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

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

一件艺术作品只有作为一种重要并且永恒的成就,才能跻身于杰作之列。

能够创造出这样一件优秀的作品,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是其一生无上的荣耀。

而在雕塑、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门类中能够取得这样辉煌成就的,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上,能够说只有一个人。

他,就是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基罗。

他的才智是如此杰出,以至于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就尊称他为“神”。

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于1475年3月6日诞生于文艺复兴胜地佛罗伦萨附近的小城卡普里斯。

米开朗基罗出生后,体弱多病的母亲弗朗西斯卡无力照料他,把他送到附近塞提雷诺小镇由一位奶妈喂养。

塞提雷诺镇是一个林地茂盛、青石蓝天的地方,盛产大理石。

奶妈的丈夫是当地采石场的工人。

米开朗基罗在这个山区小镇度过了大多数的童年时光,整天与奶妈的石匠丈夫在一起,玩弄他的工具,观看他砸石头。

艺术家日后回忆说:“假如我还有些值得称道的东西,那是因为我出生在空气清新的山区;正是奶妈乳汁的哺育,使我学会了用凿子和锤头来制作雕像。

”米开朗基罗幼年丧母,10岁时随再婚的父亲搬到佛罗伦萨居住,并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此时的佛罗伦萨正在成为全欧洲艺术活动的中心。

在文艺复兴这样一个艺术、智力和精力重生的时代,米开朗基罗被城市中丰富的艺术品深深触动,执意要成为一名艺术家,即使父亲的鞭打也未能使他放弃追求。

最后父亲拗不过他,在他13岁时,把他送到佛罗伦萨最受尊敬的艺术家吉兰达约的作坊当学徒。

米开朗基罗在此接受了在新鲜石膏上做壁画的全面技术训练。

不过,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很快就发现自己更喜欢用笔而不是用刷子来作画。

一年以后,他转向著名雕塑家多纳太罗的学生贝尔托尔多学习雕塑。

米开朗基罗在14岁时正式尝试雕塑作品,几天之内就成功地完成了神话中牧神头像的雕塑。

他的才华引起了佛罗伦萨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洛伦佐美第奇的注意。

【名画赏析】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上)

【名画赏析】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上)

【名画赏析】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上)我们的未来于焉开场西斯汀礼拜堂的?最后的审判?,1536-1541。

1527年查理五世的雇佣军在罗马的烧杀劫掠,是自公元410年西哥德人占领罗马城以来,对圣城最严重的破坏与亵渎。

自古罗马代表着西方世界的中心,辉煌的文明之都,更是基督教世界的圣地。

这场灾难不仅对城市居民造成破坏与怆痛,对罗马教庭的权威更是羞辱和打击。

在罗马的恢复与重建当中,教皇克里门七世决定继续装饰西斯汀礼拜堂,为自己任内留下艺术巨作。

或许有感于人类的罪孽,他选择的题材是?最后的审判?,而最理想的艺术家人选,自然非米开朗基罗莫属了。

由于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斯的共和保卫战中对抗失败而几乎惹上杀身之祸;教皇克里门七世赦免了他,条件是要以其艺术创作作为交换。

1533年,教皇表达了在西斯汀礼拜堂绘制?最后的审判?的愿望,还在进展“新圣器室〞陵墓的米开朗基罗不得不开场酝酿构思。

隔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克里门七世却过世了。

如释重负的米开朗基罗决定先完成延宕已久的朱略斯二世陵墓。

然而新上任的教皇保禄三世〔注87〕急于召来米开朗基罗为他效劳,便通过敕令任命米氏为梵蒂冈教廷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并催促他立即开场进展?最后的审判?。

米开朗基罗只得再次搁置朱略斯陵墓,为壁画作准备。

1536年,年过60的米开朗基罗回到阔别了二十四年的西斯汀礼拜堂,重拾画笔绘制?最后的审判?。

壁画?最后的审判?位于祭坛前方墙壁,为了到达创作所需的完整壁面,米开朗基罗不得不先封住原有的两扇窗,甚至摧毁自己所绘?创世纪?的两个半月区作品和佩鲁吉诺等十五世纪画家的三幅人物;然后再重建一面上方微微前倾的墙壁,以免尘埃堆积在壁画上。

