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发展 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实现高质量发展(练习题)

实现高质量发展(练习题)

实现高质量发展(练习题)一、填空题。

1.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发展,是体现的发展。

2.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把推进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这是新时代稳定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治本良方。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总的要求是“巩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巩固“一降一补”成果,推进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4.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人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经济上。

6.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加速演进,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战略。

7.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培育新的经济,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和效益,开辟发展新空间。

8.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决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要坚决实施强国战略;要坚决实施兴国战略。

二、单项选择题。

1.习近平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2019年在考察京津冀三省市时强调: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经济不能脱实向虚。

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继续不懈奋斗,扎扎实实攀登世界高峰。

下列不属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

A.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B.加快虚拟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C.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D.培育大批“大国工匠”,为实体经济提供人才保障2.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量子通信、天文观测、深海潜水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 )。

联系、发展观练习

联系、发展观练习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练习本套练习1——31题为必做题,32题选做。

1、武广高铁开通后,湖北、湖南与广东三地可以互为“后花园”;“火车一响,带来黄金万两,更带来了‘花园牧场’”。

武广高速铁路正式运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了()A.人为事物的联系一经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便以意识的形式独立存在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意志的产物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D.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能改变的2.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早上在“两湖”吃“武昌鱼”,中午回广东吃“清远鸡”,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这说明的哲理是( )A.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B.只要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就能创造人间的奇迹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D.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3、(2009·北京,24)“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它揭示了()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09·江苏,30)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

这表明()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一、判断题1.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直观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涉及需要动用抽象逻辑思维的内容。

()3.按个体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将思维分为创造思维和常规思维。

()4.思维的深刻性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本质,对事物是否剖析的彻底。

()5.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6.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处于直觉行动思维的水平,在整个幼儿期内,思维的特点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体现了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

()二、选择题1.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A.具体形象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觉行动思维D.直觉思维2.认知的核心是()A.感知B.知觉C.观察D.思维3.()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

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观行动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常规思维4.下列属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C.自我中心性D.具体形象性5.问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都是白的,长的。

”这表明该幼儿思维的()。

A.具体形象性B.抽象逻辑性C.直觉行动性D.感知行动性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

A.概括性B.组织性C.间接性D.直觉性7.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2011年真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

【2011年真题】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表象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9. 青青听妈妈说:“那孩子长得真甜!”青青问:“妈妈,你舔过她吗?”这反映了青青()。

A.思维的片面性B.思维的拟人性【2016.下半年】C.思维的不可逆性D.思维的表面性10.幼儿对科学概念掌握的特点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单选) DA联系发展的观点 B 革命的批判的观点C人民群众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单选)A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单选) DA剩余价值论 B 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 科学的实践观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单选) CA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单选) DA求实创新 B 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 D 与时俱进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包括(多选)BCD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 科学社会主义7、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史的两大贡献是(多选)AC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科学社会主义C 剩余价值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1、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多选)(BCD)A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BD)A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 万物皆备于我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单选) 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 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2、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

这是因为(多选)ABDA意识根源于物质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D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联系、发展练习题

联系、发展练习题

高二联系观、发展观练习题一、单选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1.5分,共75分)1、从辩证法角度讲,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世界存在状态的是()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③物质世界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④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十二五“期间,我国不但关注人民的幸福指数,还推出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及社会和谐指数等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及民生方面的需求。

这蕴含的哲理是( )①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量变一定引起质变③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④想问题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兼顾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他们各自所蕴含的哲理排列正确的是()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规律具有客观性③关键部分决定整体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③①②④4、2013年10月31日晚上8点02分,在台湾花莲县发生6.7级地震,浙江多地有震感。

浙江省地震局检测预报中心某总工程师说,虽然台湾和浙江不在同一个地质板块上,但地震波通过地壳传导,距离越近,传导的能量越大。

这表明()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人一秒钟却挖不了一个洞。

”这在美国被称为邦尼人力定律。

这一定律()A.不承认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B.肯定部分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C.否定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D.认为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6、“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1 关心国家发展 课时练习02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1 关心国家发展 课时练习02

第1课时关心国家发展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6.1%”“城镇新增就业1 352万人”,这是2020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信息。

它们共同反映了( )A.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B.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C.民主建设取得巨大突破 D.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某校师生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以期盼和喜悦的心情观看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聆听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学习需要劳逸结合B.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C.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D.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3.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面临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这表明( ) A.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但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B.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求不切实际C.人民的温饱问题仍没有解决D.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行基本经济制度4.在看到我国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下列属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 ( )①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③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不高A.①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下列选项中,足以让我们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的有 ( )①飞驰的高铁列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②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③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会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④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条件更加充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6.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我们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C.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7.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载壤返回等多个难关,历经23天,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区域协调发展课堂练习题

