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十首鉴赏 (1)

李白诗十首鉴赏 (1)
李白诗十首鉴赏 (1)

一秋登巴陵望洞庭

唐·白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浦,山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厓泪如泉。

一、注释:

1.周览:遍览;巡视。

2.明湖:明净的湖水。

3.彻底:形容水清见底。

4.际海:岸边与水中。

5.澄鲜:清新。

6.山空:一作“霜空”。

7.阅水:流水。

8.徂年:光阴。

9.荡漾:水波微动。

10.白雪:古琴曲名(该诗中为运用的典故)

二、译文:

早晨,我登上巴陵,向四周环视,全部景物尽收眼底。明净的湖水映衬着渐渐亮起的天色,清澈见底的水透着几分秋意。这秋天的景色是多么苍茫!岸边和水中都那么清新!青山遮掩着远处的树木,绿水上没有飘起寒冷的烟雾。船儿从江中驶来,要远去的鸟儿向着日边飞去。浦边的秋风轻柔凉爽,湖边的霜已经消失。我看着这洞庭风光叹惜自己脱落的头发,看着流水为逝去的光阴感到悲伤。北边的水涯水波荡漾,湖水潺潺向东流。郢人唱着《白雪》,越地的女子唱着《采莲曲》。我听到这歌声更加悲伤痛心,靠着山崖泪如泉涌不绝。

三、赏析:

该诗先写了巴陵洞庭的胜状,采用远近结合的手法,“远树”、近水相互映衬;还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烟雾缭绕的洞庭湖中点缀着一点小帆、几只飞鸟,是的洞庭辽阔平静的景色跃然纸上。该诗前半部分的景物描写十分细腻,为后半部分的抒情做好了铺垫。萧瑟的秋景引发了白对悲情的抒发,叹惜时光易逝,自己的人生并无精彩,心中之志只能溢于纸上。后用《白雪》、《采莲曲》等乐事写悲情,运用这极大的反差,使悲更令人深刻、延绵不绝。

四、分类标注:

作者:白

朝代:唐代

体裁:五言排律

题材:写景

风格:凄婉

人物:白

景观:洞庭湖

韵部:一先平声

创作时间:秋天

创作地点:巴陵

二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唐·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一、注释:

1.自流:自然的流动。

2.倏忽:瞬间。

3.青天:。

4.素华:白色的光华。

5.耿耿:显著;鲜明。

二、译文:

我夜间挂帆,等待月亮出来而不得,看着那江水自顾自地流淌。瞬间到了西边城墙,蓝蓝的天空中悬挂着一弯钩子般的月亮。我虽然能将洁白的月光拥揽入怀,却没有了游览这清丽景色的兴致。(我)只在这泛着金光的粼粼水波中,独自望着鳷鹊楼。

三、赏析:

这首诗以“明月”起兴,这个意象在白的诗中常常出现,并多以思乡为主要情感,但这首却表达他郁郁不得志,为自己天生我才而被弃之不理的惋惜。“月未出”、“江自流”本是世间平常景色,因为诗人心的波澜而变得异常无情。酒仙白面对后来看见的皎洁的明月并没有提起什么游玩的兴趣,可见其心郁闷之深。前文本是深深地悲伤与执念,但笔锋一转,表达自己在艰难世道中积极处世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这首诗一如既往的展示了白的洒脱与乐观。

四、分类标注:

作者:白

朝代:唐代

体裁:五言律诗

题材:写景

风格:婉约

人物:白

景观:江边景色

韵部:十一尤平声

创作时间:夜晚

创作地点:江边

三望木瓜山

唐·白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一、注释:

1.栖鸟:归鸟。

2.客心:游子之情。

二、译文:

(我)早上起来看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傍晚看归鸟飞回来。客居他乡的我心中本就不由得悲痛凄楚,更何况还面对着木瓜山!

三、赏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本该是农业社会一幅和美安宁的画面,该是孔子眼中理想社会的样子,可是对于客居他乡的白,这样的景象反倒让其苦楚难言。栖鸟归家,而自己却客居他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第三句直抒胸臆,言简意赅,表明了自己心的酸痛苦楚,寥寥几笔,却将浓浓的情感表达了出来。木瓜山是白流放夜郎时所经过的地方,面对着木瓜山,不免想起从前,想起在家乡的时候顷刻,使愁上加愁,情感更上一层楼。这首诗虽短,但情感饱满。

四、分类标注:

作者:白

朝代:唐代

体裁:五言绝句

题材:思乡

风格:凄婉

人物:白

景观:木瓜山

韵部:十五删平声

创作时间:不详

创作地点:不详

四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侍御并登此地

唐·白

送客亭北,逢君纵酒还。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一、注释:

1.逢:恰逢。

2.屈盘:曲折盘绕。

3.帝乡:京城。

4.碧云: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

二、译文:

我在公亭北边为客人送行,恰逢你纵情地喝完酒回来。你在曲折盘绕的山路上戏着白马,在青山中放纵地大笑。马鞭回落直指长安,夕阳向方向落下。这里离京城不过三千里,回京却可望而不可即。

三、赏析:

这首诗首先写明了之后发生事件的原因、地点、人物,第二句描写了见到侍御时的状态——醉酒,可见两人的兴趣、性情十分相似。“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这两句印证了性情相似的这两个人交情匪浅。回辫长安是借着唐玄宗和贵妃之事表达自己与侍御之间友情之深厚。后半部分和前面的遇友之乐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自己无法重回长安,屈居于偏僻之处,无法实现自己心中鸿鹄之志的郁闷与无奈。白因他性情的豪放洒脱,在友情上,他的收获颇丰,但也因这样的个性,在仕途上屡遭不顺。

四、分类标注:

作者:白

朝代:唐代

体裁:五言律诗

题材:友情

风格:豪放

人物:侍御

景观:敬亭北二小山

韵部:十五删平声

创作时间:傍晚

创作地点:敬亭北二小山

五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唐·白

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猛虎啸洞壑,饥鹰猎秋空。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抚掌黄河曲,

嗤嗤阮嗣宗。

一、注释:

1.飞蓬: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比喻轻微的事物。

2.呼吸:顷刻间。

3.横行:纵横驰骋。

4.八极:八方极远之地。

5.伊昔:以前。

6.连兵:交兵,交战。

7.拨乱:平定战乱。

8.俗儒:浅陋而迂腐的儒士。

9.湎:亦作“沉湎”。

10.嗤嗤:嘲笑貌。

二、译文:

国的帝位落入荒草丛中,人们像追赶随风飞舞的蓬草一般追逐它。项羽气势盖过天地,两眼如宝剑闪烁的寒光般明亮。顷刻间,八千人从江东起势。邦斩杀了白帝子,风云叱咤,进入关中。但两条龙不能一起腾跃,五行和天象要相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