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课件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ppt课件汇编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ppt课件汇编

1)春和景明
日光
2)宠辱偕忘 一起
3)把酒临风 持、执 4)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06河北 予观夫巴陵胜状 ……吾谁与归?
1.文章的作者是 北宋(宋代) (朝代)政治 家、文学家 范仲淹 (人名)。(2分)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 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
一词多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景象)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南极潇湘(尽,直通 ) 感极而悲者矣( 到极点) 此乐何极( 穷尽)
云归而岩穴暝 (
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返)回
吾谁与归 (
) 归依
佳木秀而繁阴 ( 草木茂盛 ) 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 ) 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 若夫霪雨霏霏( 繁密的样子)
《岳 阳 楼 记》 《醉 翁 亭 记》
复习课

岳阳楼 四












山 醉翁亭

















明确目标
复习范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直击中考:
1、文学常识、主题。 2、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通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 义词、其他重点实词。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主旨 句、关键句、名句、特殊句式。
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 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岳阳楼记》《醉翁

岳阳楼记》《醉翁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复习
“记” 文体
•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往往通 过记事、状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常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 课前思考 分别分析两文 • 1、运用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及其作用。 • 提示:语言特点(从句式、用词两个方
面考虑) • 2、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
《醉翁亭记》
• 3、用词上:21个“也”
《醉翁亭记》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 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 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 自号曰醉翁也。
复习目标
• 1、学会赏析古代散文的语言; • 2、能够分析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政
治理想和思想感情。
《岳阳楼记》
• 本文运用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及其作用。 • 提示:语言特点(从句式、用词两个方面考虑)
《岳阳楼记》
• 1、表达方式: • 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 2、句式特点: • 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对偶句,还有排
•舒缓了语气,减慢了节 奏,轻微的转折,给人 以从容悠闲之感。
•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 日出林霏开,云归岩穴暝
• “而”字有时会把诗行一样整齐的句子断开, 让它带上散文的意味。增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文的美感。

《醉翁亭记》
• 景物描写的作用?

表现了一个被贬官员,身处逆境的
曳多姿。(2)营造了一种叙事抒情的风 格,在解释说明的口吻中透着淡雅的幽 默,在漫不经意的叙述中,有一种自得 的惬意。(3)语气上不疾不徐,有一种 和平、愉悦的情调。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ppt复习课件(共29张PPT)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ppt复习课件(共29张PPT)

中考对接:句子翻译训练
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越明年,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 ” 峰回路转 4. _____________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欢乐,醒了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中写了哪几种乐?(3分) 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之乐 4.甲乙两段都写了“乐”,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3分) 甲段侧重议论,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乙段侧重抒发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 也 。 倒 装 句: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
于树。
(四)重点句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 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 一 方 面 励 精 图 治 使 滁 州“ 政 通 人 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 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 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 达情怀。

岳阳楼记复习PPT课件

岳阳楼记复习PPT课件
第9页/共63页
四、一词多义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动词,看,欣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景象,景色。 然:然则北通巫峡。指示代词,这样。
满目萧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或:而或长烟一空。副词,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副词,或许,也许。 此乐何极。 疑问代词,怎么,哪有。 何:然则何时而乐耶。疑问代词,什么。 何哉?疑问代词,为什么。
哪有穷尽。
12、樯倾楫摧:
桅倒下,桨断折。
13、郁郁:
形容香气很浓。
14、把酒临风:
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 执。
15、微斯人:
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16、吾谁与归:
第19页/共63页
二、理解性默写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
译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第16页/共63页
当堂练习
一、解释下列重点词语并解释红色的词。 1、增其旧制: 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2、横无际涯: 宽阔无边。涯,边。 3、朝晖夕阴: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4、大观: 雄伟景象。
第17页/共63页
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静影沉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
忧,退亦忧的句子 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第2;0页/处共63江页 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50张PPT)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50张PPT)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学会 辨认古今异义的字; 2、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及难点文言 句子; 3、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难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
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 我

