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摩擦力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中的摩擦力如何应用?

初中物理中的摩擦力如何应用?

初中物理中的摩擦力如何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初中物理学习中,摩擦力是一个十分常见且重要的概念。

摩擦力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简单的行走、骑自行车,到复杂的机械运作,都离不开摩擦力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摩擦力。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摩擦力有着诸多实用的例子。

比如,我们走路就是依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如果地面过于光滑,摩擦力太小,我们就会难以行走,甚至会滑倒。

同样,当我们骑自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当我们用力蹬脚踏板时,后轮会受到向前的摩擦力,从而推动自行车前进;而前轮受到的是向后的摩擦力,起到了阻碍运动的作用。

在汽车的行驶中,摩擦力也起着关键作用。

汽车的轮胎表面通常有花纹,这就是为了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和操控稳定性。

在刹车时,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汽车迅速减速停止。

此外,汽车在加速、转弯等过程中,也都需要依靠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

摩擦力在体育运动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穿着有良好摩擦力的运动鞋,这样在快速奔跑、急停、变向时,才能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平衡和动作。

在攀岩运动中,攀岩者的手脚与岩石表面的摩擦力是保证他们能够安全攀爬的关键因素。

如果岩石表面过于光滑,或者攀岩者的装备摩擦力不足,就会增加掉落的风险。

在工业生产中,摩擦力同样不可或缺。

比如,在机械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实现动力的传递。

在一些需要固定零件的场合,会使用摩擦力较大的垫圈或螺母来防止零件松动。

同时,在一些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如机器的轴承部分,会使用润滑油来减小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摩擦力在建筑领域也有体现。

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摩擦力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摩擦力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摩擦力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1.如图1所示,F=10N,G=8N,物体
在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
,则此时物体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

8 N,当增大F 时,墙对物体
的摩擦力将 不变(填“增大”“减
8.现有四块相同的砖,每块砖重为G,一个用竖 直的两手将四块砖如图所示夹起,试求2号砖左 、右两侧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
2
3
4
9. 如图所示,重50N的物体A通过细绳 绕过滑轮与物体B相连,在推力F的作用 下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1)若物体B重20N,求墙给A的摩擦力的 大小和方向; (2)若物体B重70N,求墙给A的摩擦力的 大小和方向。
小”“不变”)。
2.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
水平桌面上,在l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
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 所受的摩
擦力为 0 N;若将A、B紧靠管放在水平桌
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
图乙所示),则推力F2= 10 N
3.如图所示,物体甲m重5N,物体乙M重8N,那
么轻质弹簧秤上的示数及水平地面对物体M
的支持力分别为( B )
A. 3N、8N B. 5N、3N
C. 8N、3N
D. 13N、5N
甲 乙
4.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A、B的 受力示意图。如果F=10N,则AB间的摩擦力和地与 B间的摩擦力各位多少?
fA对B= 0N f地对B=F=10N(水平向左)
A.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可能与接触的面积大小有关 D ……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0篇)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0篇)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0篇)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1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2.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物体的重量)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知道一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难点: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用:一块木板,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放大镜、砂纸、线绳、VCD光盘、橡皮泥、水槽。

2、小组:每组记录纸1张教学过程一、导入:感知神奇的摩擦力1、老师借学生两本科学书,相互一页一页交叉2、你们能把这两本科学书分开吗?3、请学生上来试试4、为什么会拉不开呢?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呢?学生说说道理-引出课题(摩擦力))5、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哪儿有摩擦力?学生举例6、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一点摩擦力吗?学生尝试(用手、书本、笔盒、脚、身体:用手擦桌子、脸等) 7、在制造摩擦力的观察中,你说说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谈自己的发现(主要讲摩擦力发生的条件:静止的物体没有摩擦力,当物体运动或将要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一个物体不能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且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能产生热等)9、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板书.二、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教师演示:一块木板一端放上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试验后再定)2、猜一猜:把木板一端抬高,那块物体先滑下来?学生猜测3、教师演示抬高一端,不掉下来时,问:这时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吗?(有)继续抬高,观察哪样先滑下来。

4、为什么它们滑下来有快慢说明什么?学生说出理由(物体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有大小)你们认为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提出看法:(如:物体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的光滑、物体的轻重、运动速度速度、用力的大小、物体的材料等)5、谁能证明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呢?(学生提出建议:实验)三、实验验证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假设,每组选择一个假设通过实验来验证是否成立。

