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IEOR PhD(世毕盟留学)
美国常申请的创业学硕士项目(世毕盟留学)

美国常申请的创业学硕士项目创业学于1995年出现在美国大学的专业目录当中。
创业学专业涉及到比较广的知识范围如企业管理,风险融资,增长战略,现金流和市场融资等。
该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创新与创造力,挖掘人才的技能,多任务处理能力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
一、西北大学(Master of Science in Leadership for Creative Enterprises)西北大学(NU)是位于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由12所学校组成,提供124个本科学位和145个研究生和专业学位。
西北大学的创意企业领导硕士项目,学费$60,636,时长一年,由三个学期组成,学生每个学期注册3-4门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学习将帮助学生获得成为娱乐,媒体和艺术领域成功人士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该项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接到广泛的专业人士和组织,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发展趋势和职业发展机会。
西北大学创新企业领导硕士的为一年课程,每年在秋季或者冬季入学主要特点包括:营销,金融,创业,领导力和专门为创意部门设计的法律。
该项目有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申请者需要注意是成绩单需要做WES或者ECE认证,并且该项目不接受雅思成绩。
二、布朗大学创新管理与创业(PRIME- Program in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布朗大学位于罗德岛历史悠久的普罗维登斯,成立于1764年,是美国第七大学院,也是常青藤院校之一。
布朗大学是一个领先的研究型大学,包括约6,200名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490名医学院校学生,5000多名夏季,访问和在线学生,以及700多名教师。
棕色学生来自50个州和115个以上的国家。
布朗大学有51个博士课程和28个硕士课程。
PRIME项目设立在布朗大学工学院下,学生将会在该项目中学习到如何使用新兴科技作为创造商业的价值和新企业的基础。
该项目将教会学生如何在一个充满活力,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启动和发展基于技术的业务。
Cornell ECE PhD申请经验和总结(世毕盟学员)

Cornell ECE PhD申请经验和总结GPA:3.61T:104G:160+170+3.5Offer:Cornell ECE PHD;Columbia EE master; UPENN EE master;CMU ECE master;Umich ECE master;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CE PHD前言申请季基本可以算是结束了,写下这个总结的时候,也是因为个人心得略有一二,希望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些许的帮助,因为付出努力,总是会有收获的。
GT考试GT一定要早考,一定要早考,一定要早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大一的时候学姐就曾嘱咐过我,趁着有时间不管以后出不出国先把GT都考了吧,不吃亏。
现在真是后悔没听她的建议。
GT其实在申请材料中所占份量不会特别重,尤其是申请博士,所以成绩够用就行了,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刷的特别高。
早点考完可以为后面的科研实习腾时间,否则一边做科研一边准备英语真的是非常烦人。
对于GT我的个人意见是去报一个新东方的课,课上好好听讲,多和老师沟通,好好完成作业。
老师都很有经验,按部就班的按他们说的做肯定没有问题。
英语这块,一般大家都不会有太大问题,肯定能考过的,顶多就是多考几次。
关于GT准备顺序,我个人建议阅读能力强的人先考GRE,口语听力有优势的人先考托福,这样可以把优势最大化。
选校选领域和选学校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博士生而言,因为博士生的领域比研究生要更加细化。
选领域首先应该弄懂你的兴趣点在什么地方,硕士生或者博士生要在某个领域进行长时间深入研究,进入一个不感兴趣的领域是非常可怕的,也很难做出大的成绩。
另外也要考虑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包括学术发展以及工业发展,这就和个人的职业规划有很大关系了。
