市 的 竞 争 力 , 分 析 了城 市发 展 中的 优 势 和 不 足 , 出 了提 高 青 岛 市 提 城 市竞 争力 的对 策 .
地 位 与水平 , GD 地 方财 政 收入 、 用 外 资规 模 如 P、 利 等 ; 是无 法精 确 测量但 构 成 城市 竞争 力 的 因素 , 二 如 城 市形 象 、 城市 知 名度 、 政府 管 理水 平 等. 于 前者 , 对 可 以采用 一 系列 的显性 指 标来 测算 城市 竞 争力 的水 平 ; 于后 者 , 宜用 非 显 性 指 标 解 释 城 市 竞 争 力 . 对 适 在 显性 指标 选 取 上 , 学 者 认 为 应 该使 用 均 量 指标 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乩:电信业务收入,万元
1.1 7 h:城市规模 x。:市辖医年末总人口,万人
‰:非农业人口,万人 虬,:建成区面积,kIIf 丑。:市辖区土地面积/“
1.2计算方法与结果 在7类要素的基础上建立变量为48,样本容量分别为
35、14、17(不同区域的城市个数)的原始评价数据(市辖区), 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分 类主成分和综合主成分表达式,计算各个城市的分类和综合 主成分得分(表1、表2、表3)。
卜海
6 639l
6 7964
5
4.0082
6蛐
一O 661
3 5833
4 5279
广州
3 2679
3 5546
2
天津
1.5】[Ic;
0 9643
0
宁波
一0.2252
O 36
0
青岛
—0蛳
一O 5593
O
大连
一0 2粥
01495
0
幅州
一O 2557
—0 5612
J
愠州
一O 3523
—0 5338
南通
一l 2s5
1青岛市地位与竞争力的测算
借助城市竞争力量化分析框架,评价青岛市在不同尺度 区域的竞争力和地位,对比优势和不足,确立发展方向,然后 进行城市定位。针对研究对象的行政地位和区位特点,选取 全国范围的35个省会及计划单列市、东南沿海14个港【]城 市、山东省内17地市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据 选取的指标首先计算各城市的分类竞争力得分,以分类竞争 力得分作为标准化数据,再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综合 得分“1。 1.1指标的选取
第27卷第5期 2007年9月
经 济 地理 ECON0hⅡC(;H)GRAP}升
文章编号:】000—8462(2007)05—0763一05
Vo【.27.No 5 seD.加07
基于城市竞争力分析的城市定位
——以青岛市为例①
林琳‘,于伟2,陈烈1
(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广东广州510275;2.曲阜师范大学资源与规划学院,中国山东曲阜273165)
1 8822
O.撕 m 一0 0031
—0 0,0[巧6
0 41“ 0 222 —0 7Q55
2 228 3 163l 一0 5385 —0 4998 0 096q 一0 7845 一l 0533 —1 3477
湛江
一l 5363
一l 7253
烟台
一l 5504
—1 6421
0,.0
—1 364 —0 7294
置¨客运总量/万人 五::货运总量/万t
①收稿日期:2007—01—29;修回日期:20∞一03—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l佑3)和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A200323)联合资助。
万方数据
经
济地
理
27卷
x,,:民用航空客运量,人 工;。:民用航空货邮运量,t 1.1.3 h:产业结构与效益 J,,: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数/万人 盖。。: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万元 盖.,: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盖。B:二、三产业占GnP比重/% 互,。:金融业从业人员,万人 %,:科研、技术和地质勘查从业人员/万人 1.1.4 K:科学技术与文化 置。: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元
城『阿综合经济城市对内对外开产、』L结构与 宴力(H) 放程度(丘) 救赫(b)
科学技术与 文化(H)
环境质量 (,5)
基础设施 (如)
城市规模 (如)
资料来源:引t国城币统计年鉴鼎》。
表2“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得分
蚓剌综常力焉常糯溅甲篙筘搿委々觜专学鼍‘嚣 !楚:!!也些螋业!塑塑!坚坐垡坚!堕型望婴垡熊
关键词:城市定位;青岛市;城市竞争力;区域;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对自己的定位。有时比其地理位置影响更大川1。 城市定位涉及城市特色的翅造、主导产业的确定以及城市发 展战略的制定等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城市的 科学定位既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地理 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对象。但是目前的城市定 位理论仍有不足之处,如难以把握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定位 雷同、参照城市和区域选择不当等,据此,有学者提出以城市 竞争力理论来补充完善传统的定位理论”1。另外,城市定位 离不开区域条件的分析”o,但是区域分析不能仅局限于城市 所在腹地,应该根据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区域进行综合性的比 较。
