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作品分析
米开朗基罗的画作:艺术创作与个人价值的追求

米开朗基罗的画作:艺术创作与个人价值的追求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之一。
他的画作以其雄伟壮丽、情感丰富和技巧独到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米开朗基罗在他的画作中所体现的艺术创作过程和个人价值追求。
1. 艺术创作过程米开朗基罗对于艺术创作具有独特而深入的理解和精湛的技巧,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卓越能力:1.1 技巧与表现力米开朗基罗擅长运用各种技巧和媒介来传达他所想表达的内容。
他细腻处理光影效果、线条和细节,在构图上精心安排,通过色彩运用来揭示形式及其内在感情。
1.2 创新与实验米开朗基罗不断地尝试新颖的绘画技巧和材料,超越了当时的艺术观念与传统。
例如,他在壁画创作中采用了“湿壁画”技法,为他的作品注入了更长久的生命力。
1.3 精神投入与专注米开朗基罗非常注重细致入微的细节和精确的解剖学知识,以体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每个细节都极其认真,付出了巨大努力。
2. 个人价值追求米开朗基罗通过他的画作展现了一种对于个人价值追求的执着和奉献。
以下是他在画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核心价值:2.1 对美的追求米开朗基罗将自然界和人类形象视为艺术创作最高境界,将其转化为独特而美丽的形式。
他通过刻画人体、描绘自然景色等方式,表达对美感和完美主义理念的追求。
2.2 对人类智慧与悲剧的思考米开朗基罗深思熟虑地反映了知识、智慧以及存在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性。
他的画作中常常融入悲剧色彩,展示了人类生活中的困境与挣扎。
2.3 对信仰与宗教的表达米开朗基罗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他的画作中频繁地表达对于信仰和宗教主题的思考。
例如,《创世纪》和《最后审判》等作品都体现了他对于信仰力量和神性的追求。
结论米开朗基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个人价值追求使得他的画作具有永恒的价值。
通过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以及对美、智慧、悲剧和信仰等核心价值的传递,米开朗基罗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受赞誉和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家之一。
试谈米开朗基罗建筑领域的作品和精神

试谈米开朗基罗建筑领域的作品和精神一、生平及作品解读。
1.1 米开朗基罗生平简介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拥有深刻哲学思想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得知,米开朗基罗的一生是坎坷和凄凉的,但他从小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得他受益终身。
年仅17岁的他就已经是个具备人文主义思想的小有成就的青年雕刻家了,紧接着就进入了辉煌的创作生涯,先后完成了大量雕刻作品,其中以《大卫》著称。
当年动荡的局势又逼迫米开朗基罗不得不在压力和威胁之下为他人创作拱顶绘制壁画《创世纪》,在16世纪定居罗马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著名壁画《最后的审判》,这时艺术风格已经从早期的古典美转换为沉郁悲壮的艺术风格。
1.2 主要艺术作品思想简要分析这里主要对米开朗基罗的著名作品进行一些赏析。
课堂上所提及的是壁画《最后的审判》,是米开朗基罗用了四年时间完成的,表现了被审判的人面对审判时产生的不同的情绪和姿态。
画面通过妥善的分割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相互之间联系而又不冲突的故事,展现出了螺旋式的动感,形成了以基督为中心的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他的绘画作品中多体现出新柏拉图主义思。
在我看来,他独创了属于他自己的那种重视心灵感触的米开朗基罗式哲学。
见过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不得不感叹古希腊雕刻所追求的理想美。
《大卫》注重刻画的是人物的精神面貌,具有无敌的力量和崇高的气质。
米开朗基罗一生都将雕塑视为自己的本职,晚年完成的《昼》、《夜》、《晨》、《暮》,向人们传递着自己八十多年来一路走来的坎坷人生,真正做到了与自己艺术生命相始终。
二、从平面到空间的过渡。
2.1 米开朗基罗的建筑观米开朗基罗的建筑观念是建立在对雕塑的深层理解之上的,他的建筑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全面的空间情感体验和精神升华,建筑中流动着的线条与动态,通过体量和敏感的强烈对比营造出一种丰富而变幻的环境,建筑的构件、装饰、质感和材料共同产生出了一段激荡的、热烈的空间叙述,而他深邃的人文情怀和共和的民主理念无处不在。
简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及风格

简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及风格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是意大利文艺
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方面都很有才华,被誉为“艺术的伟人”。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包括许多著名的雕塑和绘画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几件作品包
括:
1. 梵蒂冈圣殿天花板(Sistine Chapel ceiling):这是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壁画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花板之一。
作品展现了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包括上帝创
造亚当和夏娃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场景。
这幅壁画是米开朗基罗在1508年到1512年期间创
作的,画面中充满了流畅的线条和强烈的表现力。
2. 大卫雕像(David):这是一个巨大的雕像,描绘了大卫在与迦勒底人的战斗中打
败敌人的场景。
这件作品创作于公元1501到1504年,原长5.17米。
该雕像体现了米开朗基罗对解剖学和比例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出色的雕塑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3. 朱庇特神的雕塑(Jupiter):这是米开朗基罗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创作于公元1489到1492年。
雕塑描绘了罗马神话中最高神主宰天堂之神朱庇特。
该雕塑体现了米开朗基罗突破常规的创作风格,将古典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精髓融为一体。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风格充满了戏剧性和表现力,他的作品在当时的艺术界引起了巨大
的轰动。
他在雕塑和绘画方面的成就深深影响了欧洲的艺术发展,奠定了现代艺术的基础。