(1段)
写文章 来 (表目的)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
谪到巴陵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 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 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 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 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 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从这理想的寻求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 有怎样的人品?
不贪图名利和富贵,清廉正直,忧 国忧民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 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 别指什么?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 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 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 心境。
翻看文章第3、4段,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 两幅画面?
①、阴雨凄凉 ②、明媚晴朗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 的“悲”与“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 “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了“迁客 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 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 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3.2岳阳楼记复习ppt课件

3.2岳阳楼记复习ppt课件

同的景象,抒发了迁客骚人 感极而悲和喜洋洋两
种情感。
(2019烟台市)
25的第画三面段特描点绘是的画晴面朗特明点丽是
阴晦萧索,第四段描绘
;如果请你朗读,应注
意分别读出 悲哀低沉 和 喜悦昂扬的语气语调
(2019北京海淀 )
1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
妙处。
(2019玉溪市)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相照应的句子是
“_____处__江__湖__之__远___则__忧__其__君_________”
10.文段3中作者假借古仁人立言,表达了
“ 治抱先负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 13.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不以物喜(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不〞以与己__悲____________
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描写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 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
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 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描写
文言背诵3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 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① 前人之述备矣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D. ①朝晖夕阴
②朝而往,暮而归
• 3.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 A. ①南极潇湘
②此乐何极
• B. ①把酒临风
②临溪而渔

第12课《醉翁亭记》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2课《醉翁亭记》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上)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自我检测归类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谁写的?(作者信息、相关背景)
1、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字永叔, 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当时被贬滁州,守儒道, 致力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伛偻”代指“老人”,“提携”代指 “儿童”。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请简要分析“醉”与“乐”之间的关系。 ①“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 为了写“乐”。 ②文中用“太守醉”结束欢乐的场面,说明“醉翁之意”不止“在乎山水 之间”,同时也在乎一州之乐,在乎“与民同乐”。 ③文章结尾处,作者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与“乐”有机统一起 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勒出文章主旨。
篇目 对比点
分析阐述
《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一杯”与“万里”对比悬殊,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翁 亭 记
描写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象: 酒
用胡琴、琵琶、羌笛三种典型的西域乐器渲染送别时的悲凉气氛, 委婉地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景色变化,静态的景物具有了动感,丰富了表现,充满无限
翁 境遇: 趣味。
亭 贬谪 《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

鳞竞跃”,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出早晚景物的一日之美,
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古诗文对比梳理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篇目
醉 翁 亭 记
对比
分析阐述

《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也写出了作者寄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复习课PPT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复习课PPT

