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党政机关通用公文文体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模板(精选3篇)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模板(精选3篇)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模板篇1×食字[19××]×号××市二商局:我公司××冷库,系地区性重点仓库,有库房×间,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可以贮存的×千吨、价值约××万元物资,每年上交利税××万元。
但多年来,冷库的防火设施十分简陋,器材不足。
库内仅一处有消火栓,且由于年久失修,压力低,达不到喷射要求。
一旦发生火灾,其后果难以设想。
去年以来,市区有关防火部门多次检查,要求增建消火栓,但均因我单位缺少资金,一直无能为力。
为保证库区安全,做到有备无患,急需增建地下消火栓4处及增设一部分消防器材,共需资金××万元,请局予以拨给。
妥否,请速批复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模板篇2总经理办公室:由于上季度我公司与上海通用公司合作,该公司要求我公司必须配备重型货车以期更好地完成合作项目,为了与其建立长期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更为了提高公司机械设备水平,故我部门拟议购买3辆重型货车。
本次购买计划安排在十月下旬,向沃尔沃集团购买。
经预算车辆费用为300万元,运输费用为25万元,报关报检费用为8万元。
费用总计为333万元整。
此请当否,望领导批准。
采购部二○20xx年x月x日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模板篇3为适应新形势下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经公司管理层会议决议,决定对以下同志进行新的人事任命,现予以公布:任命_______同志为事业部总经理,主持事业部的日常工作;任命_______同志为事业部副总经理,负债协助总经理完整任务; 任命_______同志为人事部总经理,主持人事部的日常工作;任命_______同志为人力资源部经理,主持该部门的日常工作。
以上任命决定自发布之日起即开始执行。
总经理:(印章)年月日。
公文写作(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

1.文种的误用
主要表现在报告和请示的错用 报告和请示同属上行文,但是性质截然不同 的两类文种。 a. 行文目的不同 报告以陈述情况为主, 不要求上级批复;请示以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为 主,要求上级批复。 b.公文内容不同 请示可围绕请求事项反 映情况,说明理由,不排除含有一定的情况汇报, 但报告中不能夹杂请示事项。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 不用标点符号。 公文中乱用标点符号主要表现在: a.转发和颁发法规、规章,不用书名号而用引号。 b.不必用其他标点符号而随意使用。 如《关于对1999年“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安排 的通知》。
5.语言结构和文字方面问题 a.段落层次不清,主次不分。不善于用结构层次序数,如 一、二、……,1.、2.、……。 b.不合公文文体,出现描述性语言和客套话。 … c.繁琐冗长,多套话。如根据……精神,在……指导下, 在……关怀下等。 d.主语谓语搭配不当。如 : 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增加了。(提高) 上述问题,今后准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解决和纠正)
1.公文格式的组成
公文格式的组成要素包括: (1)发文机关标识(版头、红头) (3)密级 (5)签发人(主要用于请示) (7)主送机关(内发可省略) (9)附件 (11)成文日期 (13)附注(此件发至 XX级) (15)抄送单位
(2)公文份数序号 (4)发文字号 (6)标题 (8)正文 (10)发文机关署名 (12)印章 (14)主题词 (16)印刷机关和印刷时间
《条例》和《方法》都明确规定:上报的文件应当按照 上级的要求和《公文主题词表》标注主题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文主题词表》使用说明中规定:
(1)一份公文标引的主题词,除类别词外,最多不超过五个。 标引主题词的顺序为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在标类属词时, 先标反映公文内容的词,最后标反映公文形式的词。如《上海市 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本市农村扶贫工作的通知》,先标类别词“农 业”,再标反映公文内容的类属词“扶贫”,最后标反映公文形 式的类属词“通知”。 (2)一份公文有两个以上主题内容时,先集中对第一个主题内容 标注,再对第二个主题内容进行标注,最后标文种。 (3)根据需要,可将不同类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公文写作是指以官方机构为发出主体,传达特定信息和表达意志的正式书面文体。
它具有规范、客观、准确、简洁的特点,被广泛运用在政府、事业单位、学校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公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写作原则和常见结构。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正文、署名、日期、印章五个部分。
首先是标题,标题应简洁明确地概括公文的内容,能够准确传达重要信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其次是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需要围绕主题进行叙述和表达。
正文要求具备逻辑性、条理性和系统性,应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主要介绍公文的目的、背景和重要性,中间部分详细叙述具体事项、要求和处理措施,结尾重点总结、强调和表明态度。
正文的语言应力求准确、简练,避免使用口语化、俚语化的表达。
接着是署名,署名是公文作者的身份和职务的正式表明。
署名应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以便读者与作者取得联系。
再次是日期,日期是编写公文的时间标志,用以明确制定和发布公文的时间。
日期应在正文后面,署名前面,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格式书写。
最后是印章,印章是公文的正式标记,标志着公文的合法性和正式性。
印章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放置在公文的适当位置。
公文写作的原则主要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礼貌性和合理性。
准确性是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要求公文内容准确、无误、清晰,能够准确表达发文机关的意图和要求。
简洁性是公文写作的重要原则,要求公文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尽量避免废话和冗长的叙述,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公文的主旨和要求。
礼貌性是公文写作的必要原则,要求以礼貌的态度和用语,客观、公正、尊重地对待接收者。
公文中不宜使用个人感情和口头语气,要保持中立、客观的表达。