初中物理讲义力学6:摩擦力

初中物理讲义力学6:摩擦力

力学6:摩擦力一、摩擦力现象二、摩擦力要点诠释:1.定义: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2.分类:分为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三、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由于两物体在接触部分受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对滚动的阻碍作用,叫做滚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是物体滚动时,接触面一直在变化着,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它实质上是静摩擦力。

接触面软,形状变化愈大,则滚动摩擦力就愈大。

一般情况下,物体之间的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在交通运输以及机械制造工业上广泛应用滚动轴承,就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例如,火车的主动轮的摩擦力是推动火车前进的动力。

而被动轮所受之静摩擦则是阻碍火车前进的滚动摩擦力。

[1]四、滑动摩擦力要点诠释: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有相对运动;③接触面粗糙.说明: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2)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3)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N F f μ=说明:①压力F N 与重力G 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②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μ<1.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F 的大小只由μ和F N 共同决定,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五、静摩擦力要点诠释:1.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是说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的存在,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比如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静摩擦力,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会沿斜面下滑.3. 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 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max f 之间4. max0f f ≤≤ 实际大小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判断.4.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说明:①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比如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沿斜面下滑,即物体静止时相对(斜面)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②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假设法.其操作程序是:A .选研究对象: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B .选参照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且施加静摩擦力的物体;C .假设接触面光滑,找出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体的运动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D .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六、最大静摩擦力要点诠释: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一静止的物体,当人用水平力F 推时,此物体静止不动,这说明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当人用水平力2F 推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可见,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max f 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max f 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max 0f f ≤≤.要点诠释: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一般情形下,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②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人跑步时地面给人的静摩擦力就是动力,传送带上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加速,静摩擦力也是动力.③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些,但通常认为二者是相等的.七、 用假设法判断摩擦力要点诠释: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要看是否具备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但在通常情况下,其它条件是具备的,关键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要判断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可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第一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静摩擦力和有其它外力存在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第二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物体不受其它外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假设法只是判断摩擦力的一种方法,有时还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已知物体A 做匀加速运动,说明物体A 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物体A 一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如何理解初中物理中的摩擦力?

如何理解初中物理中的摩擦力?

如何理解初中物理中的摩擦力?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摩擦力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概念。

它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对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着关键作用。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摩擦力的定义。

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那摩擦力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需要提到物体表面的微观结构。

从微观角度看,物体的表面并不是绝对光滑的,而是存在着许多微小的凹凸不平。

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这些凹凸部分会相互嵌合和碰撞,从而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种类主要有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

比如说,我们用力推一个静止在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没有动,此时箱子受到的就是静摩擦力,这个静摩擦力的大小会随着我们推力的增大而增大,直到推力超过了最大静摩擦力,箱子才会开始移动。

滑动摩擦力则是在两个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产生的。

比如一个木块在粗糙的木板上滑行,木块受到的就是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

滚动摩擦力相对较小,通常出现在轮子滚动的情况中。

比如自行车的轮子在地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就是滚动摩擦力。

在实际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

我们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能让我们不至于滑倒;汽车能在马路上行驶,也是因为轮胎与地面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而机器零件之间的摩擦会造成能量的损耗和零件的磨损,所以需要使用润滑油来减小摩擦力。

要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对于静摩擦力,我们需要根据物体的受力平衡来分析;对于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可以用公式 f =μN 来计算,其中f 表示滑动摩擦力,μ 是动摩擦因数,取决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N 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理解摩擦力,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区。

比如,有人可能会认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其实不然。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图文课件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图文课件

A.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解析】选D。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比较。匀速拉动长方体 木块的过程中,拉力与长方体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只与 压力的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三种情况下摩擦 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拉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故选D。
考点 2 摩擦力大小的判断
【典例2】(2013·郴州中考)一个箱子重为100 N,放在水平面
上,受6 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 N。当水平推
力增大到10 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
20 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点:
滑动,从而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
两次实验可得结论: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还想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
的关系,请你帮助他们在实验1的基础上,利用实验1中器材再做
一次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①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举出一个增大有益摩擦的例子:

【思路导引】(1)测摩擦力,利用二力平衡原理,物体要做匀速直
线运动。
(2)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找出不变量和变量,对照得结论。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重视了对“控制变量法”的考查。(1)为了使拉力的大小等于 摩擦力的大小,应该匀速拉动物体,这是采用了转换法。(2)1、3 组用了相同的木块,重力相同、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 同。(3)在探究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时,要注意控制“压 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不同。根据 提供的器材可以用不同的放置方法到达要求。(4)可以从增大 压力和增加粗糙程度等方面来举例说明。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摩擦力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摩擦力

