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二次结构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2)1.1.施工区段划分 (2)1.2.内部结构 (4)2.施工筹划 (4)2.1总体思路 (4)2.2进度计划 (5)3.模板、支架施工要求及方法 (5)3.1模板支架施工要求 (5)3.2模板及支架体系 (7)4.质量要求 (25)4.1一般要求: (25)4.2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25)4.3预埋件、预留孔洞允许偏差 (26)5.安全注意事项 (26)1.工程概况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Ⅰ-TS-05标塔园路站,采用明挖法施工(部分结合盖挖)。
1.1.施工区段划分(1)施工分段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分段按照避开楼扶梯、设备洞口位置,在柱跨的1/4~1/3设置。
本站设4个施工作业段。
如图1.1-1所示。
(2)施工分层(标准段)根据纵向施工缝的设置,车站竖向分底板→侧墙及中板→侧墙及顶板顺次垂直分三层进行施工。
如图1.1-2所示。
图1.1-2 施工分层图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I-TS-05标塔园路站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图1.1-1 施工分段图1.2.内部结构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DK6+132.000,设计起终点分界里程分别为DK6+70.950、DK6+190.600。
车站外包总长度122.65m(净长119.65 m),外包总宽20.3 m(净宽17.3m),为地下两层10m宽岛式站台车站。
本站标准段挖深约16.2m,东端头井挖深约18.9m,西端头井挖深约18.4m,扩大段挖深约16.9m。
车站主体采用地下二层两跨(扩大段为两层四跨,西端头井为两层五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本标段主体结构形式均为钢筋混凝矩形箱体框架结构型式。
顶、中、底板与侧墙形成闭合框架,底、中、顶板设计为梁板体系。
同时为了车站内通风在车站两端设置风亭,确保空气流通;在四角人流较多处设置4个地面出入口。
主要结构尺寸:顶板厚800mm,标准段顶纵梁b×h=800×2000mm;中板厚400mm,端头井扩大端厚500mm,标准段中纵梁b×h=700×1000mm;底板厚900mm,端头井厚1100mm,扩大端厚1000mm,标准段底纵梁b×h=800×2360mm;中柱: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柱, b×h=1100×600mm。
地铁车站扩建侧式站台两段式施工工法

地铁车站扩建侧式站台两段式施工工法地铁车站扩建侧式站台两段式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压力的增大,地铁扩建工程已成为很多城市的重要项目。
其中,地铁车站扩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地铁车站的侧式站台需要进行扩建。
本文将介绍一种地铁车站扩建侧式站台的两段式施工工法,该工法具有高效、安全、可靠等特点,适用于各类地铁车站的扩建项目。
二、工法特点地铁车站扩建侧式站台两段式施工工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 高效:该工法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和采用专业化施工技术,可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2. 安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 可靠:该工法经过多次实践验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 环保: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施工工艺,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铁车站的侧式站台扩建工程,包括新建车站的扩建、已运营车站的扩建等。
四、工艺原理在扩建侧式站台的施工过程中,通过两段式的施工工法,将各个施工阶段分割开,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具体工艺原理如下: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根据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要求,确定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工艺流程,确保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紧密衔接。
2. 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例如,采用先支撑后挖土的施工方式,确保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地铁车站扩建侧式站台两段式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包括确定施工方案、采购和调配所需材料和机械设备等。
2. 地下结构施工:先进行地下结构的施工,包括支撑结构的搭设、土方开挖、地下管线的迁移等。
3. 上部结构施工: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包括地面铺设、站台的建设等。
地铁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围护构造施工方案目录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重要工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周围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工程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暗挖地铁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问题及措施

