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实施办法

合集下载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普通低合金钢钢筋2外形:光圆、 普通低合金钢钢筋 外形:光圆、变 外形 钢丝、绞线3强度热轧 形、钢丝、绞线 强度热轧 合格证注明批量, ⅠⅡⅢⅣ 。合格证注明批量,施工 方注明使用部位
• 2、预应力混凝土所用的高强钢丝、钢绞线等张拉钢材, 出按上述要求检验外,还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外观检查。 3、钢材检(试)验报告的项目应填写齐全,要有试验 结论。 • (四)沥青 • 沥青使用前复试的主要项目为:延度、针入度、软 化点、老化、粘附性等(视不同的道路等级而定)。
•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技术交底。 (一)工程开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 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会审并按单位工程填 写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记录。设计单位应按施 工程序或需要进行设计交底。设计交底应包括 设计依据、设计要点、补充说明、注意事项等, 说明设计意图, 并做交底纪要。说明设计意图,解释设计文件施工及其它单位提问设计解答 (二)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各 种交底的文字记录,应有交底双方签认手续。
国标、行标、 国标、行标、企标
• 4、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 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 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 合格方可使用。 5、对按国家规定只提供技术参数的测试报告,应由使 用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依据有关技术标准对技术参数进行 判别并签字认可。 6 6、进场材料凡复试不合格的,应按原标准规定的要求 再次进行复试,再次复试的结果合格方可认为该批材料 合格,两次报告必须同时归入施工技术文件。 • 7、必须按有关规定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其记 建设部建建( ) 号 录、汇总表纳入施工技术文件。 建设部建建(2000)211号 • 8、总含碱量有要求的地区,应对混凝土使用的水泥、 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的含碱量进行检测,并按规 定要求将报告纳入施工技术文件。 碱骨料反应成都地区暂不存在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查、审批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保证工程安全和施工人员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项目的施工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归项目总工程师。

第四条项目部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各执行单位负责本单位下发的施工技术文件的执行。

第五条所有施工技术文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制。

第六条对施工技术文件应当严格审查,审查是否符合标准和安全要求。

第七条对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批程序应当明确,并有相应的审批人员负责。

第八条施工技术文件的修改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并有相应的审批人员负责。

第九条对施工技术文件的变更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并有相应的审批人员负责。

第十条对施工技术文件应当建立档案,作为参考和备案。

第二章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第十一条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应当由项目部的技术人员负责。

第十二条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应当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第十三条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工艺设计等。

第十四条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应当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的原则。

第十五条施工技术文件编制完成后,应当进行内部审查。

第十六条对施工技术文件编制完成后应当进行定稿和签字,确认其有效性。

第十七条完工图纸的编制应当遵循设计文件的要求,并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查。

第三章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查第十八条对施工技术文件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查。

第十九条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查应当由技术人员和相关领导共同进行。

第二十条对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查应当形成书面意见,并在限期内通知编制单位进行修改。

第二十一条对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查不合格的应当退回编制单位进行修改,重新提交审查。

第四章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批第二十二条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批程序应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十三条签发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批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职称和资格。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制度1. 前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企业的施工技术文件,确保施工过程中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保障施工质量和项目进度。

2. 目的和适用范围2.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发布和存档流程;•保证施工技术文件的质量和准确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监控和掌控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更改。

2.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涉及施工工作的技术文件的管理,包含但不限于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工艺流程、施工方案、施工规范等。

3. 定义和缩写3.1 定义•技术文件:指涉及施工工作的各类文件,包含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工艺流程、施工方案、施工规范等。

•文件编制人员:指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的人员。

•文件审核人员:指负责技术文件的审核工作的人员。

•文件发布人员:指负责技术文件的发布工作的人员。

•文件存档人员:指负责技术文件的存档工作的人员。

3.2 缩写•TC:Technical Circular,技术通知。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程序。

4. 文件编制流程4.1 技术文件编制要求•技术文件编制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技术文件应准确、完整地反映施工工作的实际要求;•技术文件应注明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和版本号。

4.2 技术文件编制流程1.文件编制人员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2.文件编制人员依据实际情况编制初稿,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3.文件审核人员对初稿进行审核,包含技术内容、格式和合规性等方面的审核;4.若初稿存在问题,审核人员将问题反馈给编制人员,编制人员进行修改;5.经过审核的技术文件由文件发布人员进行发布,并进行记录;6.发布后的技术文件归档,由文件存档人员负责存档工作。