这也要求在选学校时要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草稿,了解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博士生选学校选老师有很多方法,比较常用的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按照排名一所一所来看,这个主要适合大方向比较清晰但是具体方向比较模糊的同学。
博士屯儿特色EE专业简述(世毕盟留学)

博士屯儿特色EE专业简介麻省是美国的学术重镇,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博士屯儿。
各种传说中的神校咱就不多说了,咱说点申请中常见的学校。
1、BostonUniversity 波士顿大学41(综合排名)/41 (专业排名)位于查尔斯河北岸剑桥的BostonUniversity 波士顿大学是全美第三大私立大学,成立于1839年。
它在博士屯儿当地的reputation 相当不错,教授质量都很好,有不少MIT,Harvard的等神校的后代。
但是申请这所学校时,有个问题需要注意:他家的学费太高了(一年学费接近7万美刀/tuition/),当然纯追求学术,不care金钱的富二代请随意。
不过这个学校不差钱, 有能力的人去那再申奖学金也是有可能的。
BU的ee系光电特色挺明显的, 有不少知名的教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申申看。
院系主页:/eng/departments/ece/research/研究方向:Computer EngineeringElectro-Physics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ystemsBU有独立的光学中心/photonics/光学相关教授链接:/photonics/faculty-profiles/录取要求:IBT 90-100,单项成绩要求至少20/ 雅思要求7以上2、WorcesterPolytechnic Inst.(MA)伍斯特理工学院57(综合排名)/92(专业排名)伍斯特理工学院(简称WPI)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私立科技大学,成立于1865年。
该校强调以“集体解决疑难”,以“专题报告作教育根基”,鼓励学生亲力亲为,边做边学。
该校功课十分繁重,每周至少要花12-15小时做功课、温习或阅读。
学生修读最多的学科是工程(76%)、计算机及信息科学(7%)、生命科学(6%)。
学校所在地是美国东北站的生物科技中心,附近有不少高科技的机构,支持学院的科研项目,不少学生都有机会在美国甚或到海外实习,美国人称其为小MIT。
综排Top30东亚研究博士项目(世毕盟留学)

综排Top30东亚研究博士项目(世毕盟留学)1.Princeton UniversityPhD in East Asian StudyPrinceton 是个很小的学校,本科硕士博士加起来只有8000多点,所以很精致。
它的东亚研究项目被公认为是西方世界领先的研究项目。
项目内总共有39个学生,其中中国学生有17个左右。
普林斯顿的东亚研究博士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中日历史与文学,韩国文化研究,东亚人类学,当代东亚社会文化研究,中国学生的研究方向也比较多元化,包括近代中国思想史和科学史,中世纪早期的中国文学,中国革命的历史,明清历史等。
从申请上来说,这个项目比较倾向于已经硕士在读的申请者,也会考虑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本科生。
现在在读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申请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硕士学位,大陆的申请者中比较倾向于北大的学生,还有一些学生来自清华,复旦,北师,武大,中国学生如果有海外的经历,也会有很大的加分。
另外,这个项目强烈建议学生在入学之前就掌握一门欧洲的语言,如法语或德语,项目还可以给即将入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在即将入学的那个暑假学习一门语言。
2.Harvard UniversityPh.D. in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哈佛的东亚研究系提供两个博士项目,东亚语言与文明(EALC)和历史与东亚语言(HEAL)。
东亚研究系不提供硕士项目,如果想读硕士,可以选择区域研究下的东亚方向。
东亚语言与文明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日本,和中国、日本、韩国文学;韩国和中亚历史(包括西藏);东亚佛教;与东亚艺术、电影、文化研究。
涉及到中国日本和越南历史的部分,在历史系也有研究。
粗略的区分一下,一般情况下如果申请者研究的是1850年之前的历史,那么建议申请历史系,如果是之后的,那就可以申请东亚语言与文明。
历史与东亚语言博士项目的目的是满足学生渴望更密集的程序语言的东亚历史研究的特殊需要。
从哈工大到CMU ECE博士——我的世毕盟之旅