第47卷第4期6|J送坊Vol.47,No.4 2021年4月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April,2021暗挖地铁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问题及措施方喜全(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1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国内修建地铁的城市越来越多,而在修建地铁的过程中暗挖地铁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容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质量和技术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整个地铁工程的质量及日后的使用安全。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施工作业空间非常有限、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二次衬砌振捣难度大,之后探讨了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模架因施工实际载荷超过计算载荷导致的失稳问题及对策、上下层结合不良或仰拱浇筑不实造成的冷缝问题及对策、拱顶空洞问题及对策、隧道混凝土表面竖向裂缝问题及对策、混凝土与冷缝不密实及对策,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暗挖;地铁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中图分类号:U2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011(2021)04-0101-02DOI:10.3969/j.issn.1672-4011.2021.04.049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secondary lin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Metro TunnelFANG Xiquan(China Construction Communications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Xuzhou221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urban population,there are more and more metro cities in China.In the process of subway construction,the secondary lin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metro tunnel is prone to quality problems and technical problem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entire subway project and the safety of future use. Based on this,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lining concrete pouring construction,mainly including three aspects:construction space is very limited,concret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re strict,secondary lining vibration is difficult,and then discusses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condary lin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mainly including five aspects.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work.Key words:subsurface excavation;subway tunnel;secondary lin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1暗挖地铁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特点1.1施工作业空间非常有限通常情况下,地铁隧道宽度多在1km以上,过长的混凝收稿日期:2020-08-20作者简介:方喜全(1995—),男,辽宁灯塔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轨道交通。
浅谈地铁车站装配式二次结构现场施工技术

浅谈地铁车站装配式二次结构现场施工技术摘要:为了缩短地铁车站二次结构施工工期,更好地衔接后续机电安装施工,改善内部施工作业环境,无锡地铁3号线高浪东路站采用装配式二次结构,将车站的楼梯、轨顶风道、站台板进行标准化分块,可省去现浇结构从支模至拆模材料清理等一系列时间,节约1.5~2个月工期。
将车站二次结构预制化,最关键是要解决分块形式及构件连接的问题,这关系到预制二次结构的整体性,此外拼装过程中的偏差控制也尤为重要,通过采用浆锚或螺栓等连接形式将构件和现浇结构相互连接解决整体性问题,定制运安一体车实现预制构件快速化拼装,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装配式二次结构预制构件整体性预制构件吊装偏差调整1引言无锡地铁3号线高浪东路站建设过程中,由于车站内部结构施工工期紧,采用普通现浇方式不满足工期要求,同时现浇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清理模板及脚手架等施工材料,不仅作业空间狭小,清理时间漫长,而且内部施工环境往往不利于后续移交机电安装作业,采用装配式二次结构施工的方式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同时也响应了国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号召。
2工程概况高浪东路站跨长江南路与高浪路交叉路口,沿长江南路布置,下穿高浪路高架,为地下2层岛式车站。
车站部分二次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制构件,包含预制楼梯、预制站台板、预制轨顶风道。
本工程将二次结构装配化不改变原有结构截面尺寸,使用功能完全相同。
3提高预制构件整体性措施为了提高装配式二次结构预制构件的整体性,需对构件的分块进行设计和比选,并有效控制构件连接方式。
3.1预制构件尺寸设计及比选预制构件尺寸需要综合考虑模具、运输方式(预制厂到施工现场)、现场预留洞口尺寸、吊装安全性、站内运安一体车车辆起重性能及拼装方式。
1)预制楼梯设计楼梯分块与房建上预制楼梯类似,车站楼梯为直型双跑型,宽1.9m,上下两跑分段预制,每跑按纵断面计算,每延米重约4.4t,每跑整段预制重达8.36t,超出站内运安一体车作业能力上限,同时会由于构件过重不利于后期偏差调整,因此分块为沿横向(宽度)平均划分成2段。
(完整版)车站内部结构施工(站台板、轨顶风道)方案

