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四-习作4》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2023年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精选6篇)

2023年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精选6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篇1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主动积累优美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泉水还会去哪儿奉献爱心?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泉水还会去哪儿奉献爱心。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大自然有许多天然的音乐家,他们演奏的乐曲使人陶醉。
你留意听过这些乐声吗?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你都知道哪些天然的音乐家吗?生答:呱呱呱,那是青蛙的歌声,呼呼呼,那是风的声音……2、听,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3、板书:泉水。
读题。
4、谁知道什么是泉水呢?指名说课外查找的有关泉水的资料。
5、课文中的泉水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图文结合,展开联想,整体感知全文。
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自主说话,小组交流。
三、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泉水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
3、出示生词认读。
一股清泉石缝瓦罐水塔杜鹃清脆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4、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5、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出示: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6、泉水从漆黑的地下来到这明亮的世界,可高兴了,他决定来一次旅行。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优秀教案 教案

1.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2.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3.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课题
语文园地四
课型
语文园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2.习作要求: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自主发现: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和同学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范文、课件。
教
学
流
程
主体设计
备注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绝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而且表示,如果自己在场,一定也会有令人吃惊的绝招,老师让你们回去准备准备,咱们这节课就来展示展示,好吗?
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5.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6.誊写作文,字迹工整。
第二课时 自主探索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同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和颜悦色地(说)(点点头)(看着我)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合集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5、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3、学生书写“读读写写”得词语。
4、师听写三、学习“我的发现”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3、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得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节。
四、学习“日积月累”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总结:流传千古的词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能让我们多日积月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课时一、触景生情1、搜集残酷战争相片。
2、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二、真情表达1、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a、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b、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1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c、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以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反思)(精品)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1.(1)课件出示。
修改病句。
①公园新设了有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②明天,三年级全体去看电影。
③我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2)小组交流,进行修改。
(3)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①公园新设了有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两个”和“英国援建的”词序颠倒,意思混乱。
)②明天,三年级全体去看电影。
(成分残缺,不是“三年级全体”,而是“三年级全体学生”。
)③我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过去”和“往”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 (4)课件出示,读读议议:2.认识修改符号。
3.师生共同研读课本上修改的一段话,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增成分残缺的;删意思重复的;换用词不当的,调词序颠倒的。
(板书:增 删 换 调)4.课件出示:修改病句歌诀 诊断句子的毛病,七个方面查清楚; 一看成分缺不缺,缺的成分要补全, 二看搭配当不当,不当之处改流畅,病句。
(小明终于克服了错误。
(中轻轻摆动。
(有《儿童文学》艺》国少年报》等。
(看完了。
(我猜想她肯定去开会了。
5.段话。
入夏令营活动。
真是五彩缤纷,舞,唱歌,朗诵,写生,做军事游戏等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么喜欢夏令营活动啊!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课堂小结参考答案:1.(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2)这段话围绕关键句主要介绍了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3)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
2.(1)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
(2)这段话围绕关键句主要介绍了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来表现小虾的自在。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语文园地四(教案)