从哈工大到CMU ECE博士——我的世毕盟之旅(世毕盟学员)背景:哈工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TOEFL 101;GRE 150+170+3.5申请方向:EE PhD已拿到Offer:CMU ECE PhDWISC EE PhDUCSD ECE PhDPurdue ECE PhDUMD ECE PhDVanderbilt BME PhDUCI BME PhDNEU EE PhD......一.前期准备1.明确出国目标——越早越好尽早明确了出国的目标对我而言异常重要。
我是在进入大一的时候便决定将来申请出国留学,所以很早便做好了规划,各项准备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展开:大一开始我便着手准备英语考试,由于时间充裕,不至于太过紧张;而大二则联系本校的导师开始进入本校实验室实习,并且督促自己始终保持较高的GPA;大三时我出国交流一个学期并参与海外科研项目,在国内科研方面也有了不小的突破;最后在世毕盟的指导下打磨申请材料,进行申请。
由于在前期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中后期又得益于世毕盟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最终我能够申请到非常理想的大学与项目。
回望这一路,庆幸自己较早下定了决心,也因此不致错失太多机遇。
在留学目标上,我认为一定要顺从自己的意愿,切勿随波逐流,明确将来的人生规划尤为重要。
2. GPA——学习方法的体现对于GPA,我并没有刻意去强求,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我从大一开始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习惯和方法。
个人以为,外国大学看重GPA的背后是对个人学习能力的考察,其次才是专业知识学习水平。
在出国交流期间,也曾听到美国教授谈及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自学能力。
出国留学,无论是选修课程,还是科研中广泛查阅资料,都需要良好的学习能力。
因此,与其痛苦地刷GPA,不如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从我后来的申请经历来看,尽管GPA 很高不一定就代表你的学习能力特别强,但GPA很低一定说明你存在某些问题。
另外一些学校还会专门询问大二以后的GPA或者专业课GPA,所以这方面也需要注意。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经验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国化学博士申请经验总结Offer: Northwestern,TAMU,UMich(Interview)Decision:Northwestern Chemistry PhD, 2016 fall关于选择对于所有申请者而言,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要转行,决定工作、出国还是保研,若出国,读master还是PhD…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对于身在其中的我们而言,做出选择并不容易,选择也因人而异。
我的感悟是遵从本心即可。
其实这些选择没有绝对的优劣,有的只是合适与否。
对于申请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尽早做出合理的决定,并发自内心地认同、坚持下去。
我在做出这些选择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毕竟做出决定用五年时间读化学博士是需要勇气的。
在此期间,世毕盟的龚老师提供了各个专业的详细资料以及申请难度方面的信息。
可以想象,若是没有龚老师的帮助,仅凭我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想要搜集这么完整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外,世毕盟微讲座平台也对了解不同专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关于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不会成为加分项,然而却可以成为申请中的硬伤,或者在申请过程中耽误很多宝贵时间。
对于英语功底较弱的同学,提前准备好足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可以避免它占用其他申请材料的准备时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化学专业的申请而言,标准化考试还包括GRE sub考试。
一般会选择在大四时参加sub考试,但是如果大三及海外科研期间时间方便的话,选择这段时间参加考试可以多一次考试机会。
关于选校和套瓷在此我想着重分享我对选校和套瓷的看法。
选校和套瓷是一脉相合成的。
对绝大多数PhD申请者而言,套瓷是申请中最重要(没有之一)的一步,也应当是最费心力(没有之一)的一个过程。
它贯穿整个申请过程,其中的trick很多。
多数所谓“逆袭”的申请者都是凭借套瓷中的优异表现得到对方教授的认可的。
然而即便如此,也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申请者是真正在读完教授的文献并与该领域的同学老师探讨后发出套瓷邮件的,也只有更小的一部分申请者可以坚持长达半年的weekly report。