5. 文件审核和发布流程5.1 文件审核要求•文件审核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文件审核人员应熟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能够有效评估技术文件的合规性。

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及执行管理办法

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及执行管理办法

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及执行管理办法一、引言施工技术措施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技术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的一系列措施,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与执行管理,保证施工工期和质量的准确实现,特制定本办法。

二、编制施工技术措施的程序与要求1.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程序(1)项目组成员根据建设项目特点,确定编制施工技术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项目组成员进行必要的现场勘察、设计方案分析和技术方案论证,明确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

(3)项目组成员根据勘察和论证结果,确定施工技术措施的内容和要求。

(4)编制施工技术措施方案,在方案中详细描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5)施工技术措施方案经项目组成员审定后,进入下一阶段的实施。

2.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要求(1)科学合理性:施工技术措施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可操作性:施工技术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施工人员能够轻松理解和执行。

(3)全面性:施工技术措施应覆盖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控制要点,防范施工风险。

(4)灵活性:施工技术措施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5)可验证性:施工技术措施应能够便于验证实施效果,及时纠正不足。

三、施工技术措施的执行管理1.施工技术措施的执行责任(1)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是施工技术措施执行的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按照措施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2)监理单位:监理单位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机构,监理单位应对施工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3)业主单位:业主单位是对施工技术措施执行进行监督和质量验收的主体,应加强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确保施工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

2.施工技术措施的执行管理要求(1)施工技术措施的责任分工应明确,每个执行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实施办法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实施办法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实施办法我省城镇市政公用系统在全面学习和贯彻执行建设部建城[2002]221号文件中,认真依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治理规定»的要求,在紧密联系全省同行业实际情形和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专门注重了近三年来建设部等新批准修改的国家、行业标准及假设干强制性条文等的规定,认为有必要对系统贯彻建设部文件作出实施性的规定。

为此,我厅组织省市政工程协会等有关单位编制了«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治理实施方法»。

在编制过程中,编写人员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讨论,总结了我省多年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治理及整编工作的体会,并依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的规定,形成了我省的〝实施方法〞,又经吸纳国家、行业标准制订、市政公用、城建档案治理等有关单位的建议后,完成审校定稿。

为了不断提高我省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治理工作水平,请各单位在执行本〝实施方法〞中,重视总结体会,积存治理资料,随时将收集的有关意见和建议报陕西省建设厅〔地址:西安·新城陕西省政府大楼9层。

:710003〕,以供今后修订参考。

本〝实施方法〞要紧起草人:王晟、刘玲珍、邓晓青、文丹、张佳生、吕军会、李昭鹏、殷强;表格整理、文字打印:殷赞乐、梁双丽;审核人:丁兆民、杨庆福。

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治理实施方法陕西省建设厅二O O五年目次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治理实施方法 (1)附录一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统一用表 (1)一、封面格式 (1)二、施工治理表 (5)三、质量评定表 (22)四、质量检查表 (25)五、施工试验表 (35)六、施工记录表 (97)附录二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部分表格填写说明 (129)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治理实施方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的治理,促进和规范工程责任主体单位的治理工作,以真实地反映工程实体的质量水平,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治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治理规定»〔建城[2002]221号〕、«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等有关条例、规定和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制定«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治理实施方法»〔以下简称实施方法〕。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对企业中各项技术活动过程和技术工作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管理的总称,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条施工技术管理的依据: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法规和有关经济政策;国家、行业及地方颁发的各种现行《规范》、《规则》、《标准》、《办法》;建设项目、建设文件、总公司以及我集团公司颁发执行的有关技术管理文件。

第三条技术管理工作在本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要求,保证施工按正常秩序进行;2. 通过技术管理,充分发挥企业的潜力,完善各种劳动组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营效果;3. 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更新和开发新技术,促进技术现代化,提高企业竞争力;4. 通过技术管理,使施工建立在先进的技术基础之上,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第四条本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 进行施工调查;2. 审核设计文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交接桩及施工测量;4. 技术交底;5. 审核大型临时工程和施工技术措施;6.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 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8. 编写施工总结和编制竣工文件;9. 制定和实施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及技术工作的奖励办法等。

第五条通过施工技术管理,不断更新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达到“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培养一批人才”的目的。

