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主要产业——高技术产业

合集下载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

附件1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一、分类目的为准确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界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范围,健全高技术产业统计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参照国际相关分类标准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高技术产业界定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1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际分类标准为借鉴。

本分类借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分类方法;分类表中第一类至第五类内容可与有关国际分类基本衔接,能够满足国际比较的需要。

1 R&D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支出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R&D(即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是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提升可操作性为基本要求。

本分类中各小类尽可能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行业小类对应,便于统计资料的获取、整理和再加工。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6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8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在《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国统字(2013)55号)的基础上修订完成,采用了原分类的基本结构框架。

初中地理《中国的主要产业》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中国的主要产业》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中国的主要产业
材料: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热潮,不仅大中城市规划建设一个个规模大小不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乡镇也圈起了一片片土地,作好了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期工作。

若干年过去了,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红红火火,一片繁荣景象,而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却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

4、当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在地域上将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
5、结合材料料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了解我国一些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了解居住地是否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如果有,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过渡导入: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有。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的要求,为满足国家制定高技术服务业有关政策和加强高技术服务业宏观管理的需要,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统计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参照国际相关分类标准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高技术服务业界定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本分类主要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为指导,并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高技术服务业的范围及分类。

(二)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本分类能够满足有关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管理的需要,同时兼顾统计上的可操作性。

(四)本分类借鉴国际组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界定以及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将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纳入高技术服务业范畴。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1位数字表示,共有9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2位数字表示,第1位为大类代码,共有25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中类代码,共有97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一)本分类中小类的具体范围说明可参见《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品的界定与区别

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品的界定与区别

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品的界定与区别作者:夏绘秦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13期[摘要]高技术产业是按照技术集约程度划分出来的产业,具有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大;对政府具有战略意义;产品与工艺老化快;资本投入大,风险高;----国际贸易具有高度国际合作性与竞争性等五大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是相对于“旧”来说的,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存在,企业开发与使用新技术是一种普遍现象。

从国家角度讲,高新技术产业是不存在的,高技术产品是指符合高技术领域,运用尖端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

三者在划分的标志、可操作性、分类特点、分类范围、可行性、时效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品一、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品的界定(一)高技术产业因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本质联系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使用来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其价值无高低之分;高科技是对当代世界前沿科学的探索和在此基础上技术发明概括,而不是为各种科学探索的价值高低的假定。

因此,高技术的“高”,是指在当代科学发展中,不仅需要高级人材和多学科知识,还学要更为复杂的技术手段及高知识密度的特点。

因为技术是针对经济社会特点需要,用于控制生产要素,以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技能和手段,主要是回答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技术有源于实践经验,也有建立在科学发现基础之上的技术发明。

为此,高技术的“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发现基础上的技术发明,是对---和社会经济发展已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是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获尖端技术,它具有现代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及知识密度高的特征。

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 认为,高技术才汗液有五大特征:1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大;2 对政府具有战略意义;3 产品和工艺老化快;4资本投资达,风险高;5---国际贸易具有高度国际合作与“竞争性”。

日本-----信用银行对高技术产业的定义是:节约资源和能源,技术密集度高,技术创新速度高。

我国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清洁能源(一)我国煤化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走向精细化。

如再往下做可延伸至聚氨酯、聚碳酸酯,ABS等更高端的产品,但这些都需要芳烃与烯烃的结合。

因此未来应使高端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进一步结合,前瞻性地布一些点,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工程实践的良好配合。

(二)风力发电在未来全球清洁能源领域将发挥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到目前为止"陆地风力发电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正在积极探索海上风力的发电技术。

全球风力发电成本大约控制在每千瓦时5美分左右,相比十年前下降了50%左右,同时,装机容量也增长了15倍左右。

随着技术的发展,发电成本的降低,风力发电在未来的清洁能源领域将发挥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全球范围内太阳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国际太阳能战略研究显示:世界各国能源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由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为主的可持续能源体系转型。

面对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和电力需求的比重分别到达 50% 和 80% 以上,太阳能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主要能源,2050年成为主导能源之一。

(四)各国加大对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生物质能产业的主产地——美国、巴西、欧盟各国都制定了生物质能发展规划, 并且已经开始商业化生产或者修建生产设施。

