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精益生产--山积表

标
标准作业是企业认可的,能够
准
安全、保证质量、很少浪费、
作
合理成本、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业
应该严格遵守的作业方法。
的
定
义
它由节拍时间、作业顺
与 作
序和标准手持三要素组 成。
用
1、明确安全地、低成本 地生产优良产品的制造
方法;
2、目视化管理的工具;
3、用作改善的工具
二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的区别
450*60S*80%
生产节拍(T.T) = 600件
= 36S/件
二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练习题:
某工厂生产发动机,2月份的市场需求量为11000台,此工厂总装车 间工人一个月出勤22天,每天24小时分三班交替上班,每班休息时 间及就餐时间共35分钟。假设此总装车间可动率为90%,请问总装 车间2月份生产节拍(T.T)是多少秒?
➢不能影响操作者的正常作业 ➢必须以“作业”为开始,不可以从“等待”或“步行”开始; ➢操作者为同一人; ➢设备为相同设备; ➢机型不变; ➢需要拍摄整个场景,包括与本工序有关的零件的盛放盒,工位器具的布 置等等。
➢长时间手工作业时,需近景拍摄,保证能够看清楚操作者的手脚移动。
三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工序作业要求
所选工序满足的条件:所选工序的作业人员完成的是循环往复的标准作业,使用 标准的工作方法,符合作业标准。
第二步:作业时间调查(通过现场观察及视频拍摄)
用摄像的方式拍摄3个循环的作业视频以准确测算时间
具体要求:
➢选取技能水平中等熟练的操作者; ➢3个循环的作业顺序必须一致; ➢尽量排除操作者身体异常、及拍摄过程中故意延缓或加快作业速度的情 况
高温作业的三种类型是

高温作业的三种类型是高温作业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它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高温环境下的作业不仅会增加工作者的身体负担,还可能导致中暑、热衰竭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高温作业,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和评估。
根据我的研究和经验,我将高温作业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高温室内作业、高温户外作业和高温特殊作业。
下面将对每种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一、高温室内作业高温室内作业是指工作环境的温度在28℃以上,湿度较高,且缺乏有效的通风系统的场所。
这类作业环境常见于一些工厂、车间、炉房等地方。
在高温室内作业中,工作者容易出现体温升高、脱水、疲劳等情况。
常见的高温室内作业包括冶金熔炼、电焊切割等。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高温室内作业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温度和湿度的积聚。
其次是提供充足的饮水,及时补充身体所失去的水分。
此外,在高温室内作业期间,工作者还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控制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从而减轻身体负担。
二、高温户外作业高温户外作业是指工作环境的温度在28℃以上,湿度较高,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场所。
这类作业环境常见于建筑工地、农田、采矿场等地方。
高温户外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日晒和蒸发引起的体温过高,工作者容易发生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
常见的高温户外作业包括农民、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等的工作。
为了保障高温户外作业的工作者的健康安全,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是提供适当的工作服装和防暑用具,如遮阳帽、防晒霜、太阳镜等,有效阻挡太阳辐射的直接照射。
其次是做好饮食和水分的供应,确保工作者有足够的能量和水分。
此外,高温户外作业需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定期进行体温监测和身体状况的评估。
三、高温特殊作业高温特殊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特殊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技术难度。
这类作业环境一般不适宜普通工作者进入,要求具备专业技能和特殊训练。
标准作业

第二章标准作业——精益(丰田)生产方式第一节标准作业的概要“标准化”对提高效率、实现准时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标准化”不仅包括产品标准化、零部件标准化、质量标准化,还包括作业的标准化、在库量的标准化等。
这里将主要讨论其中的标准化作业。
标准作业分三种类型:“普通型(1型)”、“传送带型(Ⅱ型)”、“搬运作业型(Ⅲ型)”。
这里将主要介绍普通型(1型)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的定义所谓标准作业,是将作业人员、作业顺序、工序设备的布置、物流过程等问题作最适当的组合,以达到生产目标而设立的作业方法。
它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进行生产的方法。
它是管理生产现场的依据,也是改善生产现场的基础。
要点:●标准作业只针对于人的活动,而不受机械条件的限制。
●标准作业应该是反复相同/顷序的作业。
如果每个循环都发生很大变化,就很难制作标准作业,而且找不到改善的突破口,使改善活动具有盲目性,效果不会很好。
另外,作业者有节奏地工作、按标准作业最省力。
●标准作业随着生产量的增减及改善活动的进行而经常发生变化,它反映了监督者的意图,是具有灵活性的管理工具。
二、标准作业的目的1、明确以低成本生产优良品质产品的有效率的制造方法。
即用最小限度的作业人员和在制品进行各工序之间的同步生产。
2、用作目视化管理的工具。
标准作业考虑了必要的品质检查频度、生产的必要时间、应该的作业顺序、最少的标准中间在库、必须的操作安全等内容。
3、用作改善的工具。
只有不断改善标准作业,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标准作业是由监督者制作、作业者执行的。
监督者通过对标准作业进行管理,从作业者的动作与标准作业的差异中发现待改善的问题。
没有标准,就没有改善。
三、标准作业与表准作业标准作业是监督者在当前情况下根据最有效的操作顺序制定的作业方法。
只有作业者执行标准作业,才能达到最佳生产效率。
随着作业者、生产量的增减及改善活动的进行,标准作业常发生变化,导致作业者在工序内所需承担的工作范围也常发生变化。
精益生产--山积表