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后代的艺术家,也对今天的艺术、文化和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浅析米开朗基罗壁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米开朗基罗壁画的艺术特色摘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很多艺术家,他们创作出伟大的极具影响力和研究价值的作品。
在这些艺术家里,米开朗基罗算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他所创作的壁画发人深思,给予人各种启发和灵感,获得很多人的追捧和赞美,从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其壁画中生动形象的人物造型,透过表象我们还能感受到其壁画作品中充满的人文主义和丰富的宗教色彩。
米开朗琪罗的很多壁画作品都充满了宗教艺术特色。
当时的广大民众对新奇的事物极为渴望。
艺术家们通过创造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来展示新思想,人的肉体以及精神美,从封建社会的神权里解放出来,用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同时还从各个方面来渲染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潮。
关键字: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艺术特色AbstractItaly Renaissance period appeared has a bright dazzling of outstanding artist, Michelangelo is one of his works, especially the mural painting gives people a spiritual shock, deeply attracted, endless praise from Michelangelo's paintings in the careful analysis, we can see the vivid characters in the murals through the appearance of shape, we also feel full of humanism the mural works and rich religious color. Michelangelo is full of artistic features of mural works influenced people at the time of the Renaissance, when people want new things, the artist through artistic creation to reflect human nature, new ideas,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feudal theocratic church thought, appearing on the history’s stage with a brand-new face, and at different level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sm.Key word:Michelangelo; The renaissanc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目录TOC \o "1-3" \h \z \uHYPERLINK \l "_Toc479100259" 摘要IHYPERLINK \l "_Toc479100260"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479100261"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1HYPERLINK \l "_Toc479100262" 二、米开朗基罗壁画的艺术特色2HYPERLINK \l "_Toc479100263" (一)、生动形象的人物造型2HYPERLINK \l "_Toc479100264" (二)、对人体的赞美与歌颂2HYPERLINK \l "_Toc479100265" (三)、丰富的宗教色彩3HYPERLINK \l "_Toc479100266" (四)、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4HYPERLINK \l "_Toc479100267" 三、米开朗基罗壁画的影响5HYPERLINK \l "_Toc479100268" 四、结语5HYPERLINK \l "_Toc479100269" 参考文献7HYPERLINK \l "_Toc479100270" 致谢8浅析米开朗基罗壁画的艺术特色一、文艺复兴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影响非常巨大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对米开朗基罗作品的理解

对米开朗基罗作品的理解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对人体的赞美。
他的作品以超人的力量、丰富的运动和戏剧性高潮为特点,给人以庄严颂歌的感受。
他的绘画作品,如《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通过人物形象和场景展示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
在雕塑方面,他创作了著名的《大卫》像,该作品展示了人体的健美和力量,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的愿望。
此外,米开朗基罗的建筑作品也颇具特色,如《圣家族》和《创世纪》等壁画作品,构图处理仍然是人物众多的场景展示,表现的焦点还是集中在"归宗"和"殉难"事件最敏感的瞬间。
总的来说,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对人体的赞美。
他的作品具有超凡的力量和丰富的运动,同时也体现了戏剧性高潮的特点。
米开朗基罗作品的艺术特点

米开朗基罗作品的艺术特点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艺术特点。
以下将从雕塑和绘画两个方面解释米开朗基罗作品的艺术特点。
从他的雕塑作品来看,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雄浑的力量感: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给人一种强烈的力量感。
例如,《大卫》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雕塑中的大卫展现出了年轻勇士的力量和自信。
他的身体线条流畅,肌肉结实,栩栩如生。
米开朗基罗通过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的深入研究,创造出了具有强烈动态感的作品。
2. 具有戏剧性的表现力: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
例如,在他的《摩西》中,摩西的表情和姿势都非常生动,仿佛要从石头中走出来一般。
他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和姿态的精准捕捉,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情感共鸣。
3. 唤醒石头的生命:米开朗基罗擅长通过雕刻将石头变得活灵活现,仿佛具有生命一般。
他能够发现石头内在的美和形态,将其完美地呈现出来。
例如,《圣母抱子像》中,他巧妙地利用大理石的纹理和色彩,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和生动。
从他的绘画作品来看,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独特的构图和透视:米开朗基罗的绘画作品构图独特,透视处理精确。
