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常用荧光染料概要
流式荧光染色法实验原理及步骤

流式荧光染色法实验原理及步骤原理:荧光染料CFSE,即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是一种可穿透细胞膜的荧光染料,具有与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琥珀酰亚胺脂基团和具有非酶促水解作用的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基团,这使得CFSE成为一种良好的细胞标记物。
当细胞进行分裂增殖时,具有荧光的胞质蛋白被平均分配到第二代细胞中,这样与第一代细胞相比,其荧光强度便会减弱至一半;以此类推,分裂得到的第三代细胞的荧光强度便会比第二代细胞再次减弱。
这种现象可以在488nm的激发光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通过检测到细胞荧光强度不断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得出细胞分裂增殖的情况。
实验步骤,以小鼠脾细胞为例:1.取一只6-8周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后,将其全部浸泡于75%酒精中;2.在超净工作台上无菌取出小鼠脾脏;3.用无菌注射器内芯研磨脾脏,尽量不残留较大组织块;再用3mlPBS冲洗后,将脾脏研磨液经200目尼龙网过滤至15mL离心管中,离心350g,5min;4.弃上清后,加入2mL红细胞裂解液,轻微吹打,裂解2min后加入等体积PBS终止裂解反应,混匀后离心350g,5min;5.弃上清,用RPMI1640完全培养基重悬沉淀,并取10μL细胞液计数,将细胞浓度调至2.0×106/ml;6.提前将CFSE按照说明书用DMSO配成5mM母液,并分装储存于-80冰箱,其工作浓度为0.5-25μM;7、取部分细胞作为不染色组阴性对照,其他细胞加入CFSE溶液,使得终浓度为5μM,37°C避光孵育15min;8、加入1ml冰冷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4℃,5min以中止染色;9、弃上清,加入冰冷的含10%FBS的完全1640培养液洗2次,最后用1640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沉淀,充分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将上述细胞悬液加入96孔培养板,每孔105个细胞(阳性对照用PHA刺激);10、37℃,5%CO2培养3天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488nm激光器检查细胞增殖情况。
流式细胞术中应用的荧光染料介绍

流式细胞术中应用的荧光染料介绍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计数细胞的技术。
在流式细胞术中,荧光染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标记细胞的不同成分,使其能够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
荧光染料通过特定的荧光光谱来发出荧光信号,这些信号被流式细胞仪采集和分析,从而提供有关细胞类型、数量和功能的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流式细胞术中应用的荧光染料的介绍。
1. FITC(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是最常用的荧光染料之一,通过与免疫球蛋白G(IgG)结合,可用于免疫细胞表面分子的检测。
FITC在波长为488 nm的激光下激发,发射的荧光信号在525 nm 左右。
它可以与其他荧光染料(如PE或APC)结合使用,以实现多参数流式细胞分析。
2. PE(Phycoerythrin):PE是一种从红藻中提取的荧光染料,其发射的荧光信号在575 nm左右。
PE通常用于检测细胞表面的抗原或细胞内的蛋白质,如细胞因子。
PE也可以与其他染料结合使用,以实现多参数分析。
3. APC(Allophycocyanin):APC是一种类似于PE的荧光染料,通过独特的发射波长(约于660 nm附近)和长的荧光寿命来区分。
APC适用于检测多种细胞表面分子和蛋白质,在深色的区域提供了可靠的信号。
5. PE-Cy7:PE-Cy7是PE染料与Cyanine 7(Cy7)结合形成的荧光染料。
它适用于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利用其较长的荧光寿命和波长(激发于488 nm,发射于780 nm左右),可以与其他染料一起使用,以实现更多的细胞表面和内部分子的检测。
除了上述染料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荧光染料可以用于流式细胞术。
例如,Alexa Fluor系列、eFluor系列、Brilliant Violet系列等。
这些染料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和荧光强度,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染料。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荧光染料时,需考虑染料的互相干扰问题和流式仪的激发和检测系统。
分子生物学常用荧光核酸染料