标
标准作业是企业认可的,能够
准
安全、保证质量、很少浪费、
作
合理成本、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业
应该严格遵守的作业方法。
的
定
义
它由节拍时间、作业顺
与 作
序和标准手持三要素组 成。
用
1、明确安全地、低成本 地生产优良产品的制造
方法;
2、目视化管理的工具;
3、用作改善的工具
二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的区别
时间/台
质量检查 首检
正常检查 终检
频次 合计
检查时间
时间/台
类型Ⅲ涉及 的工作类型比 较多,在调查 过程中需要应 用三种调查表 格。各项数据 按实际情况填 写。每项时间 测量三遍,取 平均值。
三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类型Ⅲ调查作业时间实例
每种类型分别测 算3次
作业时间调查表
车间
班组
作业 类型
工序
調査日期
调查员
步骤 1
发动机种类
第1回
第2回 第3回 平均值
时间总计
作 业 内 容 作业 歩行 作业 歩行 作业 歩行 作业 歩行
2
3
4
5
6
7
作业时间
三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条件: T.T=37秒
在组装生产线上组装A・B・C、3种车型、在某工序操作者张某装配零部件 时间为:
CT=
=30.8S
100
三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类型Ⅲ作业时间
类型Ⅲ的作业时间采用统计汇总与工作抽样相结合的 方法进行调查。
首先由操作人员与班组长统计汇总该员工的作业内容 及作业时间,再使用工作抽样的方法进行确认。
丰田标准作业类型

丰田标准作业类型
丰田的标准作业类型包括以下三种:
节拍时间:这是指完成一项作业所需的单一循环时间,是单件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时间。
作业顺序: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步骤,以及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
标准手持: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每个作业步骤所需的工具、零部件或其他资源。
丰田公司为了确保“作业观察”活动得以有效实施,专门安排了“公司专念时间”,每月预先做好日程安排,包括观察的岗位、参加观察的人员和观察时间等。
在每天的13:30设为“安全专念时间”,期间各层级管理者都要按计划开展作业观察,该时间内设为“无跨部门会议、活动时间”。
总的来说,丰田公司通过标准作业,提供了一个清晰且有序的作业流程,确保了生产过程中的高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高温作业类型

高温作业类型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气温或高温高湿或强热辐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1)高温、程辐射作业这些生产场所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搪瓷、玻璃、砖瓦等工业的窑炉车间;火力发电厂和锅炉房等。
(2)高温、高湿作业这种场所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辐射强度不大。
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汽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
如印染、巢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常高达90%以上。
潮湿的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达95%以上,如通风不良就会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
(3)夏季露天作业夏季在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中,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辐射线。
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较低,但其作业的持续时间较长,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形成高温、热辐射的作业环境。
山积表(工序平衡分析)

类型Ⅱ山积表
生产节拍T.T=37s
B型车
C型车
加权平均 作业时间 33.52秒
加权
13
2、山积表的编制
标准作业类型Ⅲ山积表
表示可用工作时间
堆积柱状图:用以表示对应人员的作业内容、作业时间 。
14
2、山积表的编制
标准作业类型Ⅲ
作业时间调查表1—调查总表
定义:生产线外的作业,算不出生产节 拍,不是反复作业的工序;其目的就是根据 全厂的效率核算,将生产线外的人的作业标 准化、量化到每个人每班。
步行 安放缸盖 螺栓与缸盖结合面涂油 螺栓涂油安装
步行 放车扫描
合计
时间/秒 14 22 8 12 8 20 14 4 24 14 64 4 24 232
232 148
32
谢谢大家!
33
换刀频率
换刀时间(分钟) 时间(分钟)/台
1
铰刀DX246-C1-60701
1000
2
丝锥M12-H2
300
3
丝锥M12-H2进口
1000
4
丝锥M16-H2侧面国产
300
5
丝锥M16-H2上平面全用进口
1000
6
丝锥M18×1.5-H2
300
7
丝锥M30×1.5
200
8
螺旋丝锥M8-H2国产
300
9
20
3、山积表的运用及改善案例
什么是生产线平衡?
生产线平衡是指构成生产线各道工序所需的时间处于平衡状态,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尽可能 的保持一致,从而消除各道工序间的各种等待的浪费,进而取得生产线平衡,达到生产效率的最 大化。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
精益生产--山积表

