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

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绘画欣赏
绘画特点
• 他的画面上始终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而 优雅的节奏感。他善于把“神”画成具有“人”的形象, 他画的圣母就是生活中神态优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亲的 形象。他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 在其 短暂的生涯中,留给后世大量的绘画杰作,主要代表作品 有壁画《西斯廷圣母》、《真理的辩论》、《雅典学派》、 《基督被解下十字架》、《椅中圣母》、《草地上的圣母》 等。
生平简介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绘画欣赏
绘画特点
• 拉斐尔的一生很短暂,只活到三 十七岁,有关他的传说有很多, 这些传说一方面肯定了这位画家 无可争辩的才能,另一方面却也 有可能阻碍了我们对拉斐尔的了 解。一提起拉斐尔其人,我们便 会想到他所画的圣母,典雅优美, 超凡脱俗。看到他的画,便会沉 浸在其神秘优雅的意境中。拉斐 尔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 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 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作 品确实可被称为“人文主义及文 艺复兴世界的顶峰”。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绘画欣赏
•拉斐尔通过圣母像的创作,把信 仰的种子播散到大众的心中,让 信众们感到宽慰和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绘画欣赏
《西斯廷圣母》
• 1512-1513年间,他精心绘成的《西 •在构图上,这幅作品亦显露出画 斯廷圣母》在同类作品中具有特殊地 家的独具匠心:怀抱圣婴的圣母和 位。这是一幅长达2.65米,宽近2米 一左一右两位圣徒组成的金字塔结 的布面油画,画中人物和真人大小相 构,庄重均衡,沉稳平和,人物群 仿,是类似祭坛画的圣母像。这幅作 像的三角形又与揭开的帷幕的三角 品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而闻名遐 形配合得十分协调,也增添了庄严 迩。画面以帷幕初揭的形式展开,圣 肃穆的效果。圣母和耶稣的体态皆 母怀抱婴孩耶稣从云端逐渐走向幕前, 在健美之中充满力量,既表现了母 长裙的红色象征她是“圣家族”的一 亲的幸福,也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员,斗篷的深蓝色意味着她是人间最 因为圣母自天而降的神情有献出爱 圣洁的女子,这两种颜色是程式化的 子救世济民之意。拉斐尔的这幅名 代表色。圣母的左侧是代表人间权威 画对美丽与神圣、爱慕与敬仰的把 的统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他身披华 握都恰到好处,显示出高雅、柔媚、 贵的教皇圣袍,取下桂冠,虔诚地迎 和谐、明快的格调,因而使人获得 接圣母驾临人间。圣母的另一侧是圣 一种清新、纯洁、高尚、升华的精 女巴巴拉,她的形象妩媚动人,虔心 神享受。 垂目,侧脸低头,微露羞怯,表示了 对圣母圣子的崇敬和恭顺。画面底部 两个充满稚气的小天使睁大眼睛,仰 望圣母的降临,观众忍不住追随小天 使向上的目光,最终与圣母相遇,这 是目光和心灵的汇合。 •