整体壁面达180平方米,是当时面积最大的单幅壁画。

由于建筑的拱肋构造,使得上方不易完整构图,米开朗基罗便在两个半月形位置绘以拥簇著十字架、鞭笞柱等刑具和手持荆冠、芦杆和海绵〔注90〕的无翼天使,象征受难与救赎,其下方才真正进入?审判?的主题。

简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及风格

简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及风格

简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及风格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是意大利文艺
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方面都很有才华,被誉为“艺术的伟人”。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包括许多著名的雕塑和绘画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几件作品包
括:
1. 梵蒂冈圣殿天花板(Sistine Chapel ceiling):这是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壁画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花板之一。

作品展现了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包括上帝创
造亚当和夏娃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场景。

这幅壁画是米开朗基罗在1508年到1512年期间创
作的,画面中充满了流畅的线条和强烈的表现力。

2. 大卫雕像(David):这是一个巨大的雕像,描绘了大卫在与迦勒底人的战斗中打
败敌人的场景。

这件作品创作于公元1501到1504年,原长5.17米。

该雕像体现了米开朗基罗对解剖学和比例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出色的雕塑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3. 朱庇特神的雕塑(Jupiter):这是米开朗基罗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创作于公元1489到1492年。

雕塑描绘了罗马神话中最高神主宰天堂之神朱庇特。

该雕塑体现了米开朗基罗突破常规的创作风格,将古典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精髓融为一体。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风格充满了戏剧性和表现力,他的作品在当时的艺术界引起了巨大
的轰动。

他在雕塑和绘画方面的成就深深影响了欧洲的艺术发展,奠定了现代艺术的基础。

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后代的艺术家,也对今天的艺术、文化和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米开朗基罗诗歌《致光明的使者》原文及赏析

米开朗基罗诗歌《致光明的使者》原文及赏析

米开朗基罗诗歌《致光明的使者》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米开朗基罗诗歌《致光明的使者》原文及赏析【导语】:〔意大利〕米开朗基罗由你的慧眼,我看到为我的盲目不能看到的光明。

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赏析

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赏析

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赏析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米开朗基罗的经典语录:•1、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

•2、睡眠是甜蜜的,成了顽石更是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羞耻与罪恶存在着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便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要来惊醒我!•3、“终于从大理石的牢狱中解放出来了。

”•4、完美不是一个小细节;但注重细节可以成就完美。

•5、我对艺术刚刚有点入门,却要死了,我正打算创作自己真正的作品呢!•6、想努力创造完美的东西,必须具备心灵的纯洁,同时富于宗教精神。

借助这些话,我们应该能大略理解以下罗曼·罗兰给予米开朗基罗的评价。

“不相信天才,不知天才为何物的人,请看一看米开朗琪罗吧!从没有人这样为天才所拘囚的了。

这天才的气质似乎和他的气质完全不同;这是一个征服者投入他的怀中而把他制服了。

他的意志简直是一无所能;甚至可说他的精神与他的心也是一无所能。

这是一种狂乱的爆发,一种骇人的生命,为他太弱的肉体与灵魂所不能胜任的。

”-------罗曼·罗兰一四七五年三月六日,米开朗基罗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塞。

荒确的乡土,“飘逸的空气”,米开朗琪罗欢喜说他的天才是由于他的故乡的“飘逸的空气”所赐。

岩石,桐树,远处是亚平宁山。

不远的地方,便是阿西西的圣方济各在阿尔佛尼阿山头看见基督显灵的所在。

父亲是卡普雷塞与丘西地方的法官。

这是一个暴烈的、烦躁的、“怕上帝”的人。

母亲在米开朗琪罗六岁时便死了。

他幼时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

以后他把做雕塑家的志愿好玩地说是由于这幼年的乳。

人家把他送入学校:他只用功素描。

“为了这,他被他的父亲与伯叔瞧不起而且有时打得很凶,他们都恨艺术家这职业,似乎在他们的家庭中出一个艺术家是可羞的。

”因此,他自幼便认识人生的残暴与精神的孤独。

可是他的固执战胜了父亲的固执。

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那是当代翡冷翠画家中最大最健全的一个。

人文写生油画作品欣赏

人文写生油画作品欣赏

人文写生油画作品欣赏人文写生油画作品是一种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人类社会生活和人文主题的艺术作品。