区域协调发展课堂练习题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试题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平衡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解决“长三角”地区能源紧缺的措施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不可取的是A.西电东送 B.建核电站C.研究开发新能源 D.大力推广石油发电2.下列关于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举措中,能有效解决珠江三角洲能源紧缺的是①南水北调②南磷北运③西电东送南线工程④西气东输南线工程⑤北煤南运⑥北水南调A.①③ B.②⑤ C.④⑥ D.③⑤读图,完成3→5题。

3.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A.西电东送工程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C.三峡水利工程D.西气东输工程4.在对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能引起A.土地荒漠化 B.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C.次生盐渍化和地面沉降 D.水域面积减少5.北方地区局部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①水资源总量少②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③人口少④水资源利用率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008年受缺煤停机和电厂检修等影响,山东遭遇了十年不遇的“电荒”。

除了山东省外,还有个别省份用电缺口亦创下新高。

读我国某年度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完成6→7题。

6.图中显示我国不同区域电力生产与消费存在着地区差异,以下描述正确的是①东部地区发电量、用电量都大②东部地区用电量大于发电量③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④中部地区用电量大于发电量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7.上述差异的存在为区域资源调配提供了条件。

我国东、西部之间能源调配对西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是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②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③缓解能源紧张状况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俄罗斯决定修建“泰纳线”输送石油。

中日双方就修建“安大线”(安加尔斯克至大庆)与“安纳线”(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展开竞争。

同时俄承诺将修建至中国的输油管道支线。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结构和功能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从认识上看,结构与功能辩证关系原理 为我们提供了结构方法和功能方法两种认识事 物的方法。 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 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 法。
电脑内部线路板
射电望远镜
结构和功能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从认识上看,结构与功能辩证关系原理 为我们提供了结构方法和功能方法两种认识事 物的方法。 功能方法是从功能过 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 方法。
每一时代的历史任务,总要通过 一定的代表人物来实现,这是必然的; 至于这些人物是谁,又带有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 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一只老鹰在地上 抓起一只乌龟,飞到空 中又把它扔下来,而乌 龟正好落在一个秃子的 头上。这种偶然性中也 蕴含有必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 三、结构和功能 四、原因和结果 五、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 原理的意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以结构为基础。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功能的辩证关系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以结构为基础。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齐威王
中等马

田忌
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
功能反作用于结构,结构也受 到功能的制约和影响。
狼孩卡玛拉
毕达哥拉斯
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
打雷
闪电
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练习检测一、单选题:1.唯物辩证法认为,________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物质世界的客观性B.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C.物质世界的无限性D.物质世界的相互替代2.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

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水集鱼聚.术茂鸟集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联、共享。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

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

这体现了( )A.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D.系统优化的方法5.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6. 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

如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

“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

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

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在关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D.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8. 下列违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是( )A.牵一发而动全身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头痛医头,脚痛医脚D.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9.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

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

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个金点子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再造一座大桥的上亿资金。

故事告诉我们()①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资源比开发资源更重要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时常大于整体功能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0. 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

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

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1. 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燃料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

某公司深入研究它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燃料制造生态环保。

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发现他人看不见的商机,是因为()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xx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 ①②B.②③C. ②③D.③④12. 物理学有一条“熵定律”,该定律认为,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与外部交换能量和物质,从而有利于系统长期健康发展;反之,封闭系统则容易走向无序,导致原有结构的瓦解和制度的消亡。

从哲学角度看,“熵定律”表明()A.一事物与周围的任何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B.任何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C.联系是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D.一事物失去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13.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发展的三项基本技术之一。

突破和掌握这一技术是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主要说明()A.部分能对整体发展起决定作用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搞好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D.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14.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

”我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总结自身经验时说:“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管理则占6分。

”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应本着统筹协调、互惠互利、突出重点、重视起步的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了(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②抓主要矛盾的观点③重视量的积累④规律具有客观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6.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其中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①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7.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

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18. 右边漫画《打“气”》意在告诉考生()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③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要尊重规律、创造规律④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应该树立信心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9. 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

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

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④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

新注入的盐分质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熔盐度保持稳定。

这表明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质变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21.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上述事实表明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2. 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

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23. 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

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

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

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

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D)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 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对西方元素的追逐走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并将之与现代元素相嫁接的过程。

这表明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 A )A.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C.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D.遵循从意识出发的认识路线25.“手机养鱼种菜”这是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上展示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只需在农场或者鱼塘安装一个无线终端和传感器,就能和手机实现互联互通。

当土壤出现干涸、鱼塘水质异常等情况发生时,用户不管身在何方,都可以通过手机遥控田地或者鱼塘里的传感器,水龙头就会自动开启。

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①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意识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不能忽视事物的间接联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26.材料: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

“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