第六条工程技术人员在执行本办法时,应严肃认真,身体力行,精心施工。

第二章施工技术管理机构设置第一条指挥部建立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技术业务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技术管理工作体系。

项目总工程师下设工程部、精测队、实验室、质检部,各部门按技术职责和业务范围建立各级技术、质检人员的责任制,明确技术管理岗位与职责、建立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第二条指挥部下设三个工区,所属工区设技术主管,质检员、安全员各一名;每个工程队必须配2~3名专职技术人员。

第三章技术责任制度建立和健全隧道施工技术责任制是保证技术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

施工技术文件和资料管理办法

施工技术文件和资料管理办法

施工技术文件和资料管理办法1范围本办法规定了施工技术文件的收集、审批、登记、发布、修订、回收与作废的管理内容及要求,适用于油田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施工技术文件和资料管理。

2施工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要求2.1施工技术文件的批准与发布2.1.1由公司技术经济部制定的技术管理类文件须经总工程师审批后下发执行。

2.1.2工程施工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法规、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由公司技术经济部标准管理部门负责配备。

2.1.3施工图由项目部到建设单位领取。

2.1.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批等项管理工作详见Q/DYG203《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规定。

2.1.5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执行Q/DYG200《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2.1.6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与实施执行Q/DYG204《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

2.1.7法规性技术文件和指导性技术文件在下发时应执行公司质量体系中的《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2.1.8施工记录类文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

2.1.9外埠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竣工后将过程策划技术文件提交给公司技术经济部一份,作为存档资料。

2.2施工技术文件和资料的保存2.2.1技术文件管理和分类保管严格执行《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2.2.2存放的文件、资料的摆放应规整、分层、成行,有条件时尽可能立放,以便查阅。

2.2.3存放文件和资料的房间应干燥、凉爽、通风良好。

对存放的文件要经常检查,清点,并有防蛀虫、霉变、散失措施。

2.2.4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归档为竣工资料的质量检查资料和施工记录类资料应建立登记台帐,分类存放到文件盒(自由夹)中保管;不进入竣工资料归档的其它资料,分类整理,工程竣工后装订组卷,由各专业公司负责保存,技术经济部监督检查。

2.3检验资料的管理2.3.1材料、设备、构件进场后,工程技术人员应及时向材料部门索取、收集产品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说明书,并分类登记妥善保管。

公司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办法

公司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办法

公司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办法
公司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实施质量和效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管理职责
1.公司总经理对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和管理负主要责任。

2.公司技术部门负责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查和管理。

3.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按规定报送审核。

第三章编制内容及要求
1.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施工方案、技术同意书、施工进度计划等。

2.施工技术方案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具有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3.施工技术方案应明确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和服务承诺。

第四章审查流程
1.施工单位应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后将方案交由公司技术部门进行审查,技术部门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

2.施工单位应根据技术部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订,并将修改后的施工技术方案报送技术部门重新审查。

3.技术部门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签发技术同意书,同时将审查意见和同意书通知施工单位。

第五章管理措施
1.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时应加强与业主的沟通,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2.技术部门应加强对施工技术方案的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方案应予以退回或不予通过。

3.公司应定期组织技术部门和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规范。

第六章附则
1.本办法自实施之日起生效。

2.本办法解释权属于公司总经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我省城镇市政公用系统在全面学习和贯彻执行建设部建城[2002]221号文件中,认真依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的要求,在紧密联系全省同行业实际情况和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了近三年来建设部等新批准修改的国家、行业标准及若干强制性条文等的规定,认为有必要对系统贯彻建设部文件作出实施性的规定。

为此,我厅组织省市政工程协会等有关单位编制了《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实施办法》。

在编制过程中,编写人员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讨论,总结了我省多年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及整编工作的经验,并依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的规定,形成了我省的“实施办法”,又经吸纳国家、行业标准制订、市政公用、城建档案管理等有关单位的建议后,完成审校定稿。

为了不断提高我省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工作水平,请各单位在执行本“实施办法”中,重视总结经验,积累管理资料,随时将收集的有关意见和建议报陕西省建设厅(地址:西安·新城陕西省政府大楼9层。