它以对人物形象的真实描绘和对情感和思想的传达为特点,呈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生活场景的再现以及社会背景的反映。

以下将介绍一些著名的人文写生油画作品,欣赏其独特魅力。

1.《大卫》- 米开朗基罗《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著名作品之一。

这幅油画描绘了圣经中大卫与歌利亚的战斗场景,展现了人类勇气和胜利的力量。

画面中,大卫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坚定的信念,以小胜大,成功战胜了巨人歌利亚,充满力量感和豪情。

2.《午餐上的蒙娜丽莎》- 莱昂纳多·达·芬奇《午餐上的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油画展示了一位优雅女士的侧脸,她微微带笑,目光深邃。

蒙娜丽莎的神秘和微笑被赋予了许多不同的解读,使人们对她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充满了好奇和遐想。

3.《双床房间》- 文森特·梵高《双床房间》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之一,展示了一个朴实而质朴的房间。

画面中的家具和布局都简单而自然,展现出了平凡生活的一面。

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绘和对色彩的运用,梵高成功地捕捉到了家庭氛围和平静的情感。

4.《自由引导人民》- 欧仁·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的杰作之一。

这幅油画描绘了一幅战争和自由的图景,在画面中,女神自由引领着人们前进。

画面气势磅礴,色彩鲜明且富有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渴望的情感。

5.《恶魔发财》- 乔治·罗德里格斯·斯图尔特《恶魔发财》是墨西哥油画家乔治·罗德里格斯·斯图尔特的作品之一,展示了一个现代城市中的商场场景。

该作品通过对人群的描绘和细节的表现,揭示了当代社会中贪婪和消费主义的问题,呼吁人们反思自己对物质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以上是几幅著名的人文写生油画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示出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雕塑和绘画作品而闻名于世。

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作品不仅在其时代引起广泛的赞誉,而且至今仍被认为是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米开朗基罗的几个著名作品。

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他完成于1504年的大卫像(David)。

这座雕像高5.17米,是大理石制成的。

它描绘的是《圣经》中的故事,大卫击败了强大的巴勒斯坦人战士歌利亚。

大卫像展现了完美的比例和肌肉结构,技艺精湛的细节表现使得雕像更加动态和栩栩如生。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成为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成为罗马的象征之一。

除了大卫像,米开朗基罗的另一个杰作是教堂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的雕塑《哭泣的基督》(La Pietà)。

这座雕塑创作于1499年至1500年间,以白色大理石制成。

它描绘了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后被从十字架上卸下时,圣母玛利亚抱着他悲伤的情景。

这座雕塑充满着深情和悲悯,被认为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感人的艺术作品之一。

米开朗基罗还以其绘画作品而著称,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的顶部创作的壁画《创世纪》(Creation of Adam)。

这幅壁画描绘了上帝伸出手指与亚当的手指相碰撞,象征着上帝创造人类的故事。

壁画呈现了神秘宏大的氛围,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精确描绘以及鲜明的色彩运用,完美地捕捉了动态和表情的细微变化。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著名作品,他还创作了许多其他雕塑和画作,涵盖了各个不同主题和风格。