例如,在他的壁画《最后的审判》中,他将画面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狱、炼狱和天堂。
他运用透视法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让观者感受到深度和空间的变化。
2. 精细的解剖学知识:米开朗基罗对人体解剖学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绘画作品中人物的肌肉和骨骼结构非常准确。
他通过对肌肉和骨骼的精细描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生动。
3. 强烈的情感表达:米开朗基罗的绘画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表达。
他能够通过绘画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例如在《创造亚当》中,他通过亚当和上帝手指相触的姿势和表情,表达了创造生命的伟大和神圣。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具有雄浑的力量感、具有戏剧性的表现力、唤醒石头的生命等艺术特点。
《创世纪》赏析

《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以《圣经》中的创世纪为主题,通过宏大的规模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上帝创造世界的场景。
首先,米开朗基罗在创作这幅画时,采用了人文主义的视角来描绘宗教人物,强调人物的肌肉和动态,使得画面充满了力量和动态感。
这种人文主义的视角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宗教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其次,画面的构图非常巧妙。
米开朗基罗运用了对比和对称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在中央部分的基督与天使的对比,以及在两侧的亚当和夏娃的对称,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动态感。
此外,米开朗基罗在色彩的运用上也非常出色。
他通过明暗的对比,营造出了强烈的视觉效果,使画面充满了立体感和动态感。
这种色彩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有张力。
最后,从思想内涵上看,《创世纪》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对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赞美。
它通过描绘上帝创造世界的场景,强调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
这种思想内涵也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类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认识和提高。
总之,《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米开朗基罗的绘画才华,也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
义思想的兴起和对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赞美。
它不仅是艺术史上的巨作,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米开朗基罗传世作品高清全集赏析

米开朗基罗传世作品高清全集赏析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双鱼座),意大利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
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暮”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
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
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
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
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卡普雷塞,1564年在罗马去世,时年88岁。
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在雕塑、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当中均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上,还是绝无仅有的。
他的成就如此杰出,以至于在他37岁时,世人就把他尊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
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
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我不是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我是米开朗琪罗.博纳洛蒂”——米开朗基罗杜利圣家族意大利米开朗基罗板上蛋彩直径120厘米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此画是一个传统题材,主要是描绘圣母、圣约瑟和圣婴基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面的话】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以往那空洞而快乐的艺术之爱将如何
当肉体及灵魂的的双死渐进
无论绘画或雕刻皆不能让我灵魂安宁
盼望着十字架的神圣之爱
以他张开的双臂将我入怀
…………
米开朗基罗用他的灵魂雕刻出了一个个不朽的传奇作品。
他的每一尊雕塑都透露出灵魂的气息,现在我要走进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世界,倾听凿与锤碰撞的声音,感受大理石的呼吸。
【关键词】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雕刻艺术;宗教灵魂
1 辉煌的开始,充满才能的青年时期
1.1 《阶梯旁的圣母》《酒神巴库斯》
1475年3月4日米开朗基罗在现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卡波热斯)出生了。
13 岁时进入了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伊奥(Ghirlandaio)的工作室,后又跟随多纳泰罗的学生贝托多学习了一年雕塑。
从这里开始,他超人的艺术天赋就开始展露出来。
他开始在美第奇的宫廷,花园临摹古代的雕像。
还与人文主义学者,诗人自由交流,是雕刻技艺和文化修养得到较大的提高。
米开朗基罗最早的作品是在美第奇自由美术学校创作的浮雕《阶梯旁的圣母》。
作品取材于宗教题材描绘了倚在阶梯旁的圣母给圣婴耶稣哺乳时的情景。
浮雕表现了当时雕刻中罕见的粗壮朴实的形象,藏匿于大理石中的圣母神情严肃庄重,但是衣裙的刻画却又细腻万分。
圣母手中怀抱着的圣婴耶稣虽然还是个婴儿但是手臂与背部上的肌肉厚实有力,透露出米开朗基罗对男性力量的表现,足以看出那是年仅17岁的米开朗基罗已经具有了让人不可忽视的天赋与才华,虽然充满个人特色的雕塑风格还没有成型,但是对自身的今后的雕刻路线米开朗基罗已经了然于心。
对于米开朗基罗另一件作品《酒神巴库斯》,我们可能都知道它以完美的裸体表现和略显摇晃的醉态突破了15世纪雕刻的机械平衡构图,体现了一个年轻雕刻家的卓越才华。
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醉酒的“酒神”也是米开朗基罗当时自己的写照呢?