由于只需简单温和的物理方法(光照)激发和检测,荧光染料是研究生物学微观世界特别是核酸时最常用的示踪工具之一。
这里的荧光核酸染料主要指能特异结合核酸并改变发光特性的化合物,DNA电泳后检测凝胶的EB大概是最为人熟知的荧光核酸染料吧。
除了染胶,荧光核酸染料还可用于荧光原位杂交中作为常见的复染剂,它们能以非共价键的方式与DNA/RNA结合从而显示原位杂交中的细胞背景信息。
根据它们能否穿透细胞膜进入活细胞体内,还可分为两大类:通透性核酸染料和非通透性核酸染料。
生物通在此简单比较一下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和细胞学实验中常用的荧光染料。
分子生物学常用荧光核酸染料荧光核酸染料在分子生物学最常见的应用无疑是电泳凝胶染色,以及定量PCR。
EBEB(溴化乙锭)本身在紫外下不发光,能与单链、双链甚至三链DNA高效结合并发出明亮的橙色荧光。
因其廉价且灵敏度高,一直是琼脂糖核酸电泳最常用的荧光染料。
EB的使用非常简单方便,电泳结束后染色可获得最佳效果,也可以在制胶时加入进行前染。
前染有利于节约时间,但是易出现条带变形拖尾等问题。
EB-DNA结合物会导致染料的光漂白和DNA单链断裂,且具有潜在的诱变作用。
虽说以前的实验室里总会有个别做起实验来“精神可嘉,行为可怕”的家伙,一时找不到手套他们敢徒手拿EB胶,但大多数人对EB还是“敬而远之”的,没事谁都不愿靠近实验室里跑胶、看胶那一块地方。
偏偏对于搞分子生物学的人来说,跑胶就像吃饭一样平常,于是大家只能硬着头皮天天和EB打交道,盼望EB的替代品早点出现在实验室。
生物通在此简单回顾一下这几年纷纷登场的EB替代品。
SYBR系列染料说到EB的替代物,首先想到的是Invitrogen旗下Molecular Probes专利持有的SYBR系列。
自1993年SYBR核酸染料推出以来,就因其灵敏度和易用性而迅速大受欢迎,成为明星产品之一。
这一系列包括4种染料:SYBR Safe、SYBR Gold、SYBR Green I和SYBR Green II。
常见荧光染料及用途

常见荧光染料及用途《常见荧光染料及用途》荧光染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可见光或紫外光,并在吸收能量的激发下发射可见光的化学物质。
它们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例如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监测等。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荧光染料及其主要用途。
1. 墨水蓝(BR):墨水蓝是一种具有强烈蓝色荧光的染料,常用于生物实验中的DNA染色。
它与DNA结合后能发出强烈的荧光信号,从而在实验中方便地观察和分析DNA的存在和定位。
2. 罗丹明B(RhB):罗丹明B是一种红色荧光染料,广泛用于组织切片和细胞染色。
它能够与细胞核和胞浆中的核酸结合,以显示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帮助科研人员研究细胞分裂和组织结构变化。
3. 草酸罗丹明G(OG):草酸罗丹明G是一种绿色荧光染料,主要应用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定量分析。
在分光光度计中配合荧光检测器使用,可以精确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和核酸的浓度。
4. 罗丹明110(Rh110):罗丹明110是一种黄绿色荧光染料,常用于细胞活性检测。
通过与细胞内的酶或细胞膜结合,罗丹明110可以用来评估细胞的活力和存活情况,特别适用于细胞毒性测试和细胞增殖研究。
5. 荧光素(FITC):荧光素是一种与生物相容性极高的荧光染料,常用于免疫染色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它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中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表达以及细胞表面标记。
以上只是常见的荧光染料中的几种,它们的应用还远不止于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的荧光染料不断问世,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更有力的工具。
通过荧光染料的运用,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生物、物质和环境,进一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干货满满!荧光染料大总结!

