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柱设计(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抗风柱设计和支撑设计

抗风柱设计和支撑设计

一、 抗风柱设计和支撑设计1、抗风柱设计跨度18米的两端山墙封闭单层厂房,檐口标高8米,每侧山墙设置两根抗风柱,形式为实腹工字钢。

山墙墙面板及檩条自重为0.15kN/m 2,基本风压为0.55kN/m 2,试设计抗风柱的截面。

1)荷载计算墙面恒载值2/15.0m kN p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1=z µ,风压体型系数9.0=s µ,风压设计值20/693.055.00.19.04.14.1m kN z s =×××==ωµµω;单根抗风柱承受的均布线荷载设计值: 恒载m kN L p q /26.11815.0314.1314.1=×××=×××=; 风荷载m kN L q W /82.518693.0314.1314.1=×××=×××=ω。

2) 内力分析抗风柱分析模型抗风柱的柱脚和柱顶分别由基础和屋面支撑提供竖向及水平支承,分析模型如上图。

可得到构件的最大轴压力为12.3kN ,最大弯矩为46.6m kN ⋅。

3) 截面选择取工字钢截面为300x200x6x8,绕强轴长细比62,绕弱轴考虑墙面檩条隅撑的支承作用,计算长度取3米,那么绕弱轴的长细比为65,满足抗风柱的控制长细比限值[]λ150的要求。

强度校核:a a e MP MP W M A N 2152.90531209/106.464904/1230061<=×+=+=σ稳定验算:a a x by tx y MP MP W M A N 21509.9353120997.0466000004904783.01230011<=×+×=+ϕβϕ 挠度验算:在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抗风柱的水平挠度为13.6mm 小于L/400(20mm),满足挠度要求。

抗风柱设计

抗风柱设计

抗风柱设计 ||钢材等级:Q345柱距(m):8.000柱高(m):12.100柱截面:焊接组合H形截面:H*B1*B2*Tw*T1*T2=400*200*220*6*10*10铰接信息:两端铰接柱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1.000柱平面外计算长度:7.000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设计规范:《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容许挠度限值[υ]: l/400 = 30.250 (mm)风载信息:基本风压W0(kN/m2):0.420风压力体形系数μs1:1.000风吸力体形系数μs2:-1.000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050柱顶恒载(kN):0.000柱顶活载(kN):0.000墙板自承重风载作用起始高度 y0(m):1.100----- 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 ----- 抗风柱设计 -----1、截面特性计算A =6.4800e-003; Xc =1.1000e-001; Yc =2.0602e-001; Ix =1.8694e-004; Iy =1.5547e-005;ix =1.6985e-001; iy =4.8982e-002;W1x=9.0740e-004; W2x=9.6371e-004;W1y=1.4133e-004; W2y=1.4133e-004;2、风载计算抗风柱上风压力作用均布风载标准值(kN/m): 3.528抗风柱上风吸力作用均布风载标准值(kN/m): -3.5283、柱上各断面内力计算结果△组合号 1:1.35恒+0.7*1.4活断面号: 1 2 3 4 5 6 7弯矩(kN.m):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0.000轴力(kN) : 8.256 7.568 6.880 6.192 5.504 4.8164.128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弯矩(kN.m):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轴力(kN) : 3.440 2.752 2.064 1.376 0.688 0.000△组合号 2:1.2恒+1.4风压+0.7*1.4活断面号: 1 2 3 4 5 6 7弯矩(kN.m): 0.000 -24.902 -47.728 -65.554 -78.358 -86.139-88.899轴力(kN) : 7.339 6.727 6.116 5.504 4.893 4.2813.669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弯矩(kN.m): -86.638 -79.354 -67.048 -49.721 -27.371 0.000轴力(kN) : 3.058 2.446 1.835 1.223 0.612 0.000△组合号 3:1.2恒+0.6*1.4风压+1.4活断面号: 1 2 3 4 5 6 7弯矩(kN.m): 0.000 -14.941 -28.637 -39.332 -47.015 -51.684-53.340轴力(kN) : 7.339 6.727 6.116 5.504 4.893 4.2813.669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弯矩(kN.m): -51.983 -47.612 -40.229 -29.832 -16.423 0.000轴力(kN) : 3.058 2.446 1.835 1.223 0.612 0.000△组合号 4:1.2恒+1.4风吸+0.7*1.4活断面号: 1 2 3 4 5 67弯矩(kN.m): 0.000 24.902 47.728 65.554 78.358 86.13988.899轴力(kN) : 7.339 6.727 6.116 5.504 4.893 4.2813.669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弯矩(kN.m): 86.638 79.354 67.048 49.721 27.371 0.000轴力(kN) : 3.058 2.446 1.835 1.223 0.612 0.000△组合号 5:1.2恒+0.6*1.4风吸+1.4活断面号: 1 2 3 4 5 6 7弯矩(kN.m): 0.000 14.941 28.637 39.332 47.015 51.68453.340轴力(kN) : 7.339 6.727 6.116 5.504 4.893 4.2813.669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弯矩(kN.m): 51.983 47.612 40.229 29.832 16.423 0.000轴力(kN) : 3.058 2.446 1.835 1.223 0.612 0.000柱底剪力设计值:风压力作用(kN): 24.696风吸力作用(kN): -24.6964、抗风柱强度验算结果控制组合:4设计内力:弯矩(kN.m):88.899; 轴力(kN):7.339抗风柱强度计算最大应力比: 0.322 < 1.0抗风柱强度验算满足。