那时的罗马的佛罗伦萨居民区发生了流血暴力事件,这是因为亚历山大六世将萨沃纳罗拉驱逐出教会而爆发的。
米开朗基罗忧心忡忡的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的画稿上出现的正是酒神巴库斯雕像的构想。
同时期继母卢克丽娅去世了,父亲洛多维科悲哀的在来信中哭泣。
可以想象米开朗基罗收到信件时坐在椅子上伤心的哭泣,他又失去了一位善良的妈妈,人间最珍贵的母爱只能成为永远埋藏在心底的温馨回忆。
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酒神”也是米开朗基罗对自己的质问。
巴库斯喝的是甜蜜甘醇的葡萄酒,紫红色的葡萄却是从他好友的坟墓上长出来的。
他的嘴唇边露出了似醉非醉的的神秘微笑,他快乐吗?他放纵吗?巴库斯想忘却失去好友的悲伤,借酒消愁,但是酒醒后才发现又是南柯一梦,旧友已逝,伤痛还在。
沉重的酒杯,沉重的紫红酒色,沉重的脚步与沉重的心。
在酒神巴库斯的脚边还有一个偷吃葡萄的小牧神,他调皮、愉悦的透露出天真无邪的内心世界,正是与巴库斯沉重的心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米开朗基罗是不是也想变成酒神?他想忘却那血洗佛罗伦萨居民区的忧愤,忘却失去情人的悲哀,忘却心灵上巨大十字架的浓浓阴影……
那年,米开朗基罗刚刚20岁出头。
1.2《哀悼基督》
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月光透过教堂天顶的玻璃,挥洒在寂静的教堂里,照亮了一座庄严的大理石雕像,那就是《哀悼基督》。
在米开朗基罗接受这件雕刻时,正值萨伏纳罗拉被教庭火刑,此事深深地震动了他的心灵,雕刻家在构思时毅然超越一般哀悼的情节,大胆地将萨伏纳罗拉的精神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社会理想融在一起塑造圣母和基督的形象,紧紧把握基督临终前的表白:“我一向是光明正大地对世人说话!”。
雕刻家以耶稣为自己心目中崇敬的萨伏纳罗拉,而以圣母象征祖国意大利,祖国为失去伟大的儿子而哀悼。
在米开朗基罗签下合约的头几天夜里,米开朗基罗为了构思久久不能入眠。
在朦朦胧胧的睡意中,他眼前出现了圣母玛利亚的面容,放射出白玉般的光芒,哼着一首古老的歌谣,款款的向他走来。
米开朗基罗看见了,那就是他灵魂深处深深寄托着的圣母。
大理石中的圣母眼睛微微闭着,下垂的视线投在怀里的耶稣身上,仿佛诉说着无尽的悲痛与哀伤。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拥有一个成年儿子的圣母会如此年轻,而不是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呢?也许这就是米开朗基罗把自己的灵魂注入了雕刻里,米开朗基罗说:“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
保持青春。
”他打破了世俗观念,以一位创造者的身份来雕刻石像,他重新定义了雕刻标准,以全新的审美标准作为创作雕刻新语言的基础。
顺着圣母的视线望去,被刺死的基督横躺在圣母玛利亚的两腿之间。
与华丽端庄的圣母完全相反的,耶稣肋骨间有一道伤痕,头向后低垂,右臂耷拉在圣母的膝上表现出人死之后的无力。
基督单薄而裸露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厚重形成对比,统一而富有变化。
米开朗基罗曾经在心里默默的发过誓,他要让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完美的,无论大小,无论题材他都要倾尽他全部的能力去完成,去雕刻。
正是出于这种强烈的追求完美的执念,在雕刻《哀悼基督》时米开朗基罗甚至用了天鹅绒去打磨,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光滑为止。