力学专题——摩擦力知识点归纳总结【摩擦力基础知识】摩擦力是力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力,它是在互相接触并且接触面不光滑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阻碍摩擦力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且有相互作用的弹力;②两接触面均粗糙;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一)判断存在的方法(2种)1.根据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定义)可以判定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接触面粗糙;②两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挤压;③两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根据运动状态判定摩擦力的大小(双分析)(1)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据此可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若沿水平方向推车,但未推动,此时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增大推力,若仍未动,摩擦力与推力仍平衡。

@重,增大压力,摩擦力不变。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据此可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若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使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也不改变,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发生改变,滑动摩擦力随之改变。

(二)摩擦力的方向判断(2种)1.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有时也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如人走路,若不打滑,脚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地给脚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成为人向前的动力。

2.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二力平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判断,做受力示意图)(三)摩擦力的大小(2种)1.滑动摩擦力大小根据公式f=µN计算2.根据力的平衡知识计算(含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难点(1)摩擦力的有无(2)方向(3)大小(四)判断物体是否受摩擦力,什么类型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值计算提示:分析物体A的受力情况,做出受力示意图,同时考虑物体的状态分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九章第3节《摩擦力》。

内容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分类、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摩擦力的作用及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定义、分类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理解摩擦力的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定义、分类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摩擦力的作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摩擦力演示仪、弹簧测力计、实验用小车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用的小车、测力计、粗糙程度不同的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走路、开车等,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 实践情景引入:摩擦力演示仪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对摩擦力的影响。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

6.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摩擦力2. 主要内容:(1)摩擦力的定义(2)摩擦力的分类(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摩擦力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在生活中,摩擦力有哪些应用?(3)如何计算摩擦力的大小?2. 答案:(1)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足球
鞋底装有鞋钉 D C.在汽油机的连杆和曲轴连接处加注机油 D. 溜冰鞋底装有滚轮 2、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有 C 害摩擦并需要减小() A.叉蛋糕时,叉与蛋糕间的摩擦 B.手拿杯子 增 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 压 C.人爬树时,人与树的摩擦 D.轴转动时, 大 力 钢珠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2、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 了 增大 摩擦,采用的方法是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而 减少 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了 摩擦,采用的方法是 减少压力
高效练习:
1、用350N的力推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 但没有推动,那么此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等于 350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在水平地 面上用350N的力推一个木箱匀速直线前进,那 么木箱受到的摩擦力_ 350N(填大于、小于 等于 或等于)。
3、汽车的轮胎上为什么常有凹凸的 花纹? 4、足球守门员为什么要戴上手套?
5、登山运动员为什么要穿防滑靴?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 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 手平放在桌面上,不用力推或拉,保持 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 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如图所示,同一水平面上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 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 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 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 骤现象和结论.
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 木块,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 铁块,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3、比较F1、F2的大小,判断谁的表面粗糙
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平衡于任何方向的外力
摩擦力产生 的条件: 1、物体间相互挤压。 2、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 方向: 关键点: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
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 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练习题:
在下图中,物体A的重力是15N,在水平推
1、探究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
1、将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 读出此时的拉力为F1 2、将木块侧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 读出此时的拉力为F2 3、将木块竖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 读出此时的拉力为F3 4、比较F1、 F2、 F3的大小,若相等,则无关;若不等, 则有关。
第三节摩擦力
执教者:朱晓龙
汶南中学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摩擦力 和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 。
2、通过实验探究,熟练掌握探究影响摩擦 力大小因素的方法。
3 、 以极度的热情投入课堂,体验高效学习 的快乐。、
重点:摩擦力的定义和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
难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
1、人为什么能在冰面上快速滑行? 2、为什么人能在水泥面上能溜冰?
摩擦消耗了我们大量的能量,科学家们想方设 法让它变得小些,以减小它无端地消耗我们本来非 常短缺的能量,但是,我们一刻也不能没有它!
1、没有摩擦的世界将怎样?请你列举几个场景。 穿不上衣服 无法行走 手拿不住瓶子
2、自行车上哪些部位的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哪些 地方的设计是为了减小摩擦。 增大摩擦的有: 轮胎表面有花纹、刹车闸上用橡胶、 脚蹬表面有花纹、车把套有花纹、 链条与齿轮有凹凸相咬合。 减小摩擦的有: 前后轮上有轴承、轴承上有滚珠或 加润滑油。 滚动轴承的有: 前后轮的轴承、脚蹬、车前叉等
一切岩石和沙粒都变得无限光滑,它们再不能 聚集在一起成立一座座巍峨挺立的高山。山崩地裂 随处可见,岩石夹着泥沙汇成一股股泥石流奔泻而 下。由于没有摩擦,各种运动起来的物质,再也无 法停下来,它们在地面上你碰我撞,东滚西溜。地 面就象一锅开了锅的粥,混乱不堪。
没有了摩擦,地球变成了一个滑稽可笑但又惨 不忍睹的世界!
力F的作用下沿着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受 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大小 15N 竖直向上 是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墙壁
F
实验探究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猜想A: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可能与接触的面积大小有关 猜想D:可能与物体滑动的速度有关
设计实验:
器材: 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毛巾、 玻璃板
问题:
1、怎样改变木块的压力大小?
在木块上放砝码 2、用什么工具测摩擦力?怎样测? 弹簧测力计 匀速拉动木块,拉力等于摩擦力 3、用到什么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探究步骤
原理:
二力平衡的条件
步骤: 1、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 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1;
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 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 粗糙摩擦力越大。
另外:摩擦力与速度基本无关;
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本节课
我们学到了什么?
一、摩擦力: 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二、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三、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四、 、压力大小
下列各图是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 擦?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瓶盖上刻有花纹 转轴处加润滑油
滑槽做的很光滑
用力夹紧,且钳 口做有条纹
巩固练习
1、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下面哪个措施的目的是减小摩擦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 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
1.使接触面光滑; 2.减小压力; 1.使接触面更粗糙 增大有益 减小有害 3.加润滑剂; 摩擦的方法: 摩擦的方法: 4.用滚动代替滑动; 2.增大压力 5.摩擦面脱离接触