抗风柱设计

抗风柱设计

抗风柱设计抗风柱就是一根梁,无非是两段都是铰接,或是一端铰接一端固结,或者都是固结。

抗风柱受力的模型: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抗风柱只是承受一个均部的风荷载(如果考虑高度变化的话,其实应该是一个梯形荷载,就是下端小,上端大)。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抗风柱其实也是多少承担一些屋面梁的恒载和活载的。

不过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不考虑屋面梁恒载和活载传递给抗风柱的。

而实际上,就是考虑也没有多少力量,轴向力对于抗风柱来说就无关紧要了。

(大家注意,我们一定要忽略一些对主体影响很小的因素,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计算的简单化)抗风柱的计算要点:A需要参考的是轻钢规程附录的风荷载规定我们来简单解释下轻钢规程中的风荷载规定:轻型房屋钢结构的风荷载,是以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为基础确定的。

计算这种房屋结构风荷载标准值时所需的风荷载体型系数,由于我国现有资料不完备,因此主要采用了美国金属房屋制造商协会《低层房屋体系手册》()中有关小坡度房屋的规定。

分析研究表明,当柱脚铰接且刚架的小于和柱脚刚接且小于(例如,檐口高度为,刚架跨度分别小于和)时,采用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计GB50009MBMA 1996l/h 2.3l/h 3.0h 8m l 18m 24m GB50009算所得控制截面的弯矩,较按规定的体型系数计算所得值低,即严重不安全。

因此,需要采用的规定值。

手册中关于风荷载的规定,是在有国际权威性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边界层风动试验室,由美国钢铁研究会、美国和加拿大钢铁工业结构研究会等专业机构共同试验研究得出,是专门针对低层钢结构房屋的,内容全面且详尽,已为多国采用,并纳入国际标准。

手册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必须与以年一遇的最大英里风速为基础的速度风压配套使用。

因此转换到与我国荷载规范规定的以年一遇的平均最大风速为基础的基本风压㎡配套使用时,必须乘以的平均换算系数。

此外,美国规范规定,这遇风组合时,结构构件设计的允许应力可提高倍。

门规关于抗风柱节点做法的要求

门规关于抗风柱节点做法的要求

门规关于抗风柱节点做法的要求抗风柱节点是指在建筑物或桥梁等结构中,为了增强其抗风能力而设置的柱状节点。

它在结构中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抵抗风力对结构的冲击,保障结构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从设计、施工和检测等方面,介绍抗风柱节点的相关要求。

一、设计要求抗风柱节点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和风荷载条件进行。

首先,要确定风的作用方向和大小,进行风荷载计算。

其次,根据所选用的材料和结构形式,确定抗风柱的截面尺寸和位置。

抗风柱的截面形状一般选择圆形或方形,以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同时,设计中还需考虑抗风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以保证连接的牢固可靠。

二、施工要求在抗风柱节点的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首先,要保证抗风柱的位置准确,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点要对应一致。

其次,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抗风柱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以确保抗风柱的稳定性。

同时,还要注意抗风柱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填充,以防止风力对结构的侵入。

三、检测要求抗风柱节点的检测是保证其安全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要定期对抗风柱节点进行外观检查,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有裂缝、变形等异常情况。

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如抗风柱的强度、刚度等参数的测定。

这些检测数据可以为后续的结构安全评估和维护提供有效的依据。

四、其他要求除了上述设计、施工和检测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抗风柱节点应采用耐候性能好的材料,以保证其长期稳定性。

其次,要保证抗风柱节点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避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

