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管灌实例

合集下载

pe低压管灌工程施工方案

pe低压管灌工程施工方案

pe低压管灌工程施工方案PE管低压管灌工程是一种先进的灌溉工程方法,适用于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灌溉需求较为紧迫的场所。

本工程采用PE管作为输水管道,利用低压管灌技术,实现对作物的有效灌溉。

本工程施工地点位于农田区域,总面积约为500亩。

二、施工准备工作1、组建施工队伍:根据工程需要,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施工队长、施工人员等。

2、准备施工机械:准备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包括挖掘机、抛光机、焊接机等。

3、采购材料:采购所需的PE管材料、接头、阀门等。

4、制定施工计划:根据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内容、施工步骤、时间节点等。

三、施工步骤1、清理施工区域: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场地整洁无障碍。

2、测量布线: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测量仪器对管道布线进行精确测量。

3、挖掘沟槽:利用挖掘机对沟槽进行开挖,确保管道能够顺利铺设。

4、铺设PE管道:根据设计要求,将PE管道逐段铺设到沟槽中,保证管道的连接牢固。

5、安装接头:在PE管道的连接处,安装好接头,确保管道的密封性。

6、安装阀门:根据需要,在管道上适当位置安装阀门,方便后续管道调节和维护。

7、压力测试:对已铺设好的管道进行压力测试,确保管道的完好无损。

8、防腐处理:对PE管道进行防腐处理,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9、完成竣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确认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2、施工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具。

3、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保障工程安全。

五、工程总结通过本次PE管低压管灌工程的施工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对这种先进灌溉技术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施工管理水平。

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施工作业流程,为农田灌溉工程的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低压灌肠操作流程

低压灌肠操作流程

低压灌肠操作流程
当然可以,让我们用更简单直白的话来说说低压灌肠是怎么做的:
先准备好东西:
拿出灌肠袋或者灌肠筒,还有那个细细的肛管,别忘了生理盐水或是医生给的特别液体,润滑剂,还有消毒的东西。

把这些都放在手边。

让患者躺好:
让需要做灌肠的人侧着身子躺在床左边,膝盖弯起来一点,屁股那边露出来,方便咱们操作。

洗干净:
用肥皂水擦洗屁股周围,再用酒精消消毒,这样干净又安全。

肛管轻轻地放:
在肛管头上涂点润滑剂,轻轻插进屁股里,大概手指那么长的距离,要温柔哦。

挂起来,开始灌:
把灌肠袋挂高一点,大概到胸口上面,打开开关,让水慢慢流进去,别急,一点点来。

注意看和感受:
看着水流,如果感觉有点难进去,可以轻轻动动管子,但别弄疼了。

如果对方说不舒服或者想上厕所,就暂停一下,调整一下角度或者流速。

灌完等待:
按照医生说的量灌完,或者对方说想上厕所了,就轻轻把管子拿出来,让对方先别动,缓一缓。

去上厕所:
让对方赶紧去厕所,这时候应该很快就能拉出来,灌进去的水和脏东西都会出来。

最后的照顾:
看看上厕所的情况,告诉你要注意什么,或者接下来该怎么做。

整个过程记得跟对方说话,让他们知道每一步都在干嘛,也要保证所有的动作都干干净净的,免得感染。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工程中的应用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工程中的应用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工程中的应用提要:低压管运输水灌溉的简介,适用条件,优点,组成,类型,布置,管材,运行管理关健词:灌溉;节水;工程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简称“管灌”,它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

灌水时,使用较低的压力水头,通过压力管道系统将水送入田间沟、畦,灌溉农田。

其管理系统的压力,一般不超过0.2MPa(2kg/cm2),在克服管道的输水压力损失之后,管道最远处出水口压力应控制的0.002~0.003MPa。

由于管道内水压力很低,故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适用条件由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在低压条件下运行的,目前主要用于井灌区,也可用于大型灌区的田间配水系统。

由于它不受地形的影响,扬水站灌区、水库自压灌区均可应用,但要注意压力水头和泥砂淤积问题。

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优点灌溉管道系统与灌溉渠道系统相比较,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1)节水效益显著。