美术鉴赏——拉斐尔

美术鉴赏——拉斐尔

圣母的左侧是罗马教 皇,他穿这金黄色的 厚重的法衣,一手放 在胸前表示前程,另 一手指着画外,表示 要引领圣母前进。
圣母的另一侧是圣女巴巴拉,他在传 说中是一个殉教者的形象,在画面上 是一个典型秀美的少女,对于声幕降 临人间,她那微笑的嘴角显示了喜悦。 低垂的眼帘显示了虔诚。她默默地注 视着大地,相信人类将得救。这是拉 斐尔的画中最美的一部分。
1514 西斯廷圣母
廷教堂创作的祭坛画,也是他的“圣 母像”中的代表作。 画中洋溢着一种祥和、纯洁、典雅、 明朗的氛围。让人不自觉地就沉醉其 中,迷失自我。圣母怀抭圣婴,脚踩 祥云,从天而降。她的步子轻盈、优 雅,镇定自若。衣服虽然有红、黄、 蓝三种颜色,但醒目而不张扬,妩媚 而不轻浮。她的眼中流露出一丝哀伤 和无奈,可能因为知道自己怀抭中的 圣婴伟大的使命和悲惨的结局,但这 幵不影响她坚定的步伐。依偎在圣母 怀中的圣婴,睁大了眼睛看着人世, 稚嫩的脸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凝 重与庄严。 圣母的左下方,是公元3世纪的罗马 教皇西斯廷二世。他身披黄袍,谦恭 地仰视着圣母子,满脸虔诚,摘下的 宝冠放在右下边。他一手抚胸,一手 为圣母引路。画面右下方,妩媚动人 的圣女芭芭好像能够体会圣母的悲痛 和无奈,虽然跪迎着圣母,却将脸侧 向一边,不忍正视圣母无奈的眼神。 画面的下端是一对小天使,天真的脸 上写满了迷茫和疑惑,抬头看着眼前 的一切。
next>>
back<<
·摆脱安布 里亚画派的 影响,吸取 了佛罗伦萨 画派的优良 传统和画艺, 逐渐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 圆润、柔和、 秀美、典雅 的艺术风格。
(1505-1506)草地上的圣母 拉斐尔
(1504-1505)圣乔治与龙 拉斐尔
在1504-1508年的佛罗伦萨期 间,拉斐尔画了十七副圣母像, 最有名的包括《大公爵的圣 母》、《草地上的圣母》、 《花园中的圣母》等。 《小考佩尔圣母》(Small Cowper Madonna)就是这一时 期的作品。画中,我们看到圣 母子坐在凳子上,右边的几簇 矮树丛,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 山上的那座小教堂。这使我们 想到年轻的母亲与她的婴儿属 于宗教的世界。母亲与孩子头 上环绕的两道光环,是他们圣 洁的标志。

拉斐尔作品《雅典学院》评析

拉斐尔作品《雅典学院》评析

拉斐尔作品《雅典学院》评析周文军拉斐尔,(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达·芬奇的艺术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博大、雄伟、富有激情、充满力量;而拉斐尔的艺术则以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为标志。

拉斐尔·桑蒂1483年生于意大利山区的乌尔宾诺小公园。

父亲乔万尼·桑蒂是乌尔宾诺大公的御用画家,拉斐尔的启蒙教师。

15岁的拉斐尔在波伦亚画家的画室里学习,他勤奋地探索绘画的奥秘,能敏感地捕捉住美和艺术的真谛。

16岁时离开家乡乌尔宾诺到北意大利安布利亚地区的裴路基亚城,从师于佩鲁基诺。

一天,佩鲁基诺对拉斐尔说:“我不想让这小地方拖住你,你要到大师云集的佛罗伦萨去,你可以独立工作了。

”这时拉斐尔19岁。

拉斐尔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色彩感觉与透视原理,绘画技巧相当成熟,才能已超过老师。

在佩鲁基诺的引导下,拉斐尔跨进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世界,很快就融入到画家群里。

他那讨人喜爱的外貌和善于自持的性格,立刻就为自己开辟了艺术道路。

佛罗伦萨给了拉斐尔从未有过的艺术教益。

他急切地吸取着大师们作品中的成就,他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对待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他充分利用佛罗伦萨能提供给他的一切:他研究解剖学、观察大自然和新的社会中人际关系,他对生活、对人、尤其对女性和母亲更加充满感情和爱,他既崇拜达芬奇,也尊重米开朗基罗,他要把佛罗伦萨的全部艺术精华变成自己的营养。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羽毛已经丰满了,他可以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他想到罗马去一显自己的才能,让世人看一看谁是当今意大利最优秀的画家。

教皇朱理二世为了赞颂自己,把最优秀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家都请到罗马来为他服务,当时,米开朗基罗正在为他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拉斐尔作品《雅典学院》评析

拉斐尔作品《雅典学院》评析

拉斐尔作品《雅典学院》评析周文军拉斐尔,(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达·芬奇的艺术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博大、雄伟、富有激情、充满力量;而拉斐尔的艺术则以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为标志。

拉斐尔·桑蒂1483年生于意大利山区的乌尔宾诺小公园。

父亲乔万尼·桑蒂是乌尔宾诺大公的御用画家,拉斐尔的启蒙教师。

15岁的拉斐尔在波伦亚画家的画室里学习,他勤奋地探索绘画的奥秘,能敏感地捕捉住美和艺术的真谛。

16岁时离开家乡乌尔宾诺到北意大利安布利亚地区的裴路基亚城,从师于佩鲁基诺。

一天,佩鲁基诺对拉斐尔说:“我不想让这小地方拖住你,你要到大师云集的佛罗伦萨去,你可以独立工作了。

”这时拉斐尔19岁。

拉斐尔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色彩感觉与透视原理,绘画技巧相当成熟,才能已超过老师。