再 见!
(4)受紧皮带,是为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 4、下列各种情况,采取减小摩擦措施的是( D 采取增大摩擦力措施的是( A, ) A、用台钳夹紧工件 C B、在木箱下面垫上圆木,箱子容易搬动 C、自行车的把手有很多的花纹 D、给电风扇加润滑油

课堂练 1、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力的是( B 习 A.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刹车后,汽车为什么能停下来?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 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 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 接触面上就产生一种阻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分类: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表面上滑动 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 擦力。 2、静摩擦力:当物体与另一物体接触且有相对 运动的趋势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阻碍 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这个力叫静摩擦力 3、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表面上滚动时所受到
木板
2、在木块上放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 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2;
木板
3、在木板上固定好毛巾,放上木块,用弹簧 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3
毛巾
数据表格:
实验次数 1 接触面情况 压力情况 摩擦力大小
2 3
分析与论证:
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有关: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当压力相同时,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接触面间的压力
3、变滑动为滚动
生活.物 理.社会
气垫船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 4500Km/h)
三、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压力; 3、滚动变为滑动。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压力; 3、滑动变为滚动; 4、使摩擦脱离接触面(如:加润滑油、 形成气垫等)
假如没有了摩擦
如果我们的世界突然之间没有了摩擦力,那副可笑的 样子将会令你忍俊不禁。
由于没有了摩擦,地面将会绝对光滑,人在地面上寸步 难行,一旦跌倒,就会象被翻过来的甲虫那样,任你如何挣 扎、也爬不起来。由于没有了摩擦,任何螺丝都无法拧紧, 奔驰中的汽车会突然散架,车轮向四周飞出。这时候,所有 的物体都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集结到底洼地带。 一切植物在微风吹拂之下,就会连根拔出,向四周散开 来;房屋上的砖块、木料和钢材会唏哩哗啦地散落下来;江 河湖海将象脱缰的野马咆哮翻腾;风一旦刮起来,就会永不 停息地刮下去,任何物体都会被它刮跑,地球上是一片飞沙 走石的世界。
2.球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B ( ) A.减少压强 B.增大摩擦 C.减少摩擦 D.增大压力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越重,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 × )
(2)下雪天,汽车不容易启动,是因为滑动摩擦力 较大 ( )
大摩擦力 ( )
× (3)鞋子底面上面有很多的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