苏州轨道交通Ⅱ-Y—TS—02标土建工程尹山湖中路站车站内部结构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中铁四局集团苏州Ⅱ—Y-TS—02标项目经理部二О一四年五月二十日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2。
1工程概述 (1)2.2主要工程数量 (4)3、工程重难点分析 (4)4、施工进度计划 (4)4.1施工总体目标 (4)4.2施工总体安排 (5)4。
3施工准备情况 (6)5、施工工艺技术 (6)5。
1施工工艺流程 (6)5。
2施工方法 (6)6、资源配置 (19)6.1劳动力资源配置计划 (19)6.2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20)7、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0)7.1钢筋加工与安装 (20)7.2模板安装与拆除 (21)7。
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21)8、技术组织措施 (21)8.1工期保证措施 (21)8.2质量保证措施 (21)8.3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23)9、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3)9.1安全保证体系 (23)9。
2安全保证措施 (24)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6)11、附件 (26)1、编制依据⑴苏州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8月印发的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工程土建施工项目(Ⅱ-Y—TS—02标)招标文件。
⑵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4月印发的尹山湖中路站车站结构(内部结构)设计图和2013年9月印发的尹山湖中路站轨顶结构风道施工图。
⑶国家和苏州市及建筑行业有关地铁、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验收、安全生产、行业管理的规范、规程、文件。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和构造详图(11G101—1~11G101-3)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1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1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13)钢筋焊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J104—2001)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工程概况2。
广州地铁某线岛式站台双层三跨结构施工组织方案

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工程难点 (2)第三章关键技术节点结构设计处理 (3)第四章结论 (4)概述1.1工程概况广州地铁×线××站位于广州市××与××路所在的“T”字路口,埋置于××道路正下方,穿越沿××一路行进的地铁×线。
××现路面宽26m,规划路面宽60m,车站所处的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为9.57~10.61m,车站两侧大部分为多层和高层建筑物。
车站所在地段地下管线密集,钻孔揭露的岩层自上而下有:人工填土层(Qml4)、砂层(Qal+pl3)、冲-洪积土层(Qal+pl3)、河湖相沉积土层(Qal3)、残积土层(Qel)、岩石全风化带、岩石强风化带、岩石中等风化带、岩石微风化带。
车站总平面图如图1。
1.2×线××站结构现状×线××站主体结构于19××年×月竣工,车站设计为13m岛式站台、双层三跨结构。
车站顶覆土约1.8m,底板埋深约14m。
结构构件厚度为顶、底板800mm、中板400mm、侧墙700mm, 900的钢筋混凝土圆柱。
该站采用全包防水,外侧围护结构为1200mm的圆形人工挖孔桩,车站结构仅在站厅层西端南侧预留了与原规划轻轨换乘连接的条件,原设计中未考虑现×线车站。
1.3两地下车站的相互关系广州地铁×线与地铁×线在××站形成立体交叉,×线的地下三层车站结构穿越×线的地下二层车站结构。
当×线穿越既有的地铁×线时,×线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将利用×线既有的地下一、二层车站结构作为×线的地下一、二层,而×线的地下三层则从×线两侧明挖的基坑中由×线站台层下部土体中以暗挖隧道的方式穿过。
地铁车站土建施工方案(盾构法施工)精选3篇

《地铁车站土建施工方案(盾构法施工)》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居民出行效率,我市决定建设一条新的地铁线路。
本次施工的地铁车站是该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以确保工程的高效、安全和质量。
该地铁车站位于城市繁华地段,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
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清理障碍物,为盾构机的进场和组装创造条件。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确定盾构机的始发位置和隧道轴线。
(3)临时设施建设:搭建临时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场等设施,满足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4)设备采购与调试:采购盾构机及配套设备,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 盾构始发(1)始发井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始发井的施工,包括围护结构、土方开挖、主体结构等。
(2)盾构机组装:在始发井内,将盾构机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调试和验收。
(3)始发准备:安装反力架、始发托架等设备,进行洞门密封处理,为盾构机始发做好准备。
(4)盾构始发:启动盾构机,缓慢推进,进入隧道。
在始发阶段,要密切关注盾构机的各项参数,及时调整推进速度和土压力,确保盾构机平稳始发。
3. 盾构掘进(1)土压平衡控制: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埋深,合理控制土仓压力,保持土压平衡,防止地面沉降和坍塌。
(2)推进速度控制:根据盾构机的性能和地质条件,合理控制推进速度,一般控制在 20~40mm/min 之间。
(3)管片安装:在盾构机推进的同时,进行管片的安装。