在佩鲁基诺的引导下,拉斐尔跨进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世界,很快就融入到画家群里。

他那讨人喜爱的外貌和善于自持的性格,立刻就为自己开辟了艺术道路。

佛罗伦萨给了拉斐尔从未有过的艺术教益。

他急切地吸取着大师们作品中的成就,他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对待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他充分利用佛罗伦萨能提供给他的一切:他研究解剖学、观察大自然和新的社会中人际关系,他对生活、对人、尤其对女性和母亲更加充满感情和爱,他既崇拜达芬奇,也尊重米开朗基罗,他要把佛罗伦萨的全部艺术精华变成自己的营养。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羽毛已经丰满了,他可以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他想到罗马去一显自己的才能,让世人看一看谁是当今意大利最优秀的画家。

教皇朱理二世为了赞颂自己,把最优秀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家都请到罗马来为他服务,当时,米开朗基罗正在为他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拉斐尔莫内欧建筑作品赏析

拉斐尔莫内欧建筑作品赏析

03
代表作品
“我建议建筑学生去做的就是带着批判 的眼光去看建筑,去探索,去重塑已有 的经验,如此一来就能不断的学到新东 西……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好的建筑师需要 在专业知识之外参加更多的实践,这让 你会对你所作的一切越来越享受。另外 就是应该分享各种实践经验,更多的反 思建筑师于社会和世界的责任。”
01 国立古罗马艺术博物馆
03 戴维斯博物馆和文化中心
04 新阿托卡车站
由于旧车站在运作方面的诸多不便,为了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满足更多样化的功能需求,马德里政府主持增 加修建了新的阿托卡车站。这座城际车站和郊区的车站类似,建在原有的标准上,15条轨道,8个10m宽、海拔 617.80m的站台。这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旧车站的前端建筑和车轨的隔离墙。这些隔离墙连接两个车站,形成了一 个简洁的几何图形,并且建立了自然的过渡关系。
罗西将类型学结合城市集体记忆,通过人的联想将抽象法则与原型联系,形成新理性主义类型学。 拉斐尔●莫内欧的类型学继承阿尔多●罗西的思想,既有对历史建筑功能改进的还原(如圣母大教堂以 拉丁十字教堂为原型,国立罗马博物馆的巴西利卡教堂空间)、对历史场景的抽象几何还原(穆尔西亚 市政厅与罗马剧场遗址,洛格罗尼奥市政厅与阿尔罕布拉宫外廊),也有对建筑构造的转化应用(如飞 扶教育家、演说家和评论 家。作为西班牙唯一的一个获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他植 根于西班牙本土文化结合现代理性,立足于历史 、城市地 域文化、人性化的空间体验以及材料和细节建构,否定那 些只有短暂生命力的建筑,强调建筑师尝试为社会创造 “恒久纪念碑”的重要性。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对社会的 责任感和对建筑本质内容的不懈探索使他获得了国际建筑 界的广泛赞誉。
➢ 02
与许多现代建筑师不同,莫尼欧并不多注重于欧洲流行的实用主义和表现主义的 融合。 他建立了一套解释日尔曼人与尼德兰人传统的温和的说法。职业初期的莫尼欧 就开始凭借他在建筑设计上的天赋来证实自己的理论。因此这个说法的意义和目的在 他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中被格外清晰地反映出来。

拉斐尔与圣母像

拉斐尔与圣母像

【简介】拉斐尔,(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拉斐尔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强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成为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鼎足而立的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之一。

拉斐尔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显露出其非凡的天才。

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本文将要与大家一起探讨拉斐尔与他众多的圣母像。

【关键字】:拉斐尔,文艺复兴,圣母像,人文主义思想,新柏拉图主义【正文】拉斐尔1483年出生在乌尔比诺,他父亲是宫廷的二级画师,他从小随父学画,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

大概1495年,拉斐尔来到佩鲁贾,在著名的温布利亚画家佩鲁吉诺画室学习。

佩鲁吉诺的抒情性艺术给拉斐尔早期的创作以相当大的影响,比如说他后来的画作画面上始终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而优雅的节奏感,这都得益于他所受的早期教育。

这也是拉斐尔的作品体现了温柔与宁静的气息的原因之一。

拉斐尔对圣母有着很深的信仰感情,透过手中的笔,他画出的圣母总是圣洁、高雅、端庄。

在他的圣母画像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圣母的婚礼》、《草地上的圣母》、《圣母加冕》、《大公爵圣母》、《带金莺的圣母》、《椅中圣母》和《西斯廷圣母》等。

