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练习题
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五)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时检测(三十五)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用T填写,错误的用F填写)1.(2018·嘉兴选考模拟)“人都是由过去的经历所塑造的”,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理由:T“人都是由过去的经历所塑造的”,看到了事物前后的历史联系,从这个角度看有其合理性。
2.人类实践的发展历史表明,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理由:F人们只能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理由:F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也可能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故这一表述不妥。
4.(2019·绍兴鲁迅高级中学模拟)“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体现出既要统筹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理由:F“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表明部分离不开整体。
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着眼于分析系统的每个要素,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 理由:F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部分、各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对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6.(2018·宁波十校高三期末)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这表明()A.世界是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B.人们通过实践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D.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为人类造福解析:选A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联系观和发展观

2015年4月,习近平在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 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其中引用非洲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 屋”后,又补了句中国古话“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希望亚非国家加 强互利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针对传统年俗的变化,有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 节日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也有人认为会进发出新的生机。你 支持哪一种观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观点二:会迸发出新的生机。 理由: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应因时而 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节日文化应不断发展,赋予 新的时代内涵。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互联网 的发展推动了节日文化的有效传承。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打破了空 间与时间的限制,让传统节日有了更广阔的共享空间。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发展, 使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知识,分析当今时代为什么人 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互联网已经普遍 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从沟通交流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对人们 的生活生重要影响。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 随意性。人们与互联网之间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互联网对人的影响不能人为割断和否认。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重视联系的中间环节,以时间地点条件为 转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之间以及互联网与人们之间复杂 多样的联系不断加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测试题及答案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所谓“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在生态系统的定义中,其揭示的哲学观点是(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C.自然界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D.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相互交织的联系网,在其定义中也明确揭示了这一点,故应选D。
2.哲学上的联系概念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之间的关系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④多数与少数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 解析:哲学上的联系是对生活中具体联系的概括,因此①②符合题干要求。
3.《循环经济促进法》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层面包括: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共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系统。
这体现出世界是()A.客观的物质性世界B.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C.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D.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事物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有机地联系起来”,材料中所列举的各个层面都是有机联系的,这体现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B正确。
4.2010年9月13日~1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即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
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的开放是长期的、全面的、互利的。
一切有利于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都会坚持下去。
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5.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
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
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答案:D6.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①自在事物的联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主观臆造的联系④真实的联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A7.“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2023高考政治真题+模拟题(全国通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

2023高考政治真题+模拟题(全国通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真题1.(2023·全国甲卷)“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基层治理工作。
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在运用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这表明,“枫桥经验”()①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善②在适应时代和实践新要求中不断丰富③在解决社会的对抗性矛盾中不断发展④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飞跃中不断创新【答案】A【详解】①②: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枫桥创造的“枫桥经验”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得以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时代,这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枫桥经验”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善,在适应时代和实践新要求中不断丰富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而不是对抗性的。
③说法错误。
④:“枫桥经验”在不断发展中仍保留了20世纪60年代的“化解矛盾”等积极合理成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完全否定和代替,④说法不准确。
故本题选A。
模拟题一、单选题1.(2021·广东茂名·统考模拟预测)新年伊始,全球新冠确诊人数破亿,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
从“一”到“亿”,令人心惊,更让人心痛!面对汹涌的疫情,世界各国唯有一心,方能救“亿”!“唯有一心,方能救“亿”是因为()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②整体是事物的全局,从数量上看它是一③树立全局观念,才能够实现最优目标④整体的功能和状态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面对汹涌的疫情,世界各国唯有一心,方能救“亿”,强调的是各国要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强调整体的重要性;树立全局观念,才能够实现最优目标,①③符合题意。
2020版高中政治总复习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精练(含解析)(必修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2019·嘉兴期末检测)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因此无法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F )2.(2019·杭州七校联考)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F )3.(2019·浙江黄岩选考模拟)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 F )4.部分制约整体,对整体发展起主导作用。
( F )5.(2019·杭州余杭检测)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T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北京一街道从居民那里回收不少废旧自行车,经过分拆、改装、喷漆后,成了颇有个性的绿地护栏,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社区资源再利用新路。
这说明()①人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事物的联系②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③创新意识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D.“变废为宝”,这是利用条件建立了新的联系形式,②符合题意。
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社区资源再利用新路,说明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④符合题意。
联系具有客观性,①错误,排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③错误,排除。
7.(2019·绍兴教学质检)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医疗技术,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目标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
这表明( )①人类能够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人类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有利的具体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自在事物的联系的产物④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A.①③ 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通过基因治疗技术,人类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目标细胞,可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这表明人类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通过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对人有利的具体联系,造福人类,也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④正确;联系具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①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③错误。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湖北省高三三模]2024年2月1日,世界首座跨径超600米的拱桥——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天峨龙滩特大桥建成通车,这标志着南天高速全线贯通,它推动了大跨度拱桥设计、施工工艺的跨越式发展,为高速公路、高铁跨越山区、峡谷等区域提供了技术支撑。
材料体现()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客观的③实践促进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相互转化④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成通车,对人们出行以及对推动大跨度拱桥设计、施工工艺的跨越式发展等都有影响,说明联系是普遍的,①符合题意。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具有客观性,②错误。
通过实践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转变为自在事物的联系,③不选。
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成通车,说明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2024·安徽省淮南高三模]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世界上迅速融化的冰川对赖以生存的动物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全球冰川融化的十大后果分别是淡水短缺、过度泛滥、动物灭绝、珊瑚礁的消失、致命疾病的回归、甲烷气体释放、缺电、天气模式中断、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增加。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③人们无法改变自在事物的联系④联系是客观的,切忌主观随意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世界上迅速融化的冰川对赖以生存的动物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全球冰川融化的十大后果分别是淡水短缺、过度泛滥、动物灭绝、珊瑚礁的消失、致命疾病的回归、甲烷气体释放、缺电、天气模式中断、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增加”。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主观题习题及答案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主观题习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
央视与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与观众在一眼万年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豪。
该节目是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创造性实践,是文化类节目的又一次探索和提升,是对文化自信深度有效的创新表达。
创作团队广泛征求观众和文物收藏者的建议,历时两年,反复推敲与打磨,将中国古典韵味和现代舞台科技相结合,终于打造成集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向观众讲述传奇宝藏的前世今生,展示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也让那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起来”。
运用发展观点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国家宝藏》是如何在实践探索中让历史文物“活起来”的。
(12分)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该节目立足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全新模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该节目立足实际、与时俱进、满足了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该节目在实践中注重量的积累,历时两年,反复推敲与打磨,终于打造成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全新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
2.石油、煤炭等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
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和极具周期性的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
太阳能和风能虽然极具发展潜力和优势,但目前均存在发展瓶颈,仍非世界能源市场主流。
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知识,说明现在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困境,人类应如何对待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8分)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测)(含解析)