合理性是公文写作的灵活原则,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恰当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使公文更具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公文的常见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正文、附件三个部分。
标题是公文的首要部分,要求简短、有吸引力,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主题和目的。
机关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机关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机关公文是我国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社会各界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之间及其他类似机构之间沟通、交流、协调工作的重要工具。
因此,机关公文的写作对于传达信息、表达意愿、促进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机关公文写作包含了较为广泛的内容,既有行文格式上的规范,也有言辞表达上的技巧,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本文就就机关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进行简要阐述。
一、基本行文格式机关公文的行文格式是为了保证公文的严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而设置的。
常见的行文格式包括:1.文件名称:公文的名称通常采用“通知”、“指示”、“报告”、“请示”等。
2.发文单位信息:包括主送、抄送、密级等信息。
3.正文:正文通常分为题目、报告、具体内容、落款。
4.落款:落款通常包含机关名称、日期、签名等。
具体地说,机关公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包括:1.标题:机关公文要求简洁明确,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尽量体现公文内容的主要信息。
2.语言:机关公文的语言应该准确规范,不应模糊不清、笼统抽象或带有夸张、造假等不当内容。
3.句子:机关公文的句子应该简单明了,句子长度不宜过长,以免读者难以理解。
4.段落:机关公文的段落应该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使读者容易理解公文的主旨和要点。
二、具体写作技巧机关公文的写作技巧是机关公文写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决定了公文的质量和效率。
基本技巧包括:1.保持正式性:机关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要求在语言、文体、格式上保持正式性。
2.准确表述:机关公文要求表述内容准确,语言简练,排除歧义,保证表述的内容符合实际情况。
3.注意格式准确:机关公文的格式标准要求严格,遵守正确的格式标准可以提高机关公文的规范性、统一性和可读性。
4.善于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机关公文既要简练明了,又要言简意赅,做到听众易懂,保证机关公文的工作效率。
5.掌握核心信息:机关公文的核心信息要掌握得很好,把握公文的要点,注意言简意赅,细节不可马虎。
三、文案写作常见要求机关公文作为一种公文文件,有着一些常见要求。
文秘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秘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公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主要用于政府、组织和机构之间的正式往来和文件交流。
公文的写作需要准确、规范、简洁,具有一定的公共基础知识。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一些常见知识点。
一、公文的基本要素1.发文单位:即文件的出处,需要标明单位全称和常用简称,包括机关、部门、团体等。
2.文件字号:即文件的编号,标明年、月、日等具体的时间和编号。
3.签发人和签发日期:签发人是行文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名字和职务,签发日期用于标明公文发布的时间。
4.标题:标题是公文的主题,需要简洁明了,能准确概括文件的内容。
5.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前言、正文和结尾等部分,需要清楚、简明扼要地表达文件的内容和目的。
二、公文的格式要求1.纸张规格:一般使用A4纸张规格,大小为21cm×29.7cm。
2.文字字体:一般使用宋体、黑体或仿宋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或五号。
3.行文方式:一般使用规范的正楷或楷书,要求字迹清晰、工整。
4.文字布局:公文的左右边距一般为3厘米,上下边距一般为2.5厘米。
字数一行为20个字,一般为20至30行。
5.格式要求:公文格式包括标题、标题下的字数、字间距和行间距等,以及正文中标示时间、地点和主题等。
三、公文的常见类型1.决议:决议是组织或会议通过的一种正式的文件,用以表明对某一问题作出决定或立场。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公告:公告是向公众发布的一种通知,用于通知公众有关规定或重要事项。
3.报告:报告是对某一问题或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用于向上级或相关单位汇报情况或提出建议。
4.通知:通知是向特定对象或单位发布的一种通知,用于通知特定事项或安排。
5.公函:公函是正式的书面联络,在特定场合用于向相关单位或部门发出请求、协商或通告。
6.议案:议案是在会议上讨论或决定的一种文稿,用于提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意见或决策。
四、公文的写作要点1.准确清晰:公文要求语言准确、用词恰当,表达清晰明了,不能有歧义或模糊之处。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请示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党政机关公文写作——请示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党政机关公文写作——请示请示例文:x x省人民政府关于增拨防汛抢险救灾用油的请示×府〔××××〕××号国务院:今年入汛以来,我省气候异常,旱涝交错,灾害的突发性、阶段性十分明显。
进入主汛期后,出现三次较大的降雨过程,使我省×××、×、××等地区的十多个县发生了洪涝灾害。
特别是进入八月份以后,××江连续发生两次大洪水,更加重了灾害程度(灾情统计待汇总核实后另报)。
1近三十多天,为战胜××江洪峰,确保沿江城、镇、铁路、油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区的××、××、××、××等县(市)以及××省驻军,每天出动十二万多人、三万五千多台机动车辆,日夜抢修加固堤坝,运送抢险物资。
现已耗用柴油三千七百吨,汽油二千吨。
据省防汛指挥部报告,××江洪水消退到安全水位要到九月下旬。
目前抗洪抢险的重点,已由加高、加实、加固堤坝,转为在二百多公里长的堤坝上防风浪、抢险段,以避免渗水滑坡。
抗洪战线长,洪峰消退慢,抢险工程量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和修复水毁工程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此,特请国家增拨抗洪抢险救灾用柴油五千吨、汽油五千吨。
