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长宁区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
上海长宁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解析

上海长宁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解析内容预览:长宁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如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悲伤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2、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 。
(《观猎》)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5、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6、子曰: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7-8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仍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是。
(2分)8、下列明白得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昨夜雨疏风骤”写出了昨夜雨大风急。
B、“浓睡不消残酒”说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旧酒意未消。
C、这首词通篇都采纳一问一答的方式,构思巧妙。
D、全词作者尽管没有直截了当抒发情感,但字里行间流出作者的伤感情绪。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本文选自西汉__ __(人名)编订的《___ __ ___》。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A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6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少年不识愁滋味”说明少时的幼稚无知和天真。
B.“爱上层楼”叠用表现了少年活泼、顽皮的特点。
C.“识尽”写出词人阅尽人间艰辛,饱尝忧患苦难。
D.“却道”句突出了词人心头难以摆脱的沉重抑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3分)A.孟子的三问语气虽十分平淡,但都能引人深思,其气势咄咄逼人。
B.“顾左右而言他”写出齐宣王毫无退路的尴尬和胸无城府的可爱。
C.孟子站在齐王面前与他对话,其实就是在推行他自己的政治主张。
D.孟子是一个机智勇敢、关心民生、敢于批评时政又善于设问的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鲍氏之子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②。
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③噆④肢,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注】①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
【语文】长宁区2018年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长宁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终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望岳》)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胡未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5、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A.何所营:做什么用B.翩翩两骑:轻快洒脱的两位骑兵C.驱将:赶着走D.充炭直:抵充一车炭的价格7、作品描述了卖炭翁__________的经过,揭露了囗囗的弊端,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深切同情。
(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C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魅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

长宁区白雪的墓园(节选)迟子建母可我们必须要过这个年。
父亲没能挺过年,①父亲去世的日子离除夕仅有一月之差。
但我知道她没有睡着。
她还不到五十岁,全家最痛苦的莫过炕很暖和,亲躺在她的屋子里,她很少哭,有时哭也是无声的,这于她了,可她并不像其他失去丈夫的女人一样大放悲声。
种沉重的不愿外露的哀思,使我们害怕担忧。
现在那里是眼前总是闪现出山上墓国的情景,我的心很空,②我站在火炉前茫然若失。
这时我突然听见母亲的房门响动的声音,白雪的墓国。
他接着我听见弟弟扔炉钩子的声音,所以母亲一出门总得有人装作无意我们都怕这样,他怕她想不开,似乎是追着母亲出去了。
使炉盖微微颤动,炉盖被烧红火苗旺盛得不住地舔着炉盖,地出去跟踪。
我的心绞了一下,的面积越来越大了,好像炉子在不停地喝酒,渐渐地醉了似的。
神秘地走过来对我说:“咱妈想过年他神色有些喜悦,③不一会儿,弟弟推门回来了,了,她去仓房里收拾过年用的东西。
”我如释重负。
果然,母亲很快从门外走进来,她的一一她把它们放在锅台前,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捆被冻得又白又直的生葱,只手里提着袋面粉,副要大大忙年的姿态。
母亲吩咐活儿的时候她的左眼里仍然嵌着我们也就跟着活起来了。
④母亲一旦活起来,我那是父亲咽气时她的眼睛里突然生长出来的东西。
就像一颗红豆似的,圆圆的一点红色,在xī qī总觉得那是父亲的灵魂,父亲真会找地方。
父亲的灵魂是红色的,我确信他如今母亲的眼睛里。
母亲就起来一大早,我们要依照风俗去山上请父亲回家过年。
⑤再有两天就是年三十,忙着煎鱼、炒鸡丝和摊鸡蛋,她做这些都是上坟用的。
我们将要出发的时候,母亲突然说:”“可我们去就行了。
“你别去了,姐姐说:征求我们的意见。
”母亲垂下手,“让我也去吧。
我还一次也没去过呢,“我”姐姐直率地说。
“可你一去又得哭了。
”母亲很有些委屈地说。
冲进里屋去找围巾和她飞快地摘掉围裙,”母亲几乎是有些流露出女孩子气了,保证不哭。
我们像小偷一样飞速地沿着窄巷子东拐西我们姐弟三人趁她还没出来就先溜出家门。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D17、文章第⑤段与第⑥段不能调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答案(一)15、形成条件和分布地区(分布情况)。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开采可燃冰的巨大价值。
16、⑵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3)可能引起海底地质灾害,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17、第⑤段是紧承第④段,介绍可燃冰的储量和价值,说明了开采可燃冰的“利”,第⑥段开头用“然而”一转,介绍现阶段开采可能造成的“弊”。
文章是按照由利到弊(先利后弊)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所以不能调换。
18、D徐汇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9分)水痘○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属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经空气飞沫和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或黏膜分泌物的方式传播。
○2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2~21天,平均14天,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
多数患者在出疹前有身体不适症状,随后进入临床表现期,出疹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皮疹最初表现为红斑状,而后迅速发展成疱状丘疹,在24~48小时内破裂、糜烂。
1~2周过后,皮疹开始结痂脱落,通常在皮肤表面会留下疤痕或遗留色素沉着,数月后可消失。