这一切都赋予了雕像全新的生命力,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2 创作风格成型,对力量的追求
2.1《大卫》
毫无疑问的,米开朗基罗是一个爱国者,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挑战者,一个勇往直前的征服者,他的使命或许只能是:挑战或者迎战!接手《大卫》的雕刻对米开朗基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他高傲的内心坚决不允许自己的失败于是《大卫》就这么诞生了。
最初拿到大理石原石的时候,米开朗基罗用了一年时间观察研究这块巨石。
他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他用手去抚摸,用心来倾听。
他反复的绘制草图制作模型,对一切都深入掌握之后。
他轻轻地倚靠在石块上细细的抚摸着石面,轻声低语“大卫就被埋藏在这里面,我得放他出来。
”四年后,被现代人视作完美男性典范
的大卫降临了。
40个人拉着、推着、扶着,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将大卫缓缓搬运到广场上去。
围观的拥挤人群堵住了街道,沿街的窗子打开了,伸出来形形色色的脑袋,人民欢呼着“这是我们的英雄——大卫”“主啊,请宽恕我们的眼睛”“为你欢呼,大卫”……叫喊声在广场上此起彼伏的回荡着,久久不能散去。
米开朗基罗是一位善于突破的艺术家,他大胆改变以往雕刻大卫的形式,将胜利者的大卫转变为残酷激战之前出征的大卫。
在鲜花和美酒属于胜利者欢乐场面的背后,又有谁能理解惊心动魄大战前难熬的片刻寂静?这时的大卫没有穿扫罗王脱下的甲胄,也没有护身的盾牌,更没有冲锋陷阵的锐利长枪他手中拿的是以色列古老武器——击石袋。
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作为千军万马的前锋勇士,大卫在想什么?
也许我们并不能看到大卫的内心但是我相信从大卫雄健四肢上的每一块、每一条都被雕刻的惟妙惟肖的肌肉和血管里,人们仿佛可以清晰的看到汹涌的血压正在勇士的躯体里奔流。
从他紧锁的双眉,炯炯的目光里无一不透露出大卫全神贯注,蓄势待发准备消灭巨人的心情,显示出压到一切敌人的威武雄姿。
有人说站在大卫脚下,你仿佛身处在战争前线。
听着孤鹰在半空中凄厉尖叫,略过剑戟林立的双方的军队。
战马不安的跺着铁蹄,鼻孔喷出沉重的气息,号角手的嘴唇在微微颤抖,你的心脏也在随着大卫的心脏一起跳动。
这就是大卫,这就是爱国的米开朗基罗寄托了他对祖国无限的热爱与祈愿,希望这一圣经中的英雄能像保卫他的祖国一样来保卫米开朗基罗的祖国所雕刻出来的灵魂。
3 结语
夜之语
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则是更加幸福,
只要堕落与耻辱主宰这世界;
无知无觉,是我最大的就快乐;
请不要惊醒我,啊!讲的轻些吧!
这是米开朗基罗在临终前为自己写的一首诗,他是热爱着雕刻的,他享受着凿锤在大理石上碰撞摩擦的感觉。
他的雕刻,绵延数个世纪,苦难重重。
最后才得以幸存下来,现代的我们没有办法回到过去去亲眼见证米开朗基罗的创作历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米开朗基罗存留下来的艺术作品里,从为数不多的历史文献的只言片语里去感受一代艺术大师用灵魂雕刻的灵魂之作。
参考文献
[1]丁言模.米开朗基罗[M].辽海出版社,2005
[2]许乐.米开朗基罗.关键词[M].湖南美术出版社社,2010
[3]王化学.米开朗基罗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4] RomainRolland.MICHELANGELO[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