管道输水系统是利用管网输配水和灌水,可以完全避免产生输水损失和蒸发损失,节约用水,一般可比明渠系统节水30~50%,并可防止因渠系渗水而导致土壤盐碱化、沼泽化和冷浸田等的发生。

(2)土地利用率高。

管道输水系统的输配水管网大部分或全部埋设在地下,一般比明渠少占10%左右的耕地,方便交通。

(3)适应性强,便于实现自动化。

管道输水系统运用灵活方便,容易调节控制和实现自动化;可适用于各种地形和不同作物与土壤;不会影响机耕和田间管理,并可方便地与施肥拖农药等相结合。

(4)输水速度快,灌溉效率高。

利用管道输水配水和灌水,水流速度快,灌溉效率高,灌水劳动生产率高,节约灌水用工、用时,一般可比明渠系统的灌溉效率提高1倍以上,用工减少50%左右。

(5)维修养护省工、省时,管理方便。

管道输水系统不会滋生杂草,而且孔雀易进入管道,因此可去明渠清淤除草和整修维护渠道等繁重劳动。

(6)灌水及时,作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利用管道输配水和灌水,有利于作物适时适量地及时供水灌水,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示例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示例

4.4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示例4.4.1基本情况某井灌区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地下水丰富,多年来建成了以离心泵为主要提水设备、土渠输水的灌溉工程体系,为灌区粮食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

由于近几年来的连续干旱,灌区地下水普遍下降,为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改离心泵为潜水泵提水,改土渠输水为低压管道输水。

(55m 3/h4.4.2(1)(2)(3)(4)(5)4.4.31式中:=0.55m ,s=14.8kN /m3,1=0.24×0.95=0.228,2=0.24×0.65=0.1560,代入得=554.4m 3/hm 2。

2.设计灌水周期采用公式d E mT 10=理式中:m =554.4m3/hm ,dE =5mm/d 代入得T =11.09d(取T =10d)3.毛灌水定额2.65285.04.554===ηmm m 3/hm 24.灌水次数与灌溉定额根据灌区内多年灌水经验,小麦灌水4次,玉米灌水1次,则全年需灌水5次,灌溉定额为1911m 3/hm 2。

4.4.4设计流量及管径确定1.系统设计流量Q 2D 3((式中:m =554.4m 3/hm 2,A =0.5hm 2,,m 3/h 则5.65085.05.04.554=⨯⨯==Q mA t ηh4.支管流量因各出水口采用轮灌工作方式,单个出水口轮流灌水,故各支管流量及管径与干管相同。

4.4.5管网系统布置1.布置原则(1)管理设施、井、路、管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配套,统一管理,尽快发挥工程效益。

(2)依据地形、地块、道路等情况布置管道系统,要求线路最短,控制面积最大,便于机耕,管理方便。

(3)管道尽可能双向分水,节省管材,沿路边及地块等高线布置。

(4)为方便浇地、节水,长畦要改短。

(5)按照村队地片,分区管理,并能独立使用的原则。

2.管网布置(1)(2)(3)(4)4.4.6(1)(2)f管材, d水头损失分三种情况,如表4-4(3)设计水头计算,如表4-4表4-4水头损失及设计水头计算结果出水点1 D点~1点 4.44 9+(14-13.5)+4.44=13.942 D点~2点9.89 9+(15.5-13.5)+9.89=20.893 D点~3点12.68 9+(15-13.5)+12.68=23.18由此看出,出水点3为最不利工作处,因此,选取23.18m作为设计杨程。

低压管灌典型设计

低压管灌典型设计

3、泵站低压管道灌溉设计以小井乡项目区内大王庄与小王庄以东的标准地块为大田作物泵站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进行典型设计。

(1)基本资料典型地块为项目区内一标准方田,南北长边约为1400m、东西长边约为700m,面积约为1270亩。

区内土壤为砂壤土,土壤平均容重1.45g/cm3,田间持水率占土重的27%,南北向种植。

种植作物主要为小麦、西瓜。

⑵作物需水量的确定根据小麦、西瓜的需水规律,其需水高峰在灌浆期间,包含降雨在内的平均日需水强度E a=6.0mm/d。

(3)设计灌水定额与灌水周期①设计灌水定额(0 - 0 . )p z ym = 0.1式中:m---为设计灌水定额,mm ;Y---为土壤容重,g/cm3 ;Z---为计划湿润层深度,m ;0max s0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B---为田间持水率。