同时,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抗风柱节点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抗风柱节点在建筑物和桥梁等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的设计、施工和检测都需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以保证结构的抗风能力和安全稳定性。

只有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抗风柱节点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建筑物和桥梁等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钢结构抗风柱的设计

钢结构抗风柱的设计

钢结构抗风柱的设计一、介绍设置在房屋结构两端山墙内,抵抗水平风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简称为抗风柱。

将抗风柱在水平方向连接起来、起整体加固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梁简称为抗风横梁。

一般用于高耸、内部大空间、横墙少的砖混结构房屋,如工业厂房、大型仓库等。

图1为单层厂房透视图,我们从图中可以看一下抗风柱的位置情况:抗风柱虽然在《钢结构设计规范》和《门式刚架规范》中均未有专门条文介绍如何设计,但是作为结构受力构件,只要分析清楚它在结构体系中的受力状态,按照规范相关条文进行计算分析,并满足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我们就能合理的设计出安全经济的抗风柱。

接下来我们就抗风柱的设计全面介绍如下:二、力学分析抗风柱有三种布置方法:(1) 即抗风柱柱脚与基础刚接,柱顶与屋架通过弹簧片连接。

(2) 即抗风柱柱脚与基础铰接,柱顶与屋架通过长圆孔连接板或弹簧片连接。

按这两种布置方法,屋面荷载全部由刚架承受,抗风柱不承受上部刚架传递的竖向荷载,只承受墙体和自身的重量和风荷载,成为名副其实的“抗风柱”。

(3)按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布置,抗风柱与屋架梁刚接,与钢梁、钢柱一起组成门式刚架结构。

即抗风柱柱脚与基础铰接(或刚接),柱顶与屋架刚接。

按这种布置方法,屋面荷载由刚架及抗风柱共同承担。

抗风柱同时承担竖向荷载和风荷载。

第一种布置方式即悬臂梁式。

主要特点是:抗风柱柱脚刚接,相当于我们一般的悬臂梁受力形式,抗风柱本身独立承受墙面传递的风荷载。

在过去重屋面的单层工业厂房中,因为抗风柱和厂房结构柱所承受的竖向荷载差距较大,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受力形式的改变和不利影响,一般需要释放竖向约束。

在轻钢厂房开始的初期,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图纸中,在抗风柱的顶部加设弹簧板,与主钢架连接,就是这种设计理念。

这种抗风柱的主要特点是:1)柱脚刚接;2)截面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较大,有时就会很节省;3)顶部弹簧板连接。

我们现在把悬臂梁式抗风柱力学模型展示如图2所示:第二种为简支梁式,这种抗风柱的特点是:柱脚铰接、顶部与主钢架铰接,这种抗风柱的受力形式简单,采用较小的截面就能满足。

抗风柱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抗风柱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抗风柱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抗风柱的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抗风柱受到风荷载时所产生的阻力与风荷载的比值。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风设计规范》(GB 50009-2012)中的
规定,抗风柱的风荷载体型系数一般可以查询相关的查表结果,也可以通过计算获得。

具体取值取决于抗风柱的几何形状、表面粗糙度以及安装方式等因素。

根据规范中的计算方法,抗风柱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可以分为两种:平直抗风柱和嵌入抗风柱。

对于平直抗风柱,其风荷载体型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Cf = (Γf * Aw) / (H * b)
其中,Cf为风荷载体型系数,Γf为风场调整系数,Aw为平直抗风柱的参考面积,H为平直抗风柱的高度,b为平直抗风柱
的宽度。

对于嵌入抗风柱,其风荷载体型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Cf = (Γf * Aw) / (D * H)
其中,Cf为风荷载体型系数,Γf为风场调整系数,Aw为嵌入抗风柱的参考面积,D为嵌入抗风柱的等效直径(取最大外径),H为嵌入抗风柱的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抗风柱形状和安装方式,其风荷载体型
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取值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确定。

钢结构抗风柱如何计算

钢结构抗风柱如何计算

钢结构抗风柱如何计算
1.风荷载计算:
首先,需要计算风荷载大小。

风荷载是根据所处地区的气象数据、地面粗糙度和建筑形状等因素进行计算的。

风荷载一般由静风力和动风力组成。

静风力是指由于风的静止引起的压力分布,动风力是指由于风速引起的压力分布。

常用的风荷载计算标准有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

2.风荷载传递:
在计算抗风柱时,需要考虑风荷载如何传递到柱上。

该传递过程一般呈现为风荷载通过建筑结构传递到地基上。

这会产生一个水平力,在柱上产生弯矩和剪力。

需要计算这些力的大小,并将其用于柱设计。

3.柱截面尺寸设计:
在进行柱设计时,需要确定柱的截面尺寸。

钢结构的柱常用的截面形式有圆形、方形、矩形和H型等。

根据计算得到的风荷载和弯矩大小,可以选择合适的柱截面形式,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截面尺寸。