在这些大量的圣母题材的作品中,他运用达芬奇的明暗处理的技法来表现人物和场景,体现了单纯而诚挚的感情。

他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所崇尚的审美情趣。

拉斐尔吸取其他人的长处再加以自己的意志,而后综合创造出最合乎当时人们的口味的形象。

他的这种“秀美”的风格,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四百年,成为后世古典主义不可企及的典范。

拉斐尔圣母像赏析PPT

拉斐尔圣母像赏析PPT

爱,用它神奇的光芒温暖着我, 让我因希望与恐惧而心软。 像飘落玫瑰花瓣上的雪花, 用言语与行动带来了快乐。 我心中的热情火焰如此温暖, 任何浪花都无法将它熄灭。 我消极地沉溺于不断增长的热情之中, 无所思,无所想, 这是多么甜蜜的消极啊! 她雪白的双臂如链条一般环绕着我, 好像连死都不足畏惧, 让一切终止,让我的所有思想提在这一刻吧! 这无尽的快乐,这致命的拥抱, 都让我的思绪在这一刻飘向你心间。
——拉斐尔

女王有权力,是否就一定能使人 们摆脱痛苦呢?不是。最理想的 圣母,不仅是温柔美丽的母亲, 不仅是大权在握的女皇,而且应 当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甘愿牺牲 自己的英雄。于是,1514年的 《西斯廷圣母》应运而生了。 而这幅《西斯廷圣母》是在更高 的起点上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 主形象:她决心以牺牲自己的孩 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她 走着,一边在倾听颂扬,身上放 射着福祉的温和之光;仿佛天上 的精灵,化身出现于尘壤。这幅 画没有丝毫艺术上的虚伪和造作, 只有惊人的朴素,单纯中见深奥。
画面最下方是两个天真 烂漫的小天使,凡起眼 睛看天上发生的事情。
拉斐尔作品
拉斐尔所画圣母图欣赏
大公爵圣母 佛罗伦萨庇 蒂美术馆
《 母与子 》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拉斐尔作品
拉斐尔所画圣母图欣赏
圣母子(奥尔良圣母)
圣母与圣子
Hale Waihona Puke 《圣母玛丽亚订婚》时间:公元1504年 板上油画 拉斐尔当时21岁
画面取对称式布局,背景是顶天立 地的多边形洗礼堂。画家巧妙地运 用透视使空间深远。画面前景仍以 对称式布满人物,视觉中心是代表 神的意志的主教主持仪式,约瑟将 订婚戒指戴在玛利亚的手上,左右 两边分别两组男女青年。玛利亚后 面的一组女子是她的女友,而约瑟 背后的男青年则是求婚者,他们手 执求婚标志的棍棒,谁的棒头开花, 谁就是命中注定的玛利亚的未婚夫, 正是约瑟的棒头开出一朵小花。这 是一幕充满戏剧性的场面。作者大 量使用变化多样的曲线,人物的体 态面貌、衣服的褶纹变化,都给人 造成秀逸柔美之感。画家自己对这 幅画很满意,第一次在上面签了自 己的名字。

世界油画经典:拉斐尔和他的作品赏析

世界油画经典:拉斐尔和他的作品赏析

世界油画经典:拉斐尔和他的作品赏析拉斐尔·桑西(1483 —1520),意⼤利著名画家,他的性情平和、⽂雅,创作了⼤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拉斐尔谢世时年仅37岁,但由于他勤勉的创作,给世⼈留下了300多幅珍贵的艺术作品。

拉斐尔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是⼿法主义的代表⼈物,也代表了当时⼈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抱⼦圣母》拉斐尔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拉斐尔潜⼼研究各画派⼤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开朗基罗的⼈体表现及雄强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成为和达芬奇、⽶开朗基罗⿍⾜⽽⽴的⽂艺复兴三杰。

《雅典学院》壁画纵279.4×横617.2厘⽶梵蒂冈塞纳图拉⼤厅《西斯廷圣母》布上油彩纵265×横196厘⽶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拉斐尔所绘画的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体现了⼈⽂主义思想。