土壤湿润层深度z=60cm,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取田间持水率的90%、下限取66%。

按上式计算设计净灌水定额。

经计算m =0.1x1.45x0.6x27x(90-66) = 56.38mm,即37.6m3/亩。

②灌水周期:T=(m/E a) = 56.38-6=9.4天,取10 天。

式中:T---为设计灌水周期,单位d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4)工程总体布置依据地形、地块、道路等情况布置管道系统,使管线最短,控制面积最大,便于机耕,管理方便。

并尽可能双向分水,方便浇地、节水,长畦改短。

在典型地块内,泵站位于大王庄与小王庄东南的裴子岩河边,管道采用PVC材料,总管、干管、分干管、支管和移动软管相结合。

从泵站沿南北方向布置总管一条,长40m;在总管上利用1条长为1332m的干管南北布置;再垂直于这条干管布置10 条分干管,分别为590m的1条、500m的9条;在这10条分干管上各布置支管,每条支管长约37m。

给水栓沿支管布置,间距不大于100m,共布置122个给水栓。

给水栓双向分水控制灌溉,给水栓上连接移动式输水软管,软管连接采用快速接头,每个给水栓的控制面积为10.41亩。

低压管道灌溉施工方案

低压管道灌溉施工方案

低压管道灌溉施工方案引言低压管道灌溉是一种常用的灌溉方法,通过安装在地面上的低压管道,以小流量、低压力的方式进行农田灌溉。

本文将介绍低压管道灌溉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设计灌溉系统首先,需要设计灌溉系统。

根据农田的地形、作物的需水量以及水源的情况,确定管道的分布、长度和布置方式。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到灌溉效果、节水和成本的因素。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

常用的低压管道材料有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和PP(聚丙烯)等。

此外,还需要选购压力控制器、过滤器、喷头等配套设备。

测量和标记在确定管道的具体布置之前,需要进行测量和标记。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土地的长度和宽度,并确定放置管道的位置和布局。

在地面上进行标记,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指导工作。

施工步骤1. 开挖沟槽首先,在土地上用挖掘机或铲车开挖沟槽。

沟槽的深度和宽度根据管道的尺寸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沟槽的深度应保证管道埋设在土壤下方,以防止管道受到外力破坏。

2. 铺设管道在沟槽中铺设管道。

先将管道一端固定在水源处,然后按照设计要求逐段铺设管道。

在铺设过程中,确保管道的连接牢固,防止漏水和折断。

3. 连接配套设备将压力控制器、过滤器和喷头等配套设备连接到管道上。

根据设备的说明书,将它们正确地连接在管道上,并确保连接口紧密、不漏水。

4. 进行压力测试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压力测试以确保管道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将适量的水注入管道中,逐段增加水压,检查管道是否漏水或出现渗漏现象。

5. 灌溉试验完成压力测试后,进行灌溉试验。

根据设计要求,调节压力控制器和喷头,观察灌溉效果,调整喷头的角度和喷水量,以达到理想的灌溉效果。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低压管道灌溉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定期清洗过滤器,防止堵塞。

2.确保管道的连接紧密,不漏水。

3.定期检查管道是否有损坏或渗漏。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示例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示例

4.4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示例4.4.1基本情况某井灌区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地下水丰富,多年来建成了以离心泵为主要提水设备、土渠输水的灌溉工程体系,为灌区粮食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

由于近几年来的连续干旱,灌区地下水普遍下降,为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改离心泵为潜水泵提水,改土渠输水为低压管道输水。

(55m 3/h4.4.2(1)(2)(3)(4)(5)4.4.31式中:=0.55m ,s=14.8kN /m3,1=0.24×0.95=0.228,2=0.24×0.65=0.1560,代入得=554.4m 3/hm 2。