从西安交大到Gatech,我的EE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其实早在二月底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决定,然后拖了很久才做了总结。
对个人而言这是对自己四年生活的一个交代,当然更想让这篇东西能让学弟学妹们更清楚地看见什么该好好准备,什么尽量避免,能少走一些弯路。
想来也算功德一件哈。
个人背景:GPA:90/100TOEFL:29+28+28+22GRE:156+170+3.5科研:申请时论文一作发表一篇,accepted一篇,三作发表一篇,水挂名不提了也没用交流:UCSD交流一学期+UCLA—CSST科研项目要不要出国其实第一个问题应该早早想好,毕竟同时准备在国内读和出国是不现实的也很低效。
留在国内通常确实是成绩压倒一切,所以GPA就是最重要;而准备出国的东西复杂很多,有时候GPA确实也并不最重要,况且有很多信息和工作既庞大又繁杂。
总之,选择出国确实是选了一条更辛苦(然而未必回报更高)的路,但是每个人都在试图找到自己想出去的理由。
对我个人而言,想出去是因为更高的学术水平,更从容的研究态度,更好的学术氛围,这个确实一时半会儿国内还赶不上。
可能每个人的侧重点都不太一样,这个心理建设也只能自己去做。
一般来说,自己信服了自己才能做好申请。
要是没下定决心,即使申请完过去了也会很难受的。
总之,决定要趁早。
成绩我的GPA还行,不会拉我的后腿也不会怎么加分。
我觉得我在成绩上投入了合适的精力,再提高的话会成本会成倍增加。
而且我个人考试的能力很差,之前试过想认真提分,但过程很痛苦而且收益极低,所以最后就,看开了。
事实证明对我的phd申请而言,成绩确实不起太大作用。
很重要的一点想和诸位和我一样本科学校一般的同学们分享一下:对于国外学校而言,他们知道有中国有几所学校很好,剩下的可能完全不了解。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GPA刷到再高可能意思都不大,因为谁知道我们是不是在一个大水校刷分呢?在国内不顶尖的学校拿到GPA 3.9999和在南非某技校考成历史第一人估计概念差不多,反正都没听说过。
总之,学校的branding帮不到你的时候,单纯的GPA是不会成为优势的。
从北大到Columbia IEOR博士offer, 我自己的申请总结

从北大到Columbia IEOR博士offer, 我自己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背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数学方向概率与统计专业)TOEFL: 106GRE: 155+170+3GRE math sub: 910(99%)Offer: Columbia IEOR PhD, Cornell ORIE PhD, Northwestern IEMS PhD前言出国读博是我一个比较晚的决定。
在大三时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国,读硕士还是博士,最终我在大三快要结束的时候决定了要出国申请博士,然后我就找到了世毕盟的老师们,按照他们制定的方案,度过了一个极为充实(并痛苦)的大四上,并幸运地最终达到了理想的目标。
运筹学在决定申请前,身边的同学们对这个学科都不甚了解,我也是在申请过程中才慢慢接触并了解这个学科,并且最终决定走这条路的。
一句话概括,运筹学是在实行管理的领域,运用数学方法,对需要进行管理的问题统筹规划,作出决策的一门应用科学。
主要有优化(凸优化,离散优化,鲁棒优化等)和概率(随机模拟,随机控制,排队系统等)两大块,实际运用中这两大内容也常常交叉,是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金融工程也是这个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想学金工并且想读博士的同学可以考虑这条路。
GPA和课程在我还没有决定出路的时候,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不论以后做什么,有个高一点的成绩总不是错的,这也成了我申请季之前的指导目标。
关于如何提高成绩,我觉得主要是认真听讲,多刷题,多和同学交流。
专业课尤其是核心课程是国外教授挑选学生的准则之一。
概统系的学生想要申请运筹学专业,比较重要的课是数分实变概率论测度论;计算系的同学应该要学好数分高代值代值分(脑补的)。
如果成绩好自然是好的,如果有个别课程不佳也不要紧。
成绩是可以通过科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的。
科研因为在决定申请出国的时候我已经错过了暑期科研的时间,所以我找到了北大光华的李老师,主要原因还是对他的研究比较感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说IEOR PhDIE起源于传统制造业,但是如今的IE已经很少再做制造业方面的研究(比如生产排程),培养一些master 输入业界已经够用了。
作为有志向攻读Phd的青年,有必要了解一下如今的IEOR倾向的研究方向。
Operations Research/Management science是IE的核心。
就是应用mathematical modeling,statistic,simulation 来为某个应用领域做决策的学科。