4.柱的构造形式:
柱的构造形式包括单立柱、框架结构和悬挑柱等。

不同结构形式对风荷载的抵抗能力不同,需要确定最适合的结构形式,并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来进行选择。

5.其他因素:
在计算抗风柱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例如,柱的支座条件、如何连接柱与其他结构件以及柱的稳定性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柱的设计产生影响,需要在计算中进行综合考虑。

总结起来,抗风柱的计算涉及风荷载计算、风荷载传递、柱截面尺寸设计、柱的构造形式和设计时考虑的其他因素。

在进行设计时,需遵循相应的设计规范,并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抗风柱设计

抗风柱设计

抗风柱设计抗风柱就是一根梁,无非是两段都是铰接,或是一端铰接一端固结,或者都是固结。

抗风柱受力的模型: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抗风柱只是承受一个均部的风荷载(如果考虑高度变化的话,其实应该是一个梯形荷载,就是下端小,上端大)。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抗风柱其实也是多少承担一些屋面梁的恒载和活载的。

不过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不考虑屋面梁恒载和活载传递给抗风柱的。

而实际上,就是考虑也没有多少力量,轴向力对于抗风柱来说就无关紧要了。

(大家注意,我们一定要忽略一些对主体影响很小的因素,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计算的简单化)抗风柱的计算要点:A需要参考的是轻钢规程附录的风荷载规定我们来简单解释下轻钢规程中的风荷载规定:轻型房屋钢结构的风荷载,是以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为基础确定的。

计算这种房屋结构风荷载标准值时所需的风荷载体型系数,由于我国现有资料不完备,因此主要采用了美国金属房屋制造商协会《低层房屋体系手册》()中有关小坡度房屋的规定。

分析研究表明,当柱脚铰接且刚架的小于和柱脚刚接且小于(例如,檐口高度为,刚架跨度分别小于和)时,采用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计GB50009MBMA 1996l/h 2.3l/h 3.0h 8m l 18m 24m GB50009算所得控制截面的弯矩,较按规定的体型系数计算所得值低,即严重不安全。

因此,需要采用的规定值。

手册中关于风荷载的规定,是在有国际权威性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边界层风动试验室,由美国钢铁研究会、美国和加拿大钢铁工业结构研究会等专业机构共同试验研究得出,是专门针对低层钢结构房屋的,内容全面且详尽,已为多国采用,并纳入国际标准。

手册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必须与以年一遇的最大英里风速为基础的速度风压配套使用。

