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问答题练习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测试题及答案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所谓“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在生态系统的定义中,其揭示的哲学观点是(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C.自然界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D.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相互交织的联系网,在其定义中也明确揭示了这一点,故应选D。
2.哲学上的联系概念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之间的关系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④多数与少数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 解析:哲学上的联系是对生活中具体联系的概括,因此①②符合题干要求。
3.《循环经济促进法》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层面包括: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共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系统。
这体现出世界是()A.客观的物质性世界B.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C.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D.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事物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有机地联系起来”,材料中所列举的各个层面都是有机联系的,这体现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B正确。
4.2010年9月13日~1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即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
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的开放是长期的、全面的、互利的。
一切有利于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都会坚持下去。
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5.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
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
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答案:D6.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①自在事物的联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主观臆造的联系④真实的联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A7.“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试题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2015年课标卷Ⅰ2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
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这表明()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5年课标卷Ⅱ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 ①②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2015年海南政治22)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
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
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2015年广东文综政治34)水在常见的三种状态下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已被人们了解,但在受限空间内部不完全为人所知,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在常温下,在石墨碎片毛细通道中的受限水会整齐排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
这是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方式,该研究成果对于解释降低空维空间内水的快速输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②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④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35)研究人员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14 )置于晴天的室外,对其进行24 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15 )。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题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题1、胡锦涛强调,做好新形势下西藏工作,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的关系。
这是因为: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10年1月1日建成。
这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它将对21世纪上半叶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这则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③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④事物的部分对整体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3、到2015年,甘肃省要逐步形成7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
这些基地将以生态工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的形式,把不同的工厂联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
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B、联系是可以改变和创造的C、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联系能够被认识和利用4、从2010年2月14日到2011年2月2日,为农历的“庚寅年”,俗称“虎年”。
“庚寅年”没有立春,因此有人认为在这一年内结婚不吉利。
这一观点:A、承认了联系的普遍性B、忽视了联系的条件性C、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D、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5、引江济汉工程旨在从长江干流中开挖一条人工运河向其第一大支流汉江补水。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而4年之后,汉江将流淌长江之水。
这体现的哲理是: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自然B、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C、我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固有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6、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2020版高中政治总复习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精练(含解析)(必修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2019·嘉兴期末检测)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因此无法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F )2.(2019·杭州七校联考)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F )3.(2019·浙江黄岩选考模拟)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 F )4.部分制约整体,对整体发展起主导作用。
( F )5.(2019·杭州余杭检测)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T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北京一街道从居民那里回收不少废旧自行车,经过分拆、改装、喷漆后,成了颇有个性的绿地护栏,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社区资源再利用新路。
这说明()①人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事物的联系②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③创新意识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D.“变废为宝”,这是利用条件建立了新的联系形式,②符合题意。
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社区资源再利用新路,说明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④符合题意。
联系具有客观性,①错误,排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③错误,排除。
7.(2019·绍兴教学质检)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医疗技术,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目标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