2.设计灌水周期采用公式d E mT 10=理式中:m =554.4m3/hm ,dE =5mm/d 代入得T =11.09d(取T =10d)3.毛灌水定额2.65285.04.554===ηmm m 3/hm 24.灌水次数与灌溉定额根据灌区内多年灌水经验,小麦灌水4次,玉米灌水1次,则全年需灌水5次,灌溉定额为1911m 3/hm 2。

4.4.4设计流量及管径确定1.系统设计流量Q 2D 3((式中:m =554.4m 3/hm 2,A =0.5hm 2,,m 3/h 则5.65085.05.04.554=⨯⨯==Q mA t ηh4.支管流量因各出水口采用轮灌工作方式,单个出水口轮流灌水,故各支管流量及管径与干管相同。

4.4.5管网系统布置1.布置原则(1)管理设施、井、路、管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配套,统一管理,尽快发挥工程效益。

(2)依据地形、地块、道路等情况布置管道系统,要求线路最短,控制面积最大,便于机耕,管理方便。

(3)管道尽可能双向分水,节省管材,沿路边及地块等高线布置。

(4)为方便浇地、节水,长畦要改短。

(5)按照村队地片,分区管理,并能独立使用的原则。

2.管网布置(1)(2)(3)(4)4.4.6(1)(2)f管材, d水头损失分三种情况,如表4-4(3)设计水头计算,如表4-4表4-4水头损失及设计水头计算结果出水点1 D点~1点 4.44 9+(14-13.5)+4.44=13.942 D点~2点9.89 9+(15.5-13.5)+9.89=20.893 D点~3点12.68 9+(15-13.5)+12.68=23.18由此看出,出水点3为最不利工作处,因此,选取23.18m作为设计杨程。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新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新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新技术
核心提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新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一、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水源:符合灌溉用水的清水均可,若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新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一、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水源:符合灌溉用水的清水均可,若含沙量和杂质较多需要经过处理或同时考虑沉沙。

首部取水枢纽:主要包括水泵、动力机及其配套设备。

输配水管网:一般采用固定地埋管方式。

目前应用较多的管材有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PE管及PVC管。

田间灌水系统:一是采用田间固定或移动的管网,采用退水管法浇地,二是采用田间明渠输水沟灌水,在田间进行畦灌、沟灌等地面灌水方法。

分水给水装置:在各级管道之间设置分水井、配水闸门等;在竖管出口处设置田间配水的出水口。

其他附属设施:特殊部位设置排气和调压阀等安全保水装置、水表及防冻和冲淤用的冲砂闸和泄水口等。

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规划设计要点管道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先确定水栓的位置,尽量保证各级管道垂直布置,力求管线最短。

(2)尽量利用地形落差实施自动输水。

(3)最末一级固定管道走向应与作物种植方向一致,尽量减少起伏折点,以利于田间管理和耕作。

管材的选择一般采用经济流速法,根据不同管材确定适宜流速和管径,若管材价格低、动力价格高时,经济流速选小值,反之选大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项目概况1.1基本情况*****-----位于鲁西南平原,南四湖北端,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组群的核心区。

-----东邻邹城,北靠汶上,西连嘉祥,南与金乡和鱼台接壤,地处东经116°25′~116°44′、北纬35°08′~35°32′,总面积651平方公里,人口89.2万。

-----现辖2个镇、13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别是:喻屯镇、长沟镇、阜桥街道、古槐街道、金城街道、李营街道、仙营街道、观音阁街道、越河街道、济阳街道、南苑街道、唐口街道、安居街道、南张街道、二十里铺街道和任城经济开发区。

任城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素称“风姓古国,运河之滨,有仁之城”,享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位优势明显,105国道、327国道、京杭大运河、济荷铁路、京沪高铁和济徐高速等交通干线纵横全境,距济宁曲阜机场15公里,形成“水、陆、铁、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任城是产业发展的沃壤热土,建有“三园支撑、多园发展”的产业发展平台,拥有“中国苗木之乡”、“长沟葡萄”、“喻屯甜瓜”等一批国字号品牌,是北方最大的落叶大乔木基地。

任城曾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区”、“全国百家全民创业示范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和“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等荣誉称号。