管片安装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管片的连接质量和防水性能。
(4)同步注浆:在管片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填充管片与土体之间的空隙,防止地面沉降。
(5)二次注浆:根据地面沉降监测情况,适时进行二次注浆,进一步控制地面沉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庄站二次结构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关庄站车站建筑(变更B版)》2.《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关庄站车站隔墙孔洞》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2003年版)4.《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系列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二、工程概况关庄站为地下岛式车站,标准段为三层双跨箱形结构,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K11+416.000m,车站有效站台右线中心轨顶高程为16.3m。
标准段宽度为20.9m,车站长为144.1m,高为21.88m,车站标准段顶部覆土约3.65m,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为25.53m,盾构井处深约26.77m。
共有2个风道,3个出入口。
车站主体和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2.1、车站建筑概况车站主体建筑面积9255.87m2,附属建筑面积4609.38 m2(地下),地下总建筑面积13865.25 m2,地上总建筑面积673.37 m2。
⑴设备层车站地下一层为设备层,主要布置有变电所、通信信号用房、通风用房等,布置有部分管理用房,本层除1-4轴外均有电缆夹层,方便电缆在本层敷设,在两端的风道均布置有安全疏散口,方便本层人员疏散。
在本层西端有经站厅上到本层的出入口,需在本层出地面。
⑵站厅层车站地下二层为站厅层,由公共区、设备管理用房区两部分组成。
站厅层的中部为公共区,主要的管理用房及设备用房设置在车站公共区的东侧,少量的管理用房及设备用房设置在车站公共区的西侧。
公共区分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在付费区设置有2组楼梯和4部扶梯与站台联系,能够满足正常客流和紧急情况下疏散的需要;在付费区设置一部垂直电梯与站台层联系。
公共区由栏杆和进出站闸机分隔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付费区内设通往站台的4部自动扶梯和2部2.0m宽楼梯和1部垂直电梯。
付费区与非付费区之间近期设有3台入站闸机,8台出站闸机,3台双向闸机(宽通道)和4台双向闸机,并设1处售票问讯处;非付费区布置8台自动售票机、2台自动查询机、2台半自动售补票机和2台便携式验票机。
⑶站台层车站的地下三层为站台层。
12m岛式站台,楼扶梯两侧为上车、下车站台。
站台层由公共区、设备管理用房区两部分组成。
中部为公共区,主要设备管理用房布置在东侧, 在东侧布置有连接三层的防烟楼梯间,方便消防人员对车站各层人员实施救援,少量的设备管理用房布置在西侧;设置有2组楼梯、4部扶梯、1部垂直电梯与站厅层联系。
2.2、防火设计⑴防火分区本站共设九个防火分区。
站台层和站厅层公共区为防火分区一,总面积约3269m2其中含设备层公共区面积249m2,站厅层面积1718m2,站台层面积1302m2;站厅层和设备层东西两端风道分别为防火分区二和三,防火分区二总面积为1164m2,其中站厅层风道面积为569m2,设备层风道面积为595m2;防火分区三总面积为1499m2,其中站厅层风道面积为819m2,设备层风道面积为680m2;车站设备层东西两端设备用房分别为防火分区四、防火分区五,面积分别为1252m2、1158m2;站厅层东、西两端设备管理用房分为两个防火分区,分别为防火分区六和防火分区七,面积分别为为434m2、283m2;站台层东、西两端设备管理用房分别为防火分区八和防火分区九,面积分别为269m2、132m2。
除公共区防火分区外,每个防火分区的使用面积均小于1500m2。
车站站台、站厅防火分区,其安全出口数量三个,并直通车站外部空间。
其中防火分区二和三为无人值守区,设置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除防火分区二和三外其余设备区防火分区均有2个安全出口,其中1个出口直通地面。
车站的综控室、变电所、配电室、通信机房、通讯及空调机房、消防泵房等重要设备用房,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管道穿过隔墙和楼板时采用不燃材料将缝隙填塞密实。
防火分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4h的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在防火墙设有观察窗时,采用C类甲级防火玻璃。
防火门上带有闭门器,所有防火门均向逃生方向开启。
⑵防烟分区车站防烟分区划分:车站公共区站台,站厅分别为两个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面积均不超过2000m2。
站厅层公共区与出入口通道之间、站台层公共区的楼、扶梯口周围均设挡烟垂壁。
每个防烟分区采用挡烟垂壁或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分隔,防烟垂壁或梁的高度不少于500mm(吊顶面下),且须升至结构顶板底。
挡烟垂壁(吊顶面下),且须升至结构顶板底。
挡烟垂壁A级的且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材料。
若公共区吊顶材料的透空率≥50%时,则防烟垂壁需升至结构板底。
车站管理和设备用房区的防烟分区面积不应超过750m2,可以用到顶的隔墙进行防烟分隔。
⑶消防专用通道消防通道设置在站厅层和设备层东、西两端设备管理用房区,消防专用口出车站后出于北关庄路北侧。
⑷防洪设计车站地面出入口及电梯厅的地坪应高出室外地坪450mm,并应设断水槽,如当地高程不能满足当地防淹高度时,门洞两边应加设防淹闸槽,闸槽高度为平台面以上550mm。
风亭进出风口下沿以及能够通到车站内部的其他开口处均应考虑防洪水位高度的要求,必要时应加设防淹设施。
2.3、建筑等级、人防工程防护等级、人防防化等级、抗震等级、设计使用年限:⑴本车站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一级:结构使用年限100年;主体结构及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一级;车站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⑵人防设计等级:人防设计等级五级,本站出入口设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各一道。
车站出入口通道及风道均符合相应的人防要求。
⑶抗震等级为抗震设防烈度8度。