例如,他创作了许多圣经人物和天使的雕塑,以及对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灵感来源的作品。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罗马的圣伯多禄大殿(St. Peter's Basilica)的圣母圣保禄雕塑,以及佛罗伦萨的圣洛伦佐教堂(Basilica di San Lorenzo)的《黎明》雕塑。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1. 《大卫》 2. 《摩西》 3.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1 《大卫》
《大卫》是米开朗基罗传世的 经典作品之一。他是根据《圣经》 中的大卫故事创作的。
图9-14 《大卫》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图9-15 《摩西》
2 《摩西》
米开朗基罗的《摩西》,是为 教皇朱理二世陵墓所创作的雕像。 摩西是基督教《圣经》中所传说的 古代以色列民族的政治、宗教领袖 和立法者,他曾率领以色列人摆脱 埃及法老的奴役,又在上帝的授意 下与人民相约订立了法律,即“摩 西十诫”,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英 雄人物。
3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
图9-16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欣赏
意大利人波拉约洛(约1431-1498 年)的《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取材 于希腊神话故事,表现大地女神之子安 泰乌斯与英雄赫拉克勒斯殊死搏斗的情 景。这是西方雕塑史上第一件人体脱离 底座的作品,作者在处理雕像的重心和 人物之间动态的平衡方面也显示了很高 的艺术技巧,使西方雕塑在表现剧烈的 运动状态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一件艺术作品只有作为一种重要并且永恒的成就,才能跻身于杰作之列。

能够创造出这样一件优秀的作品,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是其一生无上的荣耀。

而在雕塑、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门类中能够取得这样辉煌成就的,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上,可以说只有一个人。

他,就是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基罗。

他的才智是如此杰出,以至于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就尊称他为“神”。

米开朗基罗幼年,与石相伴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于1475年3月6日诞生于文艺复兴胜地佛罗伦萨附近的小城卡普里斯。

米开朗基罗出生后,体弱多病的母亲弗朗西斯卡无力照料他,把他送到附近塞提雷诺小镇由一位奶妈喂养。

塞提雷诺镇是一个林地茂盛、青石蓝天的地方,盛产大理石。

奶妈的丈夫是当地采石场的工人。

米开朗基罗在这个山区小镇度过了大部分的童年时光,整天与奶妈的石匠丈夫在一起,玩弄他的工具,观看他砸石头。

艺术家日后回忆说:“如果我还有些值得称道的东西,那是由于我出生在空气清新的山区;正是奶妈乳汁的哺育,使我学会了用凿子和锤头来制作雕像。

”米开朗基罗幼年丧母,10岁时随再婚的父亲搬到佛罗伦萨居住,并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此时的佛罗伦萨正在成为全欧洲艺术活动的中心。

在文艺复兴这样一个艺术、智力和精力重生的时代,米开朗基罗被城市中丰富的艺术品深深触动,执意要成为一名艺术家,即使父亲的鞭打也未能使他放弃追求。

最后父亲拗不过他,在他13岁时,把他送到佛罗伦萨最受尊敬的艺术家吉兰达约的作坊当学徒。

米开朗基罗在此接受了在新鲜石膏上做壁画的全面技术训练。

然而,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很快就发现自己更喜欢用笔而不是用刷子来作画。

一年以后,他转向著名雕塑家多纳太罗的学生贝尔托尔多学习雕塑。

米开朗基罗在14岁时正式尝试雕塑作品,几天之内就成功地完成了神话中牧神头像的雕塑。

他的才华引起了佛罗伦萨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洛伦佐美第奇的注意。

这位艺术和学术活动的慷慨资助人邀请14岁的少年到自己的宫殿居住。

此后,米开朗基罗每天和洛伦佐及围绕在他周围的一些知名人士共进午餐,接触到许多思想家、艺术家。

在与他们的交往中,米开朗基罗深受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所崇尚的世俗之美带给他强烈的震撼。

他的少年之作《阶梯旁的圣母》以圣母怀抱婴孩耶稣侧身坐在梯旁的姿势,表现了当时雕刻中罕见的粗朴壮实的形象,展现了非凡的创作技巧。

《阶梯旁的圣母》《酒神巴库斯》盛年,硕果累累洛伦佐去世后,米开朗基罗离开了美第奇宫殿回到父亲家中。

为了完善对人体雕塑的透视方法,17岁的米开朗基罗用大约两年时间在停尸房里探索人体的奥秘。

同时他还到圣马可修道院听宗教“叛道者”、修道士萨伏那洛拉的演讲。

因反对教皇和教会腐败,萨伏那洛拉于1498年5月被判火刑处死,心怀悲愤的米开朗基罗拿起锤子和凿子,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了大理石群雕圣母怜子像——《哀悼基督》。