美国预计到2016 年, 生物能源要替代5% 的汽油, 替代13% 的交通消耗柴油。

欧盟到2020 年, 可再生能源将占能源消耗总量的20% , 生物燃料在交通燃料消费中的比重到达10%。

各国政府为此不仅出台一系列财政补贴、投资政策、税收优惠、用户补助等经济激励政策, 为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而且通过规划和政府指令, 确保生物能源的长期持续发展。

(五)未来我国清洁能源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子行业。

在天然气发展上,我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和资源,还有很多技术领域需要和国外先进领域学习研究,未来天然气将会取代煤炭的作用,日益进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来。

高新技术产业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展望

高新技术产业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展望

高新技术产业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展望高新技术产业是指以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期和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展望。

一、高新技术产业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1.推动经济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

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

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一批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2.增加就业机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大量就业机会。

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也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和集聚。

3.提高经济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提高了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使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使中国经济更加具有活力和持续竞争力。

4.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技创新,为促进科技创新,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创新的投入。

同时,为了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中国也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展望1.加强与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国际合作。

中国应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合作,加快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中国也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加大对人才的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近些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随着政府支持,高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规模正在以每年约25%的速度扩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2024年,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3.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3.7%,比上年增长6.8个百分点。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显著提升,在全球竞争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比如,在制造业中,中国占据了全球50%的机器人市场,成为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企业也在全球数字经济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企业。

三是产业布局更加完善。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布局更加完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据估算,截至202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56.3%。

同时,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就业活力也越来越强,直接就业人员为2.37亿,占到了就业总人数的35.2%,比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

四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

附件1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一、分类目的为准确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界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范围,健全高技术产业统计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参照国际相关分类标准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高技术产业界定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1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际分类标准为借鉴。

本分类借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分类方法;分类表中第一类至第五类内容可与有关国际分1R&D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支出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R&D(即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

类基本衔接,能够满足国际比较的需要。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是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提升可操作性为基本要求。

本分类中各小类尽可能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行业小类对应,便于统计资料的获取、整理和再加工。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6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34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8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在《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国统字(2013)55号)的基础上修订完成,采用了原分类的基本结构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得了哪些成就?
1. 中国进入了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
2. 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3.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
4. 高技术农业蓬勃兴起
5. 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
高技术制造业
持续高速增长。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及办公设备、通信及 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等电子信息产品制 造业,成为制造业中的第一大部门。航空航天设备、生物医药、 新材料等其他高技术制造业也发展很快。
地域上的特点: ①东部沿海偏向性,北京、上海是核心地带 ②由点状分布向点、块、带格局转化 ③不同类型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
例如: 沿海地区侧重建立科技园区型高技术产业。
内地则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湖南教育出版社
地 理
八年级下册
课件制作:宋城杰
当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1. 环渤海地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圆区为中心。 2. 长江三角洲——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 3. 沿亚欧大陆桥——以西安——杨凌高新技术为中心。 4. 珠江三角洲——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
形成原因: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人才、交通等条件都比较优越, 尤其是适合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大中城市相对集中,所以已经初步形成
了高新技术产业。
1. 环渤海地区—以北京 中关村科技圆区为中心。
2. 沿亚欧大陆桥—以 西安——杨凌高新技术 为中心。 3. 长江三角洲—以上海高 新区为中心。
4. 珠江三角洲——以深圳高 新区为中心。
将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在地域上将有什么样的特点?
将呈现高新技术产业带,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 的实施,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也正在成为新的高新技术 产业中心。
高技术产业促进和带动了工农业的发展,使
产品更新换代,工业产品不断升级,大大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的智力性、创新性、战略性和环境 污染少等优势,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 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 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人类社会开拓 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第一章
中国的 主要产业
地 理
八年级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
高技术产业的特点
● 知识和技术密集,科技人员的比重大,职工文化、技术
水平高;
● 资源、能量消耗少,产品多样化、软件化,批量小,来自更新换代快,附加值高;
● 研究开发的投资大;增长率高。
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高技术农业蓬勃兴起
我国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了400多个高产、优质、抗病、 抗逆农作物新品种,为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厂化 快速繁育优良林木种苗技术、胚胎工程、细胞克隆技术的广泛 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养殖业产品的结构优化。
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通信、软件等高技术的快速 发展,中国以电信业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现已跃居世界首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