干货满满!荧光染料大总结!荧光显微镜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借助荧光剂让细胞成分呈现高度具体的可视化效果,比如在目的蛋白后面连一个通用的荧光蛋白—GFP。
在组织样本中,目的基因无法进行克隆,则需要用免疫荧光染色等其他技术手段来观察目的蛋白。
为此,就需要利用抗体,这些抗体连接各种不同的荧光染料,直接或间接地与相应的靶结构相结合。
此外,借助荧光染料,荧光显微镜技术不只局限于蛋白质,它还可以对核酸、聚糖等其他结构进行染色,即便钙离子等非生物物质也可以检测出来。
本文就对几种常用的荧光剂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免疫荧光 (IF)在荧光显微镜技术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观察到你的目的蛋白:利用内源荧光信号,即通过克隆手段,用遗传学方法将荧光蛋白与目的蛋白相连;或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特异性结合目的蛋白。
有些生物学问题采用第二种方法会更有用或更有必要。
比如,组织学样品无法使用荧光蛋白,因为通常来说,标本都是从无法保存荧光蛋白的生物体中获取。
此外,当有一个有功能的抗体可用时,免疫荧光法会比荧光蛋白技术快很多,因为后者必须先克隆目的基因再将DNA转染到适当的细胞中。
荧光蛋白的另一项劣势在于其本身属于蛋白质。
因此,细胞内的这些荧光蛋白具有特定的蛋白质特性,其会导致附着的目的蛋白质发生功能紊乱或出现误释的情况。
然而,荧光蛋白技术仍然是观察活细胞的首选方法。
免疫荧光法利用了抗体可以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这个特性,对此它还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最简单的方式是使用可与目的蛋白相结合的荧光标记抗体。
这种方法被称为“直接免疫荧光法”。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两种不同特性的抗体。
第一种抗体可以结合目的蛋白,但其本身并未进行荧光标记(一抗)。
第二种抗体本身就携带荧光染料(二抗),并且可以特异性结合一抗。
这种方法被称为“间接免疫荧光法”。
这种方法存在诸多优势。
一方面,它会产生放大效应,因为不只一个二抗可以与一抗相结合。
另一方面,没有必要始终用荧光染料标记目的蛋白的每个抗体,但可以使用市售荧光标记的二抗。
常用荧光染料的激发和发射波长

常用荧光染料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荧光染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光电子学等领域,其特点是在受到激发后会发出可见光,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灵敏度。
在实际应用中,荧光染料的激发和发射波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整理常用荧光染料的激发和发射波长,方便读者在实验或研究中的选择。
常用荧光染料1. FITC (荧光同型素-异硫氰酸酯)FIT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实验的荧光染料,常用于标记蛋白质、抗体、药物等分子,其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95 nm和519 nm。
FITC的分子量小,荧光量子产率高,这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荧光标记分子。
2. Rhodamine 123Rhodamine 123是一种阳离子荧光染料,可在细胞中标记线粒体,同时也可在许多生物学应用中标定其他细胞器。
Rhodamine 123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07 nm和529 nm,其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亮度高。
3. Texas RedTexas Red是一种常用的激发波长长达596 nm的荧光染料,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实验中被广泛应用。
Texas Red的最大发射波长在610 nm左右,其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中能够提供强烈的荧光标记。
4. PE (腺苷酸酰基酯)PE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流式细胞仪实验中的荧光染料,其最大激发波长为488 nm,最大发射波长在575 nm左右。
PE作为一种非常亮的荧光染料,可用于标记和鉴定特定类型的细胞。
荧光染料的选择在实验或研究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
对于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选择,一些因素应该被考虑,如:•研究对象的荧光信号贡献;•其他染料的交叉激发和发射波长;•激发和发射波长的设备可用范围。
一般来说,应选择滤光片相对集中并且有较高吸收的荧光染料,以确保设备需要的能量和检测返回信号的量达到最大程度。
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荧光染料及其特性,这些荧光染料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用于生物学、光学、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中。
常用抗体标记荧光染料的选择