⑷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三、施工准备3.1、施工场地准备二次结构结构施工前,要将车站底板、中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将各类材料分类摆放。
二次结构施工期间,相关设备专业将陆续进场,而站内场地有限,因此,要合理规划和分配场地,使各工序有序进行。
3.2、技术准备二次结构施工需要预埋的管线较多,预留洞口以及各专业设备安装需要预留的孔洞,线盒,预埋件较为繁多,在二次结构施工前,各相关专业要核对主体建筑图是否与各专业设备图相吻合,预留洞口的尺寸,位置是否满足专业设备要求。
如有偏差,要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在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相关专业要及时联系,及时进行预埋,以免造成返工。
在砌筑施工前,提前跟设备专业沟通好,预留好设备进出通道,保证设备通道的畅通,对于大型设备通道,待设备安装好以后再进行后砌墙施工,避免凿墙返工。
3.3、组织准备由于关庄站二次结构工期紧张,项目部生产经理亲自主抓,相关管理人员现场指导,及时协调现场问题,以加快施工进度。
物资部要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料,以确保生产有序进行。
其他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施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而各专业队伍相互干扰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大现场的协调,保证各专业施工有条不紊。
3.4、机械配置在二次结构施工过程中,相关机械配置如下表3-1。
四、工期筹划计划工期:87工作日计划开工时间:2013年9月15日计划完工时间:2013年12月10日五、施工总体部署现场清理→测量放样控制线→构造柱钢筋施工→中间隔墙砌筑→构造柱模板、混凝土施工。
六、主要施工工艺6.1、砌筑工程6.1.1材料要求:本工程砌筑墙体的材料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混凝土实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及钢筋混凝土墙。
其中车站内的卫生间、消防泵房、污水泵房、废水泵房、通风空调机房、冷冻机房、强、弱电及有防火要求的设备用房的隔墙采用200mm厚混凝土实心砌块墙;管理用房的隔墙为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砌块强度等级选用MU10,砂浆强度为M7.5。
车站内其余分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不小于A5.5,干密度级别为B06,采用与砌块强度等级对应的水泥砂浆砌筑。
抹面砂浆强度等级对应相应砌体标号。
加气墙根部采用C15混凝土条带,高出建筑地饰面100mm。
6.1.2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基础浇筑→施工准备(砌块浇水润湿、砂浆拌和等)→排砖撂底→砌空心(实心)砖墙→构造柱混凝土浇注→验评。
6.1.3砌筑施工⑴测量放线:弹建筑标高0.5米线,各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经复核并办理预检手续。
⑵在砌筑砖墙前,先浇筑一层C15素混凝土基础,基础高度比结构装修面高10cm。
⑶在砌块正式砌筑前需将砌块浇水润湿,用水将砌块表面的粉尘冲洗干净,同时要求在砌筑时砌块表面无明水。
⑷本工程砌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
由砂浆搅拌站按照配合比配置后,运至施工现场,经复试合格后使用。
⑸每一砌筑施工段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各取一组试块,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变动时,还应重新制作试块。
⑹墙体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于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高度的2/3;砌筑时应拉通线,要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
⑺墙体上砌筑需要预留孔洞时,由技术人员给出有关孔洞的技术交底,根据洞口宽度采用不同配筋的过梁。
⑻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应错缝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竖向通缝不大于2皮;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与砌块皮数相符合,拉结筋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6.1.4钢筋施工(1)钢筋加工在加工场按设计加工成型,采用人工运至现场绑扎,预留钢筋与后期安装的钢筋采用绑扎连接。
(2)构造柱刚劲按规范要求进行植筋,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配筋。
施工完成后必须按有关的设计图及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3)绑扎双层钢筋网时,钢筋骨架以梅花状绑扎,并设足够数量的架立筋,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钢筋网片成形后不得在其上堆置重物。
(4)施工分缝处预留钢筋搭接长度并按规范要求错开。
6.1.5钢筋植筋施工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定位→钻孔→清孔→钢材除锈→锚固胶配制→植筋→固化、养护→检验(1)定位按预设要求标明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
(2)钻孔①钻孔宜用电锤或者风钻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
钻孔机成孔,钻孔内碎屑应用洁清水冲刷干净,并晾晒至干燥。
②钻孔孔径d+4~8mm(d为钢筋直径)。
③于HRB335(Ⅱ级)、HRB400、RRB400(Ⅲ级)级螺纹钢筋,钻孔孔深15d。
④现实钻孔深度可参考15d的基准,按照现实所需锚固力大小,并考虑施工要求,现场拉拔试验或者按照关于规范计算确定。
⑤钻孔有效深度自构件表面坚实的混凝土算起。
(3)清孔①钻孔完结,查抄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之后用毛刷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重复举行3~5次,直到孔内无灰尘碎屑,如有废孔,用植筋胶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