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范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二)引入教学内容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积的变化规律,你们知道什么是积吗?生:积就是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师:很好,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例子:2×6=12,20×6=120,200×6=1200,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生: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所变化。
三)探究规律师:现在,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计算器和一张空白表格,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个规律。
请你们按照这个规律,计算出以下式子的积:2×7、20×7、200×7,然后把结果填入表格中。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表格,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生: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也乘(或除以)这个数。
四)总结规律师: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规律。
请你们把这个规律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五)应用规律师:现在,我给你们出一个问题,请你们用这个规律来解决。
___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六)课堂练七)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研究了积的变化规律,通过探究规律的活动,我们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准确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获得了探究数学规律的经验,培养了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检测,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组互相分享,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口算中,感受到研究数学的实用性。
接着,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学生通过互相分享,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掌握,还要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善于观察和思考,不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积的变化规律数学说课稿【优秀10篇】

积的变化规律数学说课稿【优秀10篇】篇一:《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篇一积的变化规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以来遇到的第一个规律性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说,它更加抽象化,更接近纯数学的学习。
如何走好这一步,对学生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整堂课的设计始终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注重展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展开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一、情景“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应当“学有用的数学”。
教师不仅考虑到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考虑到与本堂课的知识点要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的素材。
本节课联系全社会非常关注的西藏发展和青藏铁路建设为线索,教师充分提供表象将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兴致勃勃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积的变化规律,并一次次地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规律作出分析、判断和计算,解决了西藏铁路运输和校园改造等生活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关注“个性化”,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创造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是新课标教材编排的意图,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在主动观察、猜测、讨论、交流和验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通过看、想、说、动手做、练的过程,顺利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并能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亲历性”,努力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得到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特别是在初步感知规律后,引导学生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具有这样相同的特点呢,再自己想办法加以验证。
学生们个个像数学家一样,进行大胆的猜想,并自主地收集例证材料进行验证,发现真正的数学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等知识铺平了道路,在本节课中,学生要学习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弱,在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将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理解其探究过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并且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表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运用。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的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献爱心的好品质。
二、说教学设想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时,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注重:1.注重探究过程的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清晰的过程,这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变与不变思想的渗透:通过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为了响应学校“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我们班与希望小学四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请你计算一下,一盒水彩笔6元,如果买2盒要花多少元?买20盒,买200盒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列式计算一下,学生会列出算式:6×2=12;6×20=120;6×200=1200。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1 一、说教材1、知识的联络与地位。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新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数计算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探究积的一些变化规律。
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乘法运算以及为以后自主探究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奠定根底。
教材中的例3,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重点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发生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
教材例题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研究问题〔教材以两组既有联络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在观察、计算、比照的根底上发现问题。
〕归纳规律〔结合探究交流,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验证规律〔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普适性。
〕基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对教材教学内容做了灵敏的改动,从而更合适本班学生的特点,更能表达因材施教。
2、教学目的。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从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以下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并能将其规律恰当地运用到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2〕、才能目的: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积的变化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才能、表达才能以及思维才能。
〔3〕、情感目的:引导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3、教学重难点。
为了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的,因此,本次教学的重点应是探究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应是在探究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同时,能体验更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开展数学考虑。
关键是学生能正确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独立考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根本的数学活动经历,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也是尝试教学法倡导的。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积的变化规律》优秀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等知识铺平了道路,在本节课中,学生要学习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弱,在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将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理解其探究过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并且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表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运用。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的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献爱心的好品质。
二、说教学设想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时,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注重:1.注重探究过程的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清晰的过程,这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变与不变思想的渗透:通过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为了响应学校“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我们班与希望小学四(1)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请你计算一下,一盒水彩笔6元,如果买2盒要花多少元?买20盒,买200盒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列式计算一下,学生会列出算式:6×2=12(元);6×20=120(元);6×200=1200(元)。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6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精选6篇)《积的变化规律》篇1教学过程:一.谈话,直接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也能用乘法进行计算。
其实在乘法计算中,有个很好的的规律。
只要发现这个规律,并进行运用,就可以让我们的计算变得更快更准确。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规律是什么啊?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个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二、自主合作学习、探索规律1、出示例题,研究问题(1)6×2=12 (1)20×4=80(2)6×20=120 (2)40×4=160(3)6×200=1200 (3)80×4=320师:知道得数吗?谁说一说。
2、思考,概括规律师:下面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再认真想想,他们有什么特征呢?生:一个因数都是6,另一个因数2到20,到200,都扩大了10倍。
师:你是说6不变,2扩大了10倍变成20,这个意思对吗?师:是个不错的发现,还有谁想来说的?生: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2扩大了10倍,积也扩大了10倍师:听懂她的发现了吗?你能具体地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吗?生:6×2=12,6不变,2扩大10倍是20,6×20=120,12到120也扩大了10倍。
(同时板书)师:她的这个发现真有意思。
你们都同意吗?师:我们把这个发现,用在右边的算式,看看还是不是有这个规律,生:一个因数4不变,另一个因数20扩大2倍,积也扩大2倍。
3.概括规律师:刚才大家的这个发现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呢?生: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就乘几4.验证规律师:是不是其他的算式也是这样呢?我们来举例验证一下每人写2组这样的算式,完成后和同桌一起找一找这些算式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汇报5.完整规律师:从这些算式中,我们还能看出什么规律吗?刚才我们从上往下看,现在换个角度,从下往上看。
有了什么想法了,就赶紧把它写下来,然后很自己的同桌轻轻地说说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并总结规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总结规律。
3.例题讲解:通过生动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4.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并思考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的变化规律的重要性和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的核心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4《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4《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究在乘法运算中,因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对乘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由于不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本节课通过探究积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积的变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5.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积的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范文.doc》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这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例题、想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https://m./shuokegao/1883401.html
下载说明:
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
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
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
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
联系客服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我知道了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