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上网管理制度
中学教师文明上网操作制度

中学教师文明上网操作制度一、立足岗位,严守网络纪律1. 加强自身网络素养,保持良好网络行为习惯。
2. 不在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时间上网。
3. 严禁在学校内访问涉黄、赌博、暴力恐怖、反动思想等非法网站。
4. 遵守网络信息安全规定,不传播谣言、泄露个人信息。
二、爱岗敬业,规范网络使用1. 严禁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上网设备。
2. 上网时间不得超过每日工作时间的10%。
3. 未经批准,不得占用学校网络资源进行个人娱乐活动。
4. 文明上网,遵守学校内部规定,不在任教班级的微信、QQ群等平台发布不适宜内容。
三、守纪律,保护个人隐私1. 尊重学生隐私,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学生照片、成绩等信息。
2. 严禁在网络上贬低、批评学生,维护教师形象和学生权益。
3. 保护个人账号、密码,不随意借用他人账号使用。
4. 在网络活动中,不泄露个人手机号、地址等敏感信息。
四、弘扬师德,践行教育使命1.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展示教育工作。
2. 积极参与教育讨论,交流教学经验,提升专业水平。
3. 不在网络上与学生或家长产生争吵、冲突等不当行为。
4. 发布信息时尽量客观、公正,不传播歧视、攻击性言论。
五、培养学生网络素养,引导正确使用网络1. 在课堂上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2. 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引导他们远离网络游戏、不良信息。
3. 鼓励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开展相关主题的网络研究活动。
4. 帮助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提高其网络素养。
六、制度保障,加强监督管理1. 学校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教师文明上网的要求。
2. 建立教师网络行为评价机制,监督教师遵守网络纪律。
3. 配备网络管理软件,实时监控和过滤非法网站的访问。
4. 对违反网络纪律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学校学生文明上网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规范学生上网行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文明上网习惯,促进网络素养提升,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第二章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第四条学校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第五条学校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渠道,普及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防护技能。
第三章文明上网规范第六条学生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利用网络从事违法活动。
第七条学生上网应遵守社会公德,不得发布、传播违法违规信息,不参与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
第八条学生应尊重他人隐私,不恶意泄露他人个人信息。
第九条学生上网应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沉迷网络,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
第十条学生应使用文明语言,不发布、传播侮辱、诽谤、诬告等不当言论。
第四章网络道德建设第十一条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网络道德建设,积极倡导网络文明。
第十二条学生应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不浏览、传播低俗内容。
第十三条学生应积极传播正能量,参与网络公益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章网络安全防护第十四条学生应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防止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侵害。
第十五条学生应使用复杂密码,定期更换密码,防止账户被盗用。
第十六条学生应不随意连接公共Wi-Fi,避免信息泄露。
第十七条学生应谨慎下载、安装网络应用,避免安装恶意软件。
第六章监督与管理第十八条学校设立网络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全校网络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十九条学校对违反本制度的学生,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等处分。
第二十条学生有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举报,学校将对举报人进行保密。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网络文明管理制度

网络文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互联网的个人和组织。
第三条互联网用户应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德,文明上网。
第四条任何违反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规定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和社会的制裁。
第五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由国家互联网管理部门负责。
第六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网络文明建设体系。
第二章互联网言行规范第七条互联网用户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恪守社会公德,文明上网,不得发表侮辱、诽谤、攻击他人的言论。
第八条互联网用户不得传播淫秽、色情、暴力、恐怖、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不良信息。
第九条互联网用户在进行网络交流时,要注意语言文明,不得使用粗俗、低级的语言。
第十条互联网用户在使用网络时,要珍惜他人劳动成果,不得盗链、复制、传播他人作品。
第十一条互联网用户不得发布、传播违法、不良信息,不得从事网络赌博等违法活动。
第十二条互联网用户在发表言论时,应该注意事实真实性,不得散布虚假信息。
第三章互联网行为规范第十三条互联网用户在进行网络交流时,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侮辱他人,不得使用网络暴力。
第十四条互联网用户在进行网络交流时,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不得妨碍、干扰他人的正常网络使用。
第十五条互联网用户不得恶意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不得进行网络攻击、侵犯他人的隐私。
第十六条互联网用户不得利用网络从事非法活动,不得传播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
第十七条互联网用户不得通过网络进行赌博活动,不得传播赌博网站等不良信息。
第十八条互联网用户不得通过网络进行诈骗、侵权等行为,不得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第四章互联网管理措施第十九条国家互联网管理部门有权对互联网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行为予以制裁。
第二十条国家互联网管理部门有权对违反网络规定的用户进行警告、封号等处罚。
第二十一条国家互联网管理部门有权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用户进行查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明上网行为管理制度