其中最有名的是《安西帝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和《佛利诺的圣母》。

1513年-1514年绘画的⼤型油画《西斯廷圣母》,由圣母和圣徒组成的三⾓形构图,庄重均衡,圣母和耶稣表现了母爱的伟⼤。

另外,《椅上圣母⼦》、《阿尔巴圣母》都是拉斐尔完美⽆瑕的作品。

《椅上的圣母》板上油画直径71厘⽶佛罗伦萨彼蒂宫藏1483年耶稣受难⽇(复活节的前⼀个星期五,基督教节⽇。

)凌晨三时,拉斐尔诞⽣于意⼤利的乌尔⽐诺。

其⽗乔万尼·桑西(另译:乔凡尼·桑提·迪·彼得洛)是位默默⽆闻的画家,在其唯⼀的⼉⼦诞⽣后,给他起名拉斐尔,并坚持由孩⼦的母亲(玛吉亚·迪·巴蒂斯塔·迪·尼吉拉·席亚拉)亲⾃抚养。

所以,童年时代的拉斐尔受⽗母家庭环境熏陶,养成了良好的⾏为习惯,⽽没受到贫民家庭那种相俗、野蛮⽅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斐尔作品欣赏
知识饼干店
拉斐尔(Raffaello 1483 —1520)
意大利著名画家,“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用其37岁的短暂人生创作了近 300幅画,其中以描绘圣母的画幅占绝对多数。 拉斐尔的艺术风格秀美、典雅、和谐、明朗,是美和理想的化身,艺术史上尊称他为“画圣”。 拉斐尔生于意大利的乌尔比诺。其父乔万尼·桑西是位画师,拉斐尔长大后,乔万尼发现他喜爱绘画,并颇有天赋,便开始认真教他学画。几 年后,乔万尼逐渐发现,自己已无力传授更多的东西给儿子时,便决定让拉斐尔拜彼得罗·佩鲁吉诺为师。拉斐尔学习佩鲁吉诺的绘画风格时, 在每一细节的模仿上都异常逼真,以至他绘制的肖像与老师的手迹如出一辙,真假难辨。 拉斐尔对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赞不绝口,年轻时去参观两位大师的作品就被迷住了。但相对于达芬奇的不受教皇重视和米开朗基罗的不善与 人相处,拉斐尔则人缘极好,十分懂得尊重人也招人喜欢。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和继任者教皇利奥十世都非常喜欢拉斐尔,赐他荣誉,还操持 他的婚配,不过尚未等到成婚,拉斐尔因病英年早逝。 文艺复兴三杰中,达芬奇是他们中的长者,论辈分可以作米开朗基罗的父亲、拉斐尔的爷爷,他待人总是彬彬有礼、和和气气,但不知道为 什么他总是得不到重用。他内心深处其实相当孤傲,但是表面上却总是能约束自己,力求讨人们的欢心,他不拒绝对权贵阿谀奉承,他曾在 米兰大公那儿创作了许多迎合大公心意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城堡和诗歌、音乐。他在那里如鱼得水,生活的自由自在,他也博得了期 望的名声和美誉。然而没过几年,法国的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攻入了米兰城,大公被俘,达芬奇也就失去了艺术的赞助人,被迫离开米兰, 回到自己的故乡佛罗伦萨城。这个时候,米开朗基罗正在逐步走向自己事业的黄金期,他也是佛罗伦萨人,在本地享有极高的声誉。这次达 芬奇回来的正好,他正要在市政厅大壁画的创作上和这位长者一较高低。他们公开“比武”的事令爱好艺术的佛罗伦萨人大感刺激,都争先 恐后为自己的偶像辩护,壁画绘成之后人们都跑去观摩,七嘴八舌议论着,热闹的气氛活像正在举行一个大庆典。这个场面深深地打动了一 个人,那就是年轻的拉斐尔,他只有二十岁出头,还在画家佩鲁其诺门下作弟子。拉斐尔从未感到绘画这一行在意大利是这么引人注目,以 至于当一个成功的画家就能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偶像,他觉得自己没有走错路,他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在艺术上创造一座和达芬奇、米开朗奇罗 媲美的高峰! 当年轻的拉斐尔初来佛罗伦萨时,曾在一位好友的画室见到过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不常来这里和同行聚会,他总是独来独往,对谁都不 理不睬,但是他的艺术造诣太高,人们一方面觉得他是个怪人,另一方面又都尊敬他, 除非他主动与人交谈,人们一般不敢与他亲近。拉斐 尔哪里知道米开朗基罗的这种性格,主动跑上去迎接米开朗基罗想和他搭讪,谁知米开朗基罗用怪异的目光扫了他一眼,一句话没说就转身 离开了,让拉斐尔大感意外。朋友们于是安慰他说不要紧,米开朗基罗向来就是这样。