专题十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总分 100分时间 45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湖北宜昌示范高中协作体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的音乐品味可以透露出大量个人信息。
喜欢简单的原声音乐的人,可能健谈又精力旺盛;热爱歌剧的人,可能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喜欢蓝调音乐、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等复杂音乐的人,在“经验开放性方面得分很高,但不善于运动;喜欢乡村音乐流行音乐和配乐等欢快音乐的人,一般在经验开放性和智商方面的得分都较低。
这表明①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内在的联系②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③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④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的音乐品味可以透露出大量个人信息”,体现了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内在的联系,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不能体现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③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人为事物的联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鄂州、黄冈2019届高三上学期元月调研】2018年“退群”当选为年度高频热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后又扬言退出《中导条约》,加剧了与俄罗斯的矛盾和纷争,美国一系列的“退群”行为将会给世界局势带来不确定的因素。
这启示我们①矛盾具有统一性,重视同一性推动事物变化发展②调整事物的关键部分,会制约事物整体功能发挥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④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必须坚持二者的统一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解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变化发展,①错误;材料体现了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但没体现关键部分的调整制约事物整体功能发挥,②排除;美国一系列的“退群”行为,加剧了与俄罗斯的矛盾和纷争,将会给世界局势带来不确定的因素,这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故③正确;美国是世界的一部分,美国一系列的“退群”行为将会给世界局势带来不确定的因素,这启示我们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必须坚持二者的统一,故④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这就是说 ( B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C.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能 D.联系是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它 ( A )
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不能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C.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是事物发展的根源
3.下列选项中关于联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B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C.有的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有的事物则不存在联系
D.联系有普遍性,但没有直接性
4. 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的市场开发,不仅能够扩‘大这些吉祥物原产地的国际影响,还会拉动当地的旅游发展。
这体现的哲理是 ( A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联系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说,农民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
这是因为 ( D )
A.城乡“二元”分割结构难以打破 B.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6.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D )
A.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 B.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
c.部分对整体没有太大的影响 D.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7.如果把大街比作城市大动脉的话,“高楼”背后的小巷弄堂,就是城市的毛细血管。
这些毛细血管是否通畅,也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健康程度,这是因为( C )
A城市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城市是大街小巷构成的统一整体 D.城市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8.如果没有正常的生态系统支持,经济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的成果也可能受到破坏。
从暂学上看,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 ( C )
A.内因与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9、“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 )
A.客蕊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枥要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0、新事物是指( C )
A.力量强大,取得胜利的事物
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形式的事物
C、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D.最新出现、最受人欢迎的事物
11.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原因是( D )
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
B.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C.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炭展方向
12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主要看这个事物( D )
A.是否是过去没有的、新出现的事物 B、是否是力量强大的事物
C.是否是发展成熟完善的事物 D、是否是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13.“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 )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认识只有同到实践中去才能成为依据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B )
A.意识对事物发聩有促进作用 B、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15.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内涵不是固定的、-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屣。
这—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C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事物的跌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C、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16.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提示我们 ( D )
A.正确对待新事物 B、善于抓住机遇 C、积极促成质变 D.重视量的积累17.下列选项中,比喻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是( D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时间好比长流水,只能流去不流同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8.过去二十多年来巾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两个“出乎意料”:一是改革进展之快“出乎意料”;二是改革难度之大“出乎意料”。
这一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B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B.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C、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D.运动和静止关系的原理
19.下列选项中,符合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B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千里之行,始于足F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0.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化苯车间发生爆炸,使松花江发生重大环境污染,致使哈尔滨全城被迫停水,给哈尔滨市造成重大损失。
这说明 ( C )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B.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
21.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人民币币值稳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要不断增强实施龛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这说明 ( B )
A.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耍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2.面对产业雷同的现实,长江三角洲各城市认识到必须进行产业整合,把各自的优势组合起来,才能形成具有国际规模的产业聚集区。
从哲学1--看,这说明 ( C )
A、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政镕科
B、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C、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D、办事情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蛀大发挥
2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
这要求我们 ( D )
A、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D、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24.建设“诚信之都”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还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这主要是因为( B )
A.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B.要素的状况及其结构关系着系统功能的发挥
C、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25.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
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
这表明 ( D )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
C、新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26.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无论是对于企业、政府还是个人,在能源的利用上必颁做到“瞻前顾后”、“左顾右盼”,这一做法坚持了( B )
A.全面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发展的观点
27.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重要开局。
展望未来,任务十分繁重,前景无比美好。
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B ) A.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