节拍时间
④
③
⑤
作业顺序
②
⑥
指①作业者能够最为安全且又
效率最好地生产合格品的作
业顺序。它是实现高效率的
重要保证。
主要内容
三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编制 山积 表的 流程
类型Ⅰ 调查作业时间 编制山积表
开始编制山积表
判断该工序的作业类型
类型Ⅱ 调查作业时间 编制山积表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实施改善
类型Ⅲ 调查作业时间 编制山积表
2
3
4
5
6
7
作业时间
三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工序作业要求
所选工序满足的条件:所选工序的作业人员完成的是循环往复的标准作业,使用 标准的工作方法,符合作业标准。
第二步:作业时调查(通过现场观察及视频拍摄)
用摄像的方式拍摄3个循环的作业视频以准确测算时间
具体要求:
➢选取技能水平中等熟练的操作者; ➢3个循环的作业顺序必须一致; ➢尽量排除操作者身体异常、及拍摄过程中故意延缓或加快作业速度的情 况
A型车:30秒 B型车:38秒
C型车:34秒
假设在1个小时测定的数据
零部件种类 作业时间 每小时生产台数 每台作业时间/生产比率 = 加权平均作业时间
A型车 B型车 C型车
30秒/1台 38秒/1台 34秒/1台
16台 4台 1H 80台
共 100台/1H
30秒×16%= 38秒× 4%= 34秒×80%=
第三步:作业分解
每个作业要素都要有明确目的;作业的目的要么是“增加 产品价值”(例如:拧紧螺栓,装配起动机等),要么是 “不增加产品价值,但不能取消”(例如:拿气动扳手, 取零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一、名词解释:
1、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照没有浪费的顺序、高效率地进行生产的方法。
由节拍、作业顺序、标准手持(库存)3要素所构成。
2、节拍(生产周期):操作者一个人在所负责的工序按照作业顺序进行一个循环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节拍=每天的运转时间(规定时间)/每天所需数量
3、作业顺序:是标准作业的3要素之一,是操作者能够用最为安全且又高效率地进行生产合格品的作业顺序。
4、标准手持(库存):是标准作业3要素之一,按照作业顺序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进行重复同样的顺序,同样动作的作业、在工序内持有最小限度的在制品库存数量。
二、标准作业的类型Ⅰ
1.定义
具备标准作业的3要素(生产节拍T.T、作业顺序、标准手持),可以进行
重复操作并获得循环时间的作业类型。
该类型一般在可以组成标准作业的工序使用,比如加工车间、总装车间及
焊接等操作。
在该类型的作业现场,应该有工序能力表、标准作业组合表、标
准作业票等标准作业文件。
2. 作业时间调查及山积表的编制要领
假设某班的操作者a、b、c,每个人作为一个工序是类型Ⅰ的作业。
该类型的作业可直接测得循环作业时间C.T,即:通过现场掐表(每道工序至少重复测三次)得到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8秒、52秒、56秒。
且生产节拍可以根据产量及作业时间算得,即:生产节拍=该班的生产时间/该班的产量,假设为58秒。
该类型的山积表作法为:
58
58
52
图一:坐标为工序名,纵坐标为对应的工序时间。
3.应用实例
以总装二班装机油冷却器(一个操作者A,所以为一个工序)工序为例进行说明,下表是通过现场掐表测得的该工序的循环时间CT。
表一
当天生产计划为439台,其中白班219台,白班总装生产线实际运转时间按照460分钟计算,则产节拍T.T=460*60/219=126秒。
则单个工序而言,其山积表为:
三、标准作业的类型Ⅱ
1.定义
可以算出生产节拍,但是组合种类多,表示出一个人份的作业量很困难的工序称为类型Ⅱ,类型Ⅱ主要存在于总装车间、焊接车间及涂装车间等。
类型Ⅱ中T.T=C.T是理想状态,即(生产节拍=循环时间)。
2. 作业时间调查及山积表的编制要领
假设一条总装生产线的生产节拍(T.T)为37秒,组装A、B、C三种车型,某工序的各车型组装时间分别为30秒、38秒、34秒,见下图1。
图1 某工序三种车型的组装时间
利用加权平均作业时间的方法计算某工序上的零部件装配时间:
某一小时测定的数据:
表1 某工序上的零部件装配时间计算
加权平均作业时间=三种类型的每台作业时间×生产比率的值相加
由计算出的C.T时间,制作山积表,见下图2,图中的加权平均作业时间则为该工序的实际能力。
间, 33.52
加权图2 某工序三种车型的组装时间及加权平均作业时间
3.应用实例
以一号工厂总装三班装空压机工序(操作者A一人)为例说明类型Ⅱ:7月19日某一小时测定的数据:
根据计算结果,制作山积表见下图3。
图3 空压机工序三种车型的组装时间及加权平均作业时间
四、标准作业的类型Ⅲ
1.定义
生产线外的作业,算不出生产节拍,不是反复作业的工序;其目的就是根据全厂的效率核算,将生产线外的人的作业标准化、量化到每个人每班。
如:更换刀具、品质检查、换型准备、搬运等。
2. 作业时间调查及山积表的编制要领
2.1作业的原单位(a)对于一个作业指示所做工作的内容;
2.2单位作业时间(A)(每班);A=a×n(单位作业时间的次数)。
2.3每项原单位时间测量三遍,取平均值。
3. 作业时间调查及山积表的编制实例(一号工厂加工一车间总成一班246工位,操作者A、B,为两个工序,作业时间相同)
3.1作业时间调查
【作业时间调查表1】两人同时作业
刀具交换
3.2山积表的编制
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