请予审批。
以上意见妥否,请指示。
××省人民政府(公章)××××年×月×日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_写作指导_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第一章公文概述第一节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
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
第二节分类公文按其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决定、指示、公告、通知、通知、通报等。
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同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等。
通知、公文纪要有时也可作为平行文。
公文按其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常规公文。
公文内容有时限要求,需迅速传递办理的,称紧急公文。
紧急文件可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紧急公文应随到随办,时限要求越高,传递、办理的速度也就要求越快,但要“快中求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文的时效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常规公文,也应随到随办,以提高办文效率。
公文按其机密程度,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普通公文。
绝密、机密、秘密公文又称保密文件,是指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需要控制知密范围和知密对象的文件。
文件的密级越高,传达、阅办、保管的要求也越严。
第三节公文的行文关系一、行文关系,是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系在公文运行中的体现。
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分为同一系统上下级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同一系统的平级机关之间以及同一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不同系统的机关、部门之间不相隶属关系。
行文关系是根据行文单位各处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的。
二、建立正确的行文关系,遵守必要的行文规则,有助于机关、部门、单位维护正常的领导和管理,避免行文混乱,防止“公文旅行”,克服文牍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一定的行文关系,规定和约束了公文按照一定的方向运行,通称为行文方向。
行文方向是行文关系的反映。
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在具体行文中,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可以采取逐级、多级、越级、直达、直接等不同的行文方式。
公文公共基础知识

公文公共基础知识公文是机关、团体或个人在行政、司法、立法等活动中,为了完成某项事务或传达某项决定而起草的正式文件。
公共基础知识是指在撰写公文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关于公文格式、用语以及撰写技巧等相关知识。
本文将从公文的定义、常见公文种类、公文格式以及撰写要点等方面探讨公文公共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用于官方场合的书面文件,用于传达法定权力机关作出的决定、规章制度、对外经贸事务、组织管理等内容。
通常公文具有一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并受法律规范和规定的管制。
二、常见公文种类1. 备忘录:备忘录用于内部机关之间交流沟通,记录会议纪要、工作安排等内容。
2. 通知:通知用于向内外部人员发布某项重要决定或通告事项,具体内容通常包括标题、正文、签发人、签发日期等。
3. 命令:命令一般用于下达具有强制力的指示,要求受文者按照规定执行。
4. 决议:决议用于机关集体决策的文件,记录会议通过的决定事项。
5. 公告:公告用于向社会公众发布重要信息或公开通知,常见于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
6. 呈报:呈报用于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等。
7. 请示:请示用于向上级请示或汇报重要问题,一般需附相关材料。
8. 申请:申请用于向上级申请某项权益或批准,需要详细说明背景、理由等。
三、公文格式公文格式包括信头、题目、正文、附件、日期、署名等要素。
1. 信头:信头处包括机关名称、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等信息。
2. 题目:题目应准确概括公文的主题,简明扼要。
3. 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内容,应简明扼要,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4. 附件: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补充材料,如统计数据、调查报告等。
附件应标明名称和编号。
5. 日期:日期应准确、清晰地记录在正文上方,格式一般为“年月日”。
6. 署名:署名包括公文的主要起草人、审核人、领导人等,要注明姓名、职务等。
四、撰写要点1. 表达准确:公文语言应简练、准确,不可夹杂生僻词汇或俚语,避免歧义。
2. 结构清晰:公文应有明确的层次结构,段落之间应有适当的过渡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党政机关通用公文
文体
1.规范性文件
(1)条例。
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2)规定。
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领导指导性文件
(1)决议。
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2)决定。
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3)指示。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4)意见。
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5)通知。
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6)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批复。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
公报。
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陈述呈请文件
(1)报告。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2)请示。
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
函。
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
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