相比之下,达芬奇则完全不同。拉斐尔同样有幸见到他一直崇拜达芬奇,达芬奇就像个慈祥的长者,把手放在拉斐尔肩上,用他那睿智的目光 注视着青年,似乎对他充满了无限期望,带给拉斐尔一种无比的满足感。从这以后,拉斐尔就一直推崇达芬奇,而却与米开朗基罗关系不佳, 不过拉斐尔觉得问题不在于他自己,因为米开朗基罗处处树敌与谁都合不来,连德高望重的达芬奇都曾遭到米开朗基罗的无礼待遇。在佛罗伦 萨,米开朗基罗利用一切机会和达芬奇展开竞赛,气势咄咄逼人,达芬奇则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处处对米开朗基罗表现出仁爱和友好,米开朗基 罗则桀骜不逊的鄙视达芬奇献媚权贵的事,认为达芬奇不值得尊敬,并且当着达芬奇的面表现出来。 命运之神似乎觉得复兴三杰上次在佛罗伦萨的碰撞还不够,于是又安排了一次。这一次与上一次有着很大的不同,达芬奇已经进入了艺术的最 高境界,而他自己在人生事业上依然不得意。他来罗马是应了教皇之邀,要他给梵蒂冈的宫廷绘制一幅大型壁画,达芬奇已经习惯了在米兰的 自由创作生活,虽然在那里他时不时得按照权贵的意思作画,但那毕竟还是不多的。而在梵蒂冈,他就得一切听从教皇,没有一点自由空间。 教皇本人并不比一般的权贵懂得多少艺术,但却总是对别人的创作指手画脚,并且一再催促进展,这些都使达芬奇无法忍受。被摆弄的地位, 本来就是十分可悲,而他现在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不但没有什么优厚的官职俸禄可以安静地度过晚年,反而还要想个小人物那样在罗马 重新开始事业。他的竞争者,有倔强的米开朗基罗——他一向不与达芬奇亲善,也不尊重他,另外还有崛起的新星——拉斐尔。拉斐尔时年二 十七八岁,已经堪称大师,有着十分旺盛的生命力,以超人的速度完成了一幅幅杰作,最得教皇的赏识,他名声极佳、前程似锦。虽然拉斐尔 始终对达芬奇心怀敬意,但在权力、金钱和名誉上,该出手时就出手,他并不迁就老人。风烛残年的达芬奇怎么能争得过拉斐尔这个蒸蒸日上 的青年呢?尴尬的地位使他急于离开罗马,到一个真正懂得他的国度去安度晚年,后来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入侵意大利,又占据了米兰城,达芬 奇听到风声就前往米兰投奔弗朗索瓦一世,他稍微施展脑筋就博得了法王的好感,成为法王宫廷的总画师,这个职位就相当于拉斐尔在梵蒂冈 的职位。 意大利人对达芬奇抛弃祖国投奔敌国表示强烈的不满和蔑视,米开朗基罗反应强烈地说:一个人,不论他有多高的造诣,学问有多深,如果他 不能保持艺术家完整的人格,就不值得推崇,甚至是卑鄙和无耻的。诚然,米开朗基罗的议论有它正确的一面,但是他又怎能知道达芬奇内心 的无奈和孤寂。有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可悲的是祖国的人当时还不能理解这位学识渊博犹如大海一般的天才,他在意大利终生颠沛流离,意 大利始终没有给他应有的荣耀和地位。艺术家也是人,如果他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难道他没有权利去别处寻找他想要的东西吗?法王给他 安宁、给他无上的荣耀和地位、给他自由的空间,他没有理由拒绝。 达芬奇离开罗马以后,就剩下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对决。教皇让米开朗基罗绘制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于是他独自一人一丝不苟地画起来,这项 工程十分巨大,但他从不打算招用学徒,因为那显然会影响作品的质量,随之而来的进度也相当缓慢。与此同时,拉斐尔在梵蒂冈教皇办公厅 制作大型壁画,任务也相当艰巨,他为了尽快完成不延误工期,雇用了大量的帮工和学徒在他已画好的底稿上上色和研磨颜料等等,他们经常 是师徒上百人在一起工作,蔚为壮观。米开朗奇罗看不上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而谴责拉斐尔,拉斐尔亦当场还击,两位大师就这样一直保持着 不友好的关系,直到1520年拉斐尔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