因此转换到与我国荷载规范规定的以年一遇的平均最大风速为基础的基本风压㎡配套使用时,必须乘以的平均换算系数。

此外,美国规范规定,这遇风组合时,结构构件设计的允许应力可提高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风柱设计 |
|
钢材等级:Q345
柱距(m):8.000
柱高(m):12.100
柱截面:焊接组合H形截面:
H*B1*B2*Tw*T1*T2=400*200*220*6*10*10
铰接信息:两端铰接
柱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1.000
柱平面外计算长度:7.000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设计规范:《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容许挠度限值[υ]: l/400 = 30.250 (mm)
风载信息:
基本风压W0(kN/m2):0.420
风压力体形系数μs1:1.000
风吸力体形系数μs2:-1.000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050
柱顶恒载(kN):0.000
柱顶活载(kN):0.000
墙板自承重
风载作用起始高度 y0(m):1.100
----- 设计依据 -----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
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 ----- 抗风柱设计 -----
1、截面特性计算
A =6.4800e-003; Xc =1.1000e-001; Yc =2.0602e-001; Ix =1.8694e-004; Iy =1.5547e-005;
ix =1.6985e-001; iy =4.8982e-002;
W1x=9.0740e-004; W2x=9.6371e-004;
W1y=1.4133e-004; W2y=1.4133e-004;
2、风载计算
抗风柱上风压力作用均布风载标准值(kN/m): 3.528
抗风柱上风吸力作用均布风载标准值(kN/m): -3.528
3、柱上各断面内力计算结果
△组合号 1:1.35恒+0.7*1.4活
断面号: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轴力(kN) : 8.256 7.568 6.880 6.192 5.504 4.816
4.128
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轴力(kN) : 3.440 2.752 2.064 1.376 0.688 0.000
△组合号 2:1.2恒+1.4风压+0.7*1.4活
断面号: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24.902 -47.728 -65.554 -78.358 -86.139
-88.899
轴力(kN) : 7.339 6.727 6.116 5.504 4.893 4.281
3.669
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86.638 -79.354 -67.048 -49.721 -27.371 0.000
轴力(kN) : 3.058 2.446 1.835 1.223 0.612 0.000
△组合号 3:1.2恒+0.6*1.4风压+1.4活
断面号: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14.941 -28.637 -39.332 -47.015 -51.684
-53.340
轴力(kN) : 7.339 6.727 6.116 5.504 4.893 4.281
3.669
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51.983 -47.612 -40.229 -29.832 -16.423 0.000
轴力(kN) : 3.058 2.446 1.835 1.223 0.612 0.000
△组合号 4:1.2恒+1.4风吸+0.7*1.4活
断面号: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24.902 47.728 65.554 78.358 86.139
88.899
轴力(kN) : 7.339 6.727 6.116 5.504 4.893 4.281
3.669
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86.638 79.354 67.048 49.721 27.371 0.000
轴力(kN) : 3.058 2.446 1.835 1.223 0.612 0.000
△组合号 5:1.2恒+0.6*1.4风吸+1.4活
断面号: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14.941 28.637 39.332 47.015 51.684
53.340
轴力(kN) : 7.339 6.727 6.116 5.504 4.893 4.281
3.669
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51.983 47.612 40.229 29.832 16.423 0.000
轴力(kN) : 3.058 2.446 1.835 1.223 0.612 0.000
柱底剪力设计值:
风压力作用(kN): 24.696
风吸力作用(kN): -24.696
4、抗风柱强度验算结果
控制组合:4
设计内力:弯矩(kN.m):88.899; 轴力(kN):7.339
抗风柱强度计算最大应力比: 0.322 < 1.0
抗风柱强度验算满足。

5、抗风柱平面内稳定验算结果
控制组合:2
设计内力:弯矩(kN.m):-88.899; 轴力(kN):7.339
平面内计算长度(m):12.100
抗风柱平面内长细比λx:71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x:0.646
抗风柱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100.003 < f=305.000
抗风柱平面内稳定应力验算满足。

抗风柱平面内长细比λx:71 < [λ]=180
6、抗风柱平面外稳定验算结果
控制组合:2
设计内力:弯矩(kN.m):-88.899; 轴力(kN):7.339
平面外计算长度(m):7.000
抗风柱平面外长细比λy:143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y:0.241
受弯整体稳定系数φb:0.631
抗风柱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0.851 < 1.0
抗风柱平面外稳定应力验算满足。

抗风柱平面外长细比λy:143 < [λ]=180
7、局部稳定验算
控制组合:1
腹板计算高厚比 H0/Tw=63.33 < 容许高厚比[H0/Tw]=250.0
翼缘宽厚比 B/T=10.70 < 容许宽厚比 [B/T] =12.4
8、挠度验算
△标准组合:1.0恒+1.0风
断面号: 1 2 3 4 5 6 7
风压弯矩(kN.m): 0.000 -17.787 -34.092 -46.824 -55.970 -61.528
-63.500
风吸弯矩(kN.m): 0.000 17.787 34.092 46.824 55.970 61.528
63.500
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
风压弯矩(kN.m): -61.884 -56.681 -47.892 -35.515 -19.551 0.000
风吸弯矩(kN.m): 61.884 56.681 47.892 35.515 19.551 0.000
抗风柱挠度计算结果:
断面号: 1 2 3 4 5 6 7
风压挠度值(mm): 0.000 6.495 12.528 17.676 21.603 24.069
24.926
风吸挠度值(mm): 0.000 -6.495 -12.528 -17.676 -21.603 -24.069
-24.926
断面号: 8 9 10 11 12 13
风压挠度值(mm): 24.122 21.700 17.798 12.647 6.573 0.000
风吸挠度值(mm): -24.122 -21.700 -17.798 -12.647 -6.573 0.000
风压最大挠度所在截面: 7
计算最大挠度: 24.926(mm) < 容许挠度: 30.250(mm)
风吸最大挠度所在截面: 7
计算最大挠度: -24.926(mm) < 容许挠度: 30.250(mm)
抗风柱挠度验算满足。

****** 抗风柱验算满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