邮编:710003),以供今后修订参考。

本“实施办法”主要起草人:王晟、刘玲珍、邓晓青、文丹、张佳生、吕军会、李昭鹏、殷强;表格整理、文字打印:殷赞乐、梁双丽;审核人:丁兆民、杨庆福。

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实施办法陕西省建设厅二O O五年目次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实施办法 (1)附录一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统一用表 (1)一、封面格式 (1)二、施工管理表 (5)三、质量评定表 (22)四、质量检查表 (25)五、施工试验表 (35)六、施工记录表 (97)附录二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部分表格填写说明 (129)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的管理,促进和规范工程责任主体单位的管理工作,以真实地反映工程实体的质量水平,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建城[2002]221号)、《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等有关条例、规定和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制定《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第二条“实施办法”所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指本省城镇范围的道路、广场、桥梁、隧道、排水、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照明、环卫设施、城区停车场及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工程。

“实施办法”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凡在本省内承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单位和各责任主体单位,均应执行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依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及其强制性条文和本省的有关标准、规定,同步填写、收集、整理形成的文字记录、图纸、表格和声像等必须归档保存的文件。

本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均须按本“实施办法”的统一表格、表式填写。

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生产、供应单位,应按照本“实施办法”提供相关的技术文件资料。

施工技术文件中的照片、声像档案,应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文字说明内容准确。

第四条施工技术文件管理人员和各类施工、质检、试验、测量、材料、预决算、工程资料等业务人员均应经过教育培训,持证上岗。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其他责任主体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完成相关职责的相应工作。

第五条工程施工各责任主体单位在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工作中均应遵守以下规定:一、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应随工程施工进展及时收集、整理,并按专业分项和部位、工序归类文件。

应当做到认真填写、字迹清楚、项目齐全、记录准确、真实完整、形成及时,无未了事项。

二、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文件实行分级负责管理。

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单位施工技术文件全过程的组织、审核工作,文件资料管理人员负责施工技术文件的全面收集、整理工作。

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中应由各主体单位责任人签认的,必须由当事人签名,不得盖图章或由他人代签。

工程完工,施工技术文件组卷成册后,必须由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委托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六条建设单位的文件管理职责一、建设单位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招标及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应对施工技术文件的补充要求、编制套数和移交时间等提出明确的约定。

二、工程开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责任主体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会审,并按单位工程形成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记录。

并将施工图送审查机构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程序。

三、建设项目由多个施工单位进行承包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各承包单位形成的施工技术文件,各承包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本单位形成的施工技术文件。

四、建设单位应对施工技术文件按照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加盖竣工技术文件审查专用章,以备进行竣工验收和办理备案后移交档案管理机构。

五、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施工技术文件时,应办理移交手续,填写移交目录,经双方签字盖章后完善交接。

第七条施工单位的文件管理职责一、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实行技术负责人管理制度,并逐级建立健全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岗位责任制,所配备施工技术文件管理人员应负责施工技术文件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二、实行总承包的工程项目,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汇集、审核各分包单位形成的有关施工技术文件。

各分包单位应向总承包单位及时移交本单位形成的施工技术文件。

三、施工单位应按本“实施办法”和施工合同要求在竣工验收前将汇总编制的施工技术文件,送交建设单位审查,以供档案管理机构进行预验收和建设单位组织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第八条监理单位的文件管理职责一、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应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文件的收集、积累和形成整理工作,并对施工技术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

二、工程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应对由监理单位审查的施工技术文件和报表签署意见并及时予以签认。

第九条设计单位的文件管理职责一、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施工前的设计技术交底和设计后的项目服务工作,对工程变更、洽商记录及相关施工技术文件应签署意见、及时签认。

二、工程项目完工后,设计人员应对工程项目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记录内容的符合性予以确认。

第十条本“实施办法”共列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统一用表格121种,按管理控制内容分为五组。

第一组施工管理表14种,即(陕)施管表1—14;第二组质量评定表3种,即(陕)质评表1-3;第三组质量检查表10种,即(陕)质检表1-10;第四组施工试验表62种,即(陕)试验表1—62;第五组施工记录表32种,即(陕)施记表1—32。

(表格式样见附录一,主要表格填写说明见附录二。

)第十一条本“实施办法”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组成内容按管理程序分为五类:第一类施工管理类;第二类工程质量评定类;第三类施工质量控制类;第四类竣工图类;第五类竣工验收类。