文明上网行为管理制度为了规范网络用户的行为,维护网络秩序,推动网络建设健康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文明上网行为管理制度。
一、总则1. 为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高网络用户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规范网络行为,推动网络的健康发展,特制订此管理制度。
2. 文明上网是网络用户应尽的道德义务,每个网络用户都应该自觉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维护网络环境的卫生和和谐。
3.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包括个人、组织、事业单位等,接入互联网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文明上网行为规范1. 网络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不得利用互联网传播反动、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
2. 网络用户在进行网络交流时,应当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权,不得恶意中伤他人,不得传播谣言或不实信息。
3. 网络用户在发布信息时,应注意言辞文明,不得使用脏话、辱骂他人,不得散播负能量信息,不得攻击他人的政治立场、种族、宗教信仰等。
4. 网络用户在进行网购时,应谨慎选择购物平台,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防止泄露个人信息给不法分子。
5. 网络用户在使用网络游戏时,应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不得沉迷于游戏,影响正常学习和工作。
6. 网络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应遵守平台规定,不得发布违规内容,不得引战挑衅,维护网络社交的和谐氛围。
三、文明上网行为管理1. 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当建立健全用户信息管理机制,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信息,防止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给第三方。
2. 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当定期对用户行为进行监测和记录,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处理,违规用户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当建立有效的投诉机制,接受用户举报,查实后及时处理,对恶意传播不良信息的用户进行封禁处理。
4. 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当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保护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四、文明上网行为奖惩措施1. 对于遵守网络规范的用户,网络服务提供商可给予奖励,比如送礼品、积分奖励等。
单位文明上网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单位网络管理,规范员工上网行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上网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文明上网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依法依规、教育为主、奖惩结合、保障权益。
第二章网络行为规范第四条员工上网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利用网络从事违法活动。
第五条员工上网应当遵守社会公德,不得发布、传播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
第六条员工上网应当遵守单位规章制度,不得利用网络进行违规操作。
第七条员工上网应当遵守网络安全规定,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进行网络攻击、破坏网络秩序。
第八条员工上网应当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不得恶意占用网络带宽,影响他人正常使用。
第九条员工上网应当保护个人隐私,不得泄露单位及他人的敏感信息。
第十条员工上网应当文明用语,不得发布、传播侮辱、诽谤、诬告陷害他人的信息。
第三章网络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单位设立网络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网络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管理人员职责。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对网络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单位应当加强网络访问控制,限制员工访问与工作无关的网站和应用程序。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建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第十七条单位应当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章奖励与惩罚第十八条对遵守本制度,在网络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处分。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单位网络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单位网络安全管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附中教师文明上网制度(3篇)

附中教师文明上网制度一、意义和目的附中教师文明上网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教师上网行为,弘扬文明上网的价值观念,增强教师网络素养,推动网络教学和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通过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教师创新意识,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为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支持。
二、基本原则1. 依法上网:教师在上网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浏览、传播违法信息。
2.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教师应遵守网络礼仪,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3. 注重专业学习:教师应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备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4. 保护个人隐私:教师在上网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三、具体要求1. 课内上网行为: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时,应事先准备好相关课件和学习资源,保证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合理管理学生上网行为。
2. 非课内上网行为:教师在闲暇时间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时,需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沉迷。
3. 禁止行为:禁止教师利用网络传播、制作、下载淫秽、暴力、恐怖等违法信息,不得散布虚假信息,不得参与网络谩骂、辱骂等不文明行为。
4. 个人信息保护:教师应妥善保管个人密码和账户信息,不得将个人账户借给他人使用。
四、违规处理对于违反附中教师文明上网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口头警告、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等处罚措施,并视情况轻重进行纪律处分。
五、宣传和评估学校将定期组织开展网络文明宣传活动,加强对教师的网络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
同时,将设立定期的网络文明评估机制,对教师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附中教师文明上网制度(2)一、总则附中教师文明上网制度是为了规范教师网络行为,提高网络素养,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确保教师在网络上获取信息、交流学习和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合法性。
二、网络行为准则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散布违法、淫秽、暴力、恐怖或其他不良信息,不参与封建迷信、邪教传播等活动。
职工文明上网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职工上网行为,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职工。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网络安全;(二)文明上网,传播正能量;(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四)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人权益。
第二章上网行为规范第四条职工上网应遵守以下规定:(一)不得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传播违法信息;(二)不得利用网络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如侵犯他人隐私、名誉等;(三)不得在网络上发布、传播虚假、低俗、有害信息;(四)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不正当竞争,损害企业利益;(五)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影响工作效率;(六)不得在网络上泄露企业秘密,损害企业利益;(七)不得在网络上发布、传播有损企业形象和声誉的信息。
第五条职工使用企业网络资源应遵守以下规定:(一)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不得滥用、浪费;(二)不得未经授权擅自修改、删除网络资源;(三)不得在网络上安装、传播病毒、恶意软件等;(四)不得利用企业网络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第三章网络安全与保密第六条职工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攻击、病毒、恶意软件等安全风险。
(一)使用复杂密码,定期更换密码;(二)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下载不明软件;(三)不随意将个人账户信息泄露给他人;(四)发现网络安全问题,及时报告。
第七条职工应加强企业秘密保护意识,不得在网络上泄露企业秘密。
(一)不得将企业秘密上传至网络平台;(二)不得在网络上讨论、传播企业秘密;(三)不得将企业秘密泄露给他人。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八条对遵守本制度,在网络安全、保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职工,企业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职工,企业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等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学师生文明上网制度范本