习作·语文园地【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进行有趣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及时记录。
2.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按照实验的过程写作,把实验中最精彩或最关键的部分写具体,写生动。
3.通过交流平台,学会利用关键句理解段落大意,并学会在习作中运用关键句。
4.通过词句段运用,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5.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
6.会读会背古诗《滁州西涧》,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学习重点】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注意写出做实验过程中的心情等。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
3.会背古诗《滁州西涧》。
【学前准备】1.做小实验,用图表记录实验过程。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
(教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环节】第一课时(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一、激趣入题,引导探究乐趣。
你们做过哪些实验,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就来回忆一下这些实验的内容和过程。
二、组织活动,示范引导。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乌鸦喝水》这篇文章,乌鸦靠它的聪明才智喝到了水。
我们今天就来做做这个实验。
那么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什么呢?1.出示实验所需材料:小石子、瓶口小的瓶子、水。
2.开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做实验时动作是怎样的?(先……再……最后……)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变化?……3.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指导)4.反馈、评价。
(1)小组讨论,再派代表针对上述问题讨论交流。
(2)师生共同评议。
5.口述练习,随机指导。
三、回顾自己的实验,完成习作。
1.把自己做的实验过程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还可以写实验时的心情变化和实验中有趣的现象。
2.学生自由习作,放手试写全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作业。
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习作讲评)一、回顾上节课习作的情况。
二、小组交流习作。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引导学生就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是否写具体了,实验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用得不合适的词语等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人教版《语文园地四》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园地四》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语文园地四》,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与背诵,课文内容理解。
2.教学难点:课文情感表达,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语文园地四》教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老师出示课件,展示课文《语文园地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老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老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书写。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4.老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三)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老师选取部分习题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四》,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课文背诵与理解1.学生分组背诵课文,老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2.老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三)写作训练1.老师出示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2.学生写作,老师巡回指导。
3.写作完成后,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背诵课文,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3.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学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园地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关键句在句子中作用,如何把关键句改成段落大意。
2.词句段运用,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并能提出问题,仿照例句写观察到的;认识对调和移动符号,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片段。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滁州西涧》,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古诗《滁州西涧》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关键句,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难点】1.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写下来。
2借助修改符号修改语言片段。
【教学课时】1课时是移动符号,位置颠倒、不相邻部分的调整。
(4)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补充修改病句。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关键句与段意有关,位置不固定学写观察记录主动思考、提出问题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滁州西涧》唐韦应物【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先交流了如何找关键句及关键句在归纳段意的作用,学习了写观察记录,认识了对调和移动符号,并学会用所学修改符号修改片段,学习了古诗《滁州西涧》。
先放手给学生自学尝试,再稍作点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不足之处:由于是练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多多给予鼓励,使之产生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信。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个语文园地有3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交流利用关键句归纳段意;词句段分别安排了仿写片段以及学会用新的修改符号补充修改片段;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的诗《滁州西涧》,表达作者忧伤的情怀。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描写隐居生活的诗句:《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定风波》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研学案第一课时【研学目标】1、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
2、日积月累: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读读背背12个词语,在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
3、读读背背借助拼音读词语,要求读准确。
用自己熟悉的词语练习说话。
4、拓展延伸: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研学重难点】学会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换。
体会比喻句、拟人句的作用,积累谚语。
【学习路线图】课前准备自主学习交流解惑交流展示拓展积累【研学过程】课堂评价一、【课前准备】积累本单元的好词、句。
二、【自主学习】1、读读课本中的词语,找出不同的地方,思考有什么发现?2、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三、【交流解惑】1、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2、讨论交流,寻找答案。
四、【交流展示】1、小组长带领大家做展示准备 1)说说你的发现。
2)说说读读记记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说什么的? 3)读读背背这些词语,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2、组长推荐组员展示学习成果。
五、【拓展积累】1、自学练读校本课程《每日诵读》中的两首古诗、4行名篇、4行词语。
2、“对子”互查古诗、名篇、词语记诵情况。
六、【课堂评价】1、这堂课的学习让我有什么收获?让我又想到了什么新问题?选一、两条认为最重要的说一说。
2、请根据评价表进行评价交流。
(以上两题仅为评价例题,可根据学科、课型、学习内容、班级实情进行调整,依据“学径导思”提供的评价内容,鼓励采用富有有创意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给予自己(他人)或小组积极、正确的评价)第二课时【研学目标】1、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2、认真倾听小组代表发言。
【研学重难点】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学会什么本领?说清楚自己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四*习作4》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4》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2.习作练习: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自主发现: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
4.日积月累: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读读背背12个词语,在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
5.拓展延伸: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1.激趣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绝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而且表示,如果自己在场,一定也会有令人吃惊的绝招,老师让你们回去准备准备,咱们这节课就来展示展示,好吗?
2.示范交际
抽一个准备充分的同学,进行演示,老师扮演记者,进行采访,其余学生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进行评议。
3.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教的人要说清楚自己准备教别人哪一招,应该怎么做,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练成的。
学本领的同学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马上提出来。
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评出班上的绝招得主。
5.小结延伸
刚才同学的表演确实令大家佩服,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
希望大家好好练习,今后有机会展示出你们更拿手的绝招。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
1.谈话:在口语交际中,同学们展示了许多本领,再回忆一下,你还会哪些本领,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洗手绢……可以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
2.学生自由交流:你都会哪些本领?
3.引导学生注意阅读习作提示: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5.放声朗读,检查修改。
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6.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7.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8.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9.誊写作文,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