在环渤海范围内,青岛市对外开放程度竞争力居第一位, 进一步体现了青岛市接近日、韩等经济发达国家的独特地理 区位优势,外资经济发达。同时青岛市发挥了山东货运大港 的优势,为建设北方航运中心和国际性枢纽大港奠定了基础。 但是青岛城市竞争力与环渤海的天津存在一定差距,在某些 方面与大连也存在差距,表明青岛近期只能定位于山东省内 的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同时表明其未来发展方向:利用外 向型经济和港口产业的拉动,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与天津、大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测度城市竞 争力的指标体系。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 容:①可以精确测量的相对地位与水平.如GDP、地方财政收 入、利用外资规模等;②无法精确测量但构成城市竞争优势的 因素。如城市形象、城市知名度、政府管理水平等。对于前者, 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显性指标来测算城市竞争力的水平;对于 后者,适宜用非显性指标解释城市竞争力。在显性指标选取 上,有学者(赫寿义等,1999;袁国敏等,2001)认为应该使用均
但是,青岛市基础设施竞争力位居第24位,科技文化竞 争力居第19位.表明基础设施、文化娱乐没施配套相对不完 善,与青岛市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其中,青岛市人 均住房使用面积、每万人拥有影剧院、每百人拥有图柘馆藏书 量、每10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等指标的绝对数量与首位城市 相差较大=青岛市城市规模竞争力居第21位,反映了青岛市 人口总量规模、建成区规模丰目对较小。城市规模限制了城市 的辐射带动能力和整体经济实力,使青岛与国内部分著名大 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在整体水平E存在较大差距。青 岛市产业结构竞争力居第16位。青岛市拥有全国著名的众 多品牌企业,如海尔集团、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 公司、澳柯玛集团、双星集团等,与较为发达的第二产业相比, 青岛市的第三产业竞争力不强,如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数位居 28位,影响了产业结构的整体竞争力。青岛市城市规模偏 低,住房、医疗、文化娱乐设施等配套不健全,影响了青岛市整 体竞争力水如:教育行业从业人员,万人 如: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册、件
置。:高等学校数,所
如: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 如: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人
墨,:剧场影院个数/个 1.1.5 K:环境质量
如:人均绿地面积,,m2,人 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城市环境设施投资额,万元
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2城市竞争力与地位的分析
2.1在35个省会及计划单列市中 青岛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居第13位,说明整体水平在全国
省会及计划单列市中比较高(表1)。在分项竞争力中,青岛 市环境质量居第4位,优美的滨海城市环境、具有特色的市容 市貌,使青岛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和著名旅游疗养 中心。青岛市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居第7位,表明经济对外联 系密切。特别是实际利用外资额,仅次于苏州、上海、深圳,居 全国第四位,说明经济外向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国际吸引力。
—1 M14
1.5371 1 1336 0(堪62 0 0318 —0 4336
0咣
0 0956 一O 2635
2 8165
l㈣
一0 6389 0 2282
—0 0075 O.2473
~】2147
一】3凹1
—1 424 —0 068
0 301 O 377 0 904 0 343 —0.8c'l 0.255
城市定位一般涉及7个要素。即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城 市特色、城市功能和性质、城市形象、城市规模、城市发展策 略”f。根据不同区域尺度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指标选取的 系统性、可比性、综合性等原则,本文综合考虑城市定位和城 市竞争力的影响要素,选取城市综合经济实力(H)、对内对 外开放程度(如)、产业结构与效益(E)、科学技术与文化 (H)、环境质量(E)、基础设施(k)、城市规模(L)等7
个方面的48项指标(置一‰)构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指标
体系,如下: l,l,l y1: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x.:GDP,亿元
以:人均GDP,元
置:∞P增长率,% 丘: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 氘:财政牧人历元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城乡居民储蓄年束余额/万元 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1.1.2 如:城市对内对外开放程度 皿: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z。:国际旅游收入,万美元
万方数据
5期
林琳,于伟,陈烈:基于城市竞争力分析的城市定位
765
连良性互动的南部中心城市,进一步则发展成为国际特色濒 海港口城市。
!些:!型查塑!型笪塑!坚表 坐l垡望3s巴个趔省些会殛垫计塑划2些单坐到!市型城塑市墅竟虽争噬力堕得塑分鳖型g些!坚垫望竺墅塑些
“础匝,¨百”.o高、综合(竞r争) /7
1.278 O 196 一O,1两
—0 798 —0 8699 —1.1763
—1 3992
—1.3脚
一1 498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年鉴2004》。 2.3在山东省内17地市中
青岛、济南2市各项竞争力得分在山东省17地市中高举
榜首(表3)。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对内对外开放程度、环境质 晟得分青岛居首位;产业结构与效益、科学技术与文化、基础
墨,:生活污水处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