1、蓝色(350-450nm处激发)CF 350、Alexa Fluor 350、AMCA等----亮蓝和紫外光激发。
CF350是类似于Alexa Fluor 350和传统荧光染料AMCA的蓝色荧光染料,CF350的荧光强度高于Alexa Fluor350、AMCA,吸附在蛋白上的荧光超过50%,水溶性更好,耐光性非常优秀亮,更容易与现有的绿色荧光基团区分。
CF 405S/ CF 405 M、Alexa Fluor 405 ----近乎完美的匹配蓝色二极管激光器。
CF 405S/ CF 405 M、Alexa Fluor 405与近来使用的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405nm;谱线的蓝色二极管激光器完美的匹配。
在流式细胞仪上的分析结果显示CF 405S/ CF 405 M荧光信号强度高于Alexa Fluor 405染料1.7倍。
2、绿色(488nm处激发)CF 488A、Alexa Fluor 488、FITC、FAM、DyLight 488、Cy2等----针对488nm 氩离子激光器的绿色荧光染料。
以上染料其标记的抗体蛋白适用于所有配备488nm氩离子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仪的FL1通道检测,或者可用于荧光显微镜技术。
CF 488A最低限度的带电量降低了与抗体耦联物的非特异性结合,在红色通道溢出少于Alexa Fluor 488,耐光性好、水溶性好和pH 不敏感,良好的稳定性和活性染料的标记率。
Alexa Fluor 488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保持稳定(PH4~10);FITC激发波长488nm,最大发射波长525nm,缺点:荧光强度易受PH值影响,PH值降低时其荧光强度减弱。
3、橙红色(543-555nm处激发)CF 543、Alexa Fluor 546、ATTO550, Cy 3, DyLight 549, Rhodamine (TRITC) 匹配543nm的橙色荧光染料;CF ™543 荧光条带明亮,耐光,水溶性好,确保了CF 543染料与抗体的耦联物保持优异的水溶性,为该波段最亮的橙色荧光染料。
转染荧光细胞流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转染荧光细胞流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转染荧光细胞流式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它结合了转染技术、荧光探针和流式细胞术的优势,能够实时监测和定量分析目标细胞内特定蛋白或基因的表达水平。
该技术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和临床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转染,即将外源DNA或RNA引入目标细胞,可以使目标细胞表达特定的荧光蛋白。
这些荧光蛋白具有特定的光谱特性,可以发出明亮的荧光信号。
在流式细胞术中,荧光信号可以被敏感的流式细胞仪所检测和分析,实现单个细胞的高通量检测。
转染荧光细胞流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
通过将特定的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转染至细胞中,并标记荧光,可以实时观察这些蛋白的定位、相互作用以及调控等信息,揭示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
其次,转染荧光细胞流式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转染载有特定基因或RNA的载体,可以实现该基因或RNA的高效表达。
结合荧光标记,可以定量分析该基因或RNA的表达情况,探究其在细胞内的功能和调控网络。
此外,转染荧光细胞流式还在肿瘤学、免疫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转染荧光标记的抗体或靶向探针,可以定量分析肿瘤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免疫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以及神经细胞的发育与变化等重要信息。
然而,转染荧光细胞流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转染效率不高、特定蛋白的荧光标记可能造成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
此外,对于某些细胞类型,由于其鲜明的荧光背景或细胞增殖的影响,可能会干扰荧光信号的准确检测。
综上所述,转染荧光细胞流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意义。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改进转染方法,提高转染效率和特异性;开发更多种类和用途的荧光探针;完善流式细胞仪的检测和分析能力;结合转染荧光细胞流式技术与其他高通量技术的综合应用,共同推动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文章结构部分,将会介绍本文的整体架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选择流式细胞仪测定常用的荧光染料
流式细胞仪测定常用的荧光染料有很多种,我们如何来选择流式细胞仪测定的常用荧光染料呢?
首先要考虑,他们分子结构不同,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也不同,选择荧光染料时,必须依据流式细胞仪所配备的激光光源的发射光波长做为重点考虑。
发射光波长,如:氩离子气体激光管,它的发射光波488nm;
氦氖离子气体激光管发射光波长633nm;
488nm激光光源常用的荧光染料有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
PE(藻红蛋白)
PI(碘化丙啶)
CY5(化青素)
preCP(叶绿素蛋白)
ECD(藻红蛋白-得克萨斯红)等。
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如下:
流式细胞仪中常用的荧光染料光学特征以及需要的激光器
流式•细胞仪交流论坛:/forum-181-1.ht ml
荧光染料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