其中大家听说的manufactory, supply chain, healthcare, revenue management, disaster respond等等方向都是OR/MS 作为依托的应用领域。
有些系在某应用领域项目比较多,研究的老师比较多,带头人就愿意专门分出来,成立个组什么的。
但实质差别不大,只是学的应用领域的东西不同。
OR是所有IE系都有的,只是应用领域各自都有特点和侧重。
OR方向我会之后详细讲解。
类似的还有商学院operations management/decision science专业,很多数学课都会来IE系来学,但他们不要求特别高的数学理论,而侧重商业分析。
剩下的方向都是小众,你只有在不多的学校找到相应的研究方向。
我对每个方向和每个学校并不是特别清楚,所以大概介绍一下。
你可以去IIE 网站了解更多IE的东西。
Statistic,IE也研究统计,主要是研究制造业中quality control,process improvement, reliability analysis。
代表学校ASU,做集成电路生产制造,rutgers。
Stochastic/simulation, 研究仿真理论,理论性比较强。
Northwestern 仿真界的牛校。
Human factor, 我只知道是设计产品更符合人体工效学,使人操作更顺手,降低疲劳积累速度,减少失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代表学校,VT,Wisconsin-M, OSU。
Information system,这个方向在IE系成气候的并不多。
代表学校,Wisconsin-M 有研究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USC。
Manufactory,这个现在主要研究制造技术(快速成型, 机械切割什么的),纳米材料,材料加工等。
和ME有很多重叠的。
一些老牌的IE系还保留着这方面的研究,比如PSU,PITT。
所以一些做材料或是ME的可以考虑申请这些IE系,竞争小些。
还有一些更小众的研究领域,像是Energy,比如iowa有研究电力系统的,UT Austin 有研究石油领域的。
具体干什么我不清楚。
还有complex system/social network,比如西北。
其实现在的研究越来越多的都是跨学科研究了,各个院系研究的领域很大因素取决于它周围的资源。
比如Cornell,Columbia 就比较多的是做金融,risk management,revenue management;Phoenix由于有很多电子制造业还是西部distribution center,所以ASU研究电子器材制造,质量控制,供应链比较突出;U Michigan,Wisconsin,Pitt 由于都有附属的大型医学中心,所以研究偏向healthcare。
具体各系老师做什么,你只有和该系的老师学生进一步交流才能知道了。
很多学校网站上老师的介绍都是百年不更新,所以不要太依赖那个信息。
另一种方法是把教授名字输入google scholar 中,年限定2009年以后,看看他这几年都发了什么文章,也可判断他最近在做什么。
这里我来具体讲一下Operations Research 一些情况。
如果你对OR有兴趣,你就要先知道一下INFORMS 协会, 你可以找他们的网站,从那你能了解更多关于OR的东西。
1. OR的研究领域现在OR的常见的研究领域是logistics/supply chain, 还有Health care。
当然还有别的,Phd是个把问题越研究越专的东西,各方向下面越分越细,由于我做的是healthcare方向的东西,所以其他方向具体些研究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我就说不了那么详细了。
Logistics 也在走下坡,因为研究的已经差不多了。
supply chain 研究的主要是inventory control,distribution network,coordination等,很多学校都有。
我只说自己觉的有一个研究趋势,是把商业供应的研究成果扩展到humanitarian and non-profit 供应链。
GIT一直是supply chain 领域的领导者,当然他是IE学科的领导者,Northwestern 也有研究小组,还有Berkley,法国INSEAD 商学院都有教授做。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牛校总是走在前沿,这也与他们有一定经济实力拉的来项目有关。
毕竟投钱做non-profit 事情的机构还是少。
这个领域主要研究疫苗或是救灾物资的储备,选址,灾难发生后的evacuation,last mile distribution,vehicle scheduling,routing,GIS的应用;灾后debride 的处理,NGO之间的合作。
目标是以有限的物资最快最好的服务尽可能多的目标群体,控制成本,减少浪费,同时要兼顾公平等人道主义问题。
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上面几个学校相关小组的页面。
Health care 不能说是新兴的,但是也是很多学校逐渐涉猎的。
很多学校都在招具有这方面研究经验的教师,原因是做医疗有钱。
IE教授拉钱是很辛苦的,一般从NSF 申请到的一个科研项目三年只有30多万。
但是healthcare 那边的从CDC 和各种基金会拉到的项目经费都是按百万计算的,能养活一大批人。