作者有意把圣母表现得比他死去的儿子还要年轻,用圣母青春常在的形象寄托人文主义关于人性崇高和不朽的理想。

人们很难相信这一杰作是出自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之手,米开朗基罗不得不在圣母衣带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他唯一一次在自己作品上题名。

《哀悼基督》1501年8月,米开朗基罗应约将一块35年前被毁坏的巨大的大理石雕刻成一尊塑像。

面对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他认为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把石头中的人解放出来,给他生命。

他一层又一层、一锤又一锤,经过数年与世隔绝的苦干,终于把一个英雄美少年从沉睡的石头中唤醒。

1504年4月,这座雕像正式竖立于佛罗伦萨市政厅大门之前(现为保护原作,已移藏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博物馆)。

大卫体格健壮,神态坚定,左手轻推肩上的投石带,在投入战斗前的瞬间,他侧首注视左前方,目光如炬。

从《大卫》面世以后,年仅26岁的米开朗基罗被世人公认为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大卫》1505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交给了米开朗基罗一生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顶部作画。

米开朗基罗拒绝了这项提议,他唯一的愿望是重返他作为艺术家的最爱——大理石雕刻。

然而,决心已定的尤利乌斯比米开朗基罗更为固执。

1508年5月10日,米开朗基罗很不情愿地签下了合作合同:“我,米开朗基罗,雕塑家,由于将要进行西斯廷教堂顶部的绘画,收到了神圣的教皇尤利乌斯二世500枚达克特金币。

”成为他生平最大杰作的这一壁画,最初竟是以悲愤心情开始的。

在1500多平方米的天花板上作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米开朗基罗不得不每天持续数小时站在高达20余米的脚手架上工作。

工程进度缓慢,尤利乌斯对此很是恼怒,每次他都询问米开朗基罗何时能完工,而米开朗基罗每次都任性地回答:“当我可以完工的时候。

”一天,尤利乌斯被这种回答激怒了,他用权杖打了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立刻离开了教堂,并且威胁说要离开罗马。

对于教皇尤利乌斯而言,这可能是他第一次向他人示弱:他派了一名使者去向米开朗基罗道歉,并付给他500达克特金币。

艺术家得到安抚后,返回教堂继续工作。

《创世纪》1512年11月1日,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人们看到了世界美术史上最大的壁画之一—《创世纪》。

这幅画分为三组,共九个场景。

第一组“神的寂寞”,包括“神分出光明与黑暗”、“神创造日、月、草木”、“神授福大地”;第二组“创造人类”,包括“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乐园”;第三组“洪水”,包括“洪水”、“诺亚献祭”、“诺亚醉酒”。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上帝与亚当的形象。

亚当被创造出来了:一个有成熟的健美体格的美少年,他那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刚刚从睡幻中苏醒,还不能站立起来行动,等待着万能的造物主给他以力量。

上帝耶和华被画成一位慈祥的老人,扶着天使们飞来,把有着无限力量的手伸向亚当,而亚当将在握住上帝之手的刹那获得生命和力量,作者以此表现出对解放人的力量的强烈渴望。

《创世纪》的问世,使当世最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成为与达·芬奇并峙的最伟大的画家。

