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课时提升练36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提升练(三十六)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基础强化题1.要塑造健康、有序、和谐的网络环境,不仅需要网络使用者的自律,更需要机制和法律的监管。
这是因为(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C.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D.事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解析】联系具有客观性,所以A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所以B错误;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C不科学。
【答案】 D2.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是我国目前技术标准最高、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
武广高铁的建成使得鄂湘粤三地的联系更为便捷,促进了三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这说明( )A.人们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新的联系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一切联系的基础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D.联系是普遍的因而也是全面的【解析】题目材料主要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C符合题意。
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中“创造”联系的说法不科学;B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以客观固有的联系为基础的;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答案】 C3.某药品说明书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一栏写道:(1)与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合用,可引起严重嗜睡;(2)与茶碱合用,本药清除率下降,会增加本药的不良反应。
这说明( )A.联系具有偶然性B.联系具有多样性C.矛盾具有同一性D.物质决定意识【解析】一种药品与不同药物合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答案为B。
A、C、D三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 B4.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该定律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①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部分统帅整体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材料强调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说明污水作为关键部分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状态,也说明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①④正确。
专题0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学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1)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19: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核心考点一唯物辩证法及联系观1.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与核心总特征联系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不与任何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没有的发展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量质互变规律(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根本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联系及其基本特征(1)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基本特征注意:联系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观]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既要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关影响和相互制约,又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
[标志性词语]和谐、协调、统筹、关系【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世界观]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限时45分钟)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解析:A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A项符合题意。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B.普遍联系规律C.永恒发展规律D.辩证否定观解析:A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A项符合题意。
3.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
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联系的前提下,把握本质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变废为宝,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故选①②。
材料反映的是必然联系而非偶然联系,故③不选;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必须通过实践,故④不选。
4.漫画中的母亲把自己在麻将桌上的失利(“输”)迁怒于身后看“书”的孩子,这一做法( )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③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④违背了事物规律的客观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解析:D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
把失利(“输”)迁怒于“书”,有悖联系的客观性,①符合题意;漫画中母亲认为看书(看“输”)会导致自己打麻将失利,表明其世界观是唯心主义,②不符合题意;该做法只是胡乱联系,而不是否认联系,③不符合题意;该做法没有把握事物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有违规律的客观性,④符合题意。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立的观点。
2.联系的客观性 (1)原理:联系是 客观的 ,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
固有 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 主观随意性 。
3.系的多样性 (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
矛盾与联系、发展的关系 (1)三者都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状态;都是唯物辩证
法不可或缺的三个观点,但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 的根本观点。 (2)联系构成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联系是事物存 在和发展的条件,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事物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不能对立。
解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 有联系,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具 有客观性,故D正确,B、C无关题意。 答案:D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 全局 和发展
一整体
系统的 基本 特征
整体性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 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在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时,要着眼于事物 的整体性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 含义
整体
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
有序性 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的各要
系统的
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透析镜] ……………………………………(新闻背后的道理)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推进贵州经济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8课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必修4)

典例1 (课标Ⅰ,23,4分)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 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 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 )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突破
考点一 联系的特点
1.区联系的三个特点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内涵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的意志为转移
表现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
的联系
联系都是客观的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
联系的
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 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2.系统优化法 (1)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 综合的思维 方式来认识 事物。
1.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 答案 ✕ 只有当部分优化组合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 ) 答案 ✕ 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2013课标Ⅰ,23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 ) 答案 ✕ 认识和把握联系是树立创新意识的前提。 4.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 ) 答案 ✕ 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5.没有对整体的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 ( ) 答案 ✕ 对整体的把握有助于对个体的认识,但不能说没有对整体的 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事实上认识整体往往是从个体开始的。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新人教必修4

2.怎么样 方法论要求:(1)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 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 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1.是什么 表现: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怎么样 方法论要求: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 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在任何情况下部分都不决定整体。整体属于主导地位,整 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是整体决定部分。 (4)整体功能不是各部分功能之和。
(5)部分功能的变化不一定会决定整体功能的变化。一般情况 下,整体统率着部分,决定着部分;在特殊情况下,关键部分的 功能及其变化决定整体功能的变化。
(1)唯物论角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 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辩证法角度: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 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 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构成事物的矛盾及其 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命题点1 联系的普遍性
【金题对点练1】 (2014·安徽文综)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 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 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 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 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二、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1.是什么 (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 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 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 向。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素养测评三十八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含解析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建议用时45分钟)考点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2024·牡丹江模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看法》指出,到2024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供应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示、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
“互联网+医院”的成立是( )①人们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的新联系②在实践基础上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依据人们实际须要建立的详细联系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取代自由事物的联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A。
“互联网+医院”的成立是人们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的新联系,是在实践基础上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①②正确;人们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③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由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并不能取代自由事物的联系,④错误。
2.(2024·武汉模拟)某科研团队以棉花为原料,利用无机盐溶液实现对棉短绒纤维素的高效溶解,形成机械性能稳定的水凝胶材料。
这种新型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在电子器件、软体机器人、药物释放、电子皮肤等领域大显身手。
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其自然属性的变更而不具有客观性②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人们有效开展实践活动③突破事物自身属性的限制才能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④自由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D。
材料表明自由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人们有效开展实践活动,②④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说法错误;事物自身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具有客观性,不能突破,③说法错误。
3.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煎煮中药汤剂时正确选择器皿至关重要。
煎煮中药以砂锅、瓦罐为好,还可以用陶器、不锈钢器皿、玻璃器皿。
忌用铁锅、铜锅、铝锅、铅或有害塑料制品,以免其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单元15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 联系及其特征