2018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及试卷汇总4套

2018年上海初三⼀模语⽂分类汇编及试卷汇总4套四区分类汇编闵⾏-青浦-崇明-杨浦默写2018届闵⾏区⼀模(⼀)默写(15分)1. 僵卧孤村不⾃哀,__________________。
(《⼗⼀⽉四⽇风⾬⼤作》)2. ______________,觉⽆异能者。
(《黔之驴》)3. 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4. 孤村落⽇残霞,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5.___________________,溪深⽽鱼肥。
(《醉翁亭记》)(⼀)默写(15分)1.尚思为国戍轮台2.然往来视之3.尘暗旧貂裘4.轻烟⽼树寒鸦5.临溪⽽渔2018届青浦区⼀模(⼀)默写(15分)1.夜来城外⼀尺雪,。
(《卖炭翁》)2.四⾯⽵树环合,,凄神寒⾻…… (《⼩⽯潭记》)3.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4. ,不逾矩。
(《孔孟论学》)5. ,但使愿⽆违。
(《归园⽥居》)(⼀)(15分,各3分,添、漏、改、错,扣1分)1.晓驾炭车辗冰辙2.寂寥⽆⼈3.尘暗旧貂裘4.七⼗⽽从⼼所欲5.⾐沾不⾜惜2018届崇明区⼀模(⼀)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2.⽵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寺后禅院》)3.,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四⽇风⾬⼤作》)4.⽆丝⽵之乱⽿,。
(刘禹锡《陋室铭》)5.,佳⽊秀⽽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默写(15分)(每句3分,错字、漏字、添字,每字扣1分,扣完为⽌)1.雪尽马蹄轻 2.禅房花⽊深3.僵卧孤村不⾃哀 4.⽆案牍之劳形 5.野芳发⽽幽⾹2018届杨浦区⼀模(⼀)默写(15分)1.当年万⾥觅封侯,。
(《诉衷情》)2.,此⽇中流⾃在⾏。
(《观书有感(其⼆)》)3.,铁马冰河⼊梦来。
(《⼗⼀⽉四⽇风⾬⼤作》)4.⼀狼洞其中,。
(《狼》)5.盖⼀岁之犯死者⼆焉,。
(《捕蛇者说》)(⼀)默写 1-5句(15分每句3分)1.匹马戍梁州2.向来枉费推移⼒3.夜阑卧听风吹⾬4.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 其余则熙熙⽽乐诗歌2018届闵⾏区⼀模(⼆)阅读下⾯的诗,完成第6-7题(4分)(甲)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上海市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诗文(39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2.竹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5.,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古诗理解(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字贯穿全文,统摄全词。
(2分)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夫”一句意在表现词人虽然已年迈体衰,但雄心犹在。
B.“千骑卷平冈”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C.“酒酣”一句承接上文,引出词人想抗敌戍边的豪情壮志。
D.“何日遣冯唐”写出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疆场。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0题(8分)(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第1页8.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背景有关。
(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微斯人,吾谁与归?。
10.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A.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2018年上海长宁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年长宁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秋风萧瑟, 。
(《观沧海》)2. ,阴阳割昏晓。
(《望岳》)3.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胡未灭,,。
(《诉衷情》)5. ,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A.何所营:做什么用B.翩翩两骑:轻快洒脱的两位骑兵C.驱将:赶着走D.充炭直:抵充一车炭的价格7. 作品描述了卖炭翁的经历,揭露了的弊端,表达了诗人对的深切同情。
(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C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8.《愚公移山》选自《》,作者是(朝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分)9.对选文划线句翻译最正确的的一项是()(3分)A.北山愚公九十多岁了,面对大山居住。
B.(二山挖平后可以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岸,好吗?C.纷纷地表示赞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上海长宁区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终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秋风萧瑟,。
(《观沧海》)2.,阴阳割昏晓。
(《望岳》)3.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胡未灭,,。
(《诉衷情》)5.,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考查内容】理解把握古诗内容。
【评析】默写题型比较正常,均出课内。
只要学生认真背诵,不写错别字就没什么问题。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A.何所营:做什么用B.翩翩两骑:轻快洒脱的两位骑兵C.驱将:赶着走D.充炭直:抵充一车炭的价格【考查内容】熟记古诗词语含义。
【评析】题型简单,属于常规题型。
课下词语解释要牢记。
选择中选项错误也比较明显。
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仔细理解诗句的意思。
7.作品描述了卖炭翁的经历,揭露了的弊端,表达了诗人对的深切同情。
(3分)【考查内容】了解文学常识,能理解和把握诗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评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理解及诗词表达作者感情倾向,但只要理解诗歌的内容,问题不大(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C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8.《愚公移山》选自《》,作者是(朝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分)【考查内容】掌握课文的重要作家,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评析】这道题目是基础题型,难度系数不大。
9.对选文划线句翻译最正确的的一项是()(3分)A.北山愚公九十多岁了,面对大山居住。
B.(二山挖平后可以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岸,好吗?C.纷纷地表示赞同。
D.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考查内容】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评析】这道题目是句子翻译的变式,难点在于句子的翻译。
10.多年前,有一场大学生电视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如果你参加辩论,你持什么观点?理由是什么?(4分)【考查内容】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够把握文章主旨。