1.1.1自然条件(1)项目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组群城市核心区。

现辖2个镇、13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89.2万,总面积651平方公里。

1图 1.1.1-1 -----地理位置图(2)地形、地貌-----位于泰沂山前冲积平原与鲁西南黄泛平原向斜地貌之槽线两侧,地貌特征分为南部浅平洼地,北部倾斜平原和中部为滨湖洼地。

境内北部高,中、南部低,海拔33.2~40m之间,高差6.8m。

南四湖及其周围系浅平洼地,高程在33~36m 之间。

湖堤大体沿33.5m等高线修筑,堤外为滨湖地区,地势低平。

湖西为黄泛平原,地面开阔,西高东低,倾向于湖,坡降在1/3500~1/7000之间,表土母质为黄泛及湖相沉积物。

湖北系倾斜平原向湖过渡段,微地形变化较大,坡降在l/1500左右。

2(3)水文气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温快,变化频率高,降雨稀少;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常发生暴雨或连阴雨,易形成洪涝灾害;秋季凉爽少雨干旱;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年平均气温13.5℃,最高气温41.6℃,最低气温-19.4℃。

全年无霜期2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90.5h,多年平均降水量707.3mm,年最大降水量1173.4mm,最小降水量384.7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98.6mm。

大气降水特点是年际和年内降雨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3.3%。

(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地处鲁中南泰、沂蒙山前倾斜及汶泗冲积平原,与鲁西黄泛平原交接洼地中心地带。

运河西部为鲁西沉降地带边缘,北部为山东地台的边缘,全部被第四系覆盖。

在水文地质上位于山东地台尼山穹窿齐鲁西沉降带之结合部,多为古生代二迭系粘土岩或砂岩,其埋深东部、西北部较浅,在15~303m之间,中南部较深在300~493m之间,地层均系第四纪上组松散物堆积,属全新统,西部系湖相沉积物或山前冲积平原前缘堆积。

90m以内沙层较为集中,2~4个含水组沙层,累计厚度4.7~28m之间,最大厚度为8m,中细砂层含水较好,地下水主要贮存于砂层之中,最上层埋深不大于15m,变幅带在0.5~2.5m之间。

潜水承压水之间,没有稳定的隔水层,只有透水较差的亚粘土作为相对隔水层,故各含水组之间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

潜水流向与地表水流向一致,承压水呈半承压型。

区内地下水水质较好,含水层厚度在300~493m之间,地下水埋深在0.2~3.5m,90m以内砂层普遍集中,富水性良好,水质以重碳酸盐(HCO3-)为主,PH值在7~7.4之间,矿化度一般为0.2~0.8g/L,水温16℃,水质较好,适于人、畜饮用。

地表水含氟量较高,满足灌溉需求。

项目区位于太沂山前冲积平原与鲁西南黄泛平原向斜地貌的槽线西侧,是地下水的汇集之地。

上部100m以内为黄河冲积物夹湖相沉积物,100m以下系湖相沉积或山前冲积平原前缘堆积的粘土物质。

(5)河流水系-----滨临南四湖上级湖,流域面积286km2,湖面面积602km2,平均湖底高程32.5m,死水位33.0m(相应蓄水2.68亿m3)正常蓄水位34.2m(相应蓄水39.24亿m3),防洪水位35.50m(相应蓄水17.09亿m3)。

全区共有河流11条,分别为洸府河、梁济运河、老运河、龙拱河、老赵王河、洙水河、洙赵新河、蔡河、小王河、北大溜河和新万福河。

全区河道总长127.475km,河网密度为0.4km/km2。

区内主要河流情况见表 1.1.1-1。

表 1.1.1-1 -----境内主要河流一览表(6)土壤与植被土壤:本区地层均系第四系上组松散物堆积,属全新统。

梁济运河以东为汶泗山前冲积层,以西100m以上为黄河冲积物类湖下沉积物,其下为巨厚的粘土物质,系湖相沉积物或山前冲积平原前缘堆积。

境内土壤以粘质土为主,占63.8%;壤质土次之,占32.6%;沙质土最少,仅占3.6%。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氮、磷、钾比例失调,普遍缺氮,严重缺磷,多数富钾。