在37岁时,他被世人尊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

《创世纪》局部之创造亚当1513年之前,米开朗基罗完成了尤利乌斯陵前大理石雕像《垂死的奴隶》。

奴隶年轻健美,试图挣脱捆在胸前的绑带;虽双目紧闭呈垂死状,但面部表情安详,似乎因对胜利的遐想而略含微笑,表现出对压迫的反抗和对解脱的渴望。

《垂死的奴隶》《反抗的奴隶》1516年,米开朗基罗完成了尤利乌斯墓地的中心装饰部分:坐着的《摩西》雕像(存于今罗马温科利的圣彼得教堂)。

全像高2.37米,摩西双眼怒目而视,双臂青筋暴露,一副嫉恶如仇的神态。

这尊雕像深深打动着米开朗基罗,据说他曾拿着槌棒敲它的膝盖要他开口说话。

《摩西》1519年,米开朗基罗开始了另一个最大的项目:为他的第一位资助人美第奇一家建造墓地教堂。

他断断续续地为此工作了15年。

在这漫长岁月里,米开朗基罗遭到了一系列打击。

1527年,天主教中心——罗马受到了西班牙和德国侵略军的袭击。

整整9个月,这些士兵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场悲剧结束了米开朗基罗早期作品的乐观主义氛围。

在接下来的3年中,他最喜爱的弟弟波纳托和父亲先后去世,55岁的艺术家感到自己又老又孤独。

1532年,米开朗基罗遇到了一生最喜爱的两人中的一人,一位叫托马索卡维列尔瑞的年轻意大利艺术家。

年老的艺术大师在托马索的年轻美貌中看到了一生都在寻求的艺术理想的化身。

然而对年轻艺术家的强烈的激情与米开朗基罗强大的宗教信仰发生着冲突,使他堕入精神危机的深渊。

经历了家园被侵略者蹂躏和个人的苦难,在1534年完工的美第奇墓地建筑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艺术家风格的变化:和他固有的雄伟坚毅的风格不同,突出了沉郁悲壮的气氛。

教皇朱利二世的陵寝圣彼得大教堂垂暮之年的米开朗基罗再次拾起锤子和凿子。

在给朋友和传记作家乔尔吉欧瓦萨瑞的信中,大师写道:“亲爱的乔尔吉欧,我的手在颤抖,耳朵也差不多聋了。

现在我只是一口袋的骨头。

蜘蛛爬进了一只耳朵,蟋蟀在另一只耳朵里整夜地叫。

我疾病缠身,我是如此苍老,连死神都急于把我拽走。

我在雕塑另一幅圣母怜子像。

希望上帝允许我把它完成。

”在他最后的作品《基督架下》中,米开朗基罗把自己描绘为放弃了自己的墓穴来迎接基督的老人尼克德马斯。

直到他生命终止前八天,他一直在创作一尊被称为《荣德尼龙圣母怜子像》的作品。

《米涅瓦的基督》在漫长的一生中,米开朗基罗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他的诗作如同他的造型艺术作品一样雄浑、深沉、粗犷、朴实,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在一首诗中,米开朗基罗曾这样描写自己的个性和作为艺术家的人生:“燃烧着的硫磺般的心,没有向导的灵魂,无法约束炽热的意愿,激情迸发出恼人的傲慢。

如果我为艺术而生,从童年起就成为美的牺牲者,应该谴责那使我生而为之效劳的女神。

”想努力创造完美的东西,必须具备心灵的纯洁,同时富于宗教精神。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赏析晚年,辉煌长在1534年,美第奇墓地完工的同一年,59岁的米开朗基罗返回他取得最辉煌成就的地方——西斯廷教堂:新的教皇保罗三世要求他在神坛后的墙壁上作画。

他辛勤地工作了七年,终于在1541年他66岁时,完成了又一部骇世之作《最后的审判》。

这幅祭坛画高14.6米,宽13.4米,描绘了耶稣基督审判众生灵魂的情景。

艺术家晚年对来世日益增长的关注体现于作品之中。

任何人,包括米开朗基罗自己,都没有在他对未来世界极端悲观的描绘中得到宽恕:他把自己绘成圣人巴塞洛缪手中拿着的一张被剥下的人皮。

《最后的审判》的艺术效果是如此惊心动魄,以至于当教皇保罗三世第一次看到它时,竟惊愕地跪了下来,祈求上帝在自己的最后审判日大发慈悲。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像教皇这么深受触动。

也有人持反对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