【评析】这道题目是主观题,需要理解文章内容,需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中心思想,理由阐述合理即可。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论“论失”钱大昕①予观弈于友人所。
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
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
予郝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②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
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
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矣!【注释】①嗤(chī):讥笑②赧(nǎn):羞愧脸红③訾(zǐ):诋毁④居:相处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1)辄欲易置之()⑵局将半予思益苦()【考纲考点】考查实词。
结合课内文言文知识积累答题,属于较容易的题目。
【参考答案】(1)更换(2)更、更加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找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又为何找空闲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B.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都来不及,又何必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C.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都来不及,又哪有空闲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D.我找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又何必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考纲考点】考查句子的翻译。
注重“暇”字,以及结合整个语境来理解,就不难得出“何暇”指哪里有时间。
【参考答案】C13.“予对局”之后的表现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纲考点】理解概括题。
把后文中的几句话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概括,这里的表现应该认为是其心理表现。
【参考答案】我非常羞愧脸红,说不出一句话来。
14.对短文的主旨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贵有自知之明。
B.要经常反思,善始善终。
C.多求己过,少论人非。
D.不要妄自尊大,主观臆断,轻视别人。
【考纲考点】文言文主旨的理解。
该文的弈喻,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人观他人之失易,观自己之失难,应当“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客观事物的哲理,这个学生需要多结合人物事件来提炼。
【参考答案】B【整体分析】整体来看,2018年长宁区一模语文课外古文部分是近年来篇幅最长的一篇,字符达到了290多,所以,对于学生耐心是一种考验,尤其是未读懂文章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但是,文本内容倒不是很难理解,结合上下文,文章整体的意思基本上可以推断出,难点主要在于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概括。
很多学生可能会局限于事件而没有从事件中去提炼文章的主旨,此外,这篇古文的主旨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所以,要逐个去比对分析。
【参考译文】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
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代替他下棋,认为他不及自己。
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
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形势。
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但是客人却轻松有余。
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
我很惭愧,不能够说出一句话。
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只默默地坐着看。
现在的读书人读古人的书,常常诋毁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
人本来就不能够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客观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知道别人的过失却不能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闲暇,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下错了一步棋,人们都看得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
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
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
2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
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
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
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
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
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
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
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
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
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
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
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
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
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报》等资料改编)15.文章第②③④段分别介绍了可燃冰的物理性质、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第⑤段画线句除了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考点】主要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及说明方法的作用【评析】主要考察学生的筛选与组织能力及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题型较常规简单。
能够掌握平时阅读技巧,找到首句关键词,得分比较容易。
16.现阶段开采可燃冰的危害是(4分)(1)可能造成可燃冰分解,泄漏大量甲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考查学生的筛选能力【评析】题型简单,只要根据已知答案,确定答题区间,做题时注意“同时”这个表示并列的词语。
17.文章第⑤段与第⑥段不能调换的理由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考点】考查说明顺序中的段落位置互换题型【评析】此题较为简单,逻辑关系也比较明显,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及语言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