IE教授是拉不来这样项目的,一般都是由医学院或是公卫那边的PI牵头,IE这边给他们打工,不过也能分得挺大一杯粥了。
这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发paper你永远名字写不到前面,因为你只是在做一种技术支持的感觉。
当然你也可以把你技术支持部分的内容放大,独立发些文章。
那IE 在health care 具体做什么?一般和医学院合作的话研究therapy decision making, medical decision making. 比如研究化疗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器官移植匹配度达到怎样就选择移植,用药每次要多大计量,每一疗程出现什么症状采取什么疗法等等,通过dynamic模型来预测优化治疗效果。
和医院合作的话,研究优化医院系统,提高医疗资源利用,减少浪费,OR (operation room)的排程,healthcare quality, 主要运用process improvement,simulation 的东西比较多。
和公卫合作,主要是health policy 的制定。
像pandemic 的预测,influenza dynamic modeling,预测该用哪种vaccine 类型,物资储备、资源分配、人员调度等优化。
大概就这些范围,如果有兴趣可以下载一些Michigan,Pitt,W-M,NCSU相关领域教授的文章看看introduction。
2. OR都学些什么上面讲的都是OR现在热门的应用领域,那OR都具体学什么?其实OR就是把上面那些情景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再解数学模型的学科。
OR对数学要求很高,不但要你熟练掌握各种类型的模型,抽象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解数学模型的理论推导能力,还有优化算法的能力。
编程方面的要求就是能把你的数学公式转变成机器语言,调用solver,或是自己写算法,让计算机求解。
OR 一般要解决的都是optimization 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两类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概率模型。
IEOR Phd修的课和master修的课差别很大,一些学校要求学生修过real analysis。
确定性模型一般都要学习optimization 的课,一般都有Linear optimization, non- linear optimization, integer programing, network optimization,dynamic optimization等。
像上面提到的supply chain 领域,如不牵扯需求预测,多用确定性模型。
概率模型一般都要学Probability theory,Statistic,Stochastic process, queuing theory,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等。
像解决healthcare领域的问题,多会用到概率模型。
一般每一系列中前面几门都是必修的,靠后的课程是你根据你要研究的方向才选是多修确定性模型还是概率模型的课。
当然每一系列还有一些更高级的课,通常是把上面课程中的某一章抽出来再往细将,一般比较理论。
另外一般还会学到statistic 和simulation。
因为另一种解决optimization问题的方法是simulation。
一般在要研究的系统非常复杂的情景(如医院系统,某一地区的disaster respond),无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采用。
Simulation 和mathematical modeling 是很不一样的方法。
Simulation 其实是一种枚举的方法,没有最优解,只能说是所得结果中最好的。
常常要对上千次的仿真结果做统计分析,确定那个解。
作为OR的Phd一般都需要你掌握的软件有,CPLEX (这个是解确定性模型的软件,不是开源的,你可以先学习另外一种软件和语言GLPK/GMPL,这个是开源的,先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MATLAB (很多时候用他来编算法,解问题,相比快捷),C++得拿得出手啊,很多数学运算软件都有C++API,Excel/VBA( excel 要用好),Arena(商业仿真软件,实际研究中不太会用到,但是一般是IE under 的课,学会了可以找找有没TA的机会)。
3. IEOR Phd怎么申请Phd的申请不是很乐观,如果不是清华,上交,复旦,同济,西安交大,北大学IE,数学,物流,学习成绩处于上游的同学我的建议还是谨慎申请排名前15的phd. 因为一般ie系每年招生只在5-10个之间,除了GIT这种称谓IE school的,好的年份最多都不会超过15个。
我们就按每个系50%招的是中国学生,名额也不够呀。
你可以上学校网站上找在读phd,有些人会有主页或cv,看看这些人的背景,和你自己比较比较。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曲线救国,先申master,找教授参与项目,不要怕吃亏,没钱也白干,而且还要干的很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