视野拓展
单元基本结构:
孤立
总特征:联系、发展的观点(七、八课)
静止
形 而 上 学
对 立
唯 物 辩 证 法
实质和核心: 矛盾规律 根本要求: 创新
(第九课) (第十课)
片面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是怎么样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
世界观: 联系是多样的
方法论: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 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精讲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世界观
决定
方法论 反对错误倾向
世界上的
这就要求人们想 我们不能只重视那
事物千差 万别,事 物的联系
决 定
问题、办事情时 注意分析和把握 事物存在和发展
些直接的、表面的 和眼前的联系,而 忽视那些间接的、
课时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及其特征
➢ 1.考点精讲 ➢ 2.易错剖析 ➢ 3.命题探究 ➢ 4.视野拓展
➢1.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一, 什么是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
关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
相互影响
外部联系
相互依赖
联
系
相互制约
内部联系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
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决定
这就要求人们 想问题、办事 情时必须坚持 联系的观点, 同时要对事物 的联系进行具 体分析把握。
反对否认或无 视联系的客观 性,割裂事物 之间的联系, 反对用孤立的 观点来看问题。
考点精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练习36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郊,即使成活也多半是枯矮畸形;如果生长于森林丛中,则枝枝争抢水露,棵棵竞取阳光,以致参天耸立,郁郁葱葱。
管理专家们将此现象称之为“森林效应”。
这表明( )
①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②统筹全局,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③联系
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④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吕氏春秋》中说:“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有道之士”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原因在于他( )
A.借鉴了别人的经验
B.看到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C.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D.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100-1=0”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
的地位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
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科学研究发现,动物进化出了无数的方法躲避捕食。
据研究人员称,天蚕蛾能够使用它们的尾翼
转移蝙蝠的注意力。
当天蚕蛾飞行时,它们淡黄绿色翅膀末端的两个长褶皱就会旋转。
而这一动作能够干扰蝙蝠的声呐定位,并且逃过致命的攻击。
这一研究成果启示我们( )
①要尊重生物间的制约关系,不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的生态平衡②要认识生物间的客观联系,不
能人为地干预生物的生存条件③动物可以通过改变自身以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④动物
心理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能动反应的特性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45490044〛
5.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
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
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
这启示我们( )
①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④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小康指数”包括十一个关键词:休闲指数、饮食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居住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教育指数、消费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和快乐指数。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其中某一指数明显改进,在提升生活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如果某一指数缺失,却往往会给生活幸福感带来崩塌效应。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系统优化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关键②工作中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功能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④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北京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区周围的山水环境因势而建,整体结构既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尊重建筑规律必须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②建筑设计必须要以当地的客观自然环境为基础③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④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它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气、形、神的统一体,认为人由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构成,阴阳二气的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发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病因,既有同病异治,也有异病同治。
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的辩证法智慧有( )
①坚持从整体出发,注重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②坚持辩证法的否定观,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创新
③要注重事物量的变化,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④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中共十九大召开的消息,点燃了全球中华儿女的热情。
在东南亚、南美、俄罗斯、非洲,华侨华人对这一消息奔走相告。
“国强,侨则安。
”坦桑尼亚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朱金峰说:“我们盼着祖(籍)国越来越强大。
‘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的富强,中国梦的实现,绝不仅仅关乎国内,也关乎我们海外的华侨华人。
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机遇。
”
“国强,侨则安”,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机遇。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
课时练习36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C ②说法错误,因为只有当各部分以优化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故排除;③说法错误,因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故排除;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选C 项。
2.B 堂下的“日月”之变化与天上的“日月”运行变化、天气的变化、瓶中的水的温度变化与天气、气温的变化及鱼鳖活动的变化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联系,而正是因为“有道之士”把握住了事物之间的这种联系,所以他才能够“以近求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B项符合题
意。
3.C 题干中“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表明了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整体决定部分,关
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C项。
4.A 有关动物进化的科学研究成果说明动物心理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感应的特性,但不是能动的
感应性,而是本能的活动,③④错误;此项研究也说明了事物之间存在联系,生物与环境之间也存在
客观联系,要尊重生物界的规律而不要人为去干预,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项。
5.B 过程控制效应启示我们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本身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B项。
6.D “如果其中某一指数明显改进,在提升生活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如果某一指数缺失,
却往往会给生活幸福感带来崩塌效应”,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故③④符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①错误;②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选D项。
7.D ①说法错误;②符合题意,建筑设计必须要以当地的客观自然环境为基础;③说法错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并不仅仅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④符合题意,“北京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区周围的山水环境因势而建,整体结构既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强调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故选D项。
8.B “四诊合参”体现了统筹全局,坚持从整体着眼,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①正确;“根据不同病因,既有同病异治,也有异病同治”,体现了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的矛盾观,④正确;辩证否定是指既肯定又否定,材料并未体现,②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量变促成质变,③排除。
故选B项。
9.答案 (1)整体统率部分。
国家与个人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有国家强盛,个人才能获得安定。
(2)部分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会起到决定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的发展为世界带来了机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影响力是巨大的。
(3)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要树立全局观念。
中国梦的实现,不仅关乎国内,也关乎海外华侨华人;海外华侨华
人的一言一行也体现着中国的形象。
我们要有大局意识,树立国家民族观念,让中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