这表明( )①人类能够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人类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有利的具体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自在事物的联系的产物④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A.①③ 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通过基因治疗技术,人类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目标细胞,可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这表明人类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通过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对人有利的具体联系,造福人类,也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④正确;联系具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①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③错误。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二必修四同步练习: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侯(一侯为5天):“一侯雷始收声;二侯蛰虫坯户;三侯水始涸。
”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三侯”现象表明()A.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B.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认识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要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声音商标是指由能够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声音构成的商标。
通常情况下,只有消费者在某种声音与商品或服务提供者之间建立起特定联系时,声音才可能获得核准注册为商标。
为顺应商标注册的国际发展趋势和企业自主创新要求,新修改的商标法将声音商标纳入可申请注册范围。
这说明()①事物具有内在异质性,这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根据②要在联系中把握事物,事物属性只有在一定联系中才能表现出来③尊重规律,推进创新,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④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才能维护经济基础的巩固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郊,即使成活也多半是枯矮畸形;如果生长于森林丛中,则枝枝争抢水露,棵棵竞取阳光,以致参天耸立,郁郁葱葱。
管理专家们将此现象称为“森林效应”。
这表明()①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②统筹全局,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④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4.《吕氏春秋》中说:“有道之士,贵以近求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有道之士”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原因在于他()A.借鉴了别人的经验B.看到了事物的内在联系C.发挥了主观能动性D.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湖北省高三三模]2024年2月1日,世界首座跨径超600米的拱桥——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天峨龙滩特大桥建成通车,这标志着南天高速全线贯通,它推动了大跨度拱桥设计、施工工艺的跨越式发展,为高速公路、高铁跨越山区、峡谷等区域提供了技术支撑。
材料体现()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客观的③实践促进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相互转化④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成通车,对人们出行以及对推动大跨度拱桥设计、施工工艺的跨越式发展等都有影响,说明联系是普遍的,①符合题意。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具有客观性,②错误。
通过实践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转变为自在事物的联系,③不选。
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成通车,说明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2024·安徽省淮南高三模]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世界上迅速融化的冰川对赖以生存的动物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全球冰川融化的十大后果分别是淡水短缺、过度泛滥、动物灭绝、珊瑚礁的消失、致命疾病的回归、甲烷气体释放、缺电、天气模式中断、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增加。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③人们无法改变自在事物的联系④联系是客观的,切忌主观随意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世界上迅速融化的冰川对赖以生存的动物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全球冰川融化的十大后果分别是淡水短缺、过度泛滥、动物灭绝、珊瑚礁的消失、致命疾病的回归、甲烷气体释放、缺电、天气模式中断、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增加”。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高考试题汇编练习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高考试题汇编练习一、选择题1、(08全国Ⅰ30)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2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3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4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A.12B.23C.13D.242、(08宁夏21)“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100—1=0”蕴含的哲理是1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2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3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4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A.12B.14C.23D.343、(08广东25)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
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部分依赖整体B.部分影响整体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4、(08重庆32)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5、(07北京26)经过“非典”、禽流感和印度洋海啸等事件,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社会中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加强了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
这一过程表明:1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2人们可以能动运用因果关系3自然与科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4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创造必要条件A.12B.34C.123D.1246、(07宁夏23)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
2020年高考政治刷题卷: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步・狂刷小题•夯基础►[题组一基础小题]1.桥是载着人类跨越天堑的“翅膀”,也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它将人类漫长的文明连接并延伸开来。
这说明( )A.联系是普遍的,事物都处在联系中B.联系是主观的,人们能建立新联系C.联系是客观的,任意事物间都有联系D.联系是多样的,不同联系作用都不同答案 A解析题目中“桥是载着人类跨越天堑的‘翅膀’,也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它将人类漫长的文明连接并延伸开来。
”这说明联系是普遍的,事物都处在联系中。
故A项入选。
B项错误,联系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
C项错在“任意事物间都有联系”。
D项没有体现。
2.当前很多家庭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某一年,认为某一年出生的宝宝有福气、运气好。
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可取的,其辩证法依据是( )A.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B.符合从实际出发点的原则C.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D.违背了规律的普遍性答案 A解析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可取的”是因为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3.有些人不相信自己是最聪明最强大的,深信抱团协作的力量是最大的,做事容易成功;有些人深信自己是天生骄子,个人力量最大,但结果反而容易失败。