各分类内容及填写表格名称如下:第一类施工管理类1、施工合同及中标通知书2、施工图预算及审定资料3、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记录用(陕)施管表34、设计技术交底记录用(陕)施管表4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表用(陕)施管表56、开工报告用(陕)施管表67、施工技术交底纪录用(陕)施管表78、文明作业、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措施(文明工地创建计划)第二类工程质量评定类1、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用(陕)质评表12、工程部位质量评定表用(陕)质评表23、工序质量评定表用(陕)质评表3第三类施工质量控制类一、施工现场准备1、导线点复测记录用(陕)施记表12、水准点复测记录用(陕)施记表23、测量复核记录用(陕)施记表3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质量合格证、出厂检(试)验报告和复(试)验报告及见证试验记录。

1、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砂、卵(碎)石、钢材、石灰、烧结砖、混凝土路面砖、路缘石、沥青、沥青胶接材料、防水材料、环氧煤沥青涂料等原材料、半成品试验报告和见证纪录、汇总表、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单及进场复试报告。

用(陕)试验表1~8、11~15、19~232、沥青混合料设计、组成分析、压实度试验报告。

用(陕)试验表16~183、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构件、管材、管件、钢结构构件、小型铸造构件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等出厂合格证。

用(陕)试验表14、净水与污水厂站工程的成套设备、预应力张拉设备、管道箱涵顶推进设备、各类地下管渠井室设施等产品出厂合格证书、鉴定证明、汇总表、设备开箱记录三、施工试验记录1、土壤干密度、含水量试验、回填土压实度试验记录。

用(陕)试验表35~372、道路基层混合料强度、灰剂量、含石率、压实度试验报告用(陕)试验表38~433、混凝土配合比、抗压、抗折、抗渗、抗冻试验及强度、性能统计用(陕)试验表24~304、砂浆配合比、抗压强度试验及强度统计用(陕)试验表31~345、钢筋连接、焊接试验报告及焊缝质量综合评价汇总用(陕)试验表9、10,(陕)质检表66、桩基础试验、检测报告四、施工作业记录1、地基钎探、基槽验收、地基处理记录用(陕)质检表52、桩基础施工、打桩、沉井下沉记录用(陕)施记表12~183、预应力筋张拉施工记录用(陕)施记表19~224、混凝土浇筑、测温,沥青混合料测温记录用(陕)施记表4~7、105、管道、箱涵工程顶(推)进记录用(陕)施记表8、96、构件吊装记录用(陕)施记表237、预制安装圆形构筑物缠绕钢丝应力测定用(陕)施记表248、聚乙烯管道焊接纪录用(陕)施记表279、照度测量记录用(陕)施记表2810、沉降观测记录用(陕)施记表29五、预检隐检记录1、成品材料、各型构件、设备、配(备)件进场检查记录用(陕)质检表1、22、结构模板安装、构件设备预检,预埋件、预留孔位置高程,明装管道补偿器、支架设置、连接方式检查,油漆记录用(陕)质检表3、(陕)施记表25、263、供水、供热、供气管道冲洗、吹洗、脱脂记录用(陕)施记表30、314、管道、设备防腐层质量检查用(陕)质检表75、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查用(陕)质检表86、隐蔽工程、电气接地隐蔽检查记录用(陕)质检表4、97、中间检查交接记录用(陕)质检表10六、功能试验记录1、道路工程回弹弯沉记录用(陕)试验表44、452、桩基础工程检测报告由检测单位出报告3、桥梁工程动、静荷载试验记录由检测单位出报告4、水池满水试验、消化池气密性试验记录用(陕)试验表46、475、无压力管道严密性试验报告用(陕)试验表486、压力管道的严密性、强度试验用(陕)试验表49、50、52~547、供热管网(场站)热试运行记录用(陕)试验表518、阀门试验记录用(陕)试验表559、电气绝缘、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用(陕)试验表56、5710、电气照明全负荷、电机、设备单机、设备联动试运行、调试记录用(陕)试验表58~62七、质量事故处理记录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用(陕)施管表11~13八、竣工测量记录道路高程测量记录、井内管底高程实测记录用(陕)施记表11、32 第四类、竣工图类一、竣工图二、设计图三、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记录用(陕)施管表8~10第五类、竣工验收类1、竣工验收证书用(陕)施管表2及附表一、二、三2、竣工报告用(陕)施管表143、竣工总结4、工程质量保修书第十二条文件编制原则及要求一、施工技术文件应按单位工程组卷,文件材料较多时可分为若干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