中学师生文明上网制度范本在中学校园中,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提倡师生文明上网,可以制订一套中学师生文明上网制度,下面是一个相关范本:一、互联网安全意识1. 尊重网络,弘扬正能量。
师生应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传播、复制、发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
2. 珍惜网络,摒弃不良习惯。
师生应抵制、杜绝一切形式的网络暴力,不骚扰、诽谤、辱骂他人,不参与传播谣言、低俗信息的行为。
3. 自觉保护个人隐私。
师生理应自觉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在网络上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不盗用他人账号、密码,不传播他人的隐私照片、视频等。
二、网络学习与研究1. 以学习为目的使用网络。
师生应将上网时间主要用于学习和获取知识,自觉摒弃沉迷网络游戏、聊天等不当行为,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2. 自觉遵守学校网络使用规定。
师生应保护学校网络系统,不破坏、更改、盗用网络设备和软件,不私自擅改学校网络设置。
3. 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师生应珍惜网络资源,不浪费或滥用学校提供的带宽和流量,文明上网,节约宝贵的网络资源。
三、网络信息创作与传播1. 提倡原创精神。
师生应鼓励创新和创作,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剽窃、盗用他人的作品或观点,并且学会引用正确的出处。
2. 文明发表个人意见。
师生在网络平台上表达个人意见时,应尊重他人的观点,遵守言论自由的同时,不侮辱、歧视他人,做到言行文明。
3. 慎重传播信息。
师生应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核实;不随意传播、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尤其是涉及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信息。
四、网络娱乐与休闲1.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师生应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长时间、盲目沉迷于网络游戏、视频、音乐等,注意保持良好的学习与生活平衡。
2. 拒绝有害信息。
师生应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不浏览、传播宣扬暴力、淫秽、赌博等有害信息的网页、图片、视频等。
3. 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师生应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理性对待各类信息,避免上当受骗和被网络病毒侵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口市川汇区城北办事处李营小学
教职工文明上网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用户守则(试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
履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执行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自觉遵守有关保守国家机密的各项法律规定,不泄露党和国家机密,或传送有损国格、人格的信息;禁止在网络上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不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及社会公德和有伤社会风化的信息。
不得发表任何诋毁国家、政府、党的言论,不得发表任何有碍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言论。
3、不得擅自复制和使用网络上未公开和未授权的文件;不得在网络中擅自传播或拷贝享有版权的软件,或销售免费共享的软件。
网络上所有资源的使用应遵循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
不利用网络盗窃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受法律保护的资源。
4、不得使用软件的或硬件的方法窃取他人口令,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阅读他人文件或电子邮件,滥用网络资源。
不得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禁止破坏数据、破坏网络资源,或其它恶作剧行为。
5、不在网络上接收和散布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等有害信息。
不得浏览色情、暴力、反动站点。
6、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散布谣言、诽谤他人、扰乱社会秩序的不良信息。
7、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8、进入机房时要排队按秩序进入,不得奔跑、互相推拥;保持计算机网络机房内清洁,不得携带零食进入机房;保持良好的上机教学环境,进入机房后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擅自搬动和随意拆除计算机部件,不得改动计算机系统、软件及网络配置;服从指导教师或值班教师的安排,接受老师督查。
9 、有违反上述规则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将视情节给予严肃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周口市川汇区城北办事处李营小学
2016年2月
周口市川汇区城北办事处李营小学教职工文明上网管理制度
周口市川汇区城北办事处李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