这告诉我们( )A.关键部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B.部分的作用与整体的作用有时同等重要C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D.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答案D解析A说法错误,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B说法错误,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C说法错误,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抱团协作力量大,个人行动容易失败,因此需要树立全局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问答题练习
(一)、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分析解决问题:4个
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雄安新区的规划是如何体现联系特点的?(9分)
(1)联系具有普遍性。
雄安新区的规划考虑地理位置、基本条件以及定位体现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分)
(2)联系具有客观性。
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同时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规划建立雄安新区体现了在把握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分)
(3)联系具有多样性。
雄安新区的规划,不仅考虑现有的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各种社会环境,这体现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分)
2.材料: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加强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
以此为龙头,带动中南、西南的发展,并将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伟大创举。
请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哪些道理。
(12分)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加强了粤
港澳地区的联系。
(3分)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或“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旨在加强地区、区域间的联系,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
(3分)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
条件为转移。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仅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联系,而且带动了中南、西南的发展,并进一步辐射东南亚、南亚。
(3分)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从整体的经济布局发出,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
(3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字绣产生于中国唐朝时期。
14世纪,十字绣从中国经由土耳其传到意大利,然后在欧洲传播开来。
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十字绣工艺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绣线、面料的颜色、材质,都别具匠心。
15世纪,十字绣开始进入民间,逐渐为广大海内外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使十字绣艺术得以广泛传播。
某景泰蓝工艺画画师从十字绣艺术中深受启发。
他将景泰蓝美观华贵的艺术表现力和十字绣技术有机结合,对景泰蓝复杂的传统工艺进行技术简化和创新,开发出景泰蓝工艺画套装产品,把从前的高端产品开发成普通市民都能欣赏、消费的文化产品,从而赢得无限商机。
如今,十字绣艺术让传统的景泰蓝工艺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该景泰蓝工艺画画师成功的理论依据。
(9分)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该景泰蓝工艺画画师将景泰蓝工艺和十字绣艺术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成功。
(3分)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该景泰蓝工艺画画师借鉴十字绣技术,对景泰蓝复杂的传统工艺进行技术简化和创新。
(3分)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该景泰蓝工艺画画师把从前的高端产品开发成普通市民都能欣赏、消费的文化产品,赢得商机。
(3分)
4.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要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的破坏。
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汽车尾气、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工业污染排放等。
结合材料,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
(12分)
①联系是具有普遍性。
我们要充分认识产生雾霾天气的复杂原因,全面把握形成雾霾天气的
因素,科学寻求对策;(3分)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
人类活动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人不能随心所欲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3分)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在治理雾霾天气时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分)
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治理雾霾要统筹考虑,选择最优方案。
(3分)
(二)、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知识分析解决问题:1个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5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7周年纪念日。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航天探索向来伴随着高风险,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造成灾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八大系统的宏大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
“零瑕窥”“零失误”“万无一失”是各单位的一贯要求,不放过任何细节。
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什么能够成功?(10分)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各大系统,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团结协作,实现了整体优化。
(5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各系统、各领域始终坚持“零瑕疵”“零失误”“万无一失”,十分注重细节,有力保证了航天工程的成功。
(5分)
(三)、用“系统优化方法”分析解决问题:2个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微公益”的时代。
微公益之“微”,一是指微博上发起的公益活动,二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
作为爱心平台,微公益致力于将求助者、爱心网友、公益机构等资源进行整合。
从认证用户发掘求助项目、“爱心团”甄别信息真伪,到公
益机构介入实质救助、网友参与提升项目影响力,几乎所有的微博用户都有机会以个人身份,亲身参与到微公益项目中来,通过全民力量打造一条从项目发起、信息核实到实际救助的完整生态链,以高效、便捷、透明的运作机制,启动了一个“全民公益”时代。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微公益的运作流程。
(12分)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作为爱心平台,微公益致力于将求助者、爱心网发、公益机构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链。
(3分)
②系统具有有序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从认证用户发掘求助项目、“爱心团”甄别信息真伪,到公益机构介入实质救助、网友参与提升项目影响力,体现了系统的有序性。
(3分)
③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我们要注意优化组合。
微公益以高效、便捷、透明的运作机制,通过全新的运作流程启动了一个“全民公益”时代,体现了这一点。
(3分)
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微公益的整个运作流程体现了这一点。
(3分)
7.阅读材料,回下列答问题。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要结合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科学规划国内产业转移。
东中西部地区应根据其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其产业地位和分工关系,实现东中西部产业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
要大力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国内产业转移。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应该怎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推进我国产业有序转移。
(12分)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东、中、西部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国内产业转移。
(4分)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促使东、中、西部产业合理流动与分工。
(4分)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东中西部地区应根据其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其产业地位和分工关系,实现东中西部产业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