是怎样完成的。 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
乐。这样,太守之乐就在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倒颠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古仁人之心”指
这里的古仁人与 迁客骚人 形成对比。 3、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唐贤今人”吟咏岳阳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楼的“诗赋”。 4、文中概括描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色的 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 。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 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2、文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是: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
4、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
《桃花源记》中则是用“ 老人、小孩。 黄发垂髫 ”来指代
5、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 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苏幕遮》。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 者贬居邓州(现河南借题发挥, 表达了作者”邓州)。文章以 作”记”为名不以物喜 ,“ ,不以 己悲”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 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 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 愈 左迁南关 《左迁南关示侄孙湘》“欲为圣明 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马说》) 柳宗元 被贬永州 (抑郁凄苦) 《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苏 轼 被贬黄州 《记承天寺夜游》“闲人”(忘情 自然的恬适旷达和贬谪的苦闷)
滕子京 被贬岳州 图治)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励精
拓展迁移:提问3
第三段
•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 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 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 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 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 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 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 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 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第二段
•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 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 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 晚阴,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 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 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 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 同吧?
谢谢!
古人早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 独善其身”之 说,“兼济天下”者,以天下为己任,关心人民疾 苦,爱国爱民;“独善其身”者,注重个人道德修 养,或安贫乐道、随缘自适,或洁身自好,不慕荣 利,请结合已学过的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刘禹锡《陋室铭》 周敦颐《爱莲说》——“独善其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 龚自珍《己亥杂诗》——“兼济天下”(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写作思路
“重修岳阳楼”(记叙)(作记缘由)——“巴陵胜状” (描写)(总写) —— “览物之情”(描写、抒情) (霪雨霏霏—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对比
—— “古仁人之心”(议论) (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而生发议论,融记叙、描 写、 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第五段
•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是什么原因呢?不 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 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 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 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 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 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直通) 云归而岩穴暝 感极而悲者矣 (到极点)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
此乐何极
佳木秀而繁阴 蔚然而深秀者
(穷尽)
吾谁与归
(归依)
(雾气)
(草木茂盛) 日出而林霏开 (秀丽)
若夫霪雨霏霏(繁密的样子)
特殊句式
判 断 句: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倒 装 句: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固定句式:1)然则何时而乐耶?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 阳 楼 记》 《醉 翁 亭 记》
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能准确地翻译课文 2、掌握本文重要的文学常识及文章主 题。 3、能进行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掌握 通假字、多义词、其他重点实词。 4、掌握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及 主旨句、关键句、名句、特殊句式。 5、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
范仲淹,字希文,北 宋文学家、政治家、 军事家,有《范文正 公文集》,我们曾学 过他的《渔家傲》。
比较:对联
联一: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醉翁亭里欧阳修即景抒怀
联二:琅琊山幽深秀丽
洞庭湖壮阔浩淼 // 岳阳楼壮美雄奇
联三: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欧阳修与吏民同乐共饮(同游,同醉)
拓展迁移:默写
面对烟波浩淼、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水,唐代诗人杜甫吟诵着“吴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慨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范 仲淹身在河南,仅凭一幅《洞庭晚秋图》,结合故乡太湖的风光,就写 出了与之气势相近的文句: ,由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此也可见诗人的旷达胸襟。
《醉翁亭记》译文
•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 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 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 (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 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 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造亭子 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 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 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 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 了。
拓展迁移:提问1
文中“迁客”为同一政治事件,一贬邓州,一贬滁州,可 说都是“迁客骚人”,但他们有没有“以物喜, 以己悲”呢?从他们的身上,你能吸取一些怎 样的精神力量?
拓展迁移:提问2
你知道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有哪些“迁 客骚人” ?你能举例谈谈他们各自的人生态 度吗?
综合运用对比、对偶、比喻、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骈散 结合,琅琅上口。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巴陵胜状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醉翁亭记》写作思路
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命名由来(滁州城— 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由远及近)(“醉翁 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破题)——“山 水之乐”(一日之景、四时之景)——游山情 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宴罢醉归(“醉能同其乐”揭示主旨)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贯 穿全文的线索。叙事、写景、抒情自然融合, 骈句和散句巧妙运用,读来脍炙人口。
重点词语
成语: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水落石出
百废具兴
觥筹交错
醉翁之意不在酒 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义词:朝晖夕阴——春和景明——不见曦月 薄暮冥冥——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其 他:胜状—大观 去国怀乡 旧制 薄暮 沙鸥翔集 颓然乎其间
前人之述备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伛偻提携
山肴野蔌
一词多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聚拢)
第四段
•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 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 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小草,小洲上 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大片的烟 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 闪着的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渔夫 的歌声一唱一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呢!在这 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怀开阔,精神愉快;荣 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对着风,那心情 真是快乐极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朝——明)
云归而岩穴暝
(暮——晦)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山 间 之 野芳发而幽香(春) 四 时 也
佳木秀而繁阴(夏)
风霜高洁(秋)
水落而石出(冬)
其他重点句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第三段
•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 风怒吼,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隐 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了形体;商人和旅 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 色暗了下来,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 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 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 萧条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
相关链接
《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 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 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 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 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也。”
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 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 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 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 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 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 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 乐的旷达情怀。
《岳阳楼记》第一段译文
•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 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 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 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 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 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 《欧阳文忠公集》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 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 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 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 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第二段
•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 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 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 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 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 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 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 也是无穷无尽的。
第四段
•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 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阴蔽,上下 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 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 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 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 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 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