植被:本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区,植被种类约90科、200种。

地带性植被为以栎、槐、榆、椿、杨、柳为代表的落叶阔叶林,平原地区自然植被已被农业植被取代,栽培农作物多为冬小麦、夏玉米、水稻、棉花、大豆、花生、地瓜、杂粮和蔬菜等;经济林木植被多为苹果、桃、枣、葡萄和甜瓜等。

41.1.2社会经济状况-----下辖13个街道,2个镇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89.2万人。

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1.43亿元,一、二、三产比重为3.9∶41.1∶55.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2013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7.58亿元,同比增长35.0%,比上年提高4.8%。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大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扶持力度,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条件与配套设施齐全,济荷铁路、105国道、251省道,京杭运河穿境而过,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1.1.3水资源状况1.1.3.1全区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调整后总面积651km2,由于区划调整后目前没有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可直接采用,本次采用济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完成的《*****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成果,并按区划调整后的各分区面积分析计算当地的水资源总量和可利用量。

见表1.1.3-1。

表1.1.3-1 全区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汇总表单位:万m351.1.3.2全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1、各行业对水资源的利用现状通过调查分别统计得出现状年全区总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生态和环境用水量见表 1.1.3-2。

表1.1.3-2 水资源利用现状表单位:万m32、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预测根据*****水利局《*****城市供水水源地规划及应急预案研究》(济政字[2010]10号),预测规划水平年生活、工业、生态环境和各灌溉保证率(P=50%、P=75%、P=90%)农业需水量及林、牧、渔等需水量。

见表1.1.3-3。

表1.1.3-3 各水平年用水需求预测表单位:万m³61.1.3.3全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2010年和2015年-----不同保证率均缺水,2020年在全部利用地表水和南四湖客水并利用50%煤矿矿坑水后,平水年(P=50%)有余水,偏枯年(P=75%)基本平衡,枯水年(P=90%)缺水2554.76万m³。

全区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平衡分析见表 1.1.3-4。

表1.1.3-4 各水平年全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表单位:万m371.1.3.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1.3.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1)项目区水资源构成李营项目区缺少地表水,水源以当地地下水为主。

(2)项目区水资源的特点项目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由于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幅度大,造成项目区水资源量年际和季节分布不均。

1.1.3.4.2供需平衡分区及水平年李营片区土地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见表 1.1.3-5。

项目区供需水平衡分析现状水平年为2013年,规划水平年为2016年。

表 1.1.3-5 李营基本情况统计表81.1.3.4.3李营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李营项目区涉及村庄已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生活、牲畜用水均为自来水,水源为地下水。

按照优水优用的原则,本次供需平衡分析主要针对该片区农业及农村生活供需状况进行。

可供水量仅计算项目区内的水源可供水量,需水量计算农村生活、牲畜用水和农业灌溉需水量。

(一)可供水量计算1、地下水可供水量李营地下水补给量计算主要包括降雨入渗补给量、灌溉回归补给量和侧向补给量三部分。

(1)降雨入渗补给量根据项目区一般年份(50%)年降雨量为664mm,干旱年份(75%)年降雨量为562mm,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公式采用下式计算:Q降补=P·α·F/10-年降雨入渗补给量,万m³;式中:Q降补P-设计年降水量,mm;α-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F-计算区面积,km2。

年降雨入渗补给参数根据各片区地层情况和种植结构的经验值确定,计算面积按照项目各片区总面积计算。

李营年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成果见表 1.1.3-6。

表 1.1.3-6 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成果表(2)河道入渗补给量李营河流入渗补给条件较好,河流入渗量计算公式为,Q河补=10-4K·M·I·L·t-河道渗漏补给量,万m³/a;式中:Q河补K-渗透系数,m/d;9M-含水层厚度,m;I-地下水力坡度(无因次);L-河流长度,m;t-河流补给地下水的时间,d。

计算结果如下表 1.1.3-7。

表 1.1.3-7 河流渗漏补给量计算(3)灌溉回归补给量李营目前以农业为主,灌溉用水量较大,灌溉回归补给系数按照各片区灌溉条件确定。

不同水平年灌溉回归补给量计算成果见表 1.1.3-8。

表 1.1.3-8 各项目区灌溉回归量见表2、项目区可供水量根据李营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地下水资源补给量和配套设备供水能力确定李营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可供水量,见表 1.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