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一、名词解释:

1、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照没有浪费的顺序、高效率地进行生产的方法。由节拍、作业顺序、标准手持(库存)3要素所构成。

2、节拍(生产周期):操作者一个人在所负责的工序按照作业顺序进行一个循环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节拍=每天的运转时间(规定时间)/每天所需数量

3、作业顺序:是标准作业的3要素之一,是操作者能够用最为安全且又高效率地进行生产合格品的作业顺序。

4、标准手持(库存):是标准作业3要素之一,按照作业顺序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进行重复同样的顺序,同样动作的作业、在工序内持有最小限度的在制品库存数量。

二、标准作业的类型Ⅰ

1.定义

具备标准作业的3要素(生产节拍T.T、作业顺序、标准手持),可以进行

重复操作并获得循环时间的作业类型。

该类型一般在可以组成标准作业的工序使用,比如加工车间、总装车间及

焊接等操作。在该类型的作业现场,应该有工序能力表、标准作业组合表、标

准作业票等标准作业文件。

2. 作业时间调查及山积表的编制要领

假设某班的操作者a、b、c,每个人作为一个工序是类型Ⅰ的作业。该类型的作业可直接测得循环作业时间C.T,即:通过现场掐表(每道工序至少重复测三次)得到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8秒、52秒、56秒。且生产节拍可以根据产量及作业时间算得,即:生产节拍=该班的生产时间/该班的产量,假设为58秒。该类型的山积表作法为:

58

58

52

图一:坐标为工序名,纵坐标为对应的工序时间。

3.应用实例

以总装二班装机油冷却器(一个操作者A,所以为一个工序)工序为例进行说明,下表是通过现场掐表测得的该工序的循环时间CT。

表一

当天生产计划为439台,其中白班219台,白班总装生产线实际运转时间按照460分钟计算,则产节拍T.T=460*60/219=126秒。则单个工序而言,其山积表为:

三、标准作业的类型Ⅱ

1.定义

可以算出生产节拍,但是组合种类多,表示出一个人份的作业量很困难的工序称为类型Ⅱ,类型Ⅱ主要存在于总装车间、焊接车间及涂装车间等。

类型Ⅱ中T.T=C.T是理想状态,即(生产节拍=循环时间)。

2. 作业时间调查及山积表的编制要领

假设一条总装生产线的生产节拍(T.T)为37秒,组装A、B、C三种车型,某工序的各车型组装时间分别为30秒、38秒、34秒,见下图1。

图1 某工序三种车型的组装时间

利用加权平均作业时间的方法计算某工序上的零部件装配时间:

某一小时测定的数据:

表1 某工序上的零部件装配时间计算

加权平均作业时间=三种类型的每台作业时间×生产比率的值相加

由计算出的C.T时间,制作山积表,见下图2,图中的加权平均作业时间则为该工序的实际能力。

间, 33.52

加权图2 某工序三种车型的组装时间及加权平均作业时间

3.应用实例

以一号工厂总装三班装空压机工序(操作者A一人)为例说明类型Ⅱ:7月19日某一小时测定的数据:

根据计算结果,制作山积表见下图3。

图3 空压机工序三种车型的组装时间及加权平均作业时间

四、标准作业的类型Ⅲ

1.定义

生产线外的作业,算不出生产节拍,不是反复作业的工序;其目的就是根据全厂的效率核算,将生产线外的人的作业标准化、量化到每个人每班。

如:更换刀具、品质检查、换型准备、搬运等。

2. 作业时间调查及山积表的编制要领

2.1作业的原单位(a)对于一个作业指示所做工作的内容;

2.2单位作业时间(A)(每班);A=a×n(单位作业时间的次数)。

2.3每项原单位时间测量三遍,取平均值。

3. 作业时间调查及山积表的编制实例(一号工厂加工一车间总成一班246工位,操作者A、B,为两个工序,作业时间相同)

3.1作业时间调查

【作业时间调查表1】两人同时作业